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隻見兵部尚書麵色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雙眼圓睜,怒不可遏地說道:“陛下啊!此人簡直就是信口雌黃、胡說八道!若不是有金順臣在,咱們的城池恐怕早就落入敵手,淪為一片廢墟啦!然而,這些心懷叵測的權臣們,在他失去利用價值時便毫不留情地將其陷害,貶為庶民。如今,當局勢緊張,無人願意前往抵禦強大的倭人大軍之際,陳國人來了,誰也不願意去配合,卻又想起了金順臣,並把這燙手山芋丟給他,誰都知道贏了沒功勞,輸了受牽連。可如今稍有轉機,他們居然還妄圖加害於他!難道他們真希望倭人長驅直入,踏破我朝山河不成?再者說了,據說金順臣已得到陳國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將軍的器重。倘若皇上聽信讒言,貿然將他處死,那叫皇上如何向人家陳國的大將軍解釋交待呢?”
然而,麵對兵部的指責與質疑,戶部尚書卻是毫不在意。他冷笑一聲,不屑一顧地說道:“哼!不過是一介賤民罷了,目光短淺,鼠目寸光。才立下些許微末功勞,就忘乎所以,連自己姓甚名誰都不知曉了。況且,皇上乃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統禦萬民。區區一個異國的大將軍而已,何需向其有所交代?即便他在陳國位高權重,那又如何?皇上貴為天子,豈會因一小臣而自降身份,陷於不義之地?你這般言語,分明是大逆不道,誤導皇上,膽大包天!”
皇帝此時眉頭緊皺,滿臉怒容地搖了搖頭,然後猛地站起身來,對著下方群臣大吼道:“夠了!都給朕閉嘴!金順臣的招兵之事,乃是朕提前默許的,你們無需再行追究!如今大戰局勢緊張,朕命令你們立刻派遣專人嚴密盯緊戰況的動向,並定期向金順臣索要最新的情報!”說罷,皇帝怒氣衝衝地用力一拍龍椅的扶手,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
緊接著,皇帝深吸一口氣,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但眼神依舊淩厲如刀,他目光一掃,落在了戶部尚書身上,沉聲問道:“那百花城現今情況如何?朕聽聞那裏已被陳國人當作後方大本營了?”
戶部尚書趕忙向前一步,微微躬身施禮後,苦著臉迴道:“迴陛下,確如您所聞啊。那陳國人不僅占據了我們不少官紳的土地,更是肆無忌憚地大肆擴建房屋。如今,在城外竟然又新建起了兩個小鎮。他們的兵馬在花城簡直如同紮下根一般,難以撼動。更令人憂心的是,那些兵士們也不好好操練,整日裏跟泥瓦匠似的,不是忙著蓋房子,就是在修路,甚至還去安頓從外地逃難而來的百姓,全然沒有一點正經事可做。微臣著實擔憂啊,長此以往,莫說是將倭人驅逐出境了,隻怕這陳國的大軍會趁機進一步侵占我國領土。倘若他們與倭人勾結起來,聯手對付我們,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恐怕我們的國家瞬間便會被瓜分殆盡啊!”
禮部侍郎連忙附和道:“陛下啊,戶部尚書大人所言甚是,確有幾分道理呢!就在不久前,咱們從陳國好不容易打探到了一些重要的消息,這些消息可是關乎此次前來支援咱們的陳國大軍喲!想當初,咱們向陳國發出求救信號時,滿心期待能盡快獲得援助。可誰曾想到,他們給咱的答複竟然是讓咱們耐心等待。原因無他,隻因他們南邊正與梁國打得不可開交呢!而咱們派出去的使團呢,那也是吃盡了苦頭,眼巴巴地在那兒苦等許久,卻始終未見援兵的影子。眼看著無望,使團便打算打道迴府。哪曉得,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突然聽聞有大批軍隊開拔而來。微臣當時心裏頭那個納悶呀,不禁尋思著,他們到底是從哪兒弄來這麽多兵力的?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批大軍竟是從南方調來的。這就讓微臣愈發狐疑起來啦,要知道,南方可是實打實的戰爭前沿地帶啊,按理說應該是兵員緊張、戰事吃緊才對,又怎會憑空冒出如此眾多的閑置兵士呢?而且數量之巨,足有數萬之眾呐!不過嘛,既然人家是趕來增援咱們的,微臣也就沒再往深處細究。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微臣觀察這支所謂的‘潘龍軍’的種種行事作風,心中的疑慮非但沒有消除,反而越發濃重起來。於是乎,微臣當機立斷,暗中派遣人手前去徹查此事。這不,昨日終於盼來了消息,陛下您猜猜看,這潘龍軍究竟是個什麽情況?嘿嘿,他們壓根兒就不是正規編製的軍隊呀!魚目混珠而已。”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猛地一沉,仿佛一塊巨石砸入平靜的湖麵,掀起陣陣漣漪。緊接著,他無奈地長歎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因為他深知,對於這件事情,自己根本無力掌控局麵,能有人前來已經算是不錯的情況了。於是,皇帝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說道:“別再跟朕賣關子了,趕緊把正事稟報上來!”
此時,站在下方的禮部侍郎連忙恭恭敬敬地迴應道:“啟奏陛下,據剛傳迴的情報,此次前來的蟠龍軍原本隻是一群盤踞在大陳蟠龍關旁蟠龍山上的山賊而已。起初,他們並未形成太大的勢力和影響,被陳國的大軍幾次圍剿,都走運的逃過一劫,但也沒能掀起多大風浪。之後也算他們有了天大的時運,恰逢陳國爆發大規模瘟疫,周邊地區的山賊、流民以及部分叛軍紛紛湧入這座山寨尋求庇護,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初期到處燒殺搶掠,弄來了巨量的糧食和物資,讓他們最後度過了這場大瘟疫。如此一來,這群烏合之眾竟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當地一顆難以拔除的大毒瘤。後來,當陳國的上一任大皇帝公孫宇決定禦駕親征,平定南方戰事之時,選擇對蟠龍山的山賊進行招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山賊居然同意歸降,並當場被封為將軍。然而,他們提出的條件卻是要來到我們鮮國,至於其真正目的究竟何在,目前尚不得而知啊。”
聽聞此言,一旁站著的戶部尚書那張原本還算平和的麵龐瞬間布滿陰霾,他不由自主地緊緊皺起眉頭,仿若被一片厚重的烏雲所籠罩,又好像本來計劃好的大計被外力打破而煩悶。隻見他微微低頭,暗自陷入沉思之中,表情更是精彩。
過了好一會兒,戶部尚書終於抬起頭來,聲音略帶凝重地開口說道:“哎呀,陛下呀,微臣心中著實有些擔憂呐......依臣之見,此事恐怕暗藏玄機。按理來說,既然這是一支招安而來的軍隊,不是穩定好軍心是不能執行任務的,那麽理應派遣陳國的正規軍前來我鮮國才更為妥當和合理。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此次竟然是這支名不見經傳、來路不明的蟠龍軍主動請纓。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緣由呢?實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啊!微臣不得不懷疑,他們是否心懷叵測,暗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詭計。所以,還望陛下能夠深思熟慮,謹慎行事啊!”說到這裏,戶部尚書突然雙膝跪地,然後恭恭敬敬地叩頭行禮,以極其懇切的態度懇請皇帝一定要慎重考慮這件事情。
隻見兵部尚書麵色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雙眼圓睜,怒不可遏地說道:“陛下啊!此人簡直就是信口雌黃、胡說八道!若不是有金順臣在,咱們的城池恐怕早就落入敵手,淪為一片廢墟啦!然而,這些心懷叵測的權臣們,在他失去利用價值時便毫不留情地將其陷害,貶為庶民。如今,當局勢緊張,無人願意前往抵禦強大的倭人大軍之際,陳國人來了,誰也不願意去配合,卻又想起了金順臣,並把這燙手山芋丟給他,誰都知道贏了沒功勞,輸了受牽連。可如今稍有轉機,他們居然還妄圖加害於他!難道他們真希望倭人長驅直入,踏破我朝山河不成?再者說了,據說金順臣已得到陳國那位威名赫赫的大將軍的器重。倘若皇上聽信讒言,貿然將他處死,那叫皇上如何向人家陳國的大將軍解釋交待呢?”
然而,麵對兵部的指責與質疑,戶部尚書卻是毫不在意。他冷笑一聲,不屑一顧地說道:“哼!不過是一介賤民罷了,目光短淺,鼠目寸光。才立下些許微末功勞,就忘乎所以,連自己姓甚名誰都不知曉了。況且,皇上乃是九五之尊,高高在上,統禦萬民。區區一個異國的大將軍而已,何需向其有所交代?即便他在陳國位高權重,那又如何?皇上貴為天子,豈會因一小臣而自降身份,陷於不義之地?你這般言語,分明是大逆不道,誤導皇上,膽大包天!”
皇帝此時眉頭緊皺,滿臉怒容地搖了搖頭,然後猛地站起身來,對著下方群臣大吼道:“夠了!都給朕閉嘴!金順臣的招兵之事,乃是朕提前默許的,你們無需再行追究!如今大戰局勢緊張,朕命令你們立刻派遣專人嚴密盯緊戰況的動向,並定期向金順臣索要最新的情報!”說罷,皇帝怒氣衝衝地用力一拍龍椅的扶手,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
緊接著,皇帝深吸一口氣,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但眼神依舊淩厲如刀,他目光一掃,落在了戶部尚書身上,沉聲問道:“那百花城現今情況如何?朕聽聞那裏已被陳國人當作後方大本營了?”
戶部尚書趕忙向前一步,微微躬身施禮後,苦著臉迴道:“迴陛下,確如您所聞啊。那陳國人不僅占據了我們不少官紳的土地,更是肆無忌憚地大肆擴建房屋。如今,在城外竟然又新建起了兩個小鎮。他們的兵馬在花城簡直如同紮下根一般,難以撼動。更令人憂心的是,那些兵士們也不好好操練,整日裏跟泥瓦匠似的,不是忙著蓋房子,就是在修路,甚至還去安頓從外地逃難而來的百姓,全然沒有一點正經事可做。微臣著實擔憂啊,長此以往,莫說是將倭人驅逐出境了,隻怕這陳國的大軍會趁機進一步侵占我國領土。倘若他們與倭人勾結起來,聯手對付我們,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恐怕我們的國家瞬間便會被瓜分殆盡啊!”
禮部侍郎連忙附和道:“陛下啊,戶部尚書大人所言甚是,確有幾分道理呢!就在不久前,咱們從陳國好不容易打探到了一些重要的消息,這些消息可是關乎此次前來支援咱們的陳國大軍喲!想當初,咱們向陳國發出求救信號時,滿心期待能盡快獲得援助。可誰曾想到,他們給咱的答複竟然是讓咱們耐心等待。原因無他,隻因他們南邊正與梁國打得不可開交呢!而咱們派出去的使團呢,那也是吃盡了苦頭,眼巴巴地在那兒苦等許久,卻始終未見援兵的影子。眼看著無望,使團便打算打道迴府。哪曉得,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突然聽聞有大批軍隊開拔而來。微臣當時心裏頭那個納悶呀,不禁尋思著,他們到底是從哪兒弄來這麽多兵力的?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批大軍竟是從南方調來的。這就讓微臣愈發狐疑起來啦,要知道,南方可是實打實的戰爭前沿地帶啊,按理說應該是兵員緊張、戰事吃緊才對,又怎會憑空冒出如此眾多的閑置兵士呢?而且數量之巨,足有數萬之眾呐!不過嘛,既然人家是趕來增援咱們的,微臣也就沒再往深處細究。然而,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微臣觀察這支所謂的‘潘龍軍’的種種行事作風,心中的疑慮非但沒有消除,反而越發濃重起來。於是乎,微臣當機立斷,暗中派遣人手前去徹查此事。這不,昨日終於盼來了消息,陛下您猜猜看,這潘龍軍究竟是個什麽情況?嘿嘿,他們壓根兒就不是正規編製的軍隊呀!魚目混珠而已。”
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猛地一沉,仿佛一塊巨石砸入平靜的湖麵,掀起陣陣漣漪。緊接著,他無奈地長歎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因為他深知,對於這件事情,自己根本無力掌控局麵,能有人前來已經算是不錯的情況了。於是,皇帝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說道:“別再跟朕賣關子了,趕緊把正事稟報上來!”
此時,站在下方的禮部侍郎連忙恭恭敬敬地迴應道:“啟奏陛下,據剛傳迴的情報,此次前來的蟠龍軍原本隻是一群盤踞在大陳蟠龍關旁蟠龍山上的山賊而已。起初,他們並未形成太大的勢力和影響,被陳國的大軍幾次圍剿,都走運的逃過一劫,但也沒能掀起多大風浪。之後也算他們有了天大的時運,恰逢陳國爆發大規模瘟疫,周邊地區的山賊、流民以及部分叛軍紛紛湧入這座山寨尋求庇護,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初期到處燒殺搶掠,弄來了巨量的糧食和物資,讓他們最後度過了這場大瘟疫。如此一來,這群烏合之眾竟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當地一顆難以拔除的大毒瘤。後來,當陳國的上一任大皇帝公孫宇決定禦駕親征,平定南方戰事之時,選擇對蟠龍山的山賊進行招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山賊居然同意歸降,並當場被封為將軍。然而,他們提出的條件卻是要來到我們鮮國,至於其真正目的究竟何在,目前尚不得而知啊。”
聽聞此言,一旁站著的戶部尚書那張原本還算平和的麵龐瞬間布滿陰霾,他不由自主地緊緊皺起眉頭,仿若被一片厚重的烏雲所籠罩,又好像本來計劃好的大計被外力打破而煩悶。隻見他微微低頭,暗自陷入沉思之中,表情更是精彩。
過了好一會兒,戶部尚書終於抬起頭來,聲音略帶凝重地開口說道:“哎呀,陛下呀,微臣心中著實有些擔憂呐......依臣之見,此事恐怕暗藏玄機。按理來說,既然這是一支招安而來的軍隊,不是穩定好軍心是不能執行任務的,那麽理應派遣陳國的正規軍前來我鮮國才更為妥當和合理。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此次竟然是這支名不見經傳、來路不明的蟠龍軍主動請纓。這其中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緣由呢?實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啊!微臣不得不懷疑,他們是否心懷叵測,暗藏著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詭計。所以,還望陛下能夠深思熟慮,謹慎行事啊!”說到這裏,戶部尚書突然雙膝跪地,然後恭恭敬敬地叩頭行禮,以極其懇切的態度懇請皇帝一定要慎重考慮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