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旎嘯幾人一行離去,石泰眼中閃過一抹狠厲之色,思索片刻,拉著黃思洛行至一處無人之地,附耳低語一番。
黃思洛聽後,不禁驚詫萬分,羞赧之下,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夾雜著絲絲怨懟,嬌嗔道:“師叔祖,你把思洛當成什麽人了?!”
隻見她身著一襲薄紗羅裙,發間稀疏點綴著幾枝花朵,釵梳淡雅,眉黛輕蹙,麵龐如蓮花初綻,加之盛夏時節,更添幾分嫵媚之態。
即便是與她日夜纏綿的石泰,此刻見了也不免心旌搖曳,輕輕拍打著她的屁股,佯裝怒容,笑罵道:“好個騷蹄子,還不快去?!”
黃思洛白了石泰一眼,轉身離去。
不多時,她返迴而來,果真從官差那裏,探聽到旎嘯一行人正前往河間府的消息。
石泰聞此,頓時大喜,笑道:“好!”
隨即,他臉色一沉,兇相畢露,“我們悄悄跟在他們後麵,尋得機會,定要取了旎嘯和百裏雲歌的性命!”
數日間,旎嘯一行人抵達河間府。
話說這河間府,自西漢文帝至獻帝數百載間,數度建為河間國。楊隋易代李唐,又或為河間郡,或為瀛州。及至五代,瀛州歸於契丹治下。
有傳說,遠古之時,月宮飄落九條琴弦於人間,化而為河,乃徒駭、大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盤、鬲津九河。
河間之名,始於東周,因其地處九河之間,故得此名。
河間府治所在河間縣,知府姓公,名本成。
不知從何處得知旎嘯一行人將至,他便換上便服,僅攜師爺及兩名親信,出城十裏,靜待旎嘯前來。
時值七月炎夏,日頭如火,炙烤大地,人人揮汗如雨,唯獨他咬牙忍耐,不時向遠方道路眺望。
不久,隻聞二三裏外傳來馬蹄聲聲,須臾間,一騎快馬飛馳而至,來者為公知府另一親信。
此人下馬尚未等馬停,便躬身跪地稟報:“稟大人,旎輔衛一行二十餘人,距此不過三裏之遙。”
公本成聞訊,心頭一喜,忙取出一塊布巾,拭去額頭汗水,又在衣襟內擦拭一番,將布巾遞予另一親信,繼而整飭衣容。
其餘幾人也紛紛整理一番,不敢有絲毫馬虎。
公知府對眾人說道:“你們皆要機靈些,休要胡言亂語,更不可有半點粗俗之語。據聞,旎嘯身邊幾位女子,皆是國色天香,姿容絕世。”
“是,大人。”眾人齊聲答道。
片刻間,知府身旁的師爺輕聲說道:“老爺,旎嘯此人並非出身於書香門第,而是江湖上的三教九流之輩,倘若我等過於文縐縐,隻怕會令他感到不適,甚至心生反感,如此反而不美。”
公本成一聽此言,微微頷首,卻一時之間沒了主意,不知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旎嘯。
他苦笑一聲,恰在此時,隻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他抬眼向前方望去,隻見二十餘人騎馬而來,前頭是一位年輕公子,身邊圍繞著幾位女子,而後麵二十來人,皆是江湖人士的打扮。
他立刻給眾人使了個眼色,隻待旎嘯騎馬至跟前一丈之處,他便上前將路攔住。
“河間府知府公本成,在此拜見旎輔衛。”他躬身行禮,十分恭誠。
旎嘯拉住韁繩,端坐於馬上,細細打量著眼前之人,不禁微微蹙起眉頭,心中生出幾絲不悅,“你便是這河間府的知府?”
公本成再次躬身迴答:“下官正是。”
“知府大人此舉是何用意?”旎嘯瞥了百裏雲歌及三侍女一眼,隻好開口詢問公本成。
“輔衛大人莫要如此稱唿下官,下官惶恐至極。下官在此,乃是專為等候大人。”公本成說完,稍稍抬起頭來,隻見那眼神中,有著一絲乞求之色。
旎嘯聞此,複又眺望前方,隱約可見河間縣城的城牆。
他迴首來路,又仰望蒼穹中烈日炎炎,再觀眼前這幾位,皆是汗流浹背之態,心中便已明了,這位公本成知府,定是有要事相商而來。
他倒也未敢托大,遂下馬行至跟前,開口說道:“不知公知府緣何特地前來相見?再者,我雖身為太子輔衛,但你也該知曉,這不過是聖上臨時加封的官職,既無品階,也無俸祿。”
公本成自是聽出了旎嘯話中之意,他苦笑一聲,說道:“大人深得聖寵,卻是太過自謙了。下官前來,實乃有要事相商,且其中苦衷,難以言表。”
“哦?”旎嘯聞此,甚感意外,忽地想到,這知府身著便服,於城外相迎,隻怕此事非同小可。
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嚴格說來,自己又哪是什麽正經朝廷官員,旎嘯便想婉拒。
“大人,此事關乎前幾日大沽港所發生的變故,下官不得不向您呈報,否則,否則……”公本成說到這裏,便暗中遞去一個眼色。
旎嘯見說,神色微變,心中暗自揣測,難道這公知府所言要事,竟與鄭貴妃或是福王有關?
公本成見他神色有異,微微點頭,繼而說道:“大人,此處非說話之地,下官已在城中備好宴席,欲宴請大人及諸位夫人。”
旎嘯猶豫片刻,終是點了點頭。
隨後,他吩咐玄天六合領眾人進城,而自己則僅帶著百裏雲歌與三侍女,隨公知府一同進城。
進城的路上,旎嘯察覺那公本成一行五人,刻意低調行事,進城之後,更是專挑靜謐偏僻之處,或是狹窄小巷行走。
待至那院子之中,公本成使了個眼色,身旁親信心領神會,悄悄至大門外張望一番,隨即迅速將大門緊閉,好似生怕被人窺見。
此番舉動,令旎嘯愈發驚疑不定,心中暗想:這公本成身為知府,乃是整個河間府的父母官,手握重權,卻仍如此小心謹慎,隻怕接下來所說之事,定是非同小可。
再觀這院子,極為普通,恍若尋常百姓之家。
一行人步入其中,二三俏麗侍女躬身相迎。
不多時,酒席便已擺滿,且四周還置有冰塊,使得這炎炎夏日之房間中,透出一絲絲涼意。
旎嘯坐了主位,公本成陪坐於側,另一邊則是百裏雲歌與三侍女,公本成的師爺則坐了末座。
酒至三巡,旎嘯見那公本成似有難言之隱,便直言問道:“公知府若有要事,不妨直言相告。”
那公本成聞聽此言,起身向後退了兩步,忽地跪地,痛哭流涕,連那師爺也緊隨其後,跪倒在地。
“公知府這是為何?好端端的怎地如此?”旎嘯見狀,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詢問。
那公本成邊哭邊說道:“請輔衛大人救救下官。”
旎嘯連忙上前扶起知府,勸慰道:“有事但說無妨,先起來再說。”
公本成起身,用衣袖拭去眼淚,複又坐下,神色恭敬中帶著哀婉,對旎嘯說道:“大人,下官已是走投無路,若大人不出手相救,隻怕我全家性命難保。
“我死倒也罷了,可我公家就要斷後,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就是死後,到了地府,也無顏麵對父母高祖啊。”
旎嘯見此,隻好說道:“公知府,要讓我救你,也得先說清到底是何事才可啊。”
見旎嘯並未拒絕,公本成這才緩緩道出心中之事。
黃思洛聽後,不禁驚詫萬分,羞赧之下,臉上泛起一抹紅暈,夾雜著絲絲怨懟,嬌嗔道:“師叔祖,你把思洛當成什麽人了?!”
隻見她身著一襲薄紗羅裙,發間稀疏點綴著幾枝花朵,釵梳淡雅,眉黛輕蹙,麵龐如蓮花初綻,加之盛夏時節,更添幾分嫵媚之態。
即便是與她日夜纏綿的石泰,此刻見了也不免心旌搖曳,輕輕拍打著她的屁股,佯裝怒容,笑罵道:“好個騷蹄子,還不快去?!”
黃思洛白了石泰一眼,轉身離去。
不多時,她返迴而來,果真從官差那裏,探聽到旎嘯一行人正前往河間府的消息。
石泰聞此,頓時大喜,笑道:“好!”
隨即,他臉色一沉,兇相畢露,“我們悄悄跟在他們後麵,尋得機會,定要取了旎嘯和百裏雲歌的性命!”
數日間,旎嘯一行人抵達河間府。
話說這河間府,自西漢文帝至獻帝數百載間,數度建為河間國。楊隋易代李唐,又或為河間郡,或為瀛州。及至五代,瀛州歸於契丹治下。
有傳說,遠古之時,月宮飄落九條琴弦於人間,化而為河,乃徒駭、大史、馬頰、覆釜、胡蘇、簡、絜、鉤盤、鬲津九河。
河間之名,始於東周,因其地處九河之間,故得此名。
河間府治所在河間縣,知府姓公,名本成。
不知從何處得知旎嘯一行人將至,他便換上便服,僅攜師爺及兩名親信,出城十裏,靜待旎嘯前來。
時值七月炎夏,日頭如火,炙烤大地,人人揮汗如雨,唯獨他咬牙忍耐,不時向遠方道路眺望。
不久,隻聞二三裏外傳來馬蹄聲聲,須臾間,一騎快馬飛馳而至,來者為公知府另一親信。
此人下馬尚未等馬停,便躬身跪地稟報:“稟大人,旎輔衛一行二十餘人,距此不過三裏之遙。”
公本成聞訊,心頭一喜,忙取出一塊布巾,拭去額頭汗水,又在衣襟內擦拭一番,將布巾遞予另一親信,繼而整飭衣容。
其餘幾人也紛紛整理一番,不敢有絲毫馬虎。
公知府對眾人說道:“你們皆要機靈些,休要胡言亂語,更不可有半點粗俗之語。據聞,旎嘯身邊幾位女子,皆是國色天香,姿容絕世。”
“是,大人。”眾人齊聲答道。
片刻間,知府身旁的師爺輕聲說道:“老爺,旎嘯此人並非出身於書香門第,而是江湖上的三教九流之輩,倘若我等過於文縐縐,隻怕會令他感到不適,甚至心生反感,如此反而不美。”
公本成一聽此言,微微頷首,卻一時之間沒了主意,不知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旎嘯。
他苦笑一聲,恰在此時,隻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他抬眼向前方望去,隻見二十餘人騎馬而來,前頭是一位年輕公子,身邊圍繞著幾位女子,而後麵二十來人,皆是江湖人士的打扮。
他立刻給眾人使了個眼色,隻待旎嘯騎馬至跟前一丈之處,他便上前將路攔住。
“河間府知府公本成,在此拜見旎輔衛。”他躬身行禮,十分恭誠。
旎嘯拉住韁繩,端坐於馬上,細細打量著眼前之人,不禁微微蹙起眉頭,心中生出幾絲不悅,“你便是這河間府的知府?”
公本成再次躬身迴答:“下官正是。”
“知府大人此舉是何用意?”旎嘯瞥了百裏雲歌及三侍女一眼,隻好開口詢問公本成。
“輔衛大人莫要如此稱唿下官,下官惶恐至極。下官在此,乃是專為等候大人。”公本成說完,稍稍抬起頭來,隻見那眼神中,有著一絲乞求之色。
旎嘯聞此,複又眺望前方,隱約可見河間縣城的城牆。
他迴首來路,又仰望蒼穹中烈日炎炎,再觀眼前這幾位,皆是汗流浹背之態,心中便已明了,這位公本成知府,定是有要事相商而來。
他倒也未敢托大,遂下馬行至跟前,開口說道:“不知公知府緣何特地前來相見?再者,我雖身為太子輔衛,但你也該知曉,這不過是聖上臨時加封的官職,既無品階,也無俸祿。”
公本成自是聽出了旎嘯話中之意,他苦笑一聲,說道:“大人深得聖寵,卻是太過自謙了。下官前來,實乃有要事相商,且其中苦衷,難以言表。”
“哦?”旎嘯聞此,甚感意外,忽地想到,這知府身著便服,於城外相迎,隻怕此事非同小可。
但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嚴格說來,自己又哪是什麽正經朝廷官員,旎嘯便想婉拒。
“大人,此事關乎前幾日大沽港所發生的變故,下官不得不向您呈報,否則,否則……”公本成說到這裏,便暗中遞去一個眼色。
旎嘯見說,神色微變,心中暗自揣測,難道這公知府所言要事,竟與鄭貴妃或是福王有關?
公本成見他神色有異,微微點頭,繼而說道:“大人,此處非說話之地,下官已在城中備好宴席,欲宴請大人及諸位夫人。”
旎嘯猶豫片刻,終是點了點頭。
隨後,他吩咐玄天六合領眾人進城,而自己則僅帶著百裏雲歌與三侍女,隨公知府一同進城。
進城的路上,旎嘯察覺那公本成一行五人,刻意低調行事,進城之後,更是專挑靜謐偏僻之處,或是狹窄小巷行走。
待至那院子之中,公本成使了個眼色,身旁親信心領神會,悄悄至大門外張望一番,隨即迅速將大門緊閉,好似生怕被人窺見。
此番舉動,令旎嘯愈發驚疑不定,心中暗想:這公本成身為知府,乃是整個河間府的父母官,手握重權,卻仍如此小心謹慎,隻怕接下來所說之事,定是非同小可。
再觀這院子,極為普通,恍若尋常百姓之家。
一行人步入其中,二三俏麗侍女躬身相迎。
不多時,酒席便已擺滿,且四周還置有冰塊,使得這炎炎夏日之房間中,透出一絲絲涼意。
旎嘯坐了主位,公本成陪坐於側,另一邊則是百裏雲歌與三侍女,公本成的師爺則坐了末座。
酒至三巡,旎嘯見那公本成似有難言之隱,便直言問道:“公知府若有要事,不妨直言相告。”
那公本成聞聽此言,起身向後退了兩步,忽地跪地,痛哭流涕,連那師爺也緊隨其後,跪倒在地。
“公知府這是為何?好端端的怎地如此?”旎嘯見狀,不敢怠慢,連忙起身詢問。
那公本成邊哭邊說道:“請輔衛大人救救下官。”
旎嘯連忙上前扶起知府,勸慰道:“有事但說無妨,先起來再說。”
公本成起身,用衣袖拭去眼淚,複又坐下,神色恭敬中帶著哀婉,對旎嘯說道:“大人,下官已是走投無路,若大人不出手相救,隻怕我全家性命難保。
“我死倒也罷了,可我公家就要斷後,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就是死後,到了地府,也無顏麵對父母高祖啊。”
旎嘯見此,隻好說道:“公知府,要讓我救你,也得先說清到底是何事才可啊。”
見旎嘯並未拒絕,公本成這才緩緩道出心中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