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給小舅子的建議
重迴84東北開局幹死一頭大野豬 作者:大肥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姥爺帶著小婷子她們去小賣部了,我娘去我大哥那院兒了,說抓條魚來,晚上燉魚吃。”
王秀秀切了一塊蘋果下來,遞給許大海吃:
“我剛才和我娘說了,咱家那條大胖華子魚還活著呢,活的可好了,我娘不相信。”
說完話,王秀秀自己先笑了起來。
那條大胖華子魚非常貪吃,壽命還挺長,已經被小丫頭養成寵物魚了。
很快。
院子外邊傳來孩子們的嬉笑聲。
“小婷子她們迴來了!”
“嗯呐,我去給他們開門。”
王秀秀打開屋門,唿~一下子冷風吹了進來,往外看去,果然是一群孩子和老丈人王元德進了院子。
她看到孩子們還拿著糖葫蘆呢,有些驚訝的道:
“小賣部還有糖葫蘆呐?”
“不是在小賣部買的,是盤老六在賣糖葫蘆呢。”老丈人笑道:
“他之前倒騰紅參的錢,大部分都是借的,現在紅參讓人家沒收了,借的錢還是要還的啊??
這不,沒辦法了,賣賣糖葫蘆先賺些錢唄。”
不僅孩子們人手一根。
還有幾根富足的,進了屋之後,還給了許大海一根。
知道潘老六在賣糖葫蘆,許大海也有些驚訝,他是認識潘老六的,心粗嗓門大的一個家夥。
“這算是借錢創業啊,怎麽和當初的沈寬傑一樣呢?隻不過沈寬傑受不了債主追債,跑路了。
潘老六沒有跑路,選擇想辦法賺錢還債罷了。”
許大海咬了一口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味道還挺好:
“沈寬傑之前迴來了一趟?”
“是啊,這是在外邊兒賺到錢了,就迴來了。”老丈人滿臉慈祥的看著小家夥們吃糖葫蘆,笑著道:
“沈寬傑的模樣兒都變了,腦袋上還有一道疤,反正在外邊兒也不幹啥好事兒。
有人哄揚他在外邊兒搶劫,要不他怎麽賺這麽多錢啊??腦袋上還有疤。”
“啊?哈哈哈~”
許大海沒有多說什麽。
1986年的特區那邊兒也是相當亂的,很多人隻知道這個年代遍地是黃金,卻沒看到特區那邊兒每個月都失蹤很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死掉了,不知道被人埋哪兒了。
刑偵技術落後,也沒有攝像頭,很多案子都破不了的。
日影西斜。
天色漸晚,丈母娘抓魚迴來了,開始做飯。
晚上除了燉了一條魚之外,還從許大海一家整來的那一條麅子腿上,切下來了一些肉,拌餡兒包了一些餃子。
等香噴噴的魚肉和餃子都端上桌,就已經夜裏七點多了。
嗚嗚嗚~嗚嗚嗚~
窗外冷風陣陣,吹的窗戶發出咣當~咣當的響聲。
許大海,老丈人王元德,小舅子王仁慶他們一起盤坐在炕桌旁邊,在屋裏喝著溫好的小酒,吃著美食,別提多自在了。
除了聊政治,聊軍事,聊當年抗戰的事兒外,話題慢慢的又轉移到蓋房子上。
老丈人王元德是瓦工,歲數大了本來都要不幹了,但是蓋房子的人太多了,總是過來找。
有的還提著一些禮品,態度很好,左拐右拐的還能攀上一些親戚關係。
老丈人王元德抹不開麵子,所以今年沒少沒少拿著瓦工刀子,幫別人蓋房子。
“幫人蓋房子,那別人給多少錢呢?”許大海抿了一口酒,夾著魚肉吃著。
“一般就是主家出建築材料,俺們就是幫人幹活,中午管一頓飯,一個人一天給2塊錢。”
老丈人夾著餃子沾沾醋,放進嘴裏美美的吃著,怡然自得。
凡是找他幫忙蓋房子的,都是要說不少好話的,老丈人覺的自己很有麵子。
小舅子王仁慶坐在許大海左邊,吃一個餃子咬一口蒜,哼唧道:
“給的錢不多,一天2塊錢,幹滿一個月也才60塊錢啊?誰家偶爾沒點事兒啊,一個月怎麽著也抵耽誤幾天。
合算下來一個月也就50塊錢出頭,可能還沒有50塊錢呢……這麽大歲數了,幹脆別幹了,在家歇歇得了。”
“嘿!你個兔崽子!在家歇著誰給錢啊??”老丈人眼睛一瞪,拿起筷子來就要抽他的腦袋。
“這又是咋了?吃個飯還不能好好吃啦!?”
丈母娘連忙起身奪過筷子去,瞪了老丈人一眼,同時朝他示意了一下許大海和王秀秀。
意思很明顯——閨女和姑爺好不容易來一趟,有啥火兒也要忍一忍。
許大海也看見氣氛有些不對,連忙岔開話題,又說起了建國以前的事。
老丈人王元德今年58歲,也就是1928年出生的,在建國以前生活了20多年呢,對很多事情的記憶當然是極為深刻和清晰的。
饑餓,土匪,地主,洋鬼子,白狗子………
說到當年的淒慘,痛苦,掙紮,絕望……老丈人王元德不由的眼中含淚。
“所以說啊,現在的日子已經很好了啊,雖然衣服上都是補丁,連著好幾個月也吃不上幾頓葷腥,但已經很好了。”
老丈人最後說道。
“怎麽又說起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了?行了,快吃飯吧。”
丈母娘苗遠蓉家當年就是地主,算良紳了,因此她爸媽保住了性命,隻是財產充公,家境一下子跌到穀底是避免不了的了。
吃完了晚飯後。
小舅子王仁慶帶著許大海去外邊兒散散步,順便去附近的小賣部買醬油。
打醬油這活兒,一直還是小舅子在做的。
寒風凜冽,燈光稀疏,街上偶爾有一輛東風140卡車跑過。
月光朦朧,街麵上的積雪都被壓實了,在反射點點燦光。
除了醬油,許大海看到小賣部裏邊兒竟然還有油撒子,便買了2塊錢的。
“謔,姐夫你別花這個冤枉錢了,咱家人都不愛吃這玩意兒的。”
“帶迴去給孩子們當零嘴吧,對了,我和你說件事兒。”
兩人離開小賣部後,踩著街邊兒的厚厚積雪往迴走著。
咯吱咯吱~
一陣陣的脆響傳來。
“姐夫,你要和我說啥事兒啊?”
“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蓋房子了啊,有沒有想過成立個建築隊?”
許大海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房地產的發展是離不開建築公司的,而在1986年,後世那些聲名赫赫的建築公司都還沒影呢。
當然。
如果王仁慶沒那麽大野心,或者能力不足的話,整個小建築公司小富即安也沒什麽問題。
“建築隊?這個……賺錢嗎?”王仁慶瞬間眼睛冒光。
王秀秀切了一塊蘋果下來,遞給許大海吃:
“我剛才和我娘說了,咱家那條大胖華子魚還活著呢,活的可好了,我娘不相信。”
說完話,王秀秀自己先笑了起來。
那條大胖華子魚非常貪吃,壽命還挺長,已經被小丫頭養成寵物魚了。
很快。
院子外邊傳來孩子們的嬉笑聲。
“小婷子她們迴來了!”
“嗯呐,我去給他們開門。”
王秀秀打開屋門,唿~一下子冷風吹了進來,往外看去,果然是一群孩子和老丈人王元德進了院子。
她看到孩子們還拿著糖葫蘆呢,有些驚訝的道:
“小賣部還有糖葫蘆呐?”
“不是在小賣部買的,是盤老六在賣糖葫蘆呢。”老丈人笑道:
“他之前倒騰紅參的錢,大部分都是借的,現在紅參讓人家沒收了,借的錢還是要還的啊??
這不,沒辦法了,賣賣糖葫蘆先賺些錢唄。”
不僅孩子們人手一根。
還有幾根富足的,進了屋之後,還給了許大海一根。
知道潘老六在賣糖葫蘆,許大海也有些驚訝,他是認識潘老六的,心粗嗓門大的一個家夥。
“這算是借錢創業啊,怎麽和當初的沈寬傑一樣呢?隻不過沈寬傑受不了債主追債,跑路了。
潘老六沒有跑路,選擇想辦法賺錢還債罷了。”
許大海咬了一口糖葫蘆,酸酸甜甜的,味道還挺好:
“沈寬傑之前迴來了一趟?”
“是啊,這是在外邊兒賺到錢了,就迴來了。”老丈人滿臉慈祥的看著小家夥們吃糖葫蘆,笑著道:
“沈寬傑的模樣兒都變了,腦袋上還有一道疤,反正在外邊兒也不幹啥好事兒。
有人哄揚他在外邊兒搶劫,要不他怎麽賺這麽多錢啊??腦袋上還有疤。”
“啊?哈哈哈~”
許大海沒有多說什麽。
1986年的特區那邊兒也是相當亂的,很多人隻知道這個年代遍地是黃金,卻沒看到特區那邊兒每個月都失蹤很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死掉了,不知道被人埋哪兒了。
刑偵技術落後,也沒有攝像頭,很多案子都破不了的。
日影西斜。
天色漸晚,丈母娘抓魚迴來了,開始做飯。
晚上除了燉了一條魚之外,還從許大海一家整來的那一條麅子腿上,切下來了一些肉,拌餡兒包了一些餃子。
等香噴噴的魚肉和餃子都端上桌,就已經夜裏七點多了。
嗚嗚嗚~嗚嗚嗚~
窗外冷風陣陣,吹的窗戶發出咣當~咣當的響聲。
許大海,老丈人王元德,小舅子王仁慶他們一起盤坐在炕桌旁邊,在屋裏喝著溫好的小酒,吃著美食,別提多自在了。
除了聊政治,聊軍事,聊當年抗戰的事兒外,話題慢慢的又轉移到蓋房子上。
老丈人王元德是瓦工,歲數大了本來都要不幹了,但是蓋房子的人太多了,總是過來找。
有的還提著一些禮品,態度很好,左拐右拐的還能攀上一些親戚關係。
老丈人王元德抹不開麵子,所以今年沒少沒少拿著瓦工刀子,幫別人蓋房子。
“幫人蓋房子,那別人給多少錢呢?”許大海抿了一口酒,夾著魚肉吃著。
“一般就是主家出建築材料,俺們就是幫人幹活,中午管一頓飯,一個人一天給2塊錢。”
老丈人夾著餃子沾沾醋,放進嘴裏美美的吃著,怡然自得。
凡是找他幫忙蓋房子的,都是要說不少好話的,老丈人覺的自己很有麵子。
小舅子王仁慶坐在許大海左邊,吃一個餃子咬一口蒜,哼唧道:
“給的錢不多,一天2塊錢,幹滿一個月也才60塊錢啊?誰家偶爾沒點事兒啊,一個月怎麽著也抵耽誤幾天。
合算下來一個月也就50塊錢出頭,可能還沒有50塊錢呢……這麽大歲數了,幹脆別幹了,在家歇歇得了。”
“嘿!你個兔崽子!在家歇著誰給錢啊??”老丈人眼睛一瞪,拿起筷子來就要抽他的腦袋。
“這又是咋了?吃個飯還不能好好吃啦!?”
丈母娘連忙起身奪過筷子去,瞪了老丈人一眼,同時朝他示意了一下許大海和王秀秀。
意思很明顯——閨女和姑爺好不容易來一趟,有啥火兒也要忍一忍。
許大海也看見氣氛有些不對,連忙岔開話題,又說起了建國以前的事。
老丈人王元德今年58歲,也就是1928年出生的,在建國以前生活了20多年呢,對很多事情的記憶當然是極為深刻和清晰的。
饑餓,土匪,地主,洋鬼子,白狗子………
說到當年的淒慘,痛苦,掙紮,絕望……老丈人王元德不由的眼中含淚。
“所以說啊,現在的日子已經很好了啊,雖然衣服上都是補丁,連著好幾個月也吃不上幾頓葷腥,但已經很好了。”
老丈人最後說道。
“怎麽又說起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了?行了,快吃飯吧。”
丈母娘苗遠蓉家當年就是地主,算良紳了,因此她爸媽保住了性命,隻是財產充公,家境一下子跌到穀底是避免不了的了。
吃完了晚飯後。
小舅子王仁慶帶著許大海去外邊兒散散步,順便去附近的小賣部買醬油。
打醬油這活兒,一直還是小舅子在做的。
寒風凜冽,燈光稀疏,街上偶爾有一輛東風140卡車跑過。
月光朦朧,街麵上的積雪都被壓實了,在反射點點燦光。
除了醬油,許大海看到小賣部裏邊兒竟然還有油撒子,便買了2塊錢的。
“謔,姐夫你別花這個冤枉錢了,咱家人都不愛吃這玩意兒的。”
“帶迴去給孩子們當零嘴吧,對了,我和你說件事兒。”
兩人離開小賣部後,踩著街邊兒的厚厚積雪往迴走著。
咯吱咯吱~
一陣陣的脆響傳來。
“姐夫,你要和我說啥事兒啊?”
“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蓋房子了啊,有沒有想過成立個建築隊?”
許大海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房地產的發展是離不開建築公司的,而在1986年,後世那些聲名赫赫的建築公司都還沒影呢。
當然。
如果王仁慶沒那麽大野心,或者能力不足的話,整個小建築公司小富即安也沒什麽問題。
“建築隊?這個……賺錢嗎?”王仁慶瞬間眼睛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