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旎嘯與駱風雁苦思冥想,終是未得要領。
然而,二人細細推敲之下,如此浩大的布局,非朝廷之力難以為之。至於究竟是錦衣衛還是東廠所為,尚難定論,至於六扇門與大內高手,旎嘯心中已有定論,非其手筆。
六扇門雖隸屬朝廷,卻常依江湖規矩行事,光明磊落;而大內高手,更是直接聽命於九五之尊,怎會屈尊降貴,行此卑劣之事?
反觀錦衣衛與東廠,內部派係複雜,忠奸難辨,旎嘯心中暗想,此事定是那廠衛之中,某位權傾一時的大佬暗中操持。
二人再次悄然來到圖全鎮邊緣,暗中探查,仍是未見絲毫異樣。
此時,駱風雁忽憶起數年前那晚,逃至此地,殺手緊追不舍,她與婆婆向西奔逃,小鎮居民驚慌失措,她依稀記得,似有蕃人的驚叫之聲。
旎嘯聞言,再次細細打量這個小鎮,竟未發現一戶吐蕃人家,按常理,此地應為漢蕃混居之地,此等情形,實屬罕見。
二人隱匿於暗處,直至夕陽西下,仍未有其他發現。
然就此離去,旎嘯心中實有不甘。自將駱風雁從江南紫林山莊救出以來,曆經生死無數,不知有多少人因他們而喪命,如今卻換來如此結果,叫他怎能甘心?
但旎嘯也心知,即便擒住那對老夫婦逼問,也是徒勞無功。布局之人早已算無遺策,怎會留下如此破綻?否則,怎會派一對毫無武功、毫無自保能力的老夫婦來守此要地?
夜幕低垂,月掛中天,十數裏之外的一處幽深山洞內。
駱風雁拿著手中的幹餅,卻思緒迴轉,稍時,微微歎息,輕啟朱唇:“人既不可擒,亦不可逼,更不知那戶人家將婆婆所托之物藏於何處,這可真叫人為難啊。”
旎嘯見說,隻是默默啃著手中的幹餅,不發一言,山洞內一時陷入沉寂。
駱風雁複又開口道:“不然,你便用你的占卜之術,推算一番婆婆所托之物此刻身在何方。”
旎嘯聽罷,不禁微微一怔,遲疑片刻,終是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占卜之術,需借物或借人,且需依據時辰、地點或方向方能推算。
“婆婆已仙逝於千裏之外的昆侖荒漠,而那原物之主,恐怕也已命喪黃泉,屍骨無存。
“再者,能將一小鎮數十戶人家悉數換為暗探,此人手段之高明,能量之巨大,實非常人所能及。其身邊,定不乏占卜推算之能人異士,想必早已施展過占卜之術。”
駱風雁聞言,雙眸驟亮,接口說道:“如此說來,小鎮上的人尚未撤去,豈不是意味著此人尚未得到婆婆之物?”
旎嘯微微頷首:“你倒是提醒了我,不妨尋一尋那對老夫婦的屍身,到時再行占卜之術。”
駱風雁聽後,一臉驚駭,隨即問道:“如何去尋?”
旎嘯答道:“昨夜潛入屋內,我曾嗅到一抹淡淡的血腥之氣。且我料想,小鎮上的人並非一夜之間全部更換,應是幾家幾戶地換,以免引起小鎮之人一番大的動蕩。殺人之後,他們或許會將屍體埋於自家院中,或是幹脆埋於後屋地下。”
駱風雁聽罷,怒色滿麵,憤然說道:“此人手段如此狠辣,竟屠戮全鎮上百口人,真是惡毒至極!”
旎嘯沉默不語,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後,駱風雁輕聲問道:“倘若那對老夫婦的屍體真的藏於後屋,咱們得設法將此刻守在那裏的兩人引開,否則定會打草驚蛇了。”
旎嘯微微點頭,神色凝重:“不錯,一旦讓人知曉你我曾在此地現身,不出數日,此鎮必將迎來無數搜尋之人,他們定會拆房破土,掘地三尺。若婆婆所托之物真在此鎮,隻怕會落入他人之手。”
駱風雁歪著頭,細細思索,突然,她雙眸一亮,計上心來:“要不,咱們先將那兩人引開,再趁機潛入?”
旎嘯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我也曾想過此計,但挖掘屍體必會驚動泥土,那兩人雖無武藝,卻畢竟是深藏不露的暗探。房中任何細微變動,都逃不過他們的耳目,此舉定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未等駱風雁開口,旎嘯繼續說道:“不過,我們可以從這對老夫婦的身份入手,先查出他們背後的主子是誰。
“若真是錦衣衛或東廠之人,咱們隻能先行前往京城,尋找一些線索。至於此地,待數月之後,我再派人前來,設法將守在此地的人引開。”
駱風雁見說,點頭讚同:“此計可行,咱們已等候數年,不在乎再多等一時。而且,絕不能讓人知曉婆婆之物就在這個小鎮上。”
旎嘯再次點頭,神色堅定:“不錯,為防萬一,咱們離開此鎮後,可循著你當年西逃的路線,繼續向西行進數百裏。
“這樣一來,即便有人探知到咱們今日的行蹤,也一時難以斷定咱們的具體位置。向西而行,一來可以探明是錦衣衛還是東廠所為,或是其他第三方勢力;二來,咱們可以在沿途的十多個落腳點稍作停留,以此迷惑那些追蹤咱們的人。”
次日清晨,朝霞初綻,旎嘯與駱風雁再度隱匿於小鎮邊緣的密林之中,靜靜觀察著鎮上的動靜。
隻聽得鎮上的裏長對百姓們高聲提醒,言這幾日或有狂風驟起,家中水源不足者,需速往二三十裏外之地取水以備不時之需。
這小鎮坐落於溝壑之彎,四周山丘連綿,看似不過幾十裏山路,實則往返需耗一日有餘。故而,鎮上百姓取水之時,常以驢車或牛車裝載數個大木桶,以應不時之需。
裏長行至莫家門前,一番喊話之中,旎嘯與駱風雁方知這莫老頭真名喚作莫大山,其妻王姑,淳樸善良。
然而,真正的莫大山與王姑已慘遭毒手,眼前的莫、王二人不過是他人假扮。那假扮莫老頭的人對裏長言道,家中池水充沛,足以應對十日半月之需。
旎嘯聽罷,心中頓時生出一計。
他近日觀天象,見浮雲鑲金,日中之時,太陽如火;夜幕降臨,月暈而風,心知大風將至。想必這鎮上的裏長亦通天文,已推測出大風將臨。
況且這圖全鎮地處西北,土地貧瘠,植被稀少,稍有微風,便塵土飛揚。若大風起時,少說半日,長則數日,家中若無水源,再遇風沙侵襲,飲水將成奢望。
他又見那假莫家的水池位於前院,與鎮上人家將水池修於屋側或後院截然不同。更甚者,莫老頭家的牲畜也被關於前院之中。
旎嘯與駱風雁簡短交流心意後,二人便悄然離開小鎮,重返先前藏身的山洞。旎嘯囑咐駱風雁在此安心等候,他則獨自一人踏上尋找藥草之路。
然而,二人細細推敲之下,如此浩大的布局,非朝廷之力難以為之。至於究竟是錦衣衛還是東廠所為,尚難定論,至於六扇門與大內高手,旎嘯心中已有定論,非其手筆。
六扇門雖隸屬朝廷,卻常依江湖規矩行事,光明磊落;而大內高手,更是直接聽命於九五之尊,怎會屈尊降貴,行此卑劣之事?
反觀錦衣衛與東廠,內部派係複雜,忠奸難辨,旎嘯心中暗想,此事定是那廠衛之中,某位權傾一時的大佬暗中操持。
二人再次悄然來到圖全鎮邊緣,暗中探查,仍是未見絲毫異樣。
此時,駱風雁忽憶起數年前那晚,逃至此地,殺手緊追不舍,她與婆婆向西奔逃,小鎮居民驚慌失措,她依稀記得,似有蕃人的驚叫之聲。
旎嘯聞言,再次細細打量這個小鎮,竟未發現一戶吐蕃人家,按常理,此地應為漢蕃混居之地,此等情形,實屬罕見。
二人隱匿於暗處,直至夕陽西下,仍未有其他發現。
然就此離去,旎嘯心中實有不甘。自將駱風雁從江南紫林山莊救出以來,曆經生死無數,不知有多少人因他們而喪命,如今卻換來如此結果,叫他怎能甘心?
但旎嘯也心知,即便擒住那對老夫婦逼問,也是徒勞無功。布局之人早已算無遺策,怎會留下如此破綻?否則,怎會派一對毫無武功、毫無自保能力的老夫婦來守此要地?
夜幕低垂,月掛中天,十數裏之外的一處幽深山洞內。
駱風雁拿著手中的幹餅,卻思緒迴轉,稍時,微微歎息,輕啟朱唇:“人既不可擒,亦不可逼,更不知那戶人家將婆婆所托之物藏於何處,這可真叫人為難啊。”
旎嘯見說,隻是默默啃著手中的幹餅,不發一言,山洞內一時陷入沉寂。
駱風雁複又開口道:“不然,你便用你的占卜之術,推算一番婆婆所托之物此刻身在何方。”
旎嘯聽罷,不禁微微一怔,遲疑片刻,終是搖了搖頭,緩緩說道:“占卜之術,需借物或借人,且需依據時辰、地點或方向方能推算。
“婆婆已仙逝於千裏之外的昆侖荒漠,而那原物之主,恐怕也已命喪黃泉,屍骨無存。
“再者,能將一小鎮數十戶人家悉數換為暗探,此人手段之高明,能量之巨大,實非常人所能及。其身邊,定不乏占卜推算之能人異士,想必早已施展過占卜之術。”
駱風雁聞言,雙眸驟亮,接口說道:“如此說來,小鎮上的人尚未撤去,豈不是意味著此人尚未得到婆婆之物?”
旎嘯微微頷首:“你倒是提醒了我,不妨尋一尋那對老夫婦的屍身,到時再行占卜之術。”
駱風雁聽後,一臉驚駭,隨即問道:“如何去尋?”
旎嘯答道:“昨夜潛入屋內,我曾嗅到一抹淡淡的血腥之氣。且我料想,小鎮上的人並非一夜之間全部更換,應是幾家幾戶地換,以免引起小鎮之人一番大的動蕩。殺人之後,他們或許會將屍體埋於自家院中,或是幹脆埋於後屋地下。”
駱風雁聽罷,怒色滿麵,憤然說道:“此人手段如此狠辣,竟屠戮全鎮上百口人,真是惡毒至極!”
旎嘯沉默不語,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後,駱風雁輕聲問道:“倘若那對老夫婦的屍體真的藏於後屋,咱們得設法將此刻守在那裏的兩人引開,否則定會打草驚蛇了。”
旎嘯微微點頭,神色凝重:“不錯,一旦讓人知曉你我曾在此地現身,不出數日,此鎮必將迎來無數搜尋之人,他們定會拆房破土,掘地三尺。若婆婆所托之物真在此鎮,隻怕會落入他人之手。”
駱風雁歪著頭,細細思索,突然,她雙眸一亮,計上心來:“要不,咱們先將那兩人引開,再趁機潛入?”
旎嘯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我也曾想過此計,但挖掘屍體必會驚動泥土,那兩人雖無武藝,卻畢竟是深藏不露的暗探。房中任何細微變動,都逃不過他們的耳目,此舉定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未等駱風雁開口,旎嘯繼續說道:“不過,我們可以從這對老夫婦的身份入手,先查出他們背後的主子是誰。
“若真是錦衣衛或東廠之人,咱們隻能先行前往京城,尋找一些線索。至於此地,待數月之後,我再派人前來,設法將守在此地的人引開。”
駱風雁見說,點頭讚同:“此計可行,咱們已等候數年,不在乎再多等一時。而且,絕不能讓人知曉婆婆之物就在這個小鎮上。”
旎嘯再次點頭,神色堅定:“不錯,為防萬一,咱們離開此鎮後,可循著你當年西逃的路線,繼續向西行進數百裏。
“這樣一來,即便有人探知到咱們今日的行蹤,也一時難以斷定咱們的具體位置。向西而行,一來可以探明是錦衣衛還是東廠所為,或是其他第三方勢力;二來,咱們可以在沿途的十多個落腳點稍作停留,以此迷惑那些追蹤咱們的人。”
次日清晨,朝霞初綻,旎嘯與駱風雁再度隱匿於小鎮邊緣的密林之中,靜靜觀察著鎮上的動靜。
隻聽得鎮上的裏長對百姓們高聲提醒,言這幾日或有狂風驟起,家中水源不足者,需速往二三十裏外之地取水以備不時之需。
這小鎮坐落於溝壑之彎,四周山丘連綿,看似不過幾十裏山路,實則往返需耗一日有餘。故而,鎮上百姓取水之時,常以驢車或牛車裝載數個大木桶,以應不時之需。
裏長行至莫家門前,一番喊話之中,旎嘯與駱風雁方知這莫老頭真名喚作莫大山,其妻王姑,淳樸善良。
然而,真正的莫大山與王姑已慘遭毒手,眼前的莫、王二人不過是他人假扮。那假扮莫老頭的人對裏長言道,家中池水充沛,足以應對十日半月之需。
旎嘯聽罷,心中頓時生出一計。
他近日觀天象,見浮雲鑲金,日中之時,太陽如火;夜幕降臨,月暈而風,心知大風將至。想必這鎮上的裏長亦通天文,已推測出大風將臨。
況且這圖全鎮地處西北,土地貧瘠,植被稀少,稍有微風,便塵土飛揚。若大風起時,少說半日,長則數日,家中若無水源,再遇風沙侵襲,飲水將成奢望。
他又見那假莫家的水池位於前院,與鎮上人家將水池修於屋側或後院截然不同。更甚者,莫老頭家的牲畜也被關於前院之中。
旎嘯與駱風雁簡短交流心意後,二人便悄然離開小鎮,重返先前藏身的山洞。旎嘯囑咐駱風雁在此安心等候,他則獨自一人踏上尋找藥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