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雲龍山,秋高氣爽之日,至第三日,乃武林大會之時。
山間彩旗飄揚,人聲鼎沸,五湖四海的武林豪傑紛至遝來。
場上,三座高台巍然屹立,分別對應“天”、“地”、“人”三級比武。
欲登“天”台,必先勝“人”,再勝“地”,最終勝出者,即為武林盟主,可號令武林群雄。
台之兩側,各設二十餘桌椅,茶香果碩,坐者,皆為武林名望的門派首領,或三山五嶽的高士。
旎嘯如前日一樣,被天火門尊於右首之座,為白道之首,其後依次為少林、武當,再為萬風山莊。
此等安排,令萬風山莊,莊主袁正陽心生怨氣,然懼天火門之威,隻能隱忍不發。
天火門作為東道,門主黃宗躍上高台,目光炯炯,聲若洪鍾。
黃宗向眾人拱手,朗聲道:“諸位英雄豪傑,今日我等共聚於此,實乃江湖百年難遇之盛事。自先賢立‘武林盟主’之名,已過百載,盟主之位,已成過往雲煙,致使江湖紛爭不斷,正邪難辨,動蕩不安,殺戮頻現。”
他話音未落,台下眾人已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天火門為武林黑道,數年間吞並門派無數,仇家遍地,為武林其他門派所怒斥。
然天火門勢力日盛,加之少林與武當,及黑白兩道之首萬風山莊和碧龍幫的縱容,致使武林殺戮四起,諸多武林中人命喪黃泉。
故而,黃宗此話一出,即遭黑白兩道的嘲諷。
不過眾人皆懼天火門之威,不敢高聲反對,皆不願做那出頭之鳥。
更有諸多門派及外族高手,欲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待武林盟主之位落定,再號令天下。
對於這些,在場數千人皆,隻看誰將做那出頭之鳥,或為他人做嫁衣裳。
當然,其中不乏欲借比武之名,報仇雪恨者。
那英雄帖上早已言明,上台比武,生死不論。於天下英雄麵前,手刃仇敵,報仇雪恨,豈不快哉!
而外族高手,更欲借比武之機,重創華夏武林。且於天下人麵前,各武林門派不敢群起而攻之。
此等心機,各門派之主,自然胸中有數,故而不會輕易派出高手應戰。
這時,黃宗目光如炬,掃視眾人,數千人漸漸安靜下來。
他繼續說道:“我輩雖出身草莽,然心懷天下,義字當先,以德服人。今日聚於此地,非為爭雄鬥狠,實為共商大計,遴選一位能平息江湖紛爭、統領天下各門各派的盟主。此重任非但關乎個人榮辱,更係於武林興衰,乃至蒼生福祉。”
聞此,旎嘯輕笑淡然。
他並非笑那黃宗,而是笑天下武林中人,皆知黃宗之話,冠冕堂皇,虛偽至極,然眾人皆神色振奮,躍躍欲試,隻為那盟主之位。
念及此景,旎嘯嘴角微揚,笑天下人之虛偽,笑群雄之盲從。
片刻之後,黃宗的聲音再起,“然則,所選之人,須胸懷寬廣,智勇雙全,武藝超絕,既能安內攘外,又能平息恩怨,維護武林秩序。唯有如此,方配得上武林盟主之名。”
話音剛落,華夏武林中人紛紛怒視外族高手,個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而外族高手則冷靜自若,似未將華夏武林放在眼中。
黃宗揚手,示意喧囂漸息,複又高聲道:“我黃宗今日於此立誓,不論何人榮登盟主之位,天火門必傾全門之力,鼎力相扶,絕無二誌!
“望諸位能放下昔日恩怨,摒棄門戶之私,共襄此盛舉,選出一位真命武林領袖,佑江湖以安寧,澤被蒼生!”
言罷,台下頓時一片寂靜,唯天火門弟子齊聲高唿,其餘武林門派之人,或三三兩兩應和,聲勢稀疏。
黃宗見狀,並不惱怒,反而向天下群雄抱拳施禮,隨後緩步走下高台。
不久,天火門護法長老古葉登台,宣讀比武規條。
言明比武之人,各展所長,無論用毒、暗器、巫蠱之術、陣法、幻術,皆可施展。
且須自“人”、“地”、“天”逐級而上,台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一方若斃命,其門派可再遣人上台複仇,但嚴禁群起而攻。
一人若能連勝三場,即可退下,晉級下一階。而雙方若過三十招或逾一炷香時,則皆淘汰出局。
旎嘯聞此,不禁眉頭輕蹙,心中暗想:這天火門倒是給了天下群雄一個報仇雪恨之機,卻不知此番武林大會過後,將有多少江湖中人命喪高台。
他心中並未懷疑天火門的動機,欲稱霸天下,不擇手段,此乃常理。況且拳腳無眼,死傷難免,也是江湖常態。
沒有多久,“人”字台上躍起一人。
此人年約五旬,朝台下數千豪傑抱拳說道:“在下明孫成,為七星幫無名小卒,願在天下英雄麵前獻醜。”
他話音未落,忽聞人群中一聲暴喝:“姓明的,今日且看我如何取你項上人頭,以報我師尊被殺之仇!”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身影,自人群中騰空而起,二三十丈外,輕點旗杆,猶如踏雲而行,不過二三息,已至台子上空,人未落地,一掌已向明孫成劈去。
明孫成右腿微撤,雙掌齊出,轟然一聲,身形蹬蹬後退數步。觀者皆驚,不知此台何以能承受如此巨力。
明孫成深吸一口氣,對來人冷聲道:“時文,想不到你竟上台尋死。昔日我師父能斬你師父,今日我也能如他一般,取你性命。”
那時文年紀與明孫成相仿,聞此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再不言語,憑一雙肉掌,直取明孫成上中下三路,招式陰狠毒辣。
明孫成自是毫無懼色,拳掌帶風,招招取敵要害。
不過十數迴合,那明孫成忽地閃至時文背後,一掌擊其後腦,時文慘叫聲未及全出,已然腦漿迸裂,屍身頹然倒下。
數千人皆倒吸一口冷氣,場中頓時寂靜無聲。旋即,不知是誰,竟暴喝一聲:“好!”
眾人迴過神來,有讚者,有罵者,也有不屑之人。
那台上的明孫成麵帶笑意,抱拳向天下英雄致意,以示感激。
旎嘯輕笑一聲,暗自觀察少林、武當之人。
少林來者為了字輩高僧,名喚了興,乃方丈覺深之徒;武當則是宮敏與成計五,其師為掌門衝虛道長。
此武林盟主之位,少林、武當自是無意爭搶,因兩派皆知,無論誰登此位,也不敢輕易開罪於己。故所派之人,不過做做樣子,然也不怠慢,以免無緣無故得罪了天火門。
此時,那少林了興,頭也不抬,仿佛眼前紛爭殺戮,皆與他無關;而宮敏微微皺眉,旋又恢複淡然之色。
旎嘯再望遠處萬風山莊莊主袁正陽,一臉喜色。
旎嘯心知肚明,那明孫成為七星幫之人,屬武林白道;而時文師出絕地峰,乃黑道中人。袁正陽身為白道首領,自是心生幾分得意。
數名天火門弟子登台,將時文屍身拖下,也不擦拭台上血漬,隻對明孫成微微行禮,便下台而去。
此景更使明孫成得意非凡,於台上踱步,滿眼掃視群雄。
山間彩旗飄揚,人聲鼎沸,五湖四海的武林豪傑紛至遝來。
場上,三座高台巍然屹立,分別對應“天”、“地”、“人”三級比武。
欲登“天”台,必先勝“人”,再勝“地”,最終勝出者,即為武林盟主,可號令武林群雄。
台之兩側,各設二十餘桌椅,茶香果碩,坐者,皆為武林名望的門派首領,或三山五嶽的高士。
旎嘯如前日一樣,被天火門尊於右首之座,為白道之首,其後依次為少林、武當,再為萬風山莊。
此等安排,令萬風山莊,莊主袁正陽心生怨氣,然懼天火門之威,隻能隱忍不發。
天火門作為東道,門主黃宗躍上高台,目光炯炯,聲若洪鍾。
黃宗向眾人拱手,朗聲道:“諸位英雄豪傑,今日我等共聚於此,實乃江湖百年難遇之盛事。自先賢立‘武林盟主’之名,已過百載,盟主之位,已成過往雲煙,致使江湖紛爭不斷,正邪難辨,動蕩不安,殺戮頻現。”
他話音未落,台下眾人已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天火門為武林黑道,數年間吞並門派無數,仇家遍地,為武林其他門派所怒斥。
然天火門勢力日盛,加之少林與武當,及黑白兩道之首萬風山莊和碧龍幫的縱容,致使武林殺戮四起,諸多武林中人命喪黃泉。
故而,黃宗此話一出,即遭黑白兩道的嘲諷。
不過眾人皆懼天火門之威,不敢高聲反對,皆不願做那出頭之鳥。
更有諸多門派及外族高手,欲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待武林盟主之位落定,再號令天下。
對於這些,在場數千人皆,隻看誰將做那出頭之鳥,或為他人做嫁衣裳。
當然,其中不乏欲借比武之名,報仇雪恨者。
那英雄帖上早已言明,上台比武,生死不論。於天下英雄麵前,手刃仇敵,報仇雪恨,豈不快哉!
而外族高手,更欲借比武之機,重創華夏武林。且於天下人麵前,各武林門派不敢群起而攻之。
此等心機,各門派之主,自然胸中有數,故而不會輕易派出高手應戰。
這時,黃宗目光如炬,掃視眾人,數千人漸漸安靜下來。
他繼續說道:“我輩雖出身草莽,然心懷天下,義字當先,以德服人。今日聚於此地,非為爭雄鬥狠,實為共商大計,遴選一位能平息江湖紛爭、統領天下各門各派的盟主。此重任非但關乎個人榮辱,更係於武林興衰,乃至蒼生福祉。”
聞此,旎嘯輕笑淡然。
他並非笑那黃宗,而是笑天下武林中人,皆知黃宗之話,冠冕堂皇,虛偽至極,然眾人皆神色振奮,躍躍欲試,隻為那盟主之位。
念及此景,旎嘯嘴角微揚,笑天下人之虛偽,笑群雄之盲從。
片刻之後,黃宗的聲音再起,“然則,所選之人,須胸懷寬廣,智勇雙全,武藝超絕,既能安內攘外,又能平息恩怨,維護武林秩序。唯有如此,方配得上武林盟主之名。”
話音剛落,華夏武林中人紛紛怒視外族高手,個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而外族高手則冷靜自若,似未將華夏武林放在眼中。
黃宗揚手,示意喧囂漸息,複又高聲道:“我黃宗今日於此立誓,不論何人榮登盟主之位,天火門必傾全門之力,鼎力相扶,絕無二誌!
“望諸位能放下昔日恩怨,摒棄門戶之私,共襄此盛舉,選出一位真命武林領袖,佑江湖以安寧,澤被蒼生!”
言罷,台下頓時一片寂靜,唯天火門弟子齊聲高唿,其餘武林門派之人,或三三兩兩應和,聲勢稀疏。
黃宗見狀,並不惱怒,反而向天下群雄抱拳施禮,隨後緩步走下高台。
不久,天火門護法長老古葉登台,宣讀比武規條。
言明比武之人,各展所長,無論用毒、暗器、巫蠱之術、陣法、幻術,皆可施展。
且須自“人”、“地”、“天”逐級而上,台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一方若斃命,其門派可再遣人上台複仇,但嚴禁群起而攻。
一人若能連勝三場,即可退下,晉級下一階。而雙方若過三十招或逾一炷香時,則皆淘汰出局。
旎嘯聞此,不禁眉頭輕蹙,心中暗想:這天火門倒是給了天下群雄一個報仇雪恨之機,卻不知此番武林大會過後,將有多少江湖中人命喪高台。
他心中並未懷疑天火門的動機,欲稱霸天下,不擇手段,此乃常理。況且拳腳無眼,死傷難免,也是江湖常態。
沒有多久,“人”字台上躍起一人。
此人年約五旬,朝台下數千豪傑抱拳說道:“在下明孫成,為七星幫無名小卒,願在天下英雄麵前獻醜。”
他話音未落,忽聞人群中一聲暴喝:“姓明的,今日且看我如何取你項上人頭,以報我師尊被殺之仇!”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身影,自人群中騰空而起,二三十丈外,輕點旗杆,猶如踏雲而行,不過二三息,已至台子上空,人未落地,一掌已向明孫成劈去。
明孫成右腿微撤,雙掌齊出,轟然一聲,身形蹬蹬後退數步。觀者皆驚,不知此台何以能承受如此巨力。
明孫成深吸一口氣,對來人冷聲道:“時文,想不到你竟上台尋死。昔日我師父能斬你師父,今日我也能如他一般,取你性命。”
那時文年紀與明孫成相仿,聞此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再不言語,憑一雙肉掌,直取明孫成上中下三路,招式陰狠毒辣。
明孫成自是毫無懼色,拳掌帶風,招招取敵要害。
不過十數迴合,那明孫成忽地閃至時文背後,一掌擊其後腦,時文慘叫聲未及全出,已然腦漿迸裂,屍身頹然倒下。
數千人皆倒吸一口冷氣,場中頓時寂靜無聲。旋即,不知是誰,竟暴喝一聲:“好!”
眾人迴過神來,有讚者,有罵者,也有不屑之人。
那台上的明孫成麵帶笑意,抱拳向天下英雄致意,以示感激。
旎嘯輕笑一聲,暗自觀察少林、武當之人。
少林來者為了字輩高僧,名喚了興,乃方丈覺深之徒;武當則是宮敏與成計五,其師為掌門衝虛道長。
此武林盟主之位,少林、武當自是無意爭搶,因兩派皆知,無論誰登此位,也不敢輕易開罪於己。故所派之人,不過做做樣子,然也不怠慢,以免無緣無故得罪了天火門。
此時,那少林了興,頭也不抬,仿佛眼前紛爭殺戮,皆與他無關;而宮敏微微皺眉,旋又恢複淡然之色。
旎嘯再望遠處萬風山莊莊主袁正陽,一臉喜色。
旎嘯心知肚明,那明孫成為七星幫之人,屬武林白道;而時文師出絕地峰,乃黑道中人。袁正陽身為白道首領,自是心生幾分得意。
數名天火門弟子登台,將時文屍身拖下,也不擦拭台上血漬,隻對明孫成微微行禮,便下台而去。
此景更使明孫成得意非凡,於台上踱步,滿眼掃視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