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3 章 南北地域生存差距
(接上文……)
現在的土山部可汗也不像之前一樣,答應孫雲楚不出兵圖撒國,就堅決不踏入圖撒國了。以前他也很後悔,看著別的部族大肆搶掠,覺得自己光抓了個孫雲楚實在是太虧了。自己想出兵,但是又覺得之前跟別的可汗都吹下了,自己不去,有點下不來台。這次胡人打過來,就不一樣了,整個圖撒幾乎覆滅,蝸居在南方梧桐城一帶,孫雲楚再鬧也沒用了,圖撒國都快沒了,現在出了玉女關,保不齊走不了多久就是胡人的地界了,也沒有什麽違背不違背之前言行的事了,現在的孫雲楚要早產,也顧不得他,自己琢磨著怎麽介入進去,也撈點好處。
最近經常下雨,讓土山部在旅途上補給水源的位置,顯得不怎麽重要,這是很反常的一件事。大漠少雨誰都知道的事,今年有想澇的感覺,畢竟這才農曆五月,還沒到盛夏,屆時如果大雨不斷,行軍還是個麻煩事……
梁國皇城……
最近沈允天老是咳嗽,雖說是老毛病,但是現在咳嗽有些加重,太醫換了好幾茬也沒看出病症,就說注意保暖,也許是受了風寒,摸脈也隻是體虛,肺氣鬱結。這幾日沈允天因為老咳嗽,直接搬到了天南苑,休養幾日,政事交給幾個權臣處理,有大事需要他定奪的,直接去天南苑請示。
九皇子年紀小,自幼體弱多病,沈允天此次來天南苑休養,讓老九陪著解悶。
九皇子給沈允天斟茶,便坐在一邊問東問西,沈允天自然是閉著眼睛,享受這天倫之樂,來迴有答。
九皇子雙手托著腮問道:“父皇,您說這南宗國怎麽這麽富裕呢,我看這各國地圖上,越往北越窮,越往南越富裕,您說是什麽原因呢?”
沈允天躺在搖椅上,睜開了眼睛:“九啊,國與國你可以看成是兩個人,一個住了南方,一個住了北方。他們兩個如果都幹一樣的事,比如做個飯店夥計吧,都開一千錢一個月。南方幾乎無寒暑,他一身布卦穿了十個月,剩下兩個月冷了點買了件布袍。北方的寒暑明顯,冬日的衣服最多,大套小,皮襖、棉褲少不了,鞋子都得厚的不得了,不然都活不了。這套冬日棉衣置辦下來,少了得一個月銀錢。春秋與夏又不能一件衣服了事,這衣服上的花銷,北方就比南方多了不知多少費用。”
九皇子像是開了竅:“父皇,你這麽說我就明白多了,這南方水稻兩季,極南之地甚至收三季,這糧食產量就讓北方落後南方不知多少,這也是北方人口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多到一定程度都吃不上飯,也就要通過打仗和天災消耗了。”
沈允天又咳嗽了起來,不過很欣慰,平複後閉上眼睛,口裏卻說到:“這南北就因季節之原因,貧富差距就能拉開,但是南方多雨,天潮,存儲東西容易發黴變質,又給他們在存儲上製造了不少麻煩,可北方的天,遇到大旱還不如被水淹了,孬好,那樣不至於渴死、餓死。隻要人活著,後麵就還有活路,至少草木還在。北方大旱之下,草木皆無,人吃樹皮、挖草根都不能吃飽,所以曆代王朝才都已農業為重中之重,拚命讓農戶納稅交糧。這糧食不光是為了賣錢,補充國庫,大多是存儲,為了應對國家在災年之時,朝堂有糧食去救濟,不置於讓自己的子民因為天災而餓死。不過商人多會因此而哄抬糧價,賺黑心錢,所以曆朝皇室都對他們恨之入骨,重農抑商。
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但是商人無德,就會魚肉百姓,甚至激起民變,從而給地方上帶來風險,所以抑商之政從古至今,商人之子不得參加科舉。想入仕除非有真本事,就像你四哥手下的曹峰和子凡,二人能力超群,由人引薦,機緣巧合下,為國家而商,斷私利,才能被皇家重視。地方上再有錢的商人,也是低人一等。
再說這南北最大差異之處的冬季,冬日之苦南方人是很少受得了的。如那薑國的寒冬臘月,是可以滴水成冰的,那裏要飯的人十有八九過不了冬,野貓野狗也幸免不了。再往北的羅莎國,據說冬日風雪數月,西方一國夏日入羅莎國,冬日未迴,再探,幾十萬大軍凍死於行軍的山穀。說到這羅莎國,這世上除了羅莎國自己,你知道隻有誰能征服他們嗎?”
九皇子想了半天,覺得還是薑國最有可能,他覺得薑國人至少比他們梁國和陳國人還不怕凍,畢竟他們身處羅莎國邊上。可是他也聽說早年間薑國真的打過羅莎國,那次也是因為寒冬大雪,最終薑國全軍覆沒,此後數十年都未動幹戈。不過好在薑國也是打過羅莎國了,能多年保持和平,也算是不錯的戰績!他細思量了一會迴到道:“父皇,我覺得是薑國,薑國能滲透我們中原各國,就一定會滲透他的鄰國羅莎國,而且他們也打過,雙方不分勝負。”
沈允天聽是薑國,搖了搖頭:“九兒,你還是小,這薑國狼子野心,他要是有能吃掉羅莎國的能力,早就吃了,還會等到現在。陳國這種水平他這麽多年都沒吃了,說明他地麵部隊作戰能力也就寥廖,薑國最擅長的是什麽?是謀略戰,滲透戰!他們幾千精英細作遍布天下,這些人是在冊的,不在冊的又有多少,位高不能寫在冊上的又有多少?他們靠這,給其他國家搗亂還真有可能顛覆其政權,要不是薑國現在沒有原來強大,陳國這次不會隻是丟北方幾個州郡的事,而且薑國也應該也注意到了西邊的事,他們做的還是保守,怕大漠人一直打到中原,如果他們窩裏亂,會不會遭到中原各國的討伐,也算留了陳國一命。所以薑國是不對的。你有沒有考慮過草原?”
(接上文……)
現在的土山部可汗也不像之前一樣,答應孫雲楚不出兵圖撒國,就堅決不踏入圖撒國了。以前他也很後悔,看著別的部族大肆搶掠,覺得自己光抓了個孫雲楚實在是太虧了。自己想出兵,但是又覺得之前跟別的可汗都吹下了,自己不去,有點下不來台。這次胡人打過來,就不一樣了,整個圖撒幾乎覆滅,蝸居在南方梧桐城一帶,孫雲楚再鬧也沒用了,圖撒國都快沒了,現在出了玉女關,保不齊走不了多久就是胡人的地界了,也沒有什麽違背不違背之前言行的事了,現在的孫雲楚要早產,也顧不得他,自己琢磨著怎麽介入進去,也撈點好處。
最近經常下雨,讓土山部在旅途上補給水源的位置,顯得不怎麽重要,這是很反常的一件事。大漠少雨誰都知道的事,今年有想澇的感覺,畢竟這才農曆五月,還沒到盛夏,屆時如果大雨不斷,行軍還是個麻煩事……
梁國皇城……
最近沈允天老是咳嗽,雖說是老毛病,但是現在咳嗽有些加重,太醫換了好幾茬也沒看出病症,就說注意保暖,也許是受了風寒,摸脈也隻是體虛,肺氣鬱結。這幾日沈允天因為老咳嗽,直接搬到了天南苑,休養幾日,政事交給幾個權臣處理,有大事需要他定奪的,直接去天南苑請示。
九皇子年紀小,自幼體弱多病,沈允天此次來天南苑休養,讓老九陪著解悶。
九皇子給沈允天斟茶,便坐在一邊問東問西,沈允天自然是閉著眼睛,享受這天倫之樂,來迴有答。
九皇子雙手托著腮問道:“父皇,您說這南宗國怎麽這麽富裕呢,我看這各國地圖上,越往北越窮,越往南越富裕,您說是什麽原因呢?”
沈允天躺在搖椅上,睜開了眼睛:“九啊,國與國你可以看成是兩個人,一個住了南方,一個住了北方。他們兩個如果都幹一樣的事,比如做個飯店夥計吧,都開一千錢一個月。南方幾乎無寒暑,他一身布卦穿了十個月,剩下兩個月冷了點買了件布袍。北方的寒暑明顯,冬日的衣服最多,大套小,皮襖、棉褲少不了,鞋子都得厚的不得了,不然都活不了。這套冬日棉衣置辦下來,少了得一個月銀錢。春秋與夏又不能一件衣服了事,這衣服上的花銷,北方就比南方多了不知多少費用。”
九皇子像是開了竅:“父皇,你這麽說我就明白多了,這南方水稻兩季,極南之地甚至收三季,這糧食產量就讓北方落後南方不知多少,這也是北方人口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多到一定程度都吃不上飯,也就要通過打仗和天災消耗了。”
沈允天又咳嗽了起來,不過很欣慰,平複後閉上眼睛,口裏卻說到:“這南北就因季節之原因,貧富差距就能拉開,但是南方多雨,天潮,存儲東西容易發黴變質,又給他們在存儲上製造了不少麻煩,可北方的天,遇到大旱還不如被水淹了,孬好,那樣不至於渴死、餓死。隻要人活著,後麵就還有活路,至少草木還在。北方大旱之下,草木皆無,人吃樹皮、挖草根都不能吃飽,所以曆代王朝才都已農業為重中之重,拚命讓農戶納稅交糧。這糧食不光是為了賣錢,補充國庫,大多是存儲,為了應對國家在災年之時,朝堂有糧食去救濟,不置於讓自己的子民因為天災而餓死。不過商人多會因此而哄抬糧價,賺黑心錢,所以曆朝皇室都對他們恨之入骨,重農抑商。
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但是商人無德,就會魚肉百姓,甚至激起民變,從而給地方上帶來風險,所以抑商之政從古至今,商人之子不得參加科舉。想入仕除非有真本事,就像你四哥手下的曹峰和子凡,二人能力超群,由人引薦,機緣巧合下,為國家而商,斷私利,才能被皇家重視。地方上再有錢的商人,也是低人一等。
再說這南北最大差異之處的冬季,冬日之苦南方人是很少受得了的。如那薑國的寒冬臘月,是可以滴水成冰的,那裏要飯的人十有八九過不了冬,野貓野狗也幸免不了。再往北的羅莎國,據說冬日風雪數月,西方一國夏日入羅莎國,冬日未迴,再探,幾十萬大軍凍死於行軍的山穀。說到這羅莎國,這世上除了羅莎國自己,你知道隻有誰能征服他們嗎?”
九皇子想了半天,覺得還是薑國最有可能,他覺得薑國人至少比他們梁國和陳國人還不怕凍,畢竟他們身處羅莎國邊上。可是他也聽說早年間薑國真的打過羅莎國,那次也是因為寒冬大雪,最終薑國全軍覆沒,此後數十年都未動幹戈。不過好在薑國也是打過羅莎國了,能多年保持和平,也算是不錯的戰績!他細思量了一會迴到道:“父皇,我覺得是薑國,薑國能滲透我們中原各國,就一定會滲透他的鄰國羅莎國,而且他們也打過,雙方不分勝負。”
沈允天聽是薑國,搖了搖頭:“九兒,你還是小,這薑國狼子野心,他要是有能吃掉羅莎國的能力,早就吃了,還會等到現在。陳國這種水平他這麽多年都沒吃了,說明他地麵部隊作戰能力也就寥廖,薑國最擅長的是什麽?是謀略戰,滲透戰!他們幾千精英細作遍布天下,這些人是在冊的,不在冊的又有多少,位高不能寫在冊上的又有多少?他們靠這,給其他國家搗亂還真有可能顛覆其政權,要不是薑國現在沒有原來強大,陳國這次不會隻是丟北方幾個州郡的事,而且薑國也應該也注意到了西邊的事,他們做的還是保守,怕大漠人一直打到中原,如果他們窩裏亂,會不會遭到中原各國的討伐,也算留了陳國一命。所以薑國是不對的。你有沒有考慮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