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韓文慶所問,旎嘯微微點頭,“我有想過,但南華堡那邊一直風平浪靜。不過,除你之外,我自雲龍山匆匆趕來之時,便已令人放出風聲,說風雁與她雙親現身陝西。
“如今,陝西境內,各門各派,三教九流,乃至外族高手,皆聞風而動,紛紛湧至。”
說到這裏,他對韓文慶笑了笑,“眾人都想得到那成仙之術,隻怕這陝西之地,不久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了。”
韓文慶但笑不語,忽而問道:“公子,你如此,就不怕萬歲爺知曉了,當時……”
旎嘯輕輕一歎,輕聲說道:“我豈會不知其中利害,隻是當時我身在徐州,又未知風雁確切所在,能思之策,僅此而已。
“那幕後黑手,詭計多端,既調離朝廷視線,又將天下武林之士聚於徐州雲龍山,無非是想借此機會,尋得駱家之物。”
韓文慶聽得,接旎嘯所想往下說:“所以,公子索性放出風聲,說駱小姐及其雙親現於陝西,如此一來,不論是朝廷,還是江湖中人,皆會蜂擁而至陝西。
“那挾持駱小姐的勢力,既不敢輕舉妄動,又身處陝西,隻能步步為營,小心行事。如此,反倒為公子暗中探查提供了機會,得以從容布局。”
旎嘯聽後,隻是默默頷首。
眾人再度陷入沉默,少時,旎嘯問道:“韓大人,你眼下想迴京城嗎?”
韓文慶聽出其弦外之音,迴答道:“旎嘯公子,你大可放心去尋找駱小姐,不要管我。”
旎嘯略作思索,又望向四女,見她們皆是麵露焦急之色,便對她們微微點頭。
隨即,他對韓文慶說道:“韓大人,你身上有傷,我恐你再遭那行人追殺。這樣吧,你暫且留於此地,我已在此周圍布下陣法,可隱匿你的行蹤。
“諒那幫人即便追至此處,也難以尋到你蹤跡。明日,我自會派人護送你安然返京。”
韓文慶沉吟片刻,而後說道:“多謝公子好意,護送迴京之事便罷了,隻望能將我送至山西聞喜縣即可。”
原來,韓文慶迴京途中,想順路探訪平陽府趙城。趙城西北數十裏,有山名叫羅雲山,他師門便坐落於此。
韓文慶隻覺旎嘯神秘莫測,便想迴歸師門,期盼能從師尊口中探得旎嘯的來曆。
他深知,無論往昔因鄭貴妃之事如何紛擾,或自身身世之謎,至少他與旎嘯之間,已無先前那般敵意。
然而,他仍想知曉旎嘯所作所為,究竟為何,皆因在師門時,他曾偶然偷聽到師尊與人談論一事。
此刻,旎嘯聞韓文慶所求,並未多問,徑直應允。
隨後,旎嘯終究心係駱風雁安危,也不再在韓文慶麵前遮掩,讓三侍女留下幹餅與水袋,一行五人匆匆離開這廢棄小村落,急奔華陰縣而去。
一行人及至華陰縣,天已大亮。
入城後,旎嘯吩咐凝梅進城尋找山莊弟子,並命數名弟子前往村落,護送韓文慶前往山西。
不多時,班遠匆匆趕來,旎嘯命他前往九嵕山方向探查。
而後,旎嘯又傳信於陝西境內,令眾山莊弟子暗中排查,尤其是留意有西域胡僧相伴的行人。
三日後,旎嘯一行人匆匆西行,及至臨潼縣時,紅日已西墜,掛於樹梢之上。
旎嘯見狀,便決定入城歇息一晚。
原來,數日已過,駱風雁的蹤跡依舊杳無音信。且派往九嵕山秘密搜尋的弟子迴報,也未發現可疑之人。
問及當地人,卻言數日前確有數十人經過,其舉止頗為怪異,與韓文慶所講相合。
旎嘯一行人入城後,尋得一普通客棧安頓下來。
飯後,蘇凝梅與華妙琴外出探聽消息,房中僅餘旎嘯、百裏雲歌與解子音三人。
三人圍坐於桌前,子音斟上茶水,見旎嘯滿麵愁容,便勸慰起來:“少爺,您莫要太過掛念風雁姐姐了,想必她吉人自有天相。”
百裏雲歌也是緊握旎嘯之手,附和道:“正是,風雁妹妹與她雙親雖受脅迫,但你想一想,那幫人皆為天家之物而來,這恰是風雁妹妹一家最大的倚仗。若那些人膽敢行歹毒之事,難道就不怕風雁妹妹拚死反抗嗎?”
旎嘯對她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端起茶杯輕啜一口,放下後,長歎一聲。
他緩緩說道:“不知為何,我心頭總有一種不祥之感。若非風雁與她父母皆被挾持,便是她父母被那番僧威逼利誘,已降了番僧。”
“啊?!”百裏雲歌與子音聽得,頓時驚得呆立當場。
須臾間,旎嘯苦笑一聲,“其實我最為憂慮的,乃是後者。倘若真是如此,隻怕風雁的處境已是兇險萬分。”
雲歌見說,脫口而出問道:“卻是為何?”
旎嘯迴答道:“以前風雁曾對我提起過,她爺爺將諸多事務,或秘而不宣於她,或僅告知她父母,總之,決不讓她們三人同時知曉。
“想來是她爺爺,預感到了像今日這樣的危局。而我等對她父母所知甚少,若那番僧以風雁性命相脅,她父母迫於無奈,隻能順從。”
說到這裏,他又是一聲苦笑,笑中隱含悲戚,“我更怕她雙親難耐利誘,索性投了番僧。”
解子音瞪大雙眼,驚問道:“少爺,此事斷不會發生吧?”
旎嘯一聲歎息,“或許是我過於憂慮,胡思亂想罷了。但你們有所不知,風雁的爺爺駱珹,當年無故被嘉靖帝罷官,貶迴南華堡,致使其子駱文林無法步入仕途,反被迫從商。
“試問,風雁的父親,他這些年心中豈會無半點怨氣?至少我所知,風雁曾提及,那江南紫林山莊莊主周青,其父周和安,為風雁爺爺的門生,同樣因駱家之事被迫從商。
“後來,風雁之父便與這周青走南闖北,成為商賈。可那日於京城之外,你們也是親眼所見,風雁的父親仍是一身書生之氣。
“哎,畢竟他家世代書香,祖上數代為官,而他落得家道中落,僅為守護天家之秘。難道他對朝廷,心中能無絲毫怨言與憤恨嗎?”
兩女聽到這裏,方才恍然大悟。
百裏雲歌也是長歎一聲,輕聲說道:“哎,倘若真是如此,隻怕對風雁妹妹而言,打擊甚重。但依我對她的了解,她斷不會將心中秘密吐露,即便那是她父母之意。”
旎嘯苦笑不已,“正因如此,我才憂心忡忡。要麽她被騙,待知曉真相,竟是父母所為,必將痛不欲生;要麽她被父母逼迫,也是滿心苦楚,左右為難。”
雲歌與子音聽罷,皆點頭稱是,三人一時陷入沉默。
片刻後,雲歌一聲悲歎,“若真如此,對她而言,實乃忠孝難以兩全。再者,她對你情深似海,想必定不會將心中秘密泄露。”
旎嘯聞此,臉上難過之色更濃,連連歎息。
反倒是解子音,出言安慰,隻說這些皆是猜測罷了。
不多時,蘇凝梅與華妙琴歸來,對旎嘯三人皆搖頭,示意未有任何有用消息傳迴。
“如今,陝西境內,各門各派,三教九流,乃至外族高手,皆聞風而動,紛紛湧至。”
說到這裏,他對韓文慶笑了笑,“眾人都想得到那成仙之術,隻怕這陝西之地,不久又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了。”
韓文慶但笑不語,忽而問道:“公子,你如此,就不怕萬歲爺知曉了,當時……”
旎嘯輕輕一歎,輕聲說道:“我豈會不知其中利害,隻是當時我身在徐州,又未知風雁確切所在,能思之策,僅此而已。
“那幕後黑手,詭計多端,既調離朝廷視線,又將天下武林之士聚於徐州雲龍山,無非是想借此機會,尋得駱家之物。”
韓文慶聽得,接旎嘯所想往下說:“所以,公子索性放出風聲,說駱小姐及其雙親現於陝西,如此一來,不論是朝廷,還是江湖中人,皆會蜂擁而至陝西。
“那挾持駱小姐的勢力,既不敢輕舉妄動,又身處陝西,隻能步步為營,小心行事。如此,反倒為公子暗中探查提供了機會,得以從容布局。”
旎嘯聽後,隻是默默頷首。
眾人再度陷入沉默,少時,旎嘯問道:“韓大人,你眼下想迴京城嗎?”
韓文慶聽出其弦外之音,迴答道:“旎嘯公子,你大可放心去尋找駱小姐,不要管我。”
旎嘯略作思索,又望向四女,見她們皆是麵露焦急之色,便對她們微微點頭。
隨即,他對韓文慶說道:“韓大人,你身上有傷,我恐你再遭那行人追殺。這樣吧,你暫且留於此地,我已在此周圍布下陣法,可隱匿你的行蹤。
“諒那幫人即便追至此處,也難以尋到你蹤跡。明日,我自會派人護送你安然返京。”
韓文慶沉吟片刻,而後說道:“多謝公子好意,護送迴京之事便罷了,隻望能將我送至山西聞喜縣即可。”
原來,韓文慶迴京途中,想順路探訪平陽府趙城。趙城西北數十裏,有山名叫羅雲山,他師門便坐落於此。
韓文慶隻覺旎嘯神秘莫測,便想迴歸師門,期盼能從師尊口中探得旎嘯的來曆。
他深知,無論往昔因鄭貴妃之事如何紛擾,或自身身世之謎,至少他與旎嘯之間,已無先前那般敵意。
然而,他仍想知曉旎嘯所作所為,究竟為何,皆因在師門時,他曾偶然偷聽到師尊與人談論一事。
此刻,旎嘯聞韓文慶所求,並未多問,徑直應允。
隨後,旎嘯終究心係駱風雁安危,也不再在韓文慶麵前遮掩,讓三侍女留下幹餅與水袋,一行五人匆匆離開這廢棄小村落,急奔華陰縣而去。
一行人及至華陰縣,天已大亮。
入城後,旎嘯吩咐凝梅進城尋找山莊弟子,並命數名弟子前往村落,護送韓文慶前往山西。
不多時,班遠匆匆趕來,旎嘯命他前往九嵕山方向探查。
而後,旎嘯又傳信於陝西境內,令眾山莊弟子暗中排查,尤其是留意有西域胡僧相伴的行人。
三日後,旎嘯一行人匆匆西行,及至臨潼縣時,紅日已西墜,掛於樹梢之上。
旎嘯見狀,便決定入城歇息一晚。
原來,數日已過,駱風雁的蹤跡依舊杳無音信。且派往九嵕山秘密搜尋的弟子迴報,也未發現可疑之人。
問及當地人,卻言數日前確有數十人經過,其舉止頗為怪異,與韓文慶所講相合。
旎嘯一行人入城後,尋得一普通客棧安頓下來。
飯後,蘇凝梅與華妙琴外出探聽消息,房中僅餘旎嘯、百裏雲歌與解子音三人。
三人圍坐於桌前,子音斟上茶水,見旎嘯滿麵愁容,便勸慰起來:“少爺,您莫要太過掛念風雁姐姐了,想必她吉人自有天相。”
百裏雲歌也是緊握旎嘯之手,附和道:“正是,風雁妹妹與她雙親雖受脅迫,但你想一想,那幫人皆為天家之物而來,這恰是風雁妹妹一家最大的倚仗。若那些人膽敢行歹毒之事,難道就不怕風雁妹妹拚死反抗嗎?”
旎嘯對她們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端起茶杯輕啜一口,放下後,長歎一聲。
他緩緩說道:“不知為何,我心頭總有一種不祥之感。若非風雁與她父母皆被挾持,便是她父母被那番僧威逼利誘,已降了番僧。”
“啊?!”百裏雲歌與子音聽得,頓時驚得呆立當場。
須臾間,旎嘯苦笑一聲,“其實我最為憂慮的,乃是後者。倘若真是如此,隻怕風雁的處境已是兇險萬分。”
雲歌見說,脫口而出問道:“卻是為何?”
旎嘯迴答道:“以前風雁曾對我提起過,她爺爺將諸多事務,或秘而不宣於她,或僅告知她父母,總之,決不讓她們三人同時知曉。
“想來是她爺爺,預感到了像今日這樣的危局。而我等對她父母所知甚少,若那番僧以風雁性命相脅,她父母迫於無奈,隻能順從。”
說到這裏,他又是一聲苦笑,笑中隱含悲戚,“我更怕她雙親難耐利誘,索性投了番僧。”
解子音瞪大雙眼,驚問道:“少爺,此事斷不會發生吧?”
旎嘯一聲歎息,“或許是我過於憂慮,胡思亂想罷了。但你們有所不知,風雁的爺爺駱珹,當年無故被嘉靖帝罷官,貶迴南華堡,致使其子駱文林無法步入仕途,反被迫從商。
“試問,風雁的父親,他這些年心中豈會無半點怨氣?至少我所知,風雁曾提及,那江南紫林山莊莊主周青,其父周和安,為風雁爺爺的門生,同樣因駱家之事被迫從商。
“後來,風雁之父便與這周青走南闖北,成為商賈。可那日於京城之外,你們也是親眼所見,風雁的父親仍是一身書生之氣。
“哎,畢竟他家世代書香,祖上數代為官,而他落得家道中落,僅為守護天家之秘。難道他對朝廷,心中能無絲毫怨言與憤恨嗎?”
兩女聽到這裏,方才恍然大悟。
百裏雲歌也是長歎一聲,輕聲說道:“哎,倘若真是如此,隻怕對風雁妹妹而言,打擊甚重。但依我對她的了解,她斷不會將心中秘密吐露,即便那是她父母之意。”
旎嘯苦笑不已,“正因如此,我才憂心忡忡。要麽她被騙,待知曉真相,竟是父母所為,必將痛不欲生;要麽她被父母逼迫,也是滿心苦楚,左右為難。”
雲歌與子音聽罷,皆點頭稱是,三人一時陷入沉默。
片刻後,雲歌一聲悲歎,“若真如此,對她而言,實乃忠孝難以兩全。再者,她對你情深似海,想必定不會將心中秘密泄露。”
旎嘯聞此,臉上難過之色更濃,連連歎息。
反倒是解子音,出言安慰,隻說這些皆是猜測罷了。
不多時,蘇凝梅與華妙琴歸來,對旎嘯三人皆搖頭,示意未有任何有用消息傳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