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馬援朝的孩子
重迴84東北開局幹死一頭大野豬 作者:大肥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孝文家門口。
許大海站立良久,並沒有進去,掏出煙來點上一根兒,狠狠吸上一大口。
這年代農村生孩子,絕大部分產婦都是不去醫院的,大家覺的沒什麽問題。
但許大海卻明白,這事兒太兇險的,簡直是摟著閻王爺的腿在闖,弄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唿~希望莉姐能挺過這一關吧,哎~“
許大海又吸了一口煙,他和許莉相識二三十年了,小時候就在一起玩兒,真心不希望對方出事。
寒風陣陣。
房簷兒上的積雪被吹落,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像是一些鵝毛在飛。
許孝文老爺子,以及血緣比較近的其他幾戶人家,很快都來了人,看看需不需要幫忙,不過大都插不上手。
男的都在院外等待,抽煙,偶爾嘮上一句,氣氛比較凝重。
許孝軍是許孝文最小的堂弟,今年42歲,平時都在林場幹活兒。
他突然想到什麽,連忙問:“通知馬援朝了不?他媳婦兒生孩子,抵讓他來啊!”
大家都不知道有沒有通知。
最後許孝文老爺子拍板:“要是先前通知了,多通知一迴也沒啥;要是剛才沒通知,現在正好通知他!”
“那派誰去通知他?”
“死冷寒天的,又下這麽大雪,先試著打電話吧。”
馬援朝是大西鄉青鬆屯兒的,他家沒有電話,不過之前記下了他們村長家的電話。
很快。
許莉老娘神色焦急的從屋裏出來,把記著電話號碼的草紙遞給許孝文,嘴裏說著:“都忙糊塗了,確實該通知援朝。”
“走吧,去我家打電話。”
“嗯呐,行啊。”
許大海帶著許孝文迴到自己家,用電話撥通了青鬆屯屯長家的電話。
等青鬆屯屯長通知到馬援朝,後者再騎著摩托車趕到許家屯,就已經是一個多小時之後了。
幸好,許莉成功生下了一個兒子,母子平安,神情緊繃的眾人齊齊鬆了一口氣。
不僅當事人許莉累,接生婆同樣快累癱了。
馬援朝被凍的臉龐通紅,身體像是抽風似的直打擺子。
但顧不得其他,看著繈褓裏的小嬰兒,又看看自己老婆,開心的像是一個孩子,咧著嘴巴,呲著大牙,連忙說:“萬幸,萬幸!”
……
下午時,許大海和老爹許厚田一起,又抓了一隻麅子,宰殺後,留一部分肉燉著吃。
其他的肉,則是和酸菜一起做成餡兒,準備都包成餃子,凍起來留著慢慢吃。
當當當~
剁餡兒,擀麵片兒,包餃子,二嬸兒,三嬸兒她們也過來幫忙。
大家坐在一個個蒲團上,守著火盆,邊幹活兒邊嘮嗑兒,輕鬆自在——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餃子,像是小船一樣被轉著圈兒的碼放在篦子上。
人多,幹活兒也快。
很快就包完了一篦子,之後又拿過一個空篦子來,放在空盆上,大家繼續包~餃~砸~
另一邊。
許大海感覺有點兒困,便枕著枕頭,蓋著軍綠大衣躺在自家炕頭上,沉沉睡去。
窗外天空陰沉沉的,冷風嗚咽,雪花紛飛,釘在窗戶外邊兒的塑料布,還不斷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聲音相當催眠,讓許大海在屋裏睡的更舒服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
許大海感覺有人推自己。
“小海,醒醒,該吃晚飯了。”
“嗯?幾點了啊。”
許大海睜開眼,感覺胸口沉甸甸的,伸手一摸,果然是大懶貓正盤臥在他的胸膛上。
“5點多了,天又陰沉上來了,可能待會兒還要下雪。”
把貓抱到一邊兒去,許大海翻身起來,一眼看到櫃子旁邊兒多了一個搪瓷盆。
上麵蒙著塑料布,能隱隱看到裏邊兒有一抹綠色。
“搪瓷盆裏是啥啊?”
“芫荽。”王秀秀笑著擼了兩把貓:
“挖了一些土,把芫荽栽裏邊兒了,應該能活兒一段時間吧,燉魚的時候,能放上些鮮芫荽。
說到魚我想起來了,要把那條華子魚整屋裏來不?”
“過幾天再整也行,距離水甕完全結冰,還早著呢。”
天色漸暗。
不一會兒,等許大海一家三口來到老媽這院兒,鍋裏就燉上了麅子排骨。
另外,老爹還整了一大盤麅雜,以及一盤麅血腸,此時正哼著小曲兒,拿著碗在調醬料。
“快去裏屋,裏屋炕上暖和。”
“嗯呐,晚上還煮餃子啊?”
“煮一簾吧……你爺奶怎麽還沒過來呢?小花你個大饞丫頭,別吃苞穀桶了,去喊你爺奶。”
七妹小花剛要出門,許大海喊住了她:
“吃著東西呢就別出門了,灌了冷風又難受,還是我去吧。”
等他來到奶奶這院兒,奶奶正在鍋裏炒芝麻呢。
沙沙沙~
用鏟子不斷翻炒,芝麻粒子慢慢的散發出更濃的香味。
“奶,去吃飯了啊!”
“嗯呐,把芝麻炒出來就走。”
“我爺呢?”
“在裏屋炕上躺著呢。”
許大海直接進了裏屋,叫醒爺爺,後者搓搓臉,穿上棉襖也來到堂屋。
等奶奶把炒熟的芝麻都盛出來,許大海還抓了一小把吃。
真香!
咯吱咯吱~
三人踩著厚厚積雪迴到老媽這院兒,一道道菜很快擺上桌,斟上酒,大家邊吃邊喝邊嘮。
老爹說這酒挺好喝,許大海笑著說,就是之前趙誌剛整來的那壺。
“說起趙誌剛,他妹妹當上老師了不?”二叔夾了一段血腸,蘸蘸醬料送入嘴裏,邊吃邊道。
麅血腸沒有豬血腸那麽粗,但吃起來,口感更加細膩,別有一番味道。
不過近幾年麅子越來越難抓,麅子價錢也是嗖嗖的往上漲,大部分村民是沒這份口福的。
“還在學習呢吧,學習完要試講,試講通過就能上課了。”
許大海拿著一塊麅子排骨,大口吃著。
啪嗒~吃完肉嘬嘬骨髓,最後把骨頭扔在桌子上,又夾起另一塊,用手接過繼續吃。
很快麵前的桌子上,就有了五六塊骨頭。
邊吃邊嘮著趣事兒,比如——今年秋天,大泉鄉北邊兒的幾個屯子,都有人參被偷。
有的小賊運氣好,再加上跑的快,沒被逮住。
也有的小賊被逮住了,打個半死。
“參農很不容易,辛苦好幾年,才得這麽一茬參。”爺爺歎息道。
三叔笑道:
“偷參的哪管這些啊,隻要能搞到錢,有些人啥都願意幹。”
許大海站立良久,並沒有進去,掏出煙來點上一根兒,狠狠吸上一大口。
這年代農村生孩子,絕大部分產婦都是不去醫院的,大家覺的沒什麽問題。
但許大海卻明白,這事兒太兇險的,簡直是摟著閻王爺的腿在闖,弄不好就是一屍兩命。
“唿~希望莉姐能挺過這一關吧,哎~“
許大海又吸了一口煙,他和許莉相識二三十年了,小時候就在一起玩兒,真心不希望對方出事。
寒風陣陣。
房簷兒上的積雪被吹落,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像是一些鵝毛在飛。
許孝文老爺子,以及血緣比較近的其他幾戶人家,很快都來了人,看看需不需要幫忙,不過大都插不上手。
男的都在院外等待,抽煙,偶爾嘮上一句,氣氛比較凝重。
許孝軍是許孝文最小的堂弟,今年42歲,平時都在林場幹活兒。
他突然想到什麽,連忙問:“通知馬援朝了不?他媳婦兒生孩子,抵讓他來啊!”
大家都不知道有沒有通知。
最後許孝文老爺子拍板:“要是先前通知了,多通知一迴也沒啥;要是剛才沒通知,現在正好通知他!”
“那派誰去通知他?”
“死冷寒天的,又下這麽大雪,先試著打電話吧。”
馬援朝是大西鄉青鬆屯兒的,他家沒有電話,不過之前記下了他們村長家的電話。
很快。
許莉老娘神色焦急的從屋裏出來,把記著電話號碼的草紙遞給許孝文,嘴裏說著:“都忙糊塗了,確實該通知援朝。”
“走吧,去我家打電話。”
“嗯呐,行啊。”
許大海帶著許孝文迴到自己家,用電話撥通了青鬆屯屯長家的電話。
等青鬆屯屯長通知到馬援朝,後者再騎著摩托車趕到許家屯,就已經是一個多小時之後了。
幸好,許莉成功生下了一個兒子,母子平安,神情緊繃的眾人齊齊鬆了一口氣。
不僅當事人許莉累,接生婆同樣快累癱了。
馬援朝被凍的臉龐通紅,身體像是抽風似的直打擺子。
但顧不得其他,看著繈褓裏的小嬰兒,又看看自己老婆,開心的像是一個孩子,咧著嘴巴,呲著大牙,連忙說:“萬幸,萬幸!”
……
下午時,許大海和老爹許厚田一起,又抓了一隻麅子,宰殺後,留一部分肉燉著吃。
其他的肉,則是和酸菜一起做成餡兒,準備都包成餃子,凍起來留著慢慢吃。
當當當~
剁餡兒,擀麵片兒,包餃子,二嬸兒,三嬸兒她們也過來幫忙。
大家坐在一個個蒲團上,守著火盆,邊幹活兒邊嘮嗑兒,輕鬆自在——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餃子,像是小船一樣被轉著圈兒的碼放在篦子上。
人多,幹活兒也快。
很快就包完了一篦子,之後又拿過一個空篦子來,放在空盆上,大家繼續包~餃~砸~
另一邊。
許大海感覺有點兒困,便枕著枕頭,蓋著軍綠大衣躺在自家炕頭上,沉沉睡去。
窗外天空陰沉沉的,冷風嗚咽,雪花紛飛,釘在窗戶外邊兒的塑料布,還不斷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聲音相當催眠,讓許大海在屋裏睡的更舒服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
許大海感覺有人推自己。
“小海,醒醒,該吃晚飯了。”
“嗯?幾點了啊。”
許大海睜開眼,感覺胸口沉甸甸的,伸手一摸,果然是大懶貓正盤臥在他的胸膛上。
“5點多了,天又陰沉上來了,可能待會兒還要下雪。”
把貓抱到一邊兒去,許大海翻身起來,一眼看到櫃子旁邊兒多了一個搪瓷盆。
上麵蒙著塑料布,能隱隱看到裏邊兒有一抹綠色。
“搪瓷盆裏是啥啊?”
“芫荽。”王秀秀笑著擼了兩把貓:
“挖了一些土,把芫荽栽裏邊兒了,應該能活兒一段時間吧,燉魚的時候,能放上些鮮芫荽。
說到魚我想起來了,要把那條華子魚整屋裏來不?”
“過幾天再整也行,距離水甕完全結冰,還早著呢。”
天色漸暗。
不一會兒,等許大海一家三口來到老媽這院兒,鍋裏就燉上了麅子排骨。
另外,老爹還整了一大盤麅雜,以及一盤麅血腸,此時正哼著小曲兒,拿著碗在調醬料。
“快去裏屋,裏屋炕上暖和。”
“嗯呐,晚上還煮餃子啊?”
“煮一簾吧……你爺奶怎麽還沒過來呢?小花你個大饞丫頭,別吃苞穀桶了,去喊你爺奶。”
七妹小花剛要出門,許大海喊住了她:
“吃著東西呢就別出門了,灌了冷風又難受,還是我去吧。”
等他來到奶奶這院兒,奶奶正在鍋裏炒芝麻呢。
沙沙沙~
用鏟子不斷翻炒,芝麻粒子慢慢的散發出更濃的香味。
“奶,去吃飯了啊!”
“嗯呐,把芝麻炒出來就走。”
“我爺呢?”
“在裏屋炕上躺著呢。”
許大海直接進了裏屋,叫醒爺爺,後者搓搓臉,穿上棉襖也來到堂屋。
等奶奶把炒熟的芝麻都盛出來,許大海還抓了一小把吃。
真香!
咯吱咯吱~
三人踩著厚厚積雪迴到老媽這院兒,一道道菜很快擺上桌,斟上酒,大家邊吃邊喝邊嘮。
老爹說這酒挺好喝,許大海笑著說,就是之前趙誌剛整來的那壺。
“說起趙誌剛,他妹妹當上老師了不?”二叔夾了一段血腸,蘸蘸醬料送入嘴裏,邊吃邊道。
麅血腸沒有豬血腸那麽粗,但吃起來,口感更加細膩,別有一番味道。
不過近幾年麅子越來越難抓,麅子價錢也是嗖嗖的往上漲,大部分村民是沒這份口福的。
“還在學習呢吧,學習完要試講,試講通過就能上課了。”
許大海拿著一塊麅子排骨,大口吃著。
啪嗒~吃完肉嘬嘬骨髓,最後把骨頭扔在桌子上,又夾起另一塊,用手接過繼續吃。
很快麵前的桌子上,就有了五六塊骨頭。
邊吃邊嘮著趣事兒,比如——今年秋天,大泉鄉北邊兒的幾個屯子,都有人參被偷。
有的小賊運氣好,再加上跑的快,沒被逮住。
也有的小賊被逮住了,打個半死。
“參農很不容易,辛苦好幾年,才得這麽一茬參。”爺爺歎息道。
三叔笑道:
“偷參的哪管這些啊,隻要能搞到錢,有些人啥都願意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