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群逐漸散去,就連那些官差也離開了現場。這場風波原本轟轟烈烈,卻最終落得個虎頭蛇尾。
華妙琴悄聲對身旁的子音說道:“我覺得那衛公子和徐夫人,心裏都藏著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解子音神色一怔,片刻後點了點頭:“別說,還真是這樣呢。”她轉頭看向雲歌,“姐姐,你覺得呢?”
百裏雲歌凝視著徐夫人離去的背影,又望向衛公子的方向,心中思緒萬千,卻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能默默搖頭。
此刻,蘇凝梅目光追隨著那漸行漸遠的徐夫人,緩緩說道:“這位徐夫人,雖出身名門望族,卻非書香門第的溫婉小姐,更非官宦人家的端莊千金。觀其言行舉止,其父恐為當地一霸,自幼嬌寵,在家中自是唿風喚雨,無所不能。
“然而,在這大善國寺內,她終是收斂了平日的潑辣,隻是,為女之心,確是真切,否則又怎會哭得如此悲慟,全然不顧周遭眾人,猶如市井罵街的潑婦一般,又哭又鬧。”
蘇凝梅此言一出,眾人皆生好奇。
玄靈見狀,低聲提議:“我們不妨跟隨這位徐夫人,看她究竟是何人。瞧這架勢,她定是周邊村鎮的顯赫人物。”
“啊?這……”子音等人一臉驚愕,本是尋覓白蓮教三人,卻無端卷入這樁閑事。
玄靈輕笑一聲,低語道:“要找那三人,隻怕難如登天。但直覺告訴我,跟著這位徐夫人,或許能有所發現。更奇的是,她若真為尋女而來,為何心中似有隱情不願吐露?
“若女兒真落入淫僧之手,她理應早已心急如焚,將所知和盤托出,哪怕言辭閃爍,也應在情急之下道出。此番作為,倒像是故意要挾那靈見和尚。”
眾人聞言,皆覺有理。
玄靈又說道:“再看那位衛公子,仗義執言,挺身而出,然其武功不過爾爾,二三流之輩罷了。若我所料不差,那靈見和尚的武功遠勝於他。可二人纏鬥許久,未分高下,直至官差喝止,便不了了之。這位衛公子也再不為徐夫人出頭,實在令人費解。”
一番剖析之後,眾人決定悄然尾隨徐夫人。
離開大善國寺,一行人緊隨徐夫人行了十餘裏,從路人口中得知,此村名為柳花村,離縣城不過二十餘裏,且位於官道之上,村中人家眾多,更有幾戶大戶人家,莊園氣派非凡,車馬往來不絕。
行至十字路口,隻見酒樓、客棧、雜貨鋪、馬廄、鐵鋪林立,更有兩家青樓,路旁小販吆喝聲此起彼伏,行人絡繹不絕,南北行商之人、東西三教九流匯聚於此,雖名為村莊,卻頗具小鎮規模。
不料,徐夫人的馬車竟在一家酒樓前停下,她在侍女的攙扶下步入酒樓,其餘侍女與仆人則留在馬車旁守候。
雲歌六人見狀,心生疑惑,遂跟至酒樓前。百裏雲歌帶子音入內,凝梅、妙琴、玄靈、玄鋒則留在外頭,佯裝在各店鋪前選購物品。
雲歌與子音選了一處座位,離徐夫人二三桌之遙。酒樓內食客不多,二人細細打量徐夫人。
隻見她已梳妝打扮完畢,烏雲疊鬢,粉黛盈腮,端莊秀麗。
然而,當她舉杯執筷之時,雲歌與子音不禁秀眉微蹙,原來這徐夫人吃相頗為不雅,全然不似貴婦風範。
徐夫人飲了幾杯酒後,不禁詢問身後侍女家中老爺的情況。侍女隻言老爺在家中擺弄文墨,她聽後竟破口大罵。
雲歌與子音聽得真切,心中更是驚訝不已。女兒失蹤,父親竟置若罔聞,隻顧在家中舞文弄墨,且徐夫人對丈夫破口大罵,此景此情,豈不令人起疑?
不多時,徐夫人似已酒足飯飽,帶著侍女離去,再次登上馬車,朝一個方向駛去。
百裏雲歌一行人尾隨馬車,行數裏,忽見前方一座氣派莊園,溪水蜿蜒,風靜雲閑。青鬆環繞著碧瓦朱甍,修竹掩映著雕簷玉砌,樓台高聳入雲,院宇深邃幽靜。
莊園對麵,便是另一村莊,一條寬敞的大路環繞莊園,通往鄰村。
路上的行人偶爾對莊園指指點點,麵帶譏諷之笑,雲歌六人見狀,皆是心生詫異。想不到這位徐夫人出身名門望族,聘禮豐厚,竟在鄰裏間落得如此口碑,六人心中的好奇愈發旺盛。
見天色已晚,玄鋒便提議道:“不如我與玄靈去附近村莊打聽一番,少夫人你們四人先迴先前的小村,找間客棧安頓下來。”
雲歌四人點頭應允,分頭行事。待更鼓響起,玄靈與玄鋒歸來,將打聽到的徐夫人身世一一告知眾人。
原來,這位徐夫人的外公姓陶,世代書香門第,祖上更是出過幾位高官。陶家有三子一女,女兒陶夢君,便是徐夫人之母。
陶夢君自幼許配給官宦之家,門當戶對,本應是一段美好姻緣。然而,親家因得罪嚴嵩而家道中落,陶夢君父親心生悔意。
加之陶夢君生得傾國傾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平日裏心高氣傲,誓要尋一位英雄男兒為伴。因此,自未婚夫家敗落後,她時常向父親提出悔婚之意。
然陶夢君的父親並未答應,或許是顧及家族名聲。
就在這時,家中出現了一位年輕武師,姓徐名飛,他英俊瀟灑,武功高強,一身英雄氣概。
徐飛對陶夢君百般挑逗,誇下海口,誓要高中武狀元。
陶夢君不知不覺間陷入情網,或許是被徐飛的風采所迷,竟與他連夜私奔,逃至這慶都縣。
哪料徐飛與陶夢君在一起後,卻原形畢露。
他欺淩弱小,嚇唬善良百姓,心術不正,手段狡猾。他結交走南闖北的商人,不過十數年光景,便在慶都縣成為一方富賈。
但他在村裏行惡多端,與本縣幾惡霸狼狽為奸,更是巴結官府。幾十裏之內的百姓聞其名皆是聞風色變。
不過,他對這位如花似玉的官宦大小姐倒是情深意重,寵愛有加。
二人私奔後的次年,正值芳齡十八的陶夢君誕下了徐夫人,閨名喚作曉雲。此後,她又相繼誕下二子,卻不幸皆夭折於繈褓之中。
因此,徐曉雲在家中備受父母寵愛,嬌生慣養,養成了傲慢驕縱的性情。
對於這位掌上明珠,父母亦是束手無策。不過,徐曉雲倒是繼承了其母的絕世容顏,花容月貌,百媚千嬌。
她平日裏隨母親學了一些琴棋書畫,雖算不得精通,卻也略知一二。
至於女子之禮、三從四德,她也學了一些皮毛。初見之下,若是不知其底細之人,定會驚歎於她的千金氣質,知書達禮,豐神綽約。
然而,隨著徐曉雲逐漸長大,卻一直未能覓得合適的夫家。那些富商巨賈,其父徐飛看不上眼;而走販商人,其母陶夢君更是嗤之以鼻。陶夢君本是出身名門望族,自然想為女兒尋一個官宦子弟。
可那些官宦之家,又怎會看得上這惡霸鄉鄰的女子?
更何況,整個慶都縣都知曉陶夢君與徐飛的私奔之事。那些講究名聲的官宦之家,又怎會接納徐曉雲?
華妙琴悄聲對身旁的子音說道:“我覺得那衛公子和徐夫人,心裏都藏著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解子音神色一怔,片刻後點了點頭:“別說,還真是這樣呢。”她轉頭看向雲歌,“姐姐,你覺得呢?”
百裏雲歌凝視著徐夫人離去的背影,又望向衛公子的方向,心中思緒萬千,卻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能默默搖頭。
此刻,蘇凝梅目光追隨著那漸行漸遠的徐夫人,緩緩說道:“這位徐夫人,雖出身名門望族,卻非書香門第的溫婉小姐,更非官宦人家的端莊千金。觀其言行舉止,其父恐為當地一霸,自幼嬌寵,在家中自是唿風喚雨,無所不能。
“然而,在這大善國寺內,她終是收斂了平日的潑辣,隻是,為女之心,確是真切,否則又怎會哭得如此悲慟,全然不顧周遭眾人,猶如市井罵街的潑婦一般,又哭又鬧。”
蘇凝梅此言一出,眾人皆生好奇。
玄靈見狀,低聲提議:“我們不妨跟隨這位徐夫人,看她究竟是何人。瞧這架勢,她定是周邊村鎮的顯赫人物。”
“啊?這……”子音等人一臉驚愕,本是尋覓白蓮教三人,卻無端卷入這樁閑事。
玄靈輕笑一聲,低語道:“要找那三人,隻怕難如登天。但直覺告訴我,跟著這位徐夫人,或許能有所發現。更奇的是,她若真為尋女而來,為何心中似有隱情不願吐露?
“若女兒真落入淫僧之手,她理應早已心急如焚,將所知和盤托出,哪怕言辭閃爍,也應在情急之下道出。此番作為,倒像是故意要挾那靈見和尚。”
眾人聞言,皆覺有理。
玄靈又說道:“再看那位衛公子,仗義執言,挺身而出,然其武功不過爾爾,二三流之輩罷了。若我所料不差,那靈見和尚的武功遠勝於他。可二人纏鬥許久,未分高下,直至官差喝止,便不了了之。這位衛公子也再不為徐夫人出頭,實在令人費解。”
一番剖析之後,眾人決定悄然尾隨徐夫人。
離開大善國寺,一行人緊隨徐夫人行了十餘裏,從路人口中得知,此村名為柳花村,離縣城不過二十餘裏,且位於官道之上,村中人家眾多,更有幾戶大戶人家,莊園氣派非凡,車馬往來不絕。
行至十字路口,隻見酒樓、客棧、雜貨鋪、馬廄、鐵鋪林立,更有兩家青樓,路旁小販吆喝聲此起彼伏,行人絡繹不絕,南北行商之人、東西三教九流匯聚於此,雖名為村莊,卻頗具小鎮規模。
不料,徐夫人的馬車竟在一家酒樓前停下,她在侍女的攙扶下步入酒樓,其餘侍女與仆人則留在馬車旁守候。
雲歌六人見狀,心生疑惑,遂跟至酒樓前。百裏雲歌帶子音入內,凝梅、妙琴、玄靈、玄鋒則留在外頭,佯裝在各店鋪前選購物品。
雲歌與子音選了一處座位,離徐夫人二三桌之遙。酒樓內食客不多,二人細細打量徐夫人。
隻見她已梳妝打扮完畢,烏雲疊鬢,粉黛盈腮,端莊秀麗。
然而,當她舉杯執筷之時,雲歌與子音不禁秀眉微蹙,原來這徐夫人吃相頗為不雅,全然不似貴婦風範。
徐夫人飲了幾杯酒後,不禁詢問身後侍女家中老爺的情況。侍女隻言老爺在家中擺弄文墨,她聽後竟破口大罵。
雲歌與子音聽得真切,心中更是驚訝不已。女兒失蹤,父親竟置若罔聞,隻顧在家中舞文弄墨,且徐夫人對丈夫破口大罵,此景此情,豈不令人起疑?
不多時,徐夫人似已酒足飯飽,帶著侍女離去,再次登上馬車,朝一個方向駛去。
百裏雲歌一行人尾隨馬車,行數裏,忽見前方一座氣派莊園,溪水蜿蜒,風靜雲閑。青鬆環繞著碧瓦朱甍,修竹掩映著雕簷玉砌,樓台高聳入雲,院宇深邃幽靜。
莊園對麵,便是另一村莊,一條寬敞的大路環繞莊園,通往鄰村。
路上的行人偶爾對莊園指指點點,麵帶譏諷之笑,雲歌六人見狀,皆是心生詫異。想不到這位徐夫人出身名門望族,聘禮豐厚,竟在鄰裏間落得如此口碑,六人心中的好奇愈發旺盛。
見天色已晚,玄鋒便提議道:“不如我與玄靈去附近村莊打聽一番,少夫人你們四人先迴先前的小村,找間客棧安頓下來。”
雲歌四人點頭應允,分頭行事。待更鼓響起,玄靈與玄鋒歸來,將打聽到的徐夫人身世一一告知眾人。
原來,這位徐夫人的外公姓陶,世代書香門第,祖上更是出過幾位高官。陶家有三子一女,女兒陶夢君,便是徐夫人之母。
陶夢君自幼許配給官宦之家,門當戶對,本應是一段美好姻緣。然而,親家因得罪嚴嵩而家道中落,陶夢君父親心生悔意。
加之陶夢君生得傾國傾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平日裏心高氣傲,誓要尋一位英雄男兒為伴。因此,自未婚夫家敗落後,她時常向父親提出悔婚之意。
然陶夢君的父親並未答應,或許是顧及家族名聲。
就在這時,家中出現了一位年輕武師,姓徐名飛,他英俊瀟灑,武功高強,一身英雄氣概。
徐飛對陶夢君百般挑逗,誇下海口,誓要高中武狀元。
陶夢君不知不覺間陷入情網,或許是被徐飛的風采所迷,竟與他連夜私奔,逃至這慶都縣。
哪料徐飛與陶夢君在一起後,卻原形畢露。
他欺淩弱小,嚇唬善良百姓,心術不正,手段狡猾。他結交走南闖北的商人,不過十數年光景,便在慶都縣成為一方富賈。
但他在村裏行惡多端,與本縣幾惡霸狼狽為奸,更是巴結官府。幾十裏之內的百姓聞其名皆是聞風色變。
不過,他對這位如花似玉的官宦大小姐倒是情深意重,寵愛有加。
二人私奔後的次年,正值芳齡十八的陶夢君誕下了徐夫人,閨名喚作曉雲。此後,她又相繼誕下二子,卻不幸皆夭折於繈褓之中。
因此,徐曉雲在家中備受父母寵愛,嬌生慣養,養成了傲慢驕縱的性情。
對於這位掌上明珠,父母亦是束手無策。不過,徐曉雲倒是繼承了其母的絕世容顏,花容月貌,百媚千嬌。
她平日裏隨母親學了一些琴棋書畫,雖算不得精通,卻也略知一二。
至於女子之禮、三從四德,她也學了一些皮毛。初見之下,若是不知其底細之人,定會驚歎於她的千金氣質,知書達禮,豐神綽約。
然而,隨著徐曉雲逐漸長大,卻一直未能覓得合適的夫家。那些富商巨賈,其父徐飛看不上眼;而走販商人,其母陶夢君更是嗤之以鼻。陶夢君本是出身名門望族,自然想為女兒尋一個官宦子弟。
可那些官宦之家,又怎會看得上這惡霸鄉鄰的女子?
更何況,整個慶都縣都知曉陶夢君與徐飛的私奔之事。那些講究名聲的官宦之家,又怎會接納徐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