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參望了望桓修,隨即上前對苗一森說道:“門主,您此番籌謀,是否代價過於沉重?上千人眾,僅是咱們自家培養的高手、死士便多達數百,加之損失的官吏,這……這……”
言及此處,勾參躬身再道:“屬下以為,如此之大代價,隻怕日後會招來其他門主及長老的責難與無盡的譏諷。”
苗一森聞之,僅淡然一笑,“我深信主上會明了我之所為,幾位長老也能揣測一二。你們須知,損失數百高手,此等人物,究其根本,不過是江湖草莽之輩,即便置身軍旅,也不過是衝鋒陷陣的將領、將軍。
“我華夏數千載曆史,戰場上的武將,有名者隨手可數,便達上千之眾,然能謀大局的統帥,又如張良、諸葛孔明般智者,又有幾何?”
說到此處,苗一森轉身對二人說道:“再者,自古唯有文臣殺武將,哪有武將殺文臣?文臣於朝堂之上,僅憑口舌之利,揮毫潑墨,便可取千裏之外戰場之上其將領的性命。
“你等切記,文臣殺人,無需揮槍舞棒,披甲上陣,更無需高深武功內力,哪怕手無縛雞之力,隻要能言善書,便可殺人於無形。”
勾參與桓修聞此,方悟門主深意,連連點頭稱是。
少頃,苗一森複又開口說道:“前幾日我已修書一封致於主上,聞得主上已遣輔相前來。至於輔相之能,你們心中皆有數。”
勾參與桓修聞此,滿麵驚愕之色。
苗一森見二人神情,淡然一笑,隨即轉身,似作悠閑踱步之態,然轉身之際,一抹惱怒之色轉瞬即逝,此乃其對輔相的不滿。
旋即,他轉身望向二人,語帶痛惜無奈之意:“此地非同小可,乃大明京師。縱然輔相手段通天,奇門遁甲、毒術道法皆精,然萬曆皇帝周遭高手如雲,更有傳聞,宮中藏有幾位龍虎山的老道士。”
勾參瞥了桓修一眼,瞬間領悟門主之意,恐是欲設法誘那龍虎山老道士往東,與輔相一戰。
苗一森對二人神色恍若未見,唯歎息一聲:“哎,雙拳難敵四手,然縱敗也無妨,反可使人誤以為通州城南之地乃我們的巢穴,如此,萬曆皇帝與廠衛反倒不疑。”
勾參與桓修聞此,微微頷首。
少時,桓修卻低聲提醒:“門主,還需提防那旎嘯,其自入京以來,雖看似事端頻生,實則此人始終置身事外,冷靜旁觀。且我總覺得他另有所圖。”
苗一森神色一頓,緩緩點頭。
片刻間,苗一森望向先前紮巴與索南離去之處,那暗門隱約可見,嘴角勾起一抹狡黠之笑:“若真至緊要關頭,我不介意讓北元在京最大之秘地暴露於世。”
桓修與勾參聞言大驚,問道:“門主,此舉豈不遭北元責難嗎?”
苗一森放聲大笑,“北元屢戰屢敗,退守漠北已曆數百年,可曾有所建樹?況且,若非雞鳴山永寧寺那場風波,後續諸多事宜又怎會接踵而至?這些蒙古人,心思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門主,即便沒有永寧寺一事,旎嘯也會踏上京城之路。”勾參提醒道。
苗一森見說,微微頷首,“不錯。”
他邁開步伐,冷峻的眸光中透露出一絲無奈,“直至此刻,我仍未能洞悉旎嘯的真正意圖,難道他是為我碧落守望殿而來?似乎不像。
“亦或是為了駱家守護的天家之秘?但他與皇帝之間,究竟是何等關係?他們二人聯手布局,其真正目的又是什麽?我實難揣測。”
桓修低聲問道:“門主,莫非西邊臨兆府有變?”
苗一森轉身望向桓修,又瞥了勾參一眼,緩緩說道:“應當不會。那邊幾處布局,乃是我們數年前精心策劃,且通過錦衣衛之手,手段極為隱秘,除我們之外,知曉此事者寥寥無幾。
“再者,去年旎嘯於鞏昌府布下大陣,離開嶓塚山後北上,行蹤雖隱秘,卻未曾見他現身臨兆府。反倒是數月之後,他攜駱風雁出現在宣府鎮。
“依其路線,他應是繞經漠北前來京城,隻為當時的局勢。天下人皆以為他獲得了駱家之寶,待他入京後,方知他並未得到那得道成仙之術。
“他來京之目的,乃是告知皇帝此事,故而才有他與皇帝聯手布局之舉。不過,由此可推,駱家之事尚未了結。”
三人一時陷入沉默,片刻後,苗一森開口說道:“罷了,不必再猜度旎嘯的真正用意,還是依我先前所說,在東邊再與廠衛鬥上一鬥吧。”
這一日夜晚,月隱星藏,三更鼓響已畢,萬籟俱寂。
旎嘯身披一襲黑衣,更以黑布蒙麵,悄然繞至積慶坊,自太液湖瓊華島穿梭至萬歲山,複又悄無聲息地來到紫禁城西北一隅,那處城牆甚是僻靜。
見周遭並無他人,他拾起兩塊石子,於掌中輕輕敲打三下,隨後屏息凝神,靜候城牆之內有何動靜。
城牆之內,蕭誌身著一襲便裝,似是因心中悲苦而難以入眠,隨意遊走。
此時,他隱約聞得牆外異響,便暗暗環顧四周,確認巡邏士兵與那些隱於暗處的大內高手並未留意此處,便輕輕咳嗽了五聲作為迴應。
旎嘯聞此,心知時機已到,當下施展五行土遁之術,穿牆而過,落於城內,緊貼牆壁,動也不動。
四五丈開外,蕭公公微微頷首,以示附近安全無虞,隨後負手而去,神態淡然。
旎嘯依照蕭公公先前所繪路線圖,不過半個時辰,便已至景陽宮附近那座花園。
他身形矯健,左躲右閃,避過眾多侍衛與機關陷阱,終是來到湖邊。
借著昏黃夜色,但見這湖麵積不大,湖水波瀾不驚,周圍更是空無一人,也無陷阱埋伏,四周一片靜謐,唯有偶爾幾聲蟲鳴打破這份寧靜。
待至那特定時辰,旎嘯身形一沉,滑入水中,施展五行水遁之術,潛入湖底。
他在湖底泥石中摸索片刻,待換得第二口氣時,已觸及兩物,心知那便是他要找的兩宮女的屍體。
旎嘯將兩具屍體拖至湖邊一處隱蔽草叢之中,輕輕解開麻繩,揭開粗布,露出宮女那浮腫的身軀,其膚色蒼白如紙,屍身已成屍臘,好一副詭異之景。
他仔細審視二人腰間,果然見有淡淡的痕跡,再撫觸屍體,但覺僅餘人皮包裹,內裏骨肉皆碎,已無半點血肉。
至此,旎嘯確信,殺害這兩人的女官,定是威拉的傳人,也是碧落守望殿潛藏於宮中的暗哨,長久以來,她始終隱匿於壽寧公主身旁,實則意在鄭貴妃。
言及此處,勾參躬身再道:“屬下以為,如此之大代價,隻怕日後會招來其他門主及長老的責難與無盡的譏諷。”
苗一森聞之,僅淡然一笑,“我深信主上會明了我之所為,幾位長老也能揣測一二。你們須知,損失數百高手,此等人物,究其根本,不過是江湖草莽之輩,即便置身軍旅,也不過是衝鋒陷陣的將領、將軍。
“我華夏數千載曆史,戰場上的武將,有名者隨手可數,便達上千之眾,然能謀大局的統帥,又如張良、諸葛孔明般智者,又有幾何?”
說到此處,苗一森轉身對二人說道:“再者,自古唯有文臣殺武將,哪有武將殺文臣?文臣於朝堂之上,僅憑口舌之利,揮毫潑墨,便可取千裏之外戰場之上其將領的性命。
“你等切記,文臣殺人,無需揮槍舞棒,披甲上陣,更無需高深武功內力,哪怕手無縛雞之力,隻要能言善書,便可殺人於無形。”
勾參與桓修聞此,方悟門主深意,連連點頭稱是。
少頃,苗一森複又開口說道:“前幾日我已修書一封致於主上,聞得主上已遣輔相前來。至於輔相之能,你們心中皆有數。”
勾參與桓修聞此,滿麵驚愕之色。
苗一森見二人神情,淡然一笑,隨即轉身,似作悠閑踱步之態,然轉身之際,一抹惱怒之色轉瞬即逝,此乃其對輔相的不滿。
旋即,他轉身望向二人,語帶痛惜無奈之意:“此地非同小可,乃大明京師。縱然輔相手段通天,奇門遁甲、毒術道法皆精,然萬曆皇帝周遭高手如雲,更有傳聞,宮中藏有幾位龍虎山的老道士。”
勾參瞥了桓修一眼,瞬間領悟門主之意,恐是欲設法誘那龍虎山老道士往東,與輔相一戰。
苗一森對二人神色恍若未見,唯歎息一聲:“哎,雙拳難敵四手,然縱敗也無妨,反可使人誤以為通州城南之地乃我們的巢穴,如此,萬曆皇帝與廠衛反倒不疑。”
勾參與桓修聞此,微微頷首。
少時,桓修卻低聲提醒:“門主,還需提防那旎嘯,其自入京以來,雖看似事端頻生,實則此人始終置身事外,冷靜旁觀。且我總覺得他另有所圖。”
苗一森神色一頓,緩緩點頭。
片刻間,苗一森望向先前紮巴與索南離去之處,那暗門隱約可見,嘴角勾起一抹狡黠之笑:“若真至緊要關頭,我不介意讓北元在京最大之秘地暴露於世。”
桓修與勾參聞言大驚,問道:“門主,此舉豈不遭北元責難嗎?”
苗一森放聲大笑,“北元屢戰屢敗,退守漠北已曆數百年,可曾有所建樹?況且,若非雞鳴山永寧寺那場風波,後續諸多事宜又怎會接踵而至?這些蒙古人,心思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門主,即便沒有永寧寺一事,旎嘯也會踏上京城之路。”勾參提醒道。
苗一森見說,微微頷首,“不錯。”
他邁開步伐,冷峻的眸光中透露出一絲無奈,“直至此刻,我仍未能洞悉旎嘯的真正意圖,難道他是為我碧落守望殿而來?似乎不像。
“亦或是為了駱家守護的天家之秘?但他與皇帝之間,究竟是何等關係?他們二人聯手布局,其真正目的又是什麽?我實難揣測。”
桓修低聲問道:“門主,莫非西邊臨兆府有變?”
苗一森轉身望向桓修,又瞥了勾參一眼,緩緩說道:“應當不會。那邊幾處布局,乃是我們數年前精心策劃,且通過錦衣衛之手,手段極為隱秘,除我們之外,知曉此事者寥寥無幾。
“再者,去年旎嘯於鞏昌府布下大陣,離開嶓塚山後北上,行蹤雖隱秘,卻未曾見他現身臨兆府。反倒是數月之後,他攜駱風雁出現在宣府鎮。
“依其路線,他應是繞經漠北前來京城,隻為當時的局勢。天下人皆以為他獲得了駱家之寶,待他入京後,方知他並未得到那得道成仙之術。
“他來京之目的,乃是告知皇帝此事,故而才有他與皇帝聯手布局之舉。不過,由此可推,駱家之事尚未了結。”
三人一時陷入沉默,片刻後,苗一森開口說道:“罷了,不必再猜度旎嘯的真正用意,還是依我先前所說,在東邊再與廠衛鬥上一鬥吧。”
這一日夜晚,月隱星藏,三更鼓響已畢,萬籟俱寂。
旎嘯身披一襲黑衣,更以黑布蒙麵,悄然繞至積慶坊,自太液湖瓊華島穿梭至萬歲山,複又悄無聲息地來到紫禁城西北一隅,那處城牆甚是僻靜。
見周遭並無他人,他拾起兩塊石子,於掌中輕輕敲打三下,隨後屏息凝神,靜候城牆之內有何動靜。
城牆之內,蕭誌身著一襲便裝,似是因心中悲苦而難以入眠,隨意遊走。
此時,他隱約聞得牆外異響,便暗暗環顧四周,確認巡邏士兵與那些隱於暗處的大內高手並未留意此處,便輕輕咳嗽了五聲作為迴應。
旎嘯聞此,心知時機已到,當下施展五行土遁之術,穿牆而過,落於城內,緊貼牆壁,動也不動。
四五丈開外,蕭公公微微頷首,以示附近安全無虞,隨後負手而去,神態淡然。
旎嘯依照蕭公公先前所繪路線圖,不過半個時辰,便已至景陽宮附近那座花園。
他身形矯健,左躲右閃,避過眾多侍衛與機關陷阱,終是來到湖邊。
借著昏黃夜色,但見這湖麵積不大,湖水波瀾不驚,周圍更是空無一人,也無陷阱埋伏,四周一片靜謐,唯有偶爾幾聲蟲鳴打破這份寧靜。
待至那特定時辰,旎嘯身形一沉,滑入水中,施展五行水遁之術,潛入湖底。
他在湖底泥石中摸索片刻,待換得第二口氣時,已觸及兩物,心知那便是他要找的兩宮女的屍體。
旎嘯將兩具屍體拖至湖邊一處隱蔽草叢之中,輕輕解開麻繩,揭開粗布,露出宮女那浮腫的身軀,其膚色蒼白如紙,屍身已成屍臘,好一副詭異之景。
他仔細審視二人腰間,果然見有淡淡的痕跡,再撫觸屍體,但覺僅餘人皮包裹,內裏骨肉皆碎,已無半點血肉。
至此,旎嘯確信,殺害這兩人的女官,定是威拉的傳人,也是碧落守望殿潛藏於宮中的暗哨,長久以來,她始終隱匿於壽寧公主身旁,實則意在鄭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