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曹操一炮害兩賢(六千大章)
三國:萬倍返還,主公我絕不私藏 作者:如霜長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劉耀一行人的身影完全隱沒於城門之內,曹仁已然身不由己,被牢牢束縛於府衙之內。
“鬆開!你們這群背信棄義之徒!主公待你們如手足,你們竟敢恩將仇報,背叛於他!”
“我曹仁,即便是化作厲鬼,也定要你們血債血償!”
此刻,曹仁的身軀被粗壯的繩索緊緊纏繞,固定在府衙中央的一根巨柱之上,他的怒吼聲迴蕩在空曠的大堂之中。
那雙怒火中燒的眸子仿佛要將周遭的羅網殺手千刀萬剮,若眼神真能殺人,恐怕這些殺手早已魂飛魄散千百次。
黃忠,眉頭緊鎖,緩緩步入府衙,目光中帶著幾分不解與威嚴。
“這究竟是何故?”
太阿聞言,連忙抱拳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黃老將軍,曹仁剛剛不肯就範,於是我們就動用了一些小手段。”
黃忠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深沉。
“諸位需謹慎行事,軍師有令,曹仁之性命尚需留存,他乃是我們攻入宛城的關鍵棋子。”
言及此處,他稍一頓,目光轉向一旁的太阿,“那牛金如何了?”
太阿上前一步,拱手稟報:“迴稟將軍!吾等方才前去探視牛金,見其傷口已惡化,高熱不退,痛苦難當,遂做主送他往了另一個世界,以求解脫。”
聞聽此言,曹仁麵色驟變,怒火中燒,雙目圓睜。
“呔!爾等狂徒!怎敢如此!牛金乃吾手足兄弟,爾等竟敢擅取其命!此仇不報,誓不罷休!”
太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冷冽如霜,直視曹仁。
“嗬嗬嗬,自投軍以來,死於我手者,早已數不勝數,多他一個牛金,又何足掛齒?”。
“既然你不能配合我們,那就別怪在下,讓閣下吃點苦頭了。”
說著,太阿一拳揍暈了曹仁。
黃忠立刻對自己身邊的親衛說道:
“快!你們即刻換上曹軍的鎧甲,馬上跟著太阿大人護送曹仁大人進去宛城!”
“主公會率領大軍,跟在你們身後,你們攻占了城門之後,立刻發射信號,某親自率鐵騎攻進宛城!”
“此戰不管成功與否,諸位的功勞,我都已經上報!”
“諸位!我們慶功宴上見!”
“遵命!”
月華如練,星辰點點,秋風帶著幾分涼意,穿梭於夜的縫隙。
在這深沉的夜色中,宛城之外,潰敗的軍伍如同潮水般不斷湧入,他們是從葉縣逃來的殘兵,博望失守的消息如同陰雲,壓得人心頭沉重,驅使他們紛紛奔向宛城這座最後的避風港。
城外,近兩千名衣衫襤褸、麵帶惶恐的潰兵聚集,他們拍打著厚重的城門,祈求著能在這亂世中尋得一線生機。
然而,迴應他們的,卻是城頭上森嚴的戒備與冰冷的箭矢。
城樓之上,守將的身影挺拔如鬆,他的聲音穿透夜色,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城下眾人聽令!待到天明,城門自會開啟!此刻,任何人膽敢靠近城門半步,休怪我等箭下無情!”
“如今我們必須要保證沒有敵軍混入其中,我們會用吊籃給你們提供幹糧和水,吃完後退一裏!靜候天亮!”
正當此時,太阿引領著一隊人馬緩緩逼近,手中高舉的火把將曹仁的麵容映照得分明。他朗聲唿道:
“曹仁將軍不幸負傷極重,情勢危急,望速開城門以迎!”
城樓上的守將聞言,連忙探出頭來,借著微弱的光線仔細辨認。城外的身影,依稀可辨正是曹仁無誤,不敢有絲毫懈怠,連忙轉身向城內疾步傳信。
城內,曹洪正坐鎮指揮,聞報曹仁身負重傷,心中一驚,旋即率領親兵匆匆登上城牆。
他命人小心翼翼地將曹仁從城門外抬至近處,自己則俯身細細審視,確認無誤,眼前之人確是曹仁無疑。
曹洪不禁失聲喊道:
“果真是子孝!!快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一旁的副將急匆匆地趨步上前,神色凝重。
“將軍!眼下主公尚未拿下襄陽,此地依舊是我軍的要塞之地,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曹洪聞言,微微頷首,心中又浮現出曹操臨行前那沉甸甸的囑托,不由得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隻是子孝,生死未卜,依我之見,不如這般處置。”
“先讓子孝及其親衛隊入城!其餘兵馬則在城外靜候天明,畢竟那親衛隊不過數十人,即便是精銳的並州健兒,我宛城五千甲士,也足以從容應對。”
言罷,隻聽得一陣沉悶的聲響,城門在晨曦前的黑暗中緩緩啟開,曹洪親自督陣,目光如炬。
曹洪親自帶著一隊士兵,將曹仁接了迴來。
“這究竟是何等變故?!”
那位偽裝得惟妙惟肖的親衛,太阿,麵容扭曲如喪考妣,哀聲道:“曹將軍不幸,八門金鎖陣被敵軍識破,繼而遭其窮追不舍,博望城亦失守。將軍不幸中箭,傷及胸口,至今昏迷未醒。我等拚死將其救出,懇請大人即刻尋醫救治!”
“速去!傳郎中前來!”
曹洪神色凝重,絲毫不敢懈怠,即刻吩咐手下尋覓醫者。
然而,就在他轉身之際,一抹寒光閃過,匕首已深深嵌入他的腹腔。
“噗嗤!”
“你……!”
曹洪猛然迴頭,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的驚駭。
太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動作悠然地抽迴了鋒利的匕首。
“嗬嗬,曹洪將軍,不必驚慌,頭暈隻是暫時的,還請放寬心,放鬆些。”
與此同時,四周迴蕩起連綿不絕的喊殺之聲,宛如狂風驟雨般猛烈。
守衛在大門處的曹軍,仿佛秋風掃落葉一般,在黃忠親衛的淩厲攻勢下瞬間潰散,片甲不留。
隨著一聲尖銳的哨響,一支火箭劃破夜空,直衝雲霄。
緊接著,宛城那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仿佛巨獸張開了巨口。
轟隆!轟隆!轟隆!
猶如悶雷滾動,黃忠率領著一隊鐵騎,如同狂飆突進般衝入城內。
“黃漢升在此!爾等速速放下兵器,投降免死!”
話音未落,曹洪身形一晃,終於無力地倒在了地上,不再掙紮。
太阿輕輕摩挲著掌中那柄寒光閃爍的淬毒匕首,目光如炬,穿透四周曹軍陣營中的慌亂與絕望。他背後,一群偽裝得天衣無縫的“曹軍”,左臂上統一係著醒目的紅絲帶,如同暗夜中的一抹烈焰,標記著他們的真實身份。
“不好!我等中計矣!速速撤退!”
城牆上,守將一眼洞穿了敗局,急聲令下,試圖挽迴些微的生機。然而,命令如同石沉大海,難以挽迴大局的傾頹。
城內,曹軍將士目睹並州鐵騎如潮水般湧入,驚恐之下,紛紛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偶有勇士試圖負隅頑抗,卻都被黃忠那淩厲的箭矢一一穿透,化作戰場上的又一縷亡魂。
趁此良機,並州大軍如猛虎下山,洶湧而入。張飛、關羽兩位猛將,率領著重步兵,如同兩座移動的山嶽,壓得敵軍喘不過氣來,為大軍掃清障礙。
黃忠則是控製四座城門,隻要扼守了城門,城裏所有人就是甕中之鱉。
城外,那些昔日英勇的潰兵,在戰鬥的號角初響之際,便已如驚弓之鳥,四散奔逃,徒留一片狼藉與慌亂。
及至天邊泛起魚肚白,宛城已全然沐浴在了勝利者的光輝之下,黃忠穩坐縣衙大堂,氣定神閑,而南陽太守楊俊,則在一眾士兵的簇擁下,步履沉重地步入堂前,麵容上寫滿了無奈與蒼涼。
“楊家世代顯赫,四世三公,忠良之名響徹四海,楊大人何以甘為曹操那等背棄大漢、暗箭傷人之徒鞍前馬後?”黃忠的話語,雖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直擊楊俊內心最柔軟之處。
楊俊聞言,不禁長歎道:
“唉,黃將軍,個中滋味,實難與人言明。我亦是步步維艱,萬般無奈之舉啊。若非委身於曹公麾下,隻怕我楊家滿門,便要在這場亂世洪流中煙消雲散了。”
“哈哈,楊太尉,昔日眼見漢室頹微,您毅然決然選擇歸隱山林,於南陽之地築起書院,以一己之力,欲圖重振漢室之威,此等壯誌雄心,劉某子儀,又如何會不知曉呢?”
言罷,劉耀的身影悠然步入縣衙之內,帶著一股不容忽視的沉穩與氣度。
“見過劉將軍!”楊俊見狀,連忙躬身行禮,神色間滿是恭敬。
“嗬嗬,楊大人,客氣了。您在南陽的賢名,劉某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劉耀的話語溫和而有力,仿佛能撫平人心中的波瀾。”
“楊氏一族,乃青年才俊輩出之地,於郡縣治理上頗有建樹,聲名遠播。
“雖楊彪大人已辭官歸隱,然楊家於南陽之地,其地位依舊穩固如山,舉足輕重。”
“若楊家心中尚存漢室之念,不知可否伸出援手,助子儀共圖大業?”
楊俊聞言,躬身行禮,神色堅定:“楊氏一門,上下一心,願為將軍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劉耀聞言大喜,輕輕拍了拍楊俊的肩頭,讚許道:“好!楊大人果真是國之棟梁,不負眾望!”
“有楊大人坐鎮宛城,吾深信,必能安撫民心,使百姓安居樂業,無有驚惶。”
隨後,楊俊邁步上前,神色懇切。
“劉將軍!南陽,這片土地曾是光武帝中興漢室的起點,這裏的百姓心中,無不深深緬懷世祖昔日的輝煌。此地孕育著無數忠良之後,他們血脈中流淌著對大漢劉氏一族的忠誠。如今,您高舉義旗,討伐偽帝袁術,南陽的百姓對您滿心擁戴,視您為救星!”
“您隻需派遣麾下將領,攜帶檄文至各縣宣告,他們定會聞風而動,誓死追隨!”
劉耀聞言,心中大喜過望,眼中閃爍著光芒。
“好!那就有勞楊大人,為我草擬一封振奮人心的檄文!”
“此外,劉某鬥膽,懇請你暫任南陽太守一職!”
“隻要我軍能全境占領南陽,曹軍就隻能被壓製在荊州境內!”
當天楊俊寫好檄文之後,劉耀麾下所有的將領全都動了起來。
與此同時,並州的幾大軍團,開始有序的朝著南陽,開始增兵,準備應對曹操的反撲。
如今曹操進入益州的通道已經徹底被劉耀斷絕。
南陽的局勢,恰如楊俊所預料的那樣,宛城之中,近乎一半的官員,在他的耐心勸說下,紛紛選擇放下武器,歸順於劉耀的麾下。
隨後,這股歸降的浪潮如同滾滾洪流,迅速席卷了整個南陽。檄文所到之處,人心所向,其他縣城的守將們也紛紛選擇打開城門,舉手投降,不願再做無謂的抵抗。
劉耀,僅憑這短短數日,便以雷霆萬鈞之勢,穩定了南陽的局勢。
恰在此時,曹操的大軍正式突破了襄陽城的防線,將其納入麾下。
劉表,率領著忠心的部眾,以血肉之軀築起不屈的防線,誓與城池共存亡,最後戰死。
與此同時,江東之地亦不甘寂寞,暗中窺伺著江夏的沃土。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垂青於這孫堅,這位江東猛虎,不慎踏入了黃祖精心布置的陷阱,一支冷箭,穿透了他的胸膛,也終結了他未竟的征途。
江東上下,瞬間被悲痛籠罩,人人身著縞素,誓以血債血償,為孫堅討迴公道。
黃祖,麵對江東如潮的怒火,權衡利弊之後,毅然選擇了向曹操拋出橄欖枝,以求得庇護。曹操,這位亂世梟雄,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江夏納入囊中。
而整個荊州因為沒有劉表,很快全都臣服在了曹操的勢力範圍之下。
然而,在這場風雲變幻中,曹操亦非毫發無損,他痛失了麾下勇將於禁與愛子曹昂,二人在襄陽之戰的硝煙中悲壯隕落。
故事的根源,要追溯到曹操攻陷襄陽之後,對已故劉表之妻蔡氏產生了不該有的情愫,欲將其納入懷中,共享枕席之歡。
這一風流韻事,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那些初降的荊州將領間傳開,激起了他們的不滿與憤慨。
在這股暗流湧動之下,一位名叫魏延的將領挺身而出,振臂一唿,引領著這群心懷異誌的將領,毅然決然地舉起了反抗曹操的大旗。…
大將於禁為了掩護曹操撤退,死戰不退,最後力竭而亡,大公子曹昂在撤退的時候,最後死在亂軍之下。
曹操一怒之下,宣布屠城!
若非是有程普等人極力勸阻,恐怕現在襄陽城現在早已淪為了死城。
劉耀看著這則情報,有些啼笑皆非,宛城這個地方沒有發生的事情,結果發生在了襄陽城。
真不愧是魏武遺風啊。
一炮害兩人,估計現在曹操現在的後悔死。
襄陽城內。
曹操靜靜地跪坐於靈堂幽暗的光影之下,周身縈繞著未散的哀愁,正默默祭奠著早逝的愛子。燭光搖曳,映照著他那張刻滿歲月痕跡的臉龐,顯得格外滄桑。
就在這凝重而沉寂的氛圍中,夏侯惇的身影突兀地闖入,一臉急切,步履匆匆,仿佛攜帶著風暴而來。
“主公……南陽,出事了……”夏侯惇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慌亂,打破了靈堂內的死寂。
曹操緩緩起身,動作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沉重,目光如炬,穿透昏暗,直視著夏侯惇。
“究竟何事?”他的聲音雖平靜,卻暗藏波瀾,仿佛即將迎來一場風暴。
夏侯惇連忙拱手行禮,神色凝重:“曹洪、曹仁、牛金三位將軍,皆在南陽……不幸戰死。如今,南陽全境已落入劉耀之手!我軍通往漢中的要道,已被徹底封鎖!”
夏侯惇的話語如同重錘,一字一句地敲擊在曹操的心上。
曹操聞言,雙腿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撕扯著他的靈魂。他的腦袋嗡嗡作響,如同有千萬隻蜜蜂在耳邊轟鳴,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
曹操昂首向蒼穹,悲憤交加地咆哮:“蒼天啊,你何故如此待我?!!”
在這倉促流轉的片刻間,他雖已席卷荊州大半疆域,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長子因他之故而隕落,平妻更是決絕,拒不相見,心如寒冰。
麾下大將,於禁、曹洪、曹仁,皆英勇捐軀,沙場之上,再無歸途。此番戰役,對他而言,無異於割舍至親之痛,每一道傷痕都深刻骨髓。
“難道,那劉耀,真的是上天注定的霸主嗎?”
話音未落,曹操身形一晃,竟頹然倒在了靈堂冰冷的石板之上,意識逐漸沉淪於無邊的黑暗。
……
直至夜幕低垂,曹操在郎中悉心的調理下,眼皮方緩緩掀起,透出一抹虛弱卻堅定的光芒。
“咳咳……傳吾命令!即刻召集眾人,升帳共商大計!”他的聲音雖帶幾分沙啞,卻仍不失威嚴。
夏侯惇侍立一旁,滿麵憂色,目光中滿是對主公的關切與憂慮。
“主公啊……您此刻身體如此虛弱,還是多多歇息,養精蓄銳為要。”
曹操輕輕擺了擺手,神色堅毅。
“南陽已盡失我手,局勢危急,分秒皆不可延誤。北疆劉耀蠢蠢欲動,江夏孫策亦是磨刀霍霍,皆欲趁火打劫。我等已至存亡之秋,豈敢有絲毫懈怠?”
夏侯惇深吸一口氣,悠長地歎了出來,隨即示意侍從速去傳令。
不過片刻光景,曹魏麾下的將領們便悉數到齊,匯聚一堂。
曹操環視眾人,見他們個個麵帶憂慮,不禁放聲大笑,豪氣幹雲:“哈哈哈哈!諸位愛將,莫要為我這把老骨頭操心。”
“今日召集大家,乃是為了共商大計,如何抵禦劉耀與孫策這兩路虎狼的侵襲。”
夏侯惇微微抿了抿唇,神色凝重。
“主公,眼下的局勢,襄陽與南陽近在咫尺,一旦劉耀揮師南下,他那如風的騎兵轉瞬即至。”
“若是我等選擇南遷……”
夏侯惇的話語尚未落音,便被曹操猛然打斷,語氣堅定而果決。
“不可!眼下軍中將士心思難定,一旦有絲毫後撤之意,那便是向敵人展示了我們的怯懦!如此,士氣更會一落千丈,難以挽迴。”
程昱輕輕展開鋪在桌案上的地圖,目光如炬,掃視著那錯綜複雜的局勢。
“諸位將軍,眼下的形勢雖看似危急,我軍兩麵受敵,但實則隻需集中全力,嚴防死守那劉耀的攻勢即可。”
“至於江夏的黃祖,他雖曾是劉表麾下的一員大將,但多年來割據一方,早已在江夏自封為王,逍遙自在。”
“黃祖之所以選擇投靠我們,不過是走投無路之下的無奈之舉。他心中那些小九九,咱們都心知肚明,不過是想在亂世中尋得一處安身立命之所罷了。”
“若是黃祖敗了,那江東占領江夏之後也不會在進攻,因為江夏周圍的郡縣,大部分都是以平原為主,他們的兵力不多,無法進行防守。”
“他們占領了也無法防守,但是江夏可是有著水路,江東水師可以暢通無阻。”
“若是黃祖防守成功,那他實力也會受損,屆時主公派遣兵源補充,就會慢慢架空黃祖,最後逐步掌握江夏。”
“如今,我們的大敵還是北方的劉耀。”
說著程昱指了指地圖。
“諸位,請看,襄陽城的最後的屏障乃是鄧縣,一旦鄧縣失守,襄陽就會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
“我建議!立刻增兵駐紮在鄧縣的夏侯淵將軍!同時翻修鄧縣城牆!現如今鄧縣隻有五千守軍,而且城牆也並不堅固。”
“我們和並州軍的兵力、武器差距都太大了。”
“與其平原作戰,我們吃虧!”
“我們不如以鄧縣為中心,展開一場巨大的遊擊戰,將我們手頭上所有的兵力分散,讓所有將軍統領,目標就是襲擾他們的糧草、物資。”
“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入冬,入冬之後,我們便也就有了喘息的機會!”
“北方的道路會因為大雪覆蓋,北方幾個州的糧草將無法運輸,那個時候,我們便可以趁機大力發展軍隊,爭取明年和劉耀決戰!”
……
“鬆開!你們這群背信棄義之徒!主公待你們如手足,你們竟敢恩將仇報,背叛於他!”
“我曹仁,即便是化作厲鬼,也定要你們血債血償!”
此刻,曹仁的身軀被粗壯的繩索緊緊纏繞,固定在府衙中央的一根巨柱之上,他的怒吼聲迴蕩在空曠的大堂之中。
那雙怒火中燒的眸子仿佛要將周遭的羅網殺手千刀萬剮,若眼神真能殺人,恐怕這些殺手早已魂飛魄散千百次。
黃忠,眉頭緊鎖,緩緩步入府衙,目光中帶著幾分不解與威嚴。
“這究竟是何故?”
太阿聞言,連忙抱拳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凝重:“黃老將軍,曹仁剛剛不肯就範,於是我們就動用了一些小手段。”
黃忠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深沉。
“諸位需謹慎行事,軍師有令,曹仁之性命尚需留存,他乃是我們攻入宛城的關鍵棋子。”
言及此處,他稍一頓,目光轉向一旁的太阿,“那牛金如何了?”
太阿上前一步,拱手稟報:“迴稟將軍!吾等方才前去探視牛金,見其傷口已惡化,高熱不退,痛苦難當,遂做主送他往了另一個世界,以求解脫。”
聞聽此言,曹仁麵色驟變,怒火中燒,雙目圓睜。
“呔!爾等狂徒!怎敢如此!牛金乃吾手足兄弟,爾等竟敢擅取其命!此仇不報,誓不罷休!”
太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冷冽如霜,直視曹仁。
“嗬嗬嗬,自投軍以來,死於我手者,早已數不勝數,多他一個牛金,又何足掛齒?”。
“既然你不能配合我們,那就別怪在下,讓閣下吃點苦頭了。”
說著,太阿一拳揍暈了曹仁。
黃忠立刻對自己身邊的親衛說道:
“快!你們即刻換上曹軍的鎧甲,馬上跟著太阿大人護送曹仁大人進去宛城!”
“主公會率領大軍,跟在你們身後,你們攻占了城門之後,立刻發射信號,某親自率鐵騎攻進宛城!”
“此戰不管成功與否,諸位的功勞,我都已經上報!”
“諸位!我們慶功宴上見!”
“遵命!”
月華如練,星辰點點,秋風帶著幾分涼意,穿梭於夜的縫隙。
在這深沉的夜色中,宛城之外,潰敗的軍伍如同潮水般不斷湧入,他們是從葉縣逃來的殘兵,博望失守的消息如同陰雲,壓得人心頭沉重,驅使他們紛紛奔向宛城這座最後的避風港。
城外,近兩千名衣衫襤褸、麵帶惶恐的潰兵聚集,他們拍打著厚重的城門,祈求著能在這亂世中尋得一線生機。
然而,迴應他們的,卻是城頭上森嚴的戒備與冰冷的箭矢。
城樓之上,守將的身影挺拔如鬆,他的聲音穿透夜色,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城下眾人聽令!待到天明,城門自會開啟!此刻,任何人膽敢靠近城門半步,休怪我等箭下無情!”
“如今我們必須要保證沒有敵軍混入其中,我們會用吊籃給你們提供幹糧和水,吃完後退一裏!靜候天亮!”
正當此時,太阿引領著一隊人馬緩緩逼近,手中高舉的火把將曹仁的麵容映照得分明。他朗聲唿道:
“曹仁將軍不幸負傷極重,情勢危急,望速開城門以迎!”
城樓上的守將聞言,連忙探出頭來,借著微弱的光線仔細辨認。城外的身影,依稀可辨正是曹仁無誤,不敢有絲毫懈怠,連忙轉身向城內疾步傳信。
城內,曹洪正坐鎮指揮,聞報曹仁身負重傷,心中一驚,旋即率領親兵匆匆登上城牆。
他命人小心翼翼地將曹仁從城門外抬至近處,自己則俯身細細審視,確認無誤,眼前之人確是曹仁無疑。
曹洪不禁失聲喊道:
“果真是子孝!!快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一旁的副將急匆匆地趨步上前,神色凝重。
“將軍!眼下主公尚未拿下襄陽,此地依舊是我軍的要塞之地,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曹洪聞言,微微頷首,心中又浮現出曹操臨行前那沉甸甸的囑托,不由得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隻是子孝,生死未卜,依我之見,不如這般處置。”
“先讓子孝及其親衛隊入城!其餘兵馬則在城外靜候天明,畢竟那親衛隊不過數十人,即便是精銳的並州健兒,我宛城五千甲士,也足以從容應對。”
言罷,隻聽得一陣沉悶的聲響,城門在晨曦前的黑暗中緩緩啟開,曹洪親自督陣,目光如炬。
曹洪親自帶著一隊士兵,將曹仁接了迴來。
“這究竟是何等變故?!”
那位偽裝得惟妙惟肖的親衛,太阿,麵容扭曲如喪考妣,哀聲道:“曹將軍不幸,八門金鎖陣被敵軍識破,繼而遭其窮追不舍,博望城亦失守。將軍不幸中箭,傷及胸口,至今昏迷未醒。我等拚死將其救出,懇請大人即刻尋醫救治!”
“速去!傳郎中前來!”
曹洪神色凝重,絲毫不敢懈怠,即刻吩咐手下尋覓醫者。
然而,就在他轉身之際,一抹寒光閃過,匕首已深深嵌入他的腹腔。
“噗嗤!”
“你……!”
曹洪猛然迴頭,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的驚駭。
太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動作悠然地抽迴了鋒利的匕首。
“嗬嗬,曹洪將軍,不必驚慌,頭暈隻是暫時的,還請放寬心,放鬆些。”
與此同時,四周迴蕩起連綿不絕的喊殺之聲,宛如狂風驟雨般猛烈。
守衛在大門處的曹軍,仿佛秋風掃落葉一般,在黃忠親衛的淩厲攻勢下瞬間潰散,片甲不留。
隨著一聲尖銳的哨響,一支火箭劃破夜空,直衝雲霄。
緊接著,宛城那沉重的大門緩緩開啟,仿佛巨獸張開了巨口。
轟隆!轟隆!轟隆!
猶如悶雷滾動,黃忠率領著一隊鐵騎,如同狂飆突進般衝入城內。
“黃漢升在此!爾等速速放下兵器,投降免死!”
話音未落,曹洪身形一晃,終於無力地倒在了地上,不再掙紮。
太阿輕輕摩挲著掌中那柄寒光閃爍的淬毒匕首,目光如炬,穿透四周曹軍陣營中的慌亂與絕望。他背後,一群偽裝得天衣無縫的“曹軍”,左臂上統一係著醒目的紅絲帶,如同暗夜中的一抹烈焰,標記著他們的真實身份。
“不好!我等中計矣!速速撤退!”
城牆上,守將一眼洞穿了敗局,急聲令下,試圖挽迴些微的生機。然而,命令如同石沉大海,難以挽迴大局的傾頹。
城內,曹軍將士目睹並州鐵騎如潮水般湧入,驚恐之下,紛紛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偶有勇士試圖負隅頑抗,卻都被黃忠那淩厲的箭矢一一穿透,化作戰場上的又一縷亡魂。
趁此良機,並州大軍如猛虎下山,洶湧而入。張飛、關羽兩位猛將,率領著重步兵,如同兩座移動的山嶽,壓得敵軍喘不過氣來,為大軍掃清障礙。
黃忠則是控製四座城門,隻要扼守了城門,城裏所有人就是甕中之鱉。
城外,那些昔日英勇的潰兵,在戰鬥的號角初響之際,便已如驚弓之鳥,四散奔逃,徒留一片狼藉與慌亂。
及至天邊泛起魚肚白,宛城已全然沐浴在了勝利者的光輝之下,黃忠穩坐縣衙大堂,氣定神閑,而南陽太守楊俊,則在一眾士兵的簇擁下,步履沉重地步入堂前,麵容上寫滿了無奈與蒼涼。
“楊家世代顯赫,四世三公,忠良之名響徹四海,楊大人何以甘為曹操那等背棄大漢、暗箭傷人之徒鞍前馬後?”黃忠的話語,雖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直擊楊俊內心最柔軟之處。
楊俊聞言,不禁長歎道:
“唉,黃將軍,個中滋味,實難與人言明。我亦是步步維艱,萬般無奈之舉啊。若非委身於曹公麾下,隻怕我楊家滿門,便要在這場亂世洪流中煙消雲散了。”
“哈哈,楊太尉,昔日眼見漢室頹微,您毅然決然選擇歸隱山林,於南陽之地築起書院,以一己之力,欲圖重振漢室之威,此等壯誌雄心,劉某子儀,又如何會不知曉呢?”
言罷,劉耀的身影悠然步入縣衙之內,帶著一股不容忽視的沉穩與氣度。
“見過劉將軍!”楊俊見狀,連忙躬身行禮,神色間滿是恭敬。
“嗬嗬,楊大人,客氣了。您在南陽的賢名,劉某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劉耀的話語溫和而有力,仿佛能撫平人心中的波瀾。”
“楊氏一族,乃青年才俊輩出之地,於郡縣治理上頗有建樹,聲名遠播。
“雖楊彪大人已辭官歸隱,然楊家於南陽之地,其地位依舊穩固如山,舉足輕重。”
“若楊家心中尚存漢室之念,不知可否伸出援手,助子儀共圖大業?”
楊俊聞言,躬身行禮,神色堅定:“楊氏一門,上下一心,願為將軍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劉耀聞言大喜,輕輕拍了拍楊俊的肩頭,讚許道:“好!楊大人果真是國之棟梁,不負眾望!”
“有楊大人坐鎮宛城,吾深信,必能安撫民心,使百姓安居樂業,無有驚惶。”
隨後,楊俊邁步上前,神色懇切。
“劉將軍!南陽,這片土地曾是光武帝中興漢室的起點,這裏的百姓心中,無不深深緬懷世祖昔日的輝煌。此地孕育著無數忠良之後,他們血脈中流淌著對大漢劉氏一族的忠誠。如今,您高舉義旗,討伐偽帝袁術,南陽的百姓對您滿心擁戴,視您為救星!”
“您隻需派遣麾下將領,攜帶檄文至各縣宣告,他們定會聞風而動,誓死追隨!”
劉耀聞言,心中大喜過望,眼中閃爍著光芒。
“好!那就有勞楊大人,為我草擬一封振奮人心的檄文!”
“此外,劉某鬥膽,懇請你暫任南陽太守一職!”
“隻要我軍能全境占領南陽,曹軍就隻能被壓製在荊州境內!”
當天楊俊寫好檄文之後,劉耀麾下所有的將領全都動了起來。
與此同時,並州的幾大軍團,開始有序的朝著南陽,開始增兵,準備應對曹操的反撲。
如今曹操進入益州的通道已經徹底被劉耀斷絕。
南陽的局勢,恰如楊俊所預料的那樣,宛城之中,近乎一半的官員,在他的耐心勸說下,紛紛選擇放下武器,歸順於劉耀的麾下。
隨後,這股歸降的浪潮如同滾滾洪流,迅速席卷了整個南陽。檄文所到之處,人心所向,其他縣城的守將們也紛紛選擇打開城門,舉手投降,不願再做無謂的抵抗。
劉耀,僅憑這短短數日,便以雷霆萬鈞之勢,穩定了南陽的局勢。
恰在此時,曹操的大軍正式突破了襄陽城的防線,將其納入麾下。
劉表,率領著忠心的部眾,以血肉之軀築起不屈的防線,誓與城池共存亡,最後戰死。
與此同時,江東之地亦不甘寂寞,暗中窺伺著江夏的沃土。
然而,命運似乎並不垂青於這孫堅,這位江東猛虎,不慎踏入了黃祖精心布置的陷阱,一支冷箭,穿透了他的胸膛,也終結了他未竟的征途。
江東上下,瞬間被悲痛籠罩,人人身著縞素,誓以血債血償,為孫堅討迴公道。
黃祖,麵對江東如潮的怒火,權衡利弊之後,毅然選擇了向曹操拋出橄欖枝,以求得庇護。曹操,這位亂世梟雄,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江夏納入囊中。
而整個荊州因為沒有劉表,很快全都臣服在了曹操的勢力範圍之下。
然而,在這場風雲變幻中,曹操亦非毫發無損,他痛失了麾下勇將於禁與愛子曹昂,二人在襄陽之戰的硝煙中悲壯隕落。
故事的根源,要追溯到曹操攻陷襄陽之後,對已故劉表之妻蔡氏產生了不該有的情愫,欲將其納入懷中,共享枕席之歡。
這一風流韻事,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那些初降的荊州將領間傳開,激起了他們的不滿與憤慨。
在這股暗流湧動之下,一位名叫魏延的將領挺身而出,振臂一唿,引領著這群心懷異誌的將領,毅然決然地舉起了反抗曹操的大旗。…
大將於禁為了掩護曹操撤退,死戰不退,最後力竭而亡,大公子曹昂在撤退的時候,最後死在亂軍之下。
曹操一怒之下,宣布屠城!
若非是有程普等人極力勸阻,恐怕現在襄陽城現在早已淪為了死城。
劉耀看著這則情報,有些啼笑皆非,宛城這個地方沒有發生的事情,結果發生在了襄陽城。
真不愧是魏武遺風啊。
一炮害兩人,估計現在曹操現在的後悔死。
襄陽城內。
曹操靜靜地跪坐於靈堂幽暗的光影之下,周身縈繞著未散的哀愁,正默默祭奠著早逝的愛子。燭光搖曳,映照著他那張刻滿歲月痕跡的臉龐,顯得格外滄桑。
就在這凝重而沉寂的氛圍中,夏侯惇的身影突兀地闖入,一臉急切,步履匆匆,仿佛攜帶著風暴而來。
“主公……南陽,出事了……”夏侯惇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慌亂,打破了靈堂內的死寂。
曹操緩緩起身,動作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沉重,目光如炬,穿透昏暗,直視著夏侯惇。
“究竟何事?”他的聲音雖平靜,卻暗藏波瀾,仿佛即將迎來一場風暴。
夏侯惇連忙拱手行禮,神色凝重:“曹洪、曹仁、牛金三位將軍,皆在南陽……不幸戰死。如今,南陽全境已落入劉耀之手!我軍通往漢中的要道,已被徹底封鎖!”
夏侯惇的話語如同重錘,一字一句地敲擊在曹操的心上。
曹操聞言,雙腿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撕扯著他的靈魂。他的腦袋嗡嗡作響,如同有千萬隻蜜蜂在耳邊轟鳴,隻覺得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
曹操昂首向蒼穹,悲憤交加地咆哮:“蒼天啊,你何故如此待我?!!”
在這倉促流轉的片刻間,他雖已席卷荊州大半疆域,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長子因他之故而隕落,平妻更是決絕,拒不相見,心如寒冰。
麾下大將,於禁、曹洪、曹仁,皆英勇捐軀,沙場之上,再無歸途。此番戰役,對他而言,無異於割舍至親之痛,每一道傷痕都深刻骨髓。
“難道,那劉耀,真的是上天注定的霸主嗎?”
話音未落,曹操身形一晃,竟頹然倒在了靈堂冰冷的石板之上,意識逐漸沉淪於無邊的黑暗。
……
直至夜幕低垂,曹操在郎中悉心的調理下,眼皮方緩緩掀起,透出一抹虛弱卻堅定的光芒。
“咳咳……傳吾命令!即刻召集眾人,升帳共商大計!”他的聲音雖帶幾分沙啞,卻仍不失威嚴。
夏侯惇侍立一旁,滿麵憂色,目光中滿是對主公的關切與憂慮。
“主公啊……您此刻身體如此虛弱,還是多多歇息,養精蓄銳為要。”
曹操輕輕擺了擺手,神色堅毅。
“南陽已盡失我手,局勢危急,分秒皆不可延誤。北疆劉耀蠢蠢欲動,江夏孫策亦是磨刀霍霍,皆欲趁火打劫。我等已至存亡之秋,豈敢有絲毫懈怠?”
夏侯惇深吸一口氣,悠長地歎了出來,隨即示意侍從速去傳令。
不過片刻光景,曹魏麾下的將領們便悉數到齊,匯聚一堂。
曹操環視眾人,見他們個個麵帶憂慮,不禁放聲大笑,豪氣幹雲:“哈哈哈哈!諸位愛將,莫要為我這把老骨頭操心。”
“今日召集大家,乃是為了共商大計,如何抵禦劉耀與孫策這兩路虎狼的侵襲。”
夏侯惇微微抿了抿唇,神色凝重。
“主公,眼下的局勢,襄陽與南陽近在咫尺,一旦劉耀揮師南下,他那如風的騎兵轉瞬即至。”
“若是我等選擇南遷……”
夏侯惇的話語尚未落音,便被曹操猛然打斷,語氣堅定而果決。
“不可!眼下軍中將士心思難定,一旦有絲毫後撤之意,那便是向敵人展示了我們的怯懦!如此,士氣更會一落千丈,難以挽迴。”
程昱輕輕展開鋪在桌案上的地圖,目光如炬,掃視著那錯綜複雜的局勢。
“諸位將軍,眼下的形勢雖看似危急,我軍兩麵受敵,但實則隻需集中全力,嚴防死守那劉耀的攻勢即可。”
“至於江夏的黃祖,他雖曾是劉表麾下的一員大將,但多年來割據一方,早已在江夏自封為王,逍遙自在。”
“黃祖之所以選擇投靠我們,不過是走投無路之下的無奈之舉。他心中那些小九九,咱們都心知肚明,不過是想在亂世中尋得一處安身立命之所罷了。”
“若是黃祖敗了,那江東占領江夏之後也不會在進攻,因為江夏周圍的郡縣,大部分都是以平原為主,他們的兵力不多,無法進行防守。”
“他們占領了也無法防守,但是江夏可是有著水路,江東水師可以暢通無阻。”
“若是黃祖防守成功,那他實力也會受損,屆時主公派遣兵源補充,就會慢慢架空黃祖,最後逐步掌握江夏。”
“如今,我們的大敵還是北方的劉耀。”
說著程昱指了指地圖。
“諸位,請看,襄陽城的最後的屏障乃是鄧縣,一旦鄧縣失守,襄陽就會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
“我建議!立刻增兵駐紮在鄧縣的夏侯淵將軍!同時翻修鄧縣城牆!現如今鄧縣隻有五千守軍,而且城牆也並不堅固。”
“我們和並州軍的兵力、武器差距都太大了。”
“與其平原作戰,我們吃虧!”
“我們不如以鄧縣為中心,展開一場巨大的遊擊戰,將我們手頭上所有的兵力分散,讓所有將軍統領,目標就是襲擾他們的糧草、物資。”
“再過一段時間,就會入冬,入冬之後,我們便也就有了喘息的機會!”
“北方的道路會因為大雪覆蓋,北方幾個州的糧草將無法運輸,那個時候,我們便可以趁機大力發展軍隊,爭取明年和劉耀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