費明輕揮衣袖,示意眾人歸座,語氣溫和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我村上下,共計一千八百三十七人,其中老弱幼小及無力自保者,約有五百之眾。此行兇險,出發之前,必須將他們妥善安置於一隱秘之地,並需得力之人守護。”
言罷,他目光轉向那位左袖空蕩、風霜滿麵的老者,“文叔,此等重任,還得您來。”
被稱作文叔的老者,名叫文漠,一頭銀絲如初雪覆頂,兩鬢斑白似秋霜凝結。
數年前,村外突現十餘來曆不明之徒,村中隱秘眼看將要曝光。文漠當機立斷,獨身引敵遠離村落數十裏。見對方形跡可疑,且麵露兇光,文漠毅然出手,以一敵眾。雖最終將那十餘惡徒盡數誅滅,但他也因此失去一臂。
此時文漠聽罷,眉頭微蹙,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服與自嘲:“哦?費明啊,你這是覺得我這一臂之缺,便不堪大用了嗎?哼,我雖失一臂,但劍意未減,斬殺江湖二三流角色,依舊易如反掌。”
費明見說,緩步至文漠身旁,眼神中滿是敬重與理解:“文叔,您誤會了。我豈敢輕視您的武藝與膽識?隻是,您在這方圓百裏多年,地形地貌了如指掌,經驗更是無人能及。
“試想,若無人如您這般智勇雙全者引領庇護,那五百餘老弱幼小,又將如何在混亂中求得一線生機?”
文漠凝視著費明深邃的眼眸,一下子懂了對方之意,若村中所有弟子皆戰死,那麽幸存下來的眾老弱幼小,要生存下來,很難。
這時費明繼續說道:“況且,到時還需您領他們迴山莊,此處往西有數千裏之遙,不僅要避開朝廷耳目,還要防範沿途的盜匪流寇,其間的艱難困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這份責任,重如泰山,非您莫屬了。”
文漠聽罷,不再多說什麽,唯有緩緩點頭,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費明躬身向文漠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哽咽:“文叔,請您即刻挑選數十精銳弟子,隨您一道,通過那隱秘的通道,前往六十裏外的橫嶺,藏身於那秘密山洞之中。
“若一月內未見我派人來接應,您便可自行作主行事,但要步步小心。我可以想到,那時陝西境內,除了你們,將無一山莊弟子,更是無一人會來接應你們。”
文漠聽罷,沉重地點了點頭,仿佛背負著整座山的重量。
然而,費明忽而展顏一笑,試圖以輕鬆化解這份沉重:“當然,此亦不過是最壞的打算罷了。或許,正如三老所預言,少莊主已有萬全之策,我等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
眾人皆知,費明此言多有寬慰之辭。他們自幼便知,梅花山莊藏書萬卷,其中有記載,一旦動用隱村之力,往往意味著山莊因某事到了關鍵的時候,或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關乎存亡。
隨著費明的安排逐一落實,整個村子沉浸在一片靜默而莊嚴的氛圍中。
上千人默默注視著那近六百人的背影,其中不乏親人、鄰裏、摯友。他們強忍淚水,隻是以目光相送,偶爾揮手致意。
文漠望著隨行之人那依依不舍的目光,以及婦女懷中小孩迴望父親的稚嫩臉龐,心中五味雜陳,老淚不禁盈眶。他終是揮了揮手,催促眾人加快腳步,進入密道。
保護這批老弱婦孺的數十名山莊弟子,也是眼眶泛紅,卻堅定地背起糧食、粗鹽等生活必需品,引領著眾人步入密道深處。
直至最後一人影消失於視線之中,費明一揮手,數名弟子迅速將密道入口封閉,並啟動陣法。那陣法一旦觸發,即便是有人強行闖入,也隻會導致密道崩塌,無人能及。
完成這一切後,費明暗自拭去眼角的淚痕,轉身麵向餘下的千餘弟子,下令分成幾十股,各按其位潛伏,準備迎接一場無情的廝殺。
洮水,又名漒水,源自洮州衛極西之地雪山之巔,一縷清泉,宛若天授仙露,自萬丈岩壁間輕盈躍下,穿林越石,攜帶著昆侖的凜冽與神秘。
此水東行,穿洮州而過岷州,卻在數十裏後悄然折返西北,再度入洮州懷抱,繼而北上,終與大河浩瀚相融,繪就一幅山河壯麗圖。
於洮水蜿蜒轉折之西畔,矗立著曆史悠久的洮州衛所,乃明洪武十二年,由千戶所擢升而來。其與東南岷州衛,軍戶逾千,官軍近萬,共守邊疆安寧。
兩衛之上,各設都指揮使,其上再設一總兵。而朝廷又派一太監為兩衛之監軍。
兩衛總兵名叫南化,年未及不惑,身形魁梧,須發如墨,聲若洪鍾,震人心魄。
傳言此總兵乃夏鴻天公公力薦,自關外雪域遼東調至,連升數級,故對夏公公感激涕零,事事唯命是從,軍中私下風傳,南總兵為攀高枝,竟認夏公公為義父,此舉雖令軍中錚錚鐵骨之士不齒,卻也無可奈何。
再言那監軍夏鴻天,年過花甲,體態豐腴,常掛笑顏,然目含幽光,讓人心懼。其內功深不可測,武藝超群,令人聞風喪膽。
夏公公身邊常伴兩名清秀小太監,年不過豆蔻,然換小太監之頻繁,衛所中人盡皆知,而每換一批小太監,皆是精挑細選,引人遐想。
夏公公居於洮州衛所豪宅之中,卻也不忘岷州之地,年歲之間,必往居數月,以掌兩衛之權柄。
洮州、岷州兩都指揮使,任星炎與薛誌青,因地勢相鄰,加之北境韃靼、胡僧為涼州衛所阻,難以南侵,故兩衛將目光轉向蕃地,明裏欺壓,暗裏盤剝,更借剿匪之名,行掠奪之實,過往商旅避之不及,百姓苦不堪言。
兩衛之間,因利益糾葛,昔日暗鬥漸成明爭,總兵南化非但不加製止,反樂見其成,時而推波助瀾,更添幾分江湖恩怨之氣。
關於這些,旎嘯通過潛伏於洮州衛的山莊弟子搜集情報,得知了夏公公、南總兵以及兩位都指揮使之事。曆經數載,這位山莊弟子竟晉升至千總之職,其人複姓獨孤,名修自。
夜幕低垂,鞏昌府北的安定與會寧之地,被一層淡淡的月紗輕輕覆蓋。
旎嘯在北地,於十數處精心布置後,未及休憩,便趁著夜色如墨,疾馳千裏,直抵洮州衛所之外的一座孤峰之巔。
此刻,他額間汗珠晶瑩,宛如晨露,卻無暇顧及,匆匆取出水袋,一飲而盡,隨即以幹餅充饑,一陣狼吞虎咽。
正欲稍作調息,忽聞一陣細微如砂粒輕拂之聲,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來者輕功了得,步履輕盈,若非旎嘯耳目過人,幾乎難以察覺。
他身形一閃,悄然隱入暗處,目光如炬,鎖定五六十丈外那抹身影。
那人看似隨意駐足,實則暗藏玄機,在一處斜坡之上,以指為筆,繪製出山莊獨有的密語,隨後又警惕地環顧四周,生怕驚動了夜的寧靜。
言罷,他目光轉向那位左袖空蕩、風霜滿麵的老者,“文叔,此等重任,還得您來。”
被稱作文叔的老者,名叫文漠,一頭銀絲如初雪覆頂,兩鬢斑白似秋霜凝結。
數年前,村外突現十餘來曆不明之徒,村中隱秘眼看將要曝光。文漠當機立斷,獨身引敵遠離村落數十裏。見對方形跡可疑,且麵露兇光,文漠毅然出手,以一敵眾。雖最終將那十餘惡徒盡數誅滅,但他也因此失去一臂。
此時文漠聽罷,眉頭微蹙,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服與自嘲:“哦?費明啊,你這是覺得我這一臂之缺,便不堪大用了嗎?哼,我雖失一臂,但劍意未減,斬殺江湖二三流角色,依舊易如反掌。”
費明見說,緩步至文漠身旁,眼神中滿是敬重與理解:“文叔,您誤會了。我豈敢輕視您的武藝與膽識?隻是,您在這方圓百裏多年,地形地貌了如指掌,經驗更是無人能及。
“試想,若無人如您這般智勇雙全者引領庇護,那五百餘老弱幼小,又將如何在混亂中求得一線生機?”
文漠凝視著費明深邃的眼眸,一下子懂了對方之意,若村中所有弟子皆戰死,那麽幸存下來的眾老弱幼小,要生存下來,很難。
這時費明繼續說道:“況且,到時還需您領他們迴山莊,此處往西有數千裏之遙,不僅要避開朝廷耳目,還要防範沿途的盜匪流寇,其間的艱難困苦,非一般人所能想象。這份責任,重如泰山,非您莫屬了。”
文漠聽罷,不再多說什麽,唯有緩緩點頭,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費明躬身向文漠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哽咽:“文叔,請您即刻挑選數十精銳弟子,隨您一道,通過那隱秘的通道,前往六十裏外的橫嶺,藏身於那秘密山洞之中。
“若一月內未見我派人來接應,您便可自行作主行事,但要步步小心。我可以想到,那時陝西境內,除了你們,將無一山莊弟子,更是無一人會來接應你們。”
文漠聽罷,沉重地點了點頭,仿佛背負著整座山的重量。
然而,費明忽而展顏一笑,試圖以輕鬆化解這份沉重:“當然,此亦不過是最壞的打算罷了。或許,正如三老所預言,少莊主已有萬全之策,我等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
眾人皆知,費明此言多有寬慰之辭。他們自幼便知,梅花山莊藏書萬卷,其中有記載,一旦動用隱村之力,往往意味著山莊因某事到了關鍵的時候,或正麵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關乎存亡。
隨著費明的安排逐一落實,整個村子沉浸在一片靜默而莊嚴的氛圍中。
上千人默默注視著那近六百人的背影,其中不乏親人、鄰裏、摯友。他們強忍淚水,隻是以目光相送,偶爾揮手致意。
文漠望著隨行之人那依依不舍的目光,以及婦女懷中小孩迴望父親的稚嫩臉龐,心中五味雜陳,老淚不禁盈眶。他終是揮了揮手,催促眾人加快腳步,進入密道。
保護這批老弱婦孺的數十名山莊弟子,也是眼眶泛紅,卻堅定地背起糧食、粗鹽等生活必需品,引領著眾人步入密道深處。
直至最後一人影消失於視線之中,費明一揮手,數名弟子迅速將密道入口封閉,並啟動陣法。那陣法一旦觸發,即便是有人強行闖入,也隻會導致密道崩塌,無人能及。
完成這一切後,費明暗自拭去眼角的淚痕,轉身麵向餘下的千餘弟子,下令分成幾十股,各按其位潛伏,準備迎接一場無情的廝殺。
洮水,又名漒水,源自洮州衛極西之地雪山之巔,一縷清泉,宛若天授仙露,自萬丈岩壁間輕盈躍下,穿林越石,攜帶著昆侖的凜冽與神秘。
此水東行,穿洮州而過岷州,卻在數十裏後悄然折返西北,再度入洮州懷抱,繼而北上,終與大河浩瀚相融,繪就一幅山河壯麗圖。
於洮水蜿蜒轉折之西畔,矗立著曆史悠久的洮州衛所,乃明洪武十二年,由千戶所擢升而來。其與東南岷州衛,軍戶逾千,官軍近萬,共守邊疆安寧。
兩衛之上,各設都指揮使,其上再設一總兵。而朝廷又派一太監為兩衛之監軍。
兩衛總兵名叫南化,年未及不惑,身形魁梧,須發如墨,聲若洪鍾,震人心魄。
傳言此總兵乃夏鴻天公公力薦,自關外雪域遼東調至,連升數級,故對夏公公感激涕零,事事唯命是從,軍中私下風傳,南總兵為攀高枝,竟認夏公公為義父,此舉雖令軍中錚錚鐵骨之士不齒,卻也無可奈何。
再言那監軍夏鴻天,年過花甲,體態豐腴,常掛笑顏,然目含幽光,讓人心懼。其內功深不可測,武藝超群,令人聞風喪膽。
夏公公身邊常伴兩名清秀小太監,年不過豆蔻,然換小太監之頻繁,衛所中人盡皆知,而每換一批小太監,皆是精挑細選,引人遐想。
夏公公居於洮州衛所豪宅之中,卻也不忘岷州之地,年歲之間,必往居數月,以掌兩衛之權柄。
洮州、岷州兩都指揮使,任星炎與薛誌青,因地勢相鄰,加之北境韃靼、胡僧為涼州衛所阻,難以南侵,故兩衛將目光轉向蕃地,明裏欺壓,暗裏盤剝,更借剿匪之名,行掠奪之實,過往商旅避之不及,百姓苦不堪言。
兩衛之間,因利益糾葛,昔日暗鬥漸成明爭,總兵南化非但不加製止,反樂見其成,時而推波助瀾,更添幾分江湖恩怨之氣。
關於這些,旎嘯通過潛伏於洮州衛的山莊弟子搜集情報,得知了夏公公、南總兵以及兩位都指揮使之事。曆經數載,這位山莊弟子竟晉升至千總之職,其人複姓獨孤,名修自。
夜幕低垂,鞏昌府北的安定與會寧之地,被一層淡淡的月紗輕輕覆蓋。
旎嘯在北地,於十數處精心布置後,未及休憩,便趁著夜色如墨,疾馳千裏,直抵洮州衛所之外的一座孤峰之巔。
此刻,他額間汗珠晶瑩,宛如晨露,卻無暇顧及,匆匆取出水袋,一飲而盡,隨即以幹餅充饑,一陣狼吞虎咽。
正欲稍作調息,忽聞一陣細微如砂粒輕拂之聲,在寂靜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清晰。來者輕功了得,步履輕盈,若非旎嘯耳目過人,幾乎難以察覺。
他身形一閃,悄然隱入暗處,目光如炬,鎖定五六十丈外那抹身影。
那人看似隨意駐足,實則暗藏玄機,在一處斜坡之上,以指為筆,繪製出山莊獨有的密語,隨後又警惕地環顧四周,生怕驚動了夜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