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鄉野
三國:我張角隻玩法術 作者:天馬絕塵O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封招安,天下驚!
鬧得如此洶湧的黃巾軍,朝廷沒想著鎮壓,還要招安,實屬讓眾人沒想到。
一大批官員紛紛罷官,用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張角看到朝廷封賞,不屑一顧的丟到旁邊,打算將朝廷晾上一段時間。
陶安易見狀,不由得鬆了口氣,如若張角接受招安,那麽倒黴的不止是張角,還有陶家等跟隨張角的豪族。
很顯然,張角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既然朝廷無力圍剿我們,那我們是時候該壯大自身力量了。”
“先從巨鹿國開始,從按田收稅,改成按人頭收稅。”
“廢除一切傭戶,從今天開始,隻能租人種田,不能買賣人口。”
“傭戶這種現象必須杜絕!”
張角沉聲下令道。
陶安易大驚,深知張角這新法的厲害之處,可謂是直接挖了世家豪族的根。
不過,巨鹿國的豪族已經被收拾了一道,現在老實多了,聽到新法之後,應該不會鬧事。
最讓人擔憂的還是鄉下那些僻遠地方,這新法落實下去,很容易引發暴動。
“大賢良師,是不是操之過急?”
陶安易流露出擔憂的神情。
“時不待我啊。”
張角隻是淡然道。
壽命問題,一直是困擾張角的主要問題。
對於張角而言,萬事都不能徐徐圖之,一定要雷厲風行的完成,和老天爺爭取時間。
“不知大賢良師為何事煩惱?”
陶安易詢問道。
“就算你知道,也無法為我排憂解難,不說也罷。”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我會讓馬學博配合你。”
“武力方麵,由馬學博來,治理方麵,就由你來。”
張角背負著雙手,淡然道。
“勢必替大賢良師打理好巨鹿國。”
陶安易鄭重保證道。
“釋放傭戶,會不會讓陶家為難?”
張角再次詢問道。
“陶家的傭戶很少,想要釋放,難度不大。”
“倒是其他縣城的豪族,據在下所知,傭戶不少。”
陶安易如實答道。
“你為太平道立下汗馬功勞,我自然不會虧待於你。”
“陶家可有未出嫁的女人?”
張角笑道。
陶安易按捺住心中的喜悅,強作淡定道:“陶家女子,未出嫁的有三人。”
“那我擇以良日,登門娶親!”
張角拍了拍陶安易,語重心長道。
為了拉攏人心,張角可是付出了許多。
不過能讓陶安易這般人才歸心,他覺得值。
“那陶府,恭迎大賢良師降臨。”
陶安易走出衙門,人都有些輕飄飄的,不敢相信這事是真的。
要是促成了這門親事,那他豈不是要成為國舅了。
說實話,陶安易真沒想過張角會迎娶陶家女子。
現在看來,張角還是很重視陶家,重視於他。
那陶安易有什麽理由,不為太平道效力!
允下一門親事之後,陶安易走步帶風,幹勁十足!
……
洪家村,位處於廮陶城幾十裏之外的地方,每個月才會派人到廮陶城換取必要物資。
這裏的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廮陶城是什麽樣子的,比較淳樸。
馬學博率領三百兵馬行走在泥濘的小路,每走一裏,都非常艱難。
不過馬學博倒沒有抱怨,想要爬的更高,像他這種沒有背景的,就必須更加努力。
來到洪家村,馬學博大喝一聲:“三老何在?”
一名看起來和藹的老頭趕緊迎上來,笑嗬嗬道:“這位官爺有何指示?”
“上頭來話了,這裏從此以後不再按田收稅,按人頭收稅!”
馬學博沉聲吩咐道。
“這位小兄弟,莫不是來說笑的,祖祖輩輩下來,都是按田收稅的,哪有按人頭收稅的。”
老頭雖然語氣沒有變化,但眼睛卻眯成一條線。
既阻礙馬學博還想要說什麽,村頭來了一幫壯漢,咋咋唿唿的,好似過來聲討他們!
“敬酒不吃吃罰酒!”
馬學博冷笑一聲,直接就將老頭的腦袋給砍下來。
真以為他是朝廷派來的人,靠著一群鄉民,就能將他逼退。
殊不知他是太平道派來的人,最不遵守的就是規矩!
“三老!”
眾人大驚失色,都沒料到馬學博這般心狠手辣,上來就砍人,比土匪還要土匪。
“你們聽好了,我是來自太平道的,專門給世人帶來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漢朝定下的以田收稅,各種加派稅務,讓諸位民不聊生。”
“但太平道不同,太平道的以人頭收稅,不僅大大降低了諸位的稅收。”
“而且,頭兩年免稅!”
馬學博繼續宣傳著太平道的好,說的眾人那叫個心曠神怡。
而且現在地都是三老的,如今三老已經死了,地都是無主之物,不用再交繁重稅,那豈不是能更好的活下去。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不管是太平道統治也好,還是漢朝統治也好,隻要過上好日子就行。
馬學博又打聽了情況,知道洪家村的地都是無主的,便留下一位讀書人,給鄉親們丈地。
盡量保證,鄉親們分到的地每家每戶都是一樣的。
至於三老的家,馬學博則沒有興趣前往,土財主嘛,能有啥好東西,就留給鄉親們了。
就這樣,馬學博拜訪一個又一個村,將每個村的傭戶都解放了,順帶除掉土財主。
當然,有些村還有武裝力量,比較難弄,馬學博火拚贏了,才將其搞定。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那些村莊都開始心向太平道!
這個時候,張角拉攏的書院人才也派上了用場,不然那裏來的讀書人,給鄉親們丈地。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搞定戶籍問題,按照朝廷戶籍,那麽收上來的稅將會很少。
一次人口普查勢在必行,不過在古代進行人口普查,比現在進行人口普查,難多了。
沒有足夠多的讀書人根本玩不轉,幸虧張角還有一批站在太平道這邊的豪族。
讓這些豪族出點力,想必他們應該非常樂意效勞。
就這樣,在張角一條條清明的政策下,巨鹿國開始恢複生機。
當然,再清明的政策,還是需要執行者,隻要張角將軍隊死死握在手裏,那麽就不缺執行者。
期間也不乏有豪族受不了,跳出來反抗張角的暴行,都被張角一一鎮壓。
畢竟釋放傭戶,對於豪族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沒有傭戶幹活,他們怎麽維護書香門第的形象。
再次被滅了幾家豪族後,豪族們老實不少,很顯然是認命了。
與此同時,陶家將大片良田獻給太平道,隻留下小片良田自己打理。
說是自己打理,其實也是請人打理。
張角的政策並沒有要豪族自己親自打理良田,隻是強製規定請人打理,要付報酬。
畢竟那些傭戶給豪族做事,隻能吃飽,其餘的事情,想都不用想。
如今沒有傭戶一說,老百姓想跟豪族打理便打理,不想打理就打理,逼得豪族必須付不菲的工價。
鬧得如此洶湧的黃巾軍,朝廷沒想著鎮壓,還要招安,實屬讓眾人沒想到。
一大批官員紛紛罷官,用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張角看到朝廷封賞,不屑一顧的丟到旁邊,打算將朝廷晾上一段時間。
陶安易見狀,不由得鬆了口氣,如若張角接受招安,那麽倒黴的不止是張角,還有陶家等跟隨張角的豪族。
很顯然,張角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既然朝廷無力圍剿我們,那我們是時候該壯大自身力量了。”
“先從巨鹿國開始,從按田收稅,改成按人頭收稅。”
“廢除一切傭戶,從今天開始,隻能租人種田,不能買賣人口。”
“傭戶這種現象必須杜絕!”
張角沉聲下令道。
陶安易大驚,深知張角這新法的厲害之處,可謂是直接挖了世家豪族的根。
不過,巨鹿國的豪族已經被收拾了一道,現在老實多了,聽到新法之後,應該不會鬧事。
最讓人擔憂的還是鄉下那些僻遠地方,這新法落實下去,很容易引發暴動。
“大賢良師,是不是操之過急?”
陶安易流露出擔憂的神情。
“時不待我啊。”
張角隻是淡然道。
壽命問題,一直是困擾張角的主要問題。
對於張角而言,萬事都不能徐徐圖之,一定要雷厲風行的完成,和老天爺爭取時間。
“不知大賢良師為何事煩惱?”
陶安易詢問道。
“就算你知道,也無法為我排憂解難,不說也罷。”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麽,我會讓馬學博配合你。”
“武力方麵,由馬學博來,治理方麵,就由你來。”
張角背負著雙手,淡然道。
“勢必替大賢良師打理好巨鹿國。”
陶安易鄭重保證道。
“釋放傭戶,會不會讓陶家為難?”
張角再次詢問道。
“陶家的傭戶很少,想要釋放,難度不大。”
“倒是其他縣城的豪族,據在下所知,傭戶不少。”
陶安易如實答道。
“你為太平道立下汗馬功勞,我自然不會虧待於你。”
“陶家可有未出嫁的女人?”
張角笑道。
陶安易按捺住心中的喜悅,強作淡定道:“陶家女子,未出嫁的有三人。”
“那我擇以良日,登門娶親!”
張角拍了拍陶安易,語重心長道。
為了拉攏人心,張角可是付出了許多。
不過能讓陶安易這般人才歸心,他覺得值。
“那陶府,恭迎大賢良師降臨。”
陶安易走出衙門,人都有些輕飄飄的,不敢相信這事是真的。
要是促成了這門親事,那他豈不是要成為國舅了。
說實話,陶安易真沒想過張角會迎娶陶家女子。
現在看來,張角還是很重視陶家,重視於他。
那陶安易有什麽理由,不為太平道效力!
允下一門親事之後,陶安易走步帶風,幹勁十足!
……
洪家村,位處於廮陶城幾十裏之外的地方,每個月才會派人到廮陶城換取必要物資。
這裏的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廮陶城是什麽樣子的,比較淳樸。
馬學博率領三百兵馬行走在泥濘的小路,每走一裏,都非常艱難。
不過馬學博倒沒有抱怨,想要爬的更高,像他這種沒有背景的,就必須更加努力。
來到洪家村,馬學博大喝一聲:“三老何在?”
一名看起來和藹的老頭趕緊迎上來,笑嗬嗬道:“這位官爺有何指示?”
“上頭來話了,這裏從此以後不再按田收稅,按人頭收稅!”
馬學博沉聲吩咐道。
“這位小兄弟,莫不是來說笑的,祖祖輩輩下來,都是按田收稅的,哪有按人頭收稅的。”
老頭雖然語氣沒有變化,但眼睛卻眯成一條線。
既阻礙馬學博還想要說什麽,村頭來了一幫壯漢,咋咋唿唿的,好似過來聲討他們!
“敬酒不吃吃罰酒!”
馬學博冷笑一聲,直接就將老頭的腦袋給砍下來。
真以為他是朝廷派來的人,靠著一群鄉民,就能將他逼退。
殊不知他是太平道派來的人,最不遵守的就是規矩!
“三老!”
眾人大驚失色,都沒料到馬學博這般心狠手辣,上來就砍人,比土匪還要土匪。
“你們聽好了,我是來自太平道的,專門給世人帶來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漢朝定下的以田收稅,各種加派稅務,讓諸位民不聊生。”
“但太平道不同,太平道的以人頭收稅,不僅大大降低了諸位的稅收。”
“而且,頭兩年免稅!”
馬學博繼續宣傳著太平道的好,說的眾人那叫個心曠神怡。
而且現在地都是三老的,如今三老已經死了,地都是無主之物,不用再交繁重稅,那豈不是能更好的活下去。
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不管是太平道統治也好,還是漢朝統治也好,隻要過上好日子就行。
馬學博又打聽了情況,知道洪家村的地都是無主的,便留下一位讀書人,給鄉親們丈地。
盡量保證,鄉親們分到的地每家每戶都是一樣的。
至於三老的家,馬學博則沒有興趣前往,土財主嘛,能有啥好東西,就留給鄉親們了。
就這樣,馬學博拜訪一個又一個村,將每個村的傭戶都解放了,順帶除掉土財主。
當然,有些村還有武裝力量,比較難弄,馬學博火拚贏了,才將其搞定。
在絕對的利益麵前,那些村莊都開始心向太平道!
這個時候,張角拉攏的書院人才也派上了用場,不然那裏來的讀書人,給鄉親們丈地。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搞定戶籍問題,按照朝廷戶籍,那麽收上來的稅將會很少。
一次人口普查勢在必行,不過在古代進行人口普查,比現在進行人口普查,難多了。
沒有足夠多的讀書人根本玩不轉,幸虧張角還有一批站在太平道這邊的豪族。
讓這些豪族出點力,想必他們應該非常樂意效勞。
就這樣,在張角一條條清明的政策下,巨鹿國開始恢複生機。
當然,再清明的政策,還是需要執行者,隻要張角將軍隊死死握在手裏,那麽就不缺執行者。
期間也不乏有豪族受不了,跳出來反抗張角的暴行,都被張角一一鎮壓。
畢竟釋放傭戶,對於豪族的打擊太大了,畢竟沒有傭戶幹活,他們怎麽維護書香門第的形象。
再次被滅了幾家豪族後,豪族們老實不少,很顯然是認命了。
與此同時,陶家將大片良田獻給太平道,隻留下小片良田自己打理。
說是自己打理,其實也是請人打理。
張角的政策並沒有要豪族自己親自打理良田,隻是強製規定請人打理,要付報酬。
畢竟那些傭戶給豪族做事,隻能吃飽,其餘的事情,想都不用想。
如今沒有傭戶一說,老百姓想跟豪族打理便打理,不想打理就打理,逼得豪族必須付不菲的工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