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婚(二)
三國:我張角隻玩法術 作者:天馬絕塵O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錢糧不足,是最困擾張角的問題,每次他都要去壓榨陶安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遲早一天,陶安易會被壓榨得幹幹淨淨。
不出張角所料,過了幾天,李立就找上門來,不是為了李雲舒的事情,而是為了錢糧。
“主公,不知是否還能下發點錢糧。”
李立恭敬道。
“上次才撥你那麽多錢糧,你這麽快就用完了?”
張角頭疼道。
李立由於是用錢大戶,所以也是被田豐觀察的對象。
不過田豐並沒有發現李立有什麽貪錢的行為,反而是每一筆錢,都用在賑災上麵。
由於如今是災年,又有大量難民湧進,處理這些問題,所需的無外乎就是錢糧。
由於太平道的名聲已經在冀州乃至幽州等地打出去,大家都知道這裏救濟難民,甚至收納義軍。
如若反悔,恐怕對於太平道的名聲是巨大打擊。
在張角入主冀州後,受苦的無非就是官府、地主、豪族乃至世家這類的群體,受益的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
當然,連累的也有冀州士子,如今想要靠舉薦當官,幾乎不可能,畢竟控製冀州四郡的乃太平道,而不是大漢。
這幫冀州士子非常能鬧事,黃巾軍鎮壓一批又一批,牢裏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士子!
張角從不會像這幫敗類妥協,既然選擇這條艱辛的道路,那麽就抗爭到底。
隻是黃巾軍已經不像剛開始那般富有,接連的用度,再加上沒有太多創收,財政快到爆炸的邊緣。
新一輪的鐮刀又得向豪族世家揮下,壓榨剩餘的價值,不然四郡的管理都維持下去。
畢竟現在還不是和大漢全麵開戰的時候,最佳開戰的時機,那就是劉宏去世,所有人目光都被那皇位所吸引的時候。
“主公,新一輪湧進來的難民實在是太多,在下也是迫不得已。”
“除非不接納這些難民。”
李立為難道。
“難民肯定要接納,想想總歸有辦法的,你先去陶安易那支出一筆錢糧,先緩過這段時間。”
張角大手一揮,再次撥大量錢糧給李立所用,務必保證湧進來的難民,不餓死,有地方睡。
現在據初步統計,四郡的人口已經相較於之前整整長幅一倍之多,隻要能收上來稅,那就是非常可觀的數字。
所以,撐過這段時間,太平道就再無困難時期,完完全全能撐起一場麵對大漢的全麵戰場。
畢竟打仗,打得就是後勤,沒有強大的後勤,占再多地盤,也隻能一一吐迴去。
當唐濱海能夠從容的安排義軍住所以及生存問題,那李立的事情,便全權丟給唐濱海,將李立解脫出來,去幹清點人口這等大事。
不然的話,收稅又得混亂無比!
將李立打發走之後,張角便將自己要大婚的喜訊給傳播出去,漸漸地四郡之地,皆知。
除了那些需要防備朝廷軍的將領,其餘將領,統統都會放下手頭的事情,給張角賀喜。
陶安易也是非常高興,心中的大石總算是落地,之前李立過來討要錢糧,都會被他臭罵一頓。
這次討要錢糧,陶安易破天荒的露出一絲笑容,雖然財政很困難,勒緊褲腰帶,也不是過不去。
現在,陶家的家主已經不是陶安易,而是三子陶尤文。
畢竟陶安易需要為張角出謀劃策,家中之事,肯定管不到,於是便由陶安易的三弟陶尤文承擔。
老爺子其他不多,就是生的多,加上陶安易,兄弟姐妹整整有七人。
而要嫁給張角的乃七妹,陶雪瑩。
今年也才十八歲,不過富裕程度,肯定不是李雲舒能夠相提並論。
本來十六歲,陶家就準備為其談婚論嫁,說個好世居。
但張角的出現,讓這件事一直擱置,直至今日才被提前。
或許,整件事情當中,唯一沒有在乎其感受的就是陶雪瑩。
陶家,最深處的閨房!
身披一席紅衣,擁有傲人身材,天生媚相的陶雪瑩,正坐在鏡子前發呆。
陶雪瑩可是放眼巨鹿郡有名的大美人,很多年輕才俊都上來提親過,隻是被婉拒,很顯然陶家將陶雪瑩當成籌碼,待價而沽。
陶安易的決定,讓陶雪瑩最終嫁給張角,至於陶雪瑩的本人意見,陶安易不在乎,他在乎的隻有陶家的延續!
自從看見過張角那霸道一麵之後,陶雪瑩便開始從四處打聽關於張角的消息。
張角的故事,讓陶雪瑩越聽越入迷,覺得張角是個人物!
隻是突然要嫁給張角,陶雪瑩顯然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在思考,自己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到底是什麽樣的?
“小姐,你又思春了?”
丫鬟春花看到陶雪瑩的模樣,調侃道。
“你覺得張角這人怎麽樣?”
陶雪瑩並沒有責怪春花的愉悅,而是詢問道。
“挺好的啊,聽我娘說,自從大賢良師來了之後,我們家分到良田,再也不用挨餓。”
“而且大賢良師真的很厲害,可以唿風喚雨,我娘說,本來她還愁今年要怎麽熬過去,有大賢良師出手,收成好了,就再也不用愁了。”
丫鬟春花很是興奮的談論著張角。
春花的家庭條件並不好,要不然也不會將春花賣到陶家當丫鬟。
而且春花還是陪嫁丫鬟,會一同隨小姐嫁給張角。
當小姐懷孕了,陪嫁丫鬟也能暖房,解決張角的寂寞空虛冷!
“唿風喚雨?”
陶雪瑩聞言,雙眼都變亮了很多。
她從小就對那些神話故事很感興趣,一直在想,這世上究竟有沒有會唿風喚雨的存在。
雖然張角的故事當中,說張角有什麽樣的法術,但遠遠沒有唿風喚雨這般簡單易懂。
“是啊,本來這天氣熱死人了,大賢良師施法之後,整個廮陶城就迎來雨水,不然現在怎麽可能有這麽涼快。”
春花用肯定語氣道。
“那我倒有見識下,這張角到底會不會唿風喚雨。”
拋開張角會法術一說,其實張角的行為舉止,還是挺讓陶雪瑩欣賞。
她能從春花的語氣中,感覺到春花有多麽崇敬張角。
在陶雪瑩看來,她的如意郎君,就是那種受萬人敬仰的蓋世英雄!
而張角正好便是這樣的存在,其他年輕才俊與張角相比,都太遜了。
所以,陶雪瑩反而有些期待這場的婚禮到來,張角長相她也見過,那霸氣側漏的一麵,至今還存在陶雪瑩的心裏。
或許那愛慕的種子,便是從那一刻發芽。
遲早一天,陶安易會被壓榨得幹幹淨淨。
不出張角所料,過了幾天,李立就找上門來,不是為了李雲舒的事情,而是為了錢糧。
“主公,不知是否還能下發點錢糧。”
李立恭敬道。
“上次才撥你那麽多錢糧,你這麽快就用完了?”
張角頭疼道。
李立由於是用錢大戶,所以也是被田豐觀察的對象。
不過田豐並沒有發現李立有什麽貪錢的行為,反而是每一筆錢,都用在賑災上麵。
由於如今是災年,又有大量難民湧進,處理這些問題,所需的無外乎就是錢糧。
由於太平道的名聲已經在冀州乃至幽州等地打出去,大家都知道這裏救濟難民,甚至收納義軍。
如若反悔,恐怕對於太平道的名聲是巨大打擊。
在張角入主冀州後,受苦的無非就是官府、地主、豪族乃至世家這類的群體,受益的都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
當然,連累的也有冀州士子,如今想要靠舉薦當官,幾乎不可能,畢竟控製冀州四郡的乃太平道,而不是大漢。
這幫冀州士子非常能鬧事,黃巾軍鎮壓一批又一批,牢裏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士子!
張角從不會像這幫敗類妥協,既然選擇這條艱辛的道路,那麽就抗爭到底。
隻是黃巾軍已經不像剛開始那般富有,接連的用度,再加上沒有太多創收,財政快到爆炸的邊緣。
新一輪的鐮刀又得向豪族世家揮下,壓榨剩餘的價值,不然四郡的管理都維持下去。
畢竟現在還不是和大漢全麵開戰的時候,最佳開戰的時機,那就是劉宏去世,所有人目光都被那皇位所吸引的時候。
“主公,新一輪湧進來的難民實在是太多,在下也是迫不得已。”
“除非不接納這些難民。”
李立為難道。
“難民肯定要接納,想想總歸有辦法的,你先去陶安易那支出一筆錢糧,先緩過這段時間。”
張角大手一揮,再次撥大量錢糧給李立所用,務必保證湧進來的難民,不餓死,有地方睡。
現在據初步統計,四郡的人口已經相較於之前整整長幅一倍之多,隻要能收上來稅,那就是非常可觀的數字。
所以,撐過這段時間,太平道就再無困難時期,完完全全能撐起一場麵對大漢的全麵戰場。
畢竟打仗,打得就是後勤,沒有強大的後勤,占再多地盤,也隻能一一吐迴去。
當唐濱海能夠從容的安排義軍住所以及生存問題,那李立的事情,便全權丟給唐濱海,將李立解脫出來,去幹清點人口這等大事。
不然的話,收稅又得混亂無比!
將李立打發走之後,張角便將自己要大婚的喜訊給傳播出去,漸漸地四郡之地,皆知。
除了那些需要防備朝廷軍的將領,其餘將領,統統都會放下手頭的事情,給張角賀喜。
陶安易也是非常高興,心中的大石總算是落地,之前李立過來討要錢糧,都會被他臭罵一頓。
這次討要錢糧,陶安易破天荒的露出一絲笑容,雖然財政很困難,勒緊褲腰帶,也不是過不去。
現在,陶家的家主已經不是陶安易,而是三子陶尤文。
畢竟陶安易需要為張角出謀劃策,家中之事,肯定管不到,於是便由陶安易的三弟陶尤文承擔。
老爺子其他不多,就是生的多,加上陶安易,兄弟姐妹整整有七人。
而要嫁給張角的乃七妹,陶雪瑩。
今年也才十八歲,不過富裕程度,肯定不是李雲舒能夠相提並論。
本來十六歲,陶家就準備為其談婚論嫁,說個好世居。
但張角的出現,讓這件事一直擱置,直至今日才被提前。
或許,整件事情當中,唯一沒有在乎其感受的就是陶雪瑩。
陶家,最深處的閨房!
身披一席紅衣,擁有傲人身材,天生媚相的陶雪瑩,正坐在鏡子前發呆。
陶雪瑩可是放眼巨鹿郡有名的大美人,很多年輕才俊都上來提親過,隻是被婉拒,很顯然陶家將陶雪瑩當成籌碼,待價而沽。
陶安易的決定,讓陶雪瑩最終嫁給張角,至於陶雪瑩的本人意見,陶安易不在乎,他在乎的隻有陶家的延續!
自從看見過張角那霸道一麵之後,陶雪瑩便開始從四處打聽關於張角的消息。
張角的故事,讓陶雪瑩越聽越入迷,覺得張角是個人物!
隻是突然要嫁給張角,陶雪瑩顯然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在思考,自己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到底是什麽樣的?
“小姐,你又思春了?”
丫鬟春花看到陶雪瑩的模樣,調侃道。
“你覺得張角這人怎麽樣?”
陶雪瑩並沒有責怪春花的愉悅,而是詢問道。
“挺好的啊,聽我娘說,自從大賢良師來了之後,我們家分到良田,再也不用挨餓。”
“而且大賢良師真的很厲害,可以唿風喚雨,我娘說,本來她還愁今年要怎麽熬過去,有大賢良師出手,收成好了,就再也不用愁了。”
丫鬟春花很是興奮的談論著張角。
春花的家庭條件並不好,要不然也不會將春花賣到陶家當丫鬟。
而且春花還是陪嫁丫鬟,會一同隨小姐嫁給張角。
當小姐懷孕了,陪嫁丫鬟也能暖房,解決張角的寂寞空虛冷!
“唿風喚雨?”
陶雪瑩聞言,雙眼都變亮了很多。
她從小就對那些神話故事很感興趣,一直在想,這世上究竟有沒有會唿風喚雨的存在。
雖然張角的故事當中,說張角有什麽樣的法術,但遠遠沒有唿風喚雨這般簡單易懂。
“是啊,本來這天氣熱死人了,大賢良師施法之後,整個廮陶城就迎來雨水,不然現在怎麽可能有這麽涼快。”
春花用肯定語氣道。
“那我倒有見識下,這張角到底會不會唿風喚雨。”
拋開張角會法術一說,其實張角的行為舉止,還是挺讓陶雪瑩欣賞。
她能從春花的語氣中,感覺到春花有多麽崇敬張角。
在陶雪瑩看來,她的如意郎君,就是那種受萬人敬仰的蓋世英雄!
而張角正好便是這樣的存在,其他年輕才俊與張角相比,都太遜了。
所以,陶雪瑩反而有些期待這場的婚禮到來,張角長相她也見過,那霸氣側漏的一麵,至今還存在陶雪瑩的心裏。
或許那愛慕的種子,便是從那一刻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