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禮部尚書劉琦擔心自己兒子,左思右想下還是諫言道:“陛下,四殿下已經深入圖撒國腹地,從像周國借兵這個情況看,就是兵力不足,難以周全下部署,而三星地所在是防守的胡人,萬一胡人真的進攻,周國人會不會拚死抵抗,如若失陷,我們魯山軍的後路就又被切斷了,臣鬥膽諫言繼續支援四殿下,至少不能讓他後方空虛,不然臣很擔心又出現如幽山兵被切斷後援一樣的情況。”
劉琦的話音剛落,吏部侍郎擔憂道:“陛下,袁浩是陳國降將,此次委以大任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而且他帶的手下全是一水的陳國舊部,從此次會戰就看出,他們戰鬥力驚人,武器裝備也都優於地方府兵,如若袁浩率兵反叛,必成大患,不得不防範。”
一名老臣此時也發話道:“陛下,那耿瓦齊嘎一聽名字就是大漠人,怎能讓他去領兵打大漠人,關鍵時候很容易因為同族之情而放對方一馬留下後患,臣建議其避嫌。”
隨著朝堂上大臣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沒一個說好話的,這讓沈允天的臉色逐漸陰鬱,本來自己兒子打了勝仗,現在處境還很危險,他就擔心老四安全,現在這群臣中,竟然沒有幾個擔心老四安危,大多是想拆台的,想想就氣不打一處來。怒斥道:“人都上了前線,迴來,迴不來還兩說,你們就想讓這個迴來,那個下去的。你們行,我馬上把你們都拉了前線去,頂替他們,這樣省的也讓人說閑話,那幾個小子也不用整天把頭栓了褲腰帶上聽你們數落。現在箭在弦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你們這些讀了這麽多年書的臣子不懂嗎?”
朝堂之下鴉雀無聲,誰都看出皇帝生氣了,本來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現在沒必要在朝堂上自找麻煩。之後都是些瑣事,終歸是不歡而散……
沈允天把幾個親信都叫到書房,商量前線的事,畢竟現在看來,如果沒有胡人搗亂,廣大漠人就能讓沈尚雲喝一壺的,他們必定會報複,而且兵力占盡優勢。圖撒國皇家的情況還得等幾日才能有消息,如果他們要是完全沒有了抵抗能力,就得考慮把沈尚雲撤下來。
沈允天今天有些煩躁,昨天他那個夢讓他膽戰心驚,今天朝堂上群臣的冷漠,更讓他想發脾氣。他盯著書房裏的幾個老臣,歎了聲氣:“唉,朕這麽多年都沒有今天傷心,我們大梁死了幽山郡的五萬大軍,老四還在那這麽危險的地方,朝堂上眾臣關心的不是我們大軍安危,還指手畫腳,看來朕是把他們養的太肥,不知道吃苦的日子怎麽過了。”
天狼營營主龔正給沈允天寬心道:“陛下,這次他們隻不過是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他們又不疼不癢的,所以說那些不鹹不淡的話,現在他們隻要不搗亂就已經挺好,能做好自己的事就不錯了,別指望他們能出什麽好主意。陛下想做什麽,就直接下旨吧,有些事越早越好。”
禮部尚書劉琦也附和道:“陛下,我們能出的主意終歸是要匯總到您那裏,最後拍板定乾坤。所以他們說什麽你就聽著,有用的就參考,沒用的就當耳旁風。”
沈允天點了點頭:“朕老了,這些小輩要是再不起來,以後就很難有什麽作為。老四去圖撒國,很多臣子都說該讓太子去,可是太子萬一去了,勝還好,敗了不管是被俘、被殺都會有無盡的麻煩。有人說我偏向老四,可是如果太子出了事,不就與公孫宇被擒是一樣的後果。”
戶部尚書安慰道:“陛下,幾個皇子都很優秀,實屬難得,而且現在各國形勢屬我們比較安穩,沒有像南宗一樣有很大的內憂,也沒有像圖撒一樣有如此大的外患,陳國更別提了。所以陛下,您受上蒼庇護,此次四殿下,也必能逢兇化吉,”
戶部尚書的話提醒了龔正:“嗬嗬,陛下,您是不知道陳國現在有多熱鬧,他們現在全國都選擇性戰隊,打仗小仗的要說打了不少,但是沒死多少人,主要是都是同宗,打一半看勢頭不對就投降。兩邊的人也習慣了,有的時候一圍城,城裏的看沒什麽活路就直接投降了,又反過來加入了對方。最搞笑的是,有的城池反複被圍,然後牆頭草一樣來迴倒戈。後來幹脆都不關城門了,誰來了插個旗就代表占領了,有些胡鬧了現在。不過公孫燁的確有兩把刷子,他這種人沒想到也籠絡到很多人,不過也多虧了公孫宇上位時間短,很多人不服氣,要是在位個一兩年,也不至於讓公孫燁鑽了空子。陛下您說的銀票之事因為此次內訌,看來是要發案了,部分軍餉用的銀票,拿著紙糊弄當兵的可不好辦。關鍵是有些臨近州郡也不穩,他們的銀票馬上就會因為政權交替,變成廢紙,看看公孫宇和公孫勝如何處置吧。哦,還有個事,我覺得公孫燁失敗的可能性最大,他開始賣官了,而且很多被占領的地方也賣,美其名曰‘風險官憑‘,如若哪天收複失地,他們就可以憑此上任,而且這價格是一砍再砍,當然買官的都是商賈,這錢是不花以後也不一定能在這亂世存的住,所以索性很多人都買上官,萬一走運就都連本帶利的撈迴來了,而且這錢對於他們也是九牛一毛,有的給家丁都買上個小官當福利發下去。一時間京城坊市出現了買賣官位的小市場,還互相炒作,對一些敏感或者油水多的地方實權官職,更是把價格炒上了天。他們吏部之人也趁機撈了不少油水,總之,這是要滅國的節奏。……”
沈允天聽了幾人的話,皺著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他迴頭想想,自己是看的有些太遠了,現在的主要問題,還是先解決老四安全的問題。
禮部尚書劉琦擔心自己兒子,左思右想下還是諫言道:“陛下,四殿下已經深入圖撒國腹地,從像周國借兵這個情況看,就是兵力不足,難以周全下部署,而三星地所在是防守的胡人,萬一胡人真的進攻,周國人會不會拚死抵抗,如若失陷,我們魯山軍的後路就又被切斷了,臣鬥膽諫言繼續支援四殿下,至少不能讓他後方空虛,不然臣很擔心又出現如幽山兵被切斷後援一樣的情況。”
劉琦的話音剛落,吏部侍郎擔憂道:“陛下,袁浩是陳國降將,此次委以大任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而且他帶的手下全是一水的陳國舊部,從此次會戰就看出,他們戰鬥力驚人,武器裝備也都優於地方府兵,如若袁浩率兵反叛,必成大患,不得不防範。”
一名老臣此時也發話道:“陛下,那耿瓦齊嘎一聽名字就是大漠人,怎能讓他去領兵打大漠人,關鍵時候很容易因為同族之情而放對方一馬留下後患,臣建議其避嫌。”
隨著朝堂上大臣們七嘴八舌的議論,沒一個說好話的,這讓沈允天的臉色逐漸陰鬱,本來自己兒子打了勝仗,現在處境還很危險,他就擔心老四安全,現在這群臣中,竟然沒有幾個擔心老四安危,大多是想拆台的,想想就氣不打一處來。怒斥道:“人都上了前線,迴來,迴不來還兩說,你們就想讓這個迴來,那個下去的。你們行,我馬上把你們都拉了前線去,頂替他們,這樣省的也讓人說閑話,那幾個小子也不用整天把頭栓了褲腰帶上聽你們數落。現在箭在弦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你們這些讀了這麽多年書的臣子不懂嗎?”
朝堂之下鴉雀無聲,誰都看出皇帝生氣了,本來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現在沒必要在朝堂上自找麻煩。之後都是些瑣事,終歸是不歡而散……
沈允天把幾個親信都叫到書房,商量前線的事,畢竟現在看來,如果沒有胡人搗亂,廣大漠人就能讓沈尚雲喝一壺的,他們必定會報複,而且兵力占盡優勢。圖撒國皇家的情況還得等幾日才能有消息,如果他們要是完全沒有了抵抗能力,就得考慮把沈尚雲撤下來。
沈允天今天有些煩躁,昨天他那個夢讓他膽戰心驚,今天朝堂上群臣的冷漠,更讓他想發脾氣。他盯著書房裏的幾個老臣,歎了聲氣:“唉,朕這麽多年都沒有今天傷心,我們大梁死了幽山郡的五萬大軍,老四還在那這麽危險的地方,朝堂上眾臣關心的不是我們大軍安危,還指手畫腳,看來朕是把他們養的太肥,不知道吃苦的日子怎麽過了。”
天狼營營主龔正給沈允天寬心道:“陛下,這次他們隻不過是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他們又不疼不癢的,所以說那些不鹹不淡的話,現在他們隻要不搗亂就已經挺好,能做好自己的事就不錯了,別指望他們能出什麽好主意。陛下想做什麽,就直接下旨吧,有些事越早越好。”
禮部尚書劉琦也附和道:“陛下,我們能出的主意終歸是要匯總到您那裏,最後拍板定乾坤。所以他們說什麽你就聽著,有用的就參考,沒用的就當耳旁風。”
沈允天點了點頭:“朕老了,這些小輩要是再不起來,以後就很難有什麽作為。老四去圖撒國,很多臣子都說該讓太子去,可是太子萬一去了,勝還好,敗了不管是被俘、被殺都會有無盡的麻煩。有人說我偏向老四,可是如果太子出了事,不就與公孫宇被擒是一樣的後果。”
戶部尚書安慰道:“陛下,幾個皇子都很優秀,實屬難得,而且現在各國形勢屬我們比較安穩,沒有像南宗一樣有很大的內憂,也沒有像圖撒一樣有如此大的外患,陳國更別提了。所以陛下,您受上蒼庇護,此次四殿下,也必能逢兇化吉,”
戶部尚書的話提醒了龔正:“嗬嗬,陛下,您是不知道陳國現在有多熱鬧,他們現在全國都選擇性戰隊,打仗小仗的要說打了不少,但是沒死多少人,主要是都是同宗,打一半看勢頭不對就投降。兩邊的人也習慣了,有的時候一圍城,城裏的看沒什麽活路就直接投降了,又反過來加入了對方。最搞笑的是,有的城池反複被圍,然後牆頭草一樣來迴倒戈。後來幹脆都不關城門了,誰來了插個旗就代表占領了,有些胡鬧了現在。不過公孫燁的確有兩把刷子,他這種人沒想到也籠絡到很多人,不過也多虧了公孫宇上位時間短,很多人不服氣,要是在位個一兩年,也不至於讓公孫燁鑽了空子。陛下您說的銀票之事因為此次內訌,看來是要發案了,部分軍餉用的銀票,拿著紙糊弄當兵的可不好辦。關鍵是有些臨近州郡也不穩,他們的銀票馬上就會因為政權交替,變成廢紙,看看公孫宇和公孫勝如何處置吧。哦,還有個事,我覺得公孫燁失敗的可能性最大,他開始賣官了,而且很多被占領的地方也賣,美其名曰‘風險官憑‘,如若哪天收複失地,他們就可以憑此上任,而且這價格是一砍再砍,當然買官的都是商賈,這錢是不花以後也不一定能在這亂世存的住,所以索性很多人都買上官,萬一走運就都連本帶利的撈迴來了,而且這錢對於他們也是九牛一毛,有的給家丁都買上個小官當福利發下去。一時間京城坊市出現了買賣官位的小市場,還互相炒作,對一些敏感或者油水多的地方實權官職,更是把價格炒上了天。他們吏部之人也趁機撈了不少油水,總之,這是要滅國的節奏。……”
沈允天聽了幾人的話,皺著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他迴頭想想,自己是看的有些太遠了,現在的主要問題,還是先解決老四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