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閱詩詞猜測線索
解子音三人早有防備,她與蘇凝梅二人攔住房秋雲,而華妙琴手持長劍,護著駱風雁,緩緩後退。
周圍眾山莊弟子,在上官夏的指揮下,將此地團團圍住,以防駱文林與房秋雲逃脫。
卻說駱文林與旎嘯剛一交手,駱風雁便已察覺異樣,心知雙親武功平平,何以在旎嘯手下數招未敗?
及至房秋雲那明晃晃軟劍刺來,她更是確信,眼前二人絕非親生父母。
然則,此二人何以知曉自己兒時之事?昔日在那小村莊同住一晚,確是雙親無疑,此時她心中悲痛難當。
不過二三十招間,駱文林攻勢漸弱,防守居多,眼見脫身無望,他朝房秋雲冷喝一聲,身形忽閃,瞬間已至房秋雲身後。
出乎眾人意料,他一劍刺向房秋雲,房秋雲麵上露出一絲欣慰之笑,隨即氣絕,身軀緩緩傾倒。
駱文林複又冷瞪旎嘯一眼,一劍刺入自己腹中,須臾間便已斃命。
駱風雁一臉驚愕,忽地,淚水奪眶而出,就要衝上前去,旎嘯對她大喝道:“不要靠近,他二人劍上塗有劇毒!”
三侍女聞言,也是臉色大變。
此時,旎嘯向上官夏使了個眼色,上官夏心領神會,隨即下令所有山莊弟子在外圍嚴加警戒。
旎嘯探了探駱文林與房秋雲的鼻息與脈搏,起身對駱風雁搖了搖頭,示意迴天乏術。
見駱風雁麵露哀痛之色,旎嘯輕聲說道:“或許他們並非你真正父母,再者,我施香毒確有其事,但讓香毒發作卻是虛張聲勢,此香毒實則隻為辨人所用。”
解子音也在一旁附和道:“風雁姐姐,少爺說的是真的。此人定是假冒你父親,卻不知少爺之計,故而早早露了馬腳。”
駱風雁向子音微微點頭,複又對旎嘯說道:“你不用多說了,其實他們與你動手之時,我便已察覺,他們絕非我父母。數年前南華堡那晚,我親眼目睹雙親慘狀,曆曆在目。”
言及此處,駱風雁淚流滿麵,指著眼前兩具屍體哽咽道:“可他們為何對我兒時之事,了如指掌?”
旎嘯將駱風雁攬入懷中,輕聲安慰:“好了,或許待尋到你爺爺所留之物,諸多謎團便能迎刃而解。”
而後,旎嘯對上官夏吩咐幾句,便讓他帶領眾山莊弟子返迴,自己卻帶著駱風雁與三侍女,重返先前那山洞之中。
一番整理之後,旎嘯讓駱風雁取出那張紙條。
眾人圍而瞧得,對著紙上所書詩句,皆是眉頭緊鎖,茫然不解。
唯獨駱風雁輕笑不語,似已從先前那對假父母的陰影中走出。
此刻,她向眾人解釋道:“‘畫中山水隱龍形’,此句所指乃我書房中的一幅山水畫。畫中藏有一條龍形圖案,據我爺爺幼時所講,此畫描繪的山水,看似中原某地,實則暗指昆侖山。那地形地貌,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
旎嘯與三侍女聽罷,緩緩點頭,示意駱風雁繼續說下去。
駱風雁手指詩句第二行:“‘硯池深處雁留聲’,此句也是指我的書房。書房中有一硯台,為當年爺爺所贈,其底部鐫刻著一隻雁的圖案。”
說到這裏,她輕笑一聲:“當時我曾問爺爺,那雁是否特意刻之,爺爺點頭稱是。”
旎嘯聞言,不禁脫口而出:“看來你爺爺當年早有安排了。”
駱風雁微微頷首,偏頭沉思,迴憶道:“那硯台底部之‘雁’朝向東南,想必非隨意為之,爺爺定有深意藏於其中。”
眾人見說,皆是默默點頭。
駱風雁伸出纖纖玉指,指向紙上第三行詩句,“‘筆架峰前尋舊跡’,此句所指乃我書房中那筆架,其形如山峰,此形狀唯我知曉。”
言罷,駱風雁拾起一枚石子,於地麵上勾勒出其形狀,旎嘯見得,默默記於心間。
隨後,他問道:“那後麵呢?”
駱風雁指向下一行詩句,緩緩說道:“‘案頭燈下見繁星’,我書案上有一盞燈,其底部刻有圖案,是我一次偶然間發現,隻是一直不知是何圖案。如今想來,應是爺爺刻意留下的星辰圖案。”
說到這裏,她望向旎嘯,旎嘯也是茫然無解。
倒是蘇凝梅猜測道:“莫非此星辰圖案,與昆侖山某處地形相關?又或是指引某條行進路線?”
眾人一聽,皆覺有理,隻得暫且按下心中疑惑,示意駱風雁往下說。
駱風雁瞥了那詩句一眼,不禁啞然失笑:“‘椅倚南窗觀北鬥’,此句是指我房間朝南之處,有一扇窗子。自爺爺教我辨識北鬥七星,告知我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之名後,我每逢夜晚無事,便常坐於椅上,不時仰望窗外,尋覓那北鬥七星的蹤跡。”
聞及此言,旎嘯問道:“莫非此句暗指所藏之物,位於昆侖山某處的方位?”
駱風雁噗嗤一笑:“我卻不得而知了。”
她繼續往下瀏覽,不禁又笑:“‘桌案西側藏風鳴’,此句意指我書桌西側抽屜中,刻有一個‘風’字,此秘密唯我知曉。”
言罷,她望向旎嘯,又轉而看向三侍女,眾人皆是滿臉困惑,猜不透其中含義。
最後,華妙琴笑道:“或許,此為駱老爺子,當年暗示昆侖山中藏物之處的風向,又或是那入口之位。”
眾人聽得,皆是勉強點頭,心中仍存疑惑。
此時,駱風雁繼續往下看,隻見那薄紙上寫著“昆侖絕頂風雪急”,她不禁蹙起秀眉:“此行之意,我委實不解。”
言畢,她望向眾人,期待能從他們臉上找到答案。
三侍女也是茫然不解,唯有旎嘯笑道:“莫非那所藏之物,藏於昆侖山之巔,名曰‘玄穹殿’之地?”
眾人聽罷,皆咯咯而笑。
笑罷,眾人目光落於最後一行字上,其上書“玄穹殿外待君臨”。
解子音笑道:“想必那玄穹殿確有其地,若真如此,定是在昆侖山絕頂無疑了。”
旎嘯默然不語,隻從駱風雁手中接過薄紙,細細端詳半晌,隻見其上除卻一首詩外,別無它物,不免令他心生失望。
一陣沉默之後,眾人皆以詢問的眼神望向旎嘯,示意接下來怎麽辦。
旎嘯行至洞口,望著那山壑溝穀,寒風凜冽,砂石漫天。
終於,他下定決心,讓三侍女獨自返迴梅花山莊,若腳程快些,或可追上先前離去的上官夏等人。而他則攜駱風雁,前往昆侖山。
三侍女自然不願,旎嘯解釋道:“前往昆侖山,並非人多勢眾便能成事。據紙上詩句所示,此行不僅要靠機緣,更不知暗藏多少兇險。那昆侖山茫茫雪域,非一般人所能涉足。”
解子音三人早有防備,她與蘇凝梅二人攔住房秋雲,而華妙琴手持長劍,護著駱風雁,緩緩後退。
周圍眾山莊弟子,在上官夏的指揮下,將此地團團圍住,以防駱文林與房秋雲逃脫。
卻說駱文林與旎嘯剛一交手,駱風雁便已察覺異樣,心知雙親武功平平,何以在旎嘯手下數招未敗?
及至房秋雲那明晃晃軟劍刺來,她更是確信,眼前二人絕非親生父母。
然則,此二人何以知曉自己兒時之事?昔日在那小村莊同住一晚,確是雙親無疑,此時她心中悲痛難當。
不過二三十招間,駱文林攻勢漸弱,防守居多,眼見脫身無望,他朝房秋雲冷喝一聲,身形忽閃,瞬間已至房秋雲身後。
出乎眾人意料,他一劍刺向房秋雲,房秋雲麵上露出一絲欣慰之笑,隨即氣絕,身軀緩緩傾倒。
駱文林複又冷瞪旎嘯一眼,一劍刺入自己腹中,須臾間便已斃命。
駱風雁一臉驚愕,忽地,淚水奪眶而出,就要衝上前去,旎嘯對她大喝道:“不要靠近,他二人劍上塗有劇毒!”
三侍女聞言,也是臉色大變。
此時,旎嘯向上官夏使了個眼色,上官夏心領神會,隨即下令所有山莊弟子在外圍嚴加警戒。
旎嘯探了探駱文林與房秋雲的鼻息與脈搏,起身對駱風雁搖了搖頭,示意迴天乏術。
見駱風雁麵露哀痛之色,旎嘯輕聲說道:“或許他們並非你真正父母,再者,我施香毒確有其事,但讓香毒發作卻是虛張聲勢,此香毒實則隻為辨人所用。”
解子音也在一旁附和道:“風雁姐姐,少爺說的是真的。此人定是假冒你父親,卻不知少爺之計,故而早早露了馬腳。”
駱風雁向子音微微點頭,複又對旎嘯說道:“你不用多說了,其實他們與你動手之時,我便已察覺,他們絕非我父母。數年前南華堡那晚,我親眼目睹雙親慘狀,曆曆在目。”
言及此處,駱風雁淚流滿麵,指著眼前兩具屍體哽咽道:“可他們為何對我兒時之事,了如指掌?”
旎嘯將駱風雁攬入懷中,輕聲安慰:“好了,或許待尋到你爺爺所留之物,諸多謎團便能迎刃而解。”
而後,旎嘯對上官夏吩咐幾句,便讓他帶領眾山莊弟子返迴,自己卻帶著駱風雁與三侍女,重返先前那山洞之中。
一番整理之後,旎嘯讓駱風雁取出那張紙條。
眾人圍而瞧得,對著紙上所書詩句,皆是眉頭緊鎖,茫然不解。
唯獨駱風雁輕笑不語,似已從先前那對假父母的陰影中走出。
此刻,她向眾人解釋道:“‘畫中山水隱龍形’,此句所指乃我書房中的一幅山水畫。畫中藏有一條龍形圖案,據我爺爺幼時所講,此畫描繪的山水,看似中原某地,實則暗指昆侖山。那地形地貌,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
旎嘯與三侍女聽罷,緩緩點頭,示意駱風雁繼續說下去。
駱風雁手指詩句第二行:“‘硯池深處雁留聲’,此句也是指我的書房。書房中有一硯台,為當年爺爺所贈,其底部鐫刻著一隻雁的圖案。”
說到這裏,她輕笑一聲:“當時我曾問爺爺,那雁是否特意刻之,爺爺點頭稱是。”
旎嘯聞言,不禁脫口而出:“看來你爺爺當年早有安排了。”
駱風雁微微頷首,偏頭沉思,迴憶道:“那硯台底部之‘雁’朝向東南,想必非隨意為之,爺爺定有深意藏於其中。”
眾人見說,皆是默默點頭。
駱風雁伸出纖纖玉指,指向紙上第三行詩句,“‘筆架峰前尋舊跡’,此句所指乃我書房中那筆架,其形如山峰,此形狀唯我知曉。”
言罷,駱風雁拾起一枚石子,於地麵上勾勒出其形狀,旎嘯見得,默默記於心間。
隨後,他問道:“那後麵呢?”
駱風雁指向下一行詩句,緩緩說道:“‘案頭燈下見繁星’,我書案上有一盞燈,其底部刻有圖案,是我一次偶然間發現,隻是一直不知是何圖案。如今想來,應是爺爺刻意留下的星辰圖案。”
說到這裏,她望向旎嘯,旎嘯也是茫然無解。
倒是蘇凝梅猜測道:“莫非此星辰圖案,與昆侖山某處地形相關?又或是指引某條行進路線?”
眾人一聽,皆覺有理,隻得暫且按下心中疑惑,示意駱風雁往下說。
駱風雁瞥了那詩句一眼,不禁啞然失笑:“‘椅倚南窗觀北鬥’,此句是指我房間朝南之處,有一扇窗子。自爺爺教我辨識北鬥七星,告知我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之名後,我每逢夜晚無事,便常坐於椅上,不時仰望窗外,尋覓那北鬥七星的蹤跡。”
聞及此言,旎嘯問道:“莫非此句暗指所藏之物,位於昆侖山某處的方位?”
駱風雁噗嗤一笑:“我卻不得而知了。”
她繼續往下瀏覽,不禁又笑:“‘桌案西側藏風鳴’,此句意指我書桌西側抽屜中,刻有一個‘風’字,此秘密唯我知曉。”
言罷,她望向旎嘯,又轉而看向三侍女,眾人皆是滿臉困惑,猜不透其中含義。
最後,華妙琴笑道:“或許,此為駱老爺子,當年暗示昆侖山中藏物之處的風向,又或是那入口之位。”
眾人聽得,皆是勉強點頭,心中仍存疑惑。
此時,駱風雁繼續往下看,隻見那薄紙上寫著“昆侖絕頂風雪急”,她不禁蹙起秀眉:“此行之意,我委實不解。”
言畢,她望向眾人,期待能從他們臉上找到答案。
三侍女也是茫然不解,唯有旎嘯笑道:“莫非那所藏之物,藏於昆侖山之巔,名曰‘玄穹殿’之地?”
眾人聽罷,皆咯咯而笑。
笑罷,眾人目光落於最後一行字上,其上書“玄穹殿外待君臨”。
解子音笑道:“想必那玄穹殿確有其地,若真如此,定是在昆侖山絕頂無疑了。”
旎嘯默然不語,隻從駱風雁手中接過薄紙,細細端詳半晌,隻見其上除卻一首詩外,別無它物,不免令他心生失望。
一陣沉默之後,眾人皆以詢問的眼神望向旎嘯,示意接下來怎麽辦。
旎嘯行至洞口,望著那山壑溝穀,寒風凜冽,砂石漫天。
終於,他下定決心,讓三侍女獨自返迴梅花山莊,若腳程快些,或可追上先前離去的上官夏等人。而他則攜駱風雁,前往昆侖山。
三侍女自然不願,旎嘯解釋道:“前往昆侖山,並非人多勢眾便能成事。據紙上詩句所示,此行不僅要靠機緣,更不知暗藏多少兇險。那昆侖山茫茫雪域,非一般人所能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