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鍾聲在京城上空悠悠迴蕩,陽光灑在金鑾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王洪文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朝堂,整個人形容憔悴,眼眶深陷,布滿血絲的眼睛裏透著疲憊與焦慮。這幾日,他幾乎未曾合眼,為了追查刺客的下落,刑部上下被他折騰得人仰馬翻,可結果卻依舊毫無頭緒。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參拜,聲音整齊而洪亮,在空曠的大殿內久久迴響。易歸高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王洪文身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
“王愛卿,三日期限已到,那刺客之事,可有眉目?”易歸的聲音平靜,聽不出情緒。
王洪文心中一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帶著幾分沙啞與惶恐:“陛下恕罪,微臣無能,這幾日晝夜查訪,動用了刑部所有力量,可那刺客如人間蒸發一般,至今毫無蹤跡。”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眼神中滿是對王洪文的質疑與不滿。
“哼,堂堂刑部尚書,連個刺客都抓不到,要你何用!”一位大臣忍不住出聲指責。
“就是,刑部大牢守衛森嚴,竟讓刺客來去自如,還殺了要犯,這傳出去,朝廷威嚴何在!”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王洪文跪在地上,頭壓得更低了,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他知道,自己若不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交代,這刑部尚書的位子恐怕是坐不穩了。
易歸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隻有王洪文沉重的唿吸聲。
“王愛卿,朕給了你三天時間,你卻毫無結果,此事你該如何解釋?”易歸看著王洪文,目光深邃。
王洪文顫抖著身子,磕了個頭,說道:“微臣罪該萬死,願接受陛下任何處罰。隻是這刺客手段高明,行事謹慎,微臣實在是……”
易歸沉默片刻,緩緩說道:“王愛卿,你掌管刑部多年,朕一直信任你。此次雖未抓到刺客,但念你盡心盡力,朕便從輕處罰,罰你一年俸祿,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陣驚訝的低語。眾人都以為皇上會嚴懲王洪文,沒想到隻是罰了一年俸祿,這處罰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輕了。
王洪文也有些愣住了,他本以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被革職查辦,沒想到皇上竟如此寬容。他連忙磕頭謝恩:“微臣謝陛下隆恩,微臣定當戴罪立功,繼續追查刺客,絕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易歸微微點頭,說道:“起來吧。此事就此作罷,朕不想再聽到有人提起。王愛卿,你刑部的職責重大,往後可要更加用心,莫要再出此類差錯。”
“微臣遵旨!”王洪文站起身來,退到一旁,心中卻滿是疑惑。他不明白皇上為何如此輕易地放過自己,這其中莫非另有隱情?
早朝結束後,大臣們陸續散去。王洪文心事重重地走出朝堂,迎麵碰上了宰輔魏征。
“王大人,留步。”魏征喚住王洪文,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王洪文停下腳步,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宰輔大人,不知有何事?”
魏征看了看四周,見無人注意,壓低聲音說道:“王大人,此次之事,頗為蹊蹺。皇上的處罰如此之輕,恐怕其中有深意啊。”
王洪文心中一動,他正有此疑惑,便問道:“宰輔大人何出此言?還望明示。”
魏征笑了笑,說道:“王大人,你我在這朝堂多年,有些事,心裏明白就好。這刺客,說不定與皇上有關。皇上如此處理,不過是想讓此事就此平息,不再追究。你呀,也別再深究了,免得惹禍上身。”
王洪文聽了,心中一驚,他雖然也曾懷疑過此事與皇上有關,但卻不敢確定。如今聽魏征這麽一說,他心中更是篤定了幾分。
“宰輔大人,這……這可是真的?”王洪文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魏征拍了拍王洪文的肩膀,說道:“王大人,有些事,不必問得太清楚。你隻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明哲保身便是。”
說完,魏征便轉身離去,留下王洪文站在原地,呆呆地出神。
迴到刑部衙門,王洪文坐在書房裏,思緒萬千。他想起魏征的話,又想起皇上的態度,心中漸漸明白了皇上的用意。易歸身為帝王,自然有他的考量。殺了沙溢二人,既可以避免易安王以此為借口造反,又能震懾朝中其他心懷不軌之人。而自己,不過是這場政治博弈中的一顆棋子,皇上罰自己一年俸祿,既是給群臣一個交代,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多管閑事。
“哎,伴君如伴虎啊!”王洪文長歎一聲,心中滿是無奈。他知道,自己以後在這朝堂上,行事要更加小心謹慎了。
與此同時,在皇宮內的禦書房裏,易歸正坐在書桌前,批閱著奏折。太監總管劉福恭敬地站在一旁,隨時等候皇上的吩咐。
“劉福,你說這朝堂上的大臣們,對朕處罰王洪文一事,會作何感想?”易歸放下手中的毛筆,抬起頭問道。
劉福連忙躬身說道:“陛下聖明,如此處罰,既彰顯了陛下的仁慈,又能讓大臣們明白陛下的威嚴。那些大臣們,想必都對陛下的英明決策佩服不已。”
易歸微微一笑,說道:“哼,他們心裏怎麽想,朕豈會不知。不過,朕不在乎他們的想法。隻要能穩住這朝堂,保住朕的江山,些許議論又算得了什麽。”
“陛下所言極是,陛下為了這江山社稷,日夜操勞,實在是天下百姓之福啊。”劉福連忙奉承道。
易歸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別淨說些好話。這幾日,密切關注易安王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朕匯報。”
“遵旨!”劉福領命退下。
易歸靠在椅子上,閉上眼睛,心中卻無法平靜。易安王一直是他的心頭大患,此次雖然殺了沙溢二人,暫時穩住了局麵,但他知道,易安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自己必須要早做準備,以防易安王謀反。
在京城的一座隱秘宅院裏,易安王正坐在客廳裏,臉色陰沉。易經站在一旁,神情緊張。
此情此景若是被易天涯看到一定震驚不已!
要知道“曉”的眼線可以說是遍布整個京城,飛進一個蒼蠅都可以知道是公是母!
而易安王暗中來到京城,易天涯居然絲毫不知情!
“王爺,沙溢二人被殺,看來皇上已經對我們動手了。”易經憂心忡忡地說道。
易安王冷哼一聲:“哼,這個易歸,果然心狠手辣。他以為殺了沙溢二人,就能阻止本王謀反嗎?簡直是癡心妄想!”
“王爺,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易經問道。
易安王沉思片刻,說道:“暫時按兵不動。此次之事,讓本王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操之過急。我們要從長計議,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王爺英明。不過,我們也要小心皇上的耳目,以免被他發現我們的計劃。”易經提醒道。
易安王點了點頭,說道:“你放心,本王自有分寸。這京城之中,到處都是易歸的眼線,我們行事一定要謹慎。”
“是,王爺。”易經應道。
易安王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天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與決絕:“易歸,你等著,總有一天,這皇位會是本王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京城表麵上依舊平靜,然而在這平靜之下,卻暗流湧動。易歸在朝堂上不斷鞏固自己的勢力,加強對朝政的掌控;易安王則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著起兵謀反的時機;而王洪文,在經曆了這次事件後,行事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他深知在這複雜的朝堂鬥爭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薑無道與高仙芝依舊在杜康的頂樓房間內商討著對策。他們密切關注著朝堂上的一舉一動,對易歸和易安王之間的爭鬥看得一清二楚。
“主人,易歸如此處理沙溢二人被殺之事,顯然是為了穩住局勢,避免易安王謀反。不過,易安王恐怕不會就此罷休,一場大戰,恐怕在所難免。”高仙芝分析道。
薑無道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易安王野心勃勃,怎會輕易放棄。這場爭鬥,將會影響整個越國的未來。我們必須要早做準備,無論誰勝誰負,都不能讓我們受到牽連。”
“主人放心,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讓沈陽撤迴京城,並且逐步收縮江南的生意。同時,我也在暗中聯絡各方勢力,以備不時之需。”高仙芝說道。
薑無道滿意地笑了笑,說道:“很好,你辦事,我放心。在這亂世之中,我們要想立足,就必須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是,主人。”高仙芝應道。
易天涯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心中對薑無道的敬佩之情愈發深厚。他知道,在這複雜的局勢下,薑無道總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易天涯,你要多向高仙芝學習,日後也好幫我分擔一些事務。”薑無道轉頭對易天涯說道。
易天涯連忙點頭:“是,主人。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
薑無道笑了笑,說道:“好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接下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平,我們要養精蓄銳,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眾人領命,各自退下。薑無道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京城的夜色,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這一場政治風暴,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有信心,能夠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時光匆匆,轉眼間又過了數月。在這數月裏,朝堂上表麵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易歸不斷打壓異己,提拔親信,將朝政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易安王則在暗中招兵買馬,囤積糧草,與朝中一些對易歸不滿的大臣勾結,準備隨時起兵謀反。
數月的暗潮湧動後,易安王加快了謀反的籌備步伐。他深知,要與易歸的朝廷抗衡,充足的物資和兵力是關鍵。於是,在他暗中掌控的城池裏,一場大規模的資源搜刮行動悄然展開。
易安王一聲令下,各地官員開始在轄區內瘋狂征收糧稅。原本按照慣例繳納的賦稅,在短短數日內竟翻了數倍。百姓們怨聲載道,田間辛苦勞作一年的收成,大半被官府強行收走。許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
“這日子還怎麽過啊!”一位老農望著被官兵搬空的糧倉,老淚縱橫,“家裏就剩下這點糧食,這往後的日子可咋熬喲!”他身旁的家人也是滿臉悲戚,年幼的孩子在一旁哭鬧著,聲音中滿是饑餓與恐懼。
除了征收糧稅,易安王還大肆征收壯丁。年輕力壯的男子紛紛被抓去充軍,整個城鎮鄉村一時間雞飛狗跳。許多家庭因此妻離子散,原本寧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
“我不去!我走了家裏的老母親和妻兒可怎麽辦!”一個年輕的丈夫拚命掙紮著,卻被如狼似虎的官兵死死按住,強行拖走。他的妻子在一旁哭天喊地,拉扯著官兵的衣角,卻被無情地推倒在地。
那些曾經收購沈氏糧店的掌櫃們,此時更是叫苦連天。易安王的手下隔三岔五就會上門敲詐勒索,以各種名目索要銀錢。稍有不從,便會被冠以各種罪名,店鋪被查封,人也會被抓進大牢。
“大人,我們實在是拿不出這麽多錢了啊!”一位糧店掌櫃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這幾個月糧稅翻了幾番,生意本就難做,再拿出這些錢,我們全家都得喝西北風了!”
然而,易安王的爪牙們根本不為所動,惡狠狠地說道:“少廢話!這是王爺的命令,你們要是不乖乖交錢,就別想在這地盤上混下去!”
這些掌櫃們無奈之下,隻能四處借債,拆東牆補西牆。有的甚至變賣家產,隻為了滿足易安王的貪欲。可即便如此,他們的日子依舊過得戰戰兢兢,不知道下一次又會被以什麽理由敲詐。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易安王的勢力卻在迅速壯大。他用搜刮來的銀錢購置了大量的兵器和糧草,招募的壯丁也在加緊訓練,一支初具規模的軍隊逐漸成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參拜,聲音整齊而洪亮,在空曠的大殿內久久迴響。易歸高坐在龍椅之上,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王洪文身上,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意。
“王愛卿,三日期限已到,那刺客之事,可有眉目?”易歸的聲音平靜,聽不出情緒。
王洪文心中一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帶著幾分沙啞與惶恐:“陛下恕罪,微臣無能,這幾日晝夜查訪,動用了刑部所有力量,可那刺客如人間蒸發一般,至今毫無蹤跡。”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眼神中滿是對王洪文的質疑與不滿。
“哼,堂堂刑部尚書,連個刺客都抓不到,要你何用!”一位大臣忍不住出聲指責。
“就是,刑部大牢守衛森嚴,竟讓刺客來去自如,還殺了要犯,這傳出去,朝廷威嚴何在!”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王洪文跪在地上,頭壓得更低了,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後背早已被汗水濕透。他知道,自己若不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交代,這刑部尚書的位子恐怕是坐不穩了。
易歸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隻有王洪文沉重的唿吸聲。
“王愛卿,朕給了你三天時間,你卻毫無結果,此事你該如何解釋?”易歸看著王洪文,目光深邃。
王洪文顫抖著身子,磕了個頭,說道:“微臣罪該萬死,願接受陛下任何處罰。隻是這刺客手段高明,行事謹慎,微臣實在是……”
易歸沉默片刻,緩緩說道:“王愛卿,你掌管刑部多年,朕一直信任你。此次雖未抓到刺客,但念你盡心盡力,朕便從輕處罰,罰你一年俸祿,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陣驚訝的低語。眾人都以為皇上會嚴懲王洪文,沒想到隻是罰了一年俸祿,這處罰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輕了。
王洪文也有些愣住了,他本以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甚至被革職查辦,沒想到皇上竟如此寬容。他連忙磕頭謝恩:“微臣謝陛下隆恩,微臣定當戴罪立功,繼續追查刺客,絕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易歸微微點頭,說道:“起來吧。此事就此作罷,朕不想再聽到有人提起。王愛卿,你刑部的職責重大,往後可要更加用心,莫要再出此類差錯。”
“微臣遵旨!”王洪文站起身來,退到一旁,心中卻滿是疑惑。他不明白皇上為何如此輕易地放過自己,這其中莫非另有隱情?
早朝結束後,大臣們陸續散去。王洪文心事重重地走出朝堂,迎麵碰上了宰輔魏征。
“王大人,留步。”魏征喚住王洪文,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王洪文停下腳步,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宰輔大人,不知有何事?”
魏征看了看四周,見無人注意,壓低聲音說道:“王大人,此次之事,頗為蹊蹺。皇上的處罰如此之輕,恐怕其中有深意啊。”
王洪文心中一動,他正有此疑惑,便問道:“宰輔大人何出此言?還望明示。”
魏征笑了笑,說道:“王大人,你我在這朝堂多年,有些事,心裏明白就好。這刺客,說不定與皇上有關。皇上如此處理,不過是想讓此事就此平息,不再追究。你呀,也別再深究了,免得惹禍上身。”
王洪文聽了,心中一驚,他雖然也曾懷疑過此事與皇上有關,但卻不敢確定。如今聽魏征這麽一說,他心中更是篤定了幾分。
“宰輔大人,這……這可是真的?”王洪文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魏征拍了拍王洪文的肩膀,說道:“王大人,有些事,不必問得太清楚。你隻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明哲保身便是。”
說完,魏征便轉身離去,留下王洪文站在原地,呆呆地出神。
迴到刑部衙門,王洪文坐在書房裏,思緒萬千。他想起魏征的話,又想起皇上的態度,心中漸漸明白了皇上的用意。易歸身為帝王,自然有他的考量。殺了沙溢二人,既可以避免易安王以此為借口造反,又能震懾朝中其他心懷不軌之人。而自己,不過是這場政治博弈中的一顆棋子,皇上罰自己一年俸祿,既是給群臣一個交代,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多管閑事。
“哎,伴君如伴虎啊!”王洪文長歎一聲,心中滿是無奈。他知道,自己以後在這朝堂上,行事要更加小心謹慎了。
與此同時,在皇宮內的禦書房裏,易歸正坐在書桌前,批閱著奏折。太監總管劉福恭敬地站在一旁,隨時等候皇上的吩咐。
“劉福,你說這朝堂上的大臣們,對朕處罰王洪文一事,會作何感想?”易歸放下手中的毛筆,抬起頭問道。
劉福連忙躬身說道:“陛下聖明,如此處罰,既彰顯了陛下的仁慈,又能讓大臣們明白陛下的威嚴。那些大臣們,想必都對陛下的英明決策佩服不已。”
易歸微微一笑,說道:“哼,他們心裏怎麽想,朕豈會不知。不過,朕不在乎他們的想法。隻要能穩住這朝堂,保住朕的江山,些許議論又算得了什麽。”
“陛下所言極是,陛下為了這江山社稷,日夜操勞,實在是天下百姓之福啊。”劉福連忙奉承道。
易歸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別淨說些好話。這幾日,密切關注易安王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朕匯報。”
“遵旨!”劉福領命退下。
易歸靠在椅子上,閉上眼睛,心中卻無法平靜。易安王一直是他的心頭大患,此次雖然殺了沙溢二人,暫時穩住了局麵,但他知道,易安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自己必須要早做準備,以防易安王謀反。
在京城的一座隱秘宅院裏,易安王正坐在客廳裏,臉色陰沉。易經站在一旁,神情緊張。
此情此景若是被易天涯看到一定震驚不已!
要知道“曉”的眼線可以說是遍布整個京城,飛進一個蒼蠅都可以知道是公是母!
而易安王暗中來到京城,易天涯居然絲毫不知情!
“王爺,沙溢二人被殺,看來皇上已經對我們動手了。”易經憂心忡忡地說道。
易安王冷哼一聲:“哼,這個易歸,果然心狠手辣。他以為殺了沙溢二人,就能阻止本王謀反嗎?簡直是癡心妄想!”
“王爺,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易經問道。
易安王沉思片刻,說道:“暫時按兵不動。此次之事,讓本王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操之過急。我們要從長計議,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王爺英明。不過,我們也要小心皇上的耳目,以免被他發現我們的計劃。”易經提醒道。
易安王點了點頭,說道:“你放心,本王自有分寸。這京城之中,到處都是易歸的眼線,我們行事一定要謹慎。”
“是,王爺。”易經應道。
易安王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天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與決絕:“易歸,你等著,總有一天,這皇位會是本王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京城表麵上依舊平靜,然而在這平靜之下,卻暗流湧動。易歸在朝堂上不斷鞏固自己的勢力,加強對朝政的掌控;易安王則在暗中積蓄力量,等待著起兵謀反的時機;而王洪文,在經曆了這次事件後,行事變得更加小心翼翼,他深知在這複雜的朝堂鬥爭中,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薑無道與高仙芝依舊在杜康的頂樓房間內商討著對策。他們密切關注著朝堂上的一舉一動,對易歸和易安王之間的爭鬥看得一清二楚。
“主人,易歸如此處理沙溢二人被殺之事,顯然是為了穩住局勢,避免易安王謀反。不過,易安王恐怕不會就此罷休,一場大戰,恐怕在所難免。”高仙芝分析道。
薑無道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易安王野心勃勃,怎會輕易放棄。這場爭鬥,將會影響整個越國的未來。我們必須要早做準備,無論誰勝誰負,都不能讓我們受到牽連。”
“主人放心,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讓沈陽撤迴京城,並且逐步收縮江南的生意。同時,我也在暗中聯絡各方勢力,以備不時之需。”高仙芝說道。
薑無道滿意地笑了笑,說道:“很好,你辦事,我放心。在這亂世之中,我們要想立足,就必須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是,主人。”高仙芝應道。
易天涯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心中對薑無道的敬佩之情愈發深厚。他知道,在這複雜的局勢下,薑無道總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帶領他們走向勝利。
“易天涯,你要多向高仙芝學習,日後也好幫我分擔一些事務。”薑無道轉頭對易天涯說道。
易天涯連忙點頭:“是,主人。我一定努力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
薑無道笑了笑,說道:“好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接下來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平,我們要養精蓄銳,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眾人領命,各自退下。薑無道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京城的夜色,心中思緒萬千。他知道,這一場政治風暴,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有信心,能夠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時光匆匆,轉眼間又過了數月。在這數月裏,朝堂上表麵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易歸不斷打壓異己,提拔親信,將朝政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易安王則在暗中招兵買馬,囤積糧草,與朝中一些對易歸不滿的大臣勾結,準備隨時起兵謀反。
數月的暗潮湧動後,易安王加快了謀反的籌備步伐。他深知,要與易歸的朝廷抗衡,充足的物資和兵力是關鍵。於是,在他暗中掌控的城池裏,一場大規模的資源搜刮行動悄然展開。
易安王一聲令下,各地官員開始在轄區內瘋狂征收糧稅。原本按照慣例繳納的賦稅,在短短數日內竟翻了數倍。百姓們怨聲載道,田間辛苦勞作一年的收成,大半被官府強行收走。許多家庭因此陷入困境,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
“這日子還怎麽過啊!”一位老農望著被官兵搬空的糧倉,老淚縱橫,“家裏就剩下這點糧食,這往後的日子可咋熬喲!”他身旁的家人也是滿臉悲戚,年幼的孩子在一旁哭鬧著,聲音中滿是饑餓與恐懼。
除了征收糧稅,易安王還大肆征收壯丁。年輕力壯的男子紛紛被抓去充軍,整個城鎮鄉村一時間雞飛狗跳。許多家庭因此妻離子散,原本寧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
“我不去!我走了家裏的老母親和妻兒可怎麽辦!”一個年輕的丈夫拚命掙紮著,卻被如狼似虎的官兵死死按住,強行拖走。他的妻子在一旁哭天喊地,拉扯著官兵的衣角,卻被無情地推倒在地。
那些曾經收購沈氏糧店的掌櫃們,此時更是叫苦連天。易安王的手下隔三岔五就會上門敲詐勒索,以各種名目索要銀錢。稍有不從,便會被冠以各種罪名,店鋪被查封,人也會被抓進大牢。
“大人,我們實在是拿不出這麽多錢了啊!”一位糧店掌櫃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這幾個月糧稅翻了幾番,生意本就難做,再拿出這些錢,我們全家都得喝西北風了!”
然而,易安王的爪牙們根本不為所動,惡狠狠地說道:“少廢話!這是王爺的命令,你們要是不乖乖交錢,就別想在這地盤上混下去!”
這些掌櫃們無奈之下,隻能四處借債,拆東牆補西牆。有的甚至變賣家產,隻為了滿足易安王的貪欲。可即便如此,他們的日子依舊過得戰戰兢兢,不知道下一次又會被以什麽理由敲詐。
在這一片混亂之中,易安王的勢力卻在迅速壯大。他用搜刮來的銀錢購置了大量的兵器和糧草,招募的壯丁也在加緊訓練,一支初具規模的軍隊逐漸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