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談論(一)
重迴84東北開局幹死一頭大野豬 作者:大肥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京。
剛睡醒的許大海搓搓臉,邊掀開裏屋門簾子,讓幾人進屋,邊打量起老癲。
這老爺子麵色紅潤,精神飽滿,體格似乎好了很多。
把王秀秀,小婷子,薑寧,許芳幾人都喊起來,幾人邊吃邊嘮,說說燕京以及東北的趣事兒,半大小子們的訓練情況等等。
飯後。
老癲打發走兩個半大小子,喊著許大海去了西屋。
薑寧他們知道兩個人有事要談,便沒跟過去,而是在四合院中閑逛,看稀罕一般四處張望,順便用帶來的相機拍照。
西屋。
許大海泡上一壺茶後,和老癲相對而坐,除了說收購古董的事,後者又提起那幫半大小子。
“最近這段時間,我又收留了三個流浪孩子。”
老癲斟酌著語氣,邊說邊打量著許大海的神情。
後者並沒有他想象中的惱怒,而是淡笑道:
“我也仔細想過這事兒了,收留就收留唄,有句話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比起給和尚寺廟捐錢,實實在在的救人,更是積德行善。
錢還夠吧?不夠和我說。”
“夠了,完全夠了!”老癲笑道:
“一個好漢三個幫,你開公司也需要幫手,這些人都能用的上的,與從外邊兒花錢找來的人相比,這些人就像是家生子似的,絕對更忠誠。”
忠誠!?
聽到這兩個字,許大海感覺怪怪的。
不過老癲說的也有道理。
不奢求這些半大小子,全部能成為許大海的好幫手,哪怕隻有三四個,那就賺大了。
這種幫手,往往是伴隨一生的。
.
喝喝茶,又閑聊一會兒後。
許大海便喊著王秀秀,許芳,薑寧等幾人離開四合院,打車去天壇玩兒。
天壇是古代皇帝“祭天”,“祈穀”的地方。
幾人在祈年殿拍照,合影,三層圓形藍瓦大殿,確實非常漂亮,算是燕京的名片之一。
連小婷子都仰著頭感慨——“哇,好大的樓啊!”
“哈哈,不是樓,是宮殿。”許大海舉著相機,退後幾步,站在漢白玉欄杆旁邊:
“和你媽媽合張影,對,站左邊,眼睛睜大一點。”
哢嚓~
以祈年殿為背景,王秀秀和小婷子母女倆笑靨如花,畫麵在照片上定格。
拍完照後,5個人又去其他地方轉了轉,包括圜丘壇之類的地方,最後在一棵需要三四個人合抱的古樹旁邊休息。
“這裏邊兒的古樹是真多啊!“妹夫薑寧邊撫摸著古樹蒼勁的樹皮,邊笑道:“這都是啥樹啊?“
“柏樹,不是檜柏就是側柏。“
許大海抬頭仰望樹冠,思緒萬千,這種幾百年樹齡的古柏,在天壇公園裏還有很多棵,都是在明朝的時候就存在了。
數百年時間,坐看風雲,古老的燕京城,在這期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1991年的天壇公園,雖然在幾年前就陸陸續續修繕過幾次,但依然有些破破爛爛的,圍牆都要爛沒了。
要再過幾年,才會重建圍牆。
.
晚上。
趙野軍在朝陽區一家飯店,宴請許大海,盡一盡地主之宜,王秀秀幾人也跟著去吃飯。
飯菜以徽菜為主。
王秀秀,許芳幾人第一次吃徽菜,感覺很新奇。
飯桌上還有一道特殊的湯——湯盆裏麵有一小盆,小盆浮在湯上,小盆裏有十隻惹眼的進口手表。
表盤鋥亮,在燈光下,頗為惹眼,璀璨。
按照趙野軍的說法,這叫“表表心意“。
許大海對這種炫富的形式有些麻了,笑問道:“你怎麽也開始整這些東西了?“
“這在溫州那邊很流行,上迴和一個溫州老板吃飯,他就整過,我感覺挺新奇的。“
趙野軍大笑,把表分給幾人:
“除了“表表心意“,還有“一帆風順“,我身上沒美元了,這迴就沒整。“
一帆風順——便是把一張百元美鈔,折成小船,放在湯裏。
看著趙野軍遞來的手表,薑寧,王秀秀,許芳幾人都很局促,連忙看向許大海。
不是特別貴重的手表,許大海便出言讓他們收下了。
趙野軍看到大家收下手表,越發開心起來。
包間在三樓,許大海微微偏頭,就能看到窗外街道上的車水馬龍,與一年前相比,古板木訥的氣息越發少了,繁華與熱鬧的感覺撲麵而來。
當然,在一些老輩子的眼中,城市裏越發烏煙瘴氣。
趙野軍梳著背頭,嘴裏叼著煙,歪著腦袋,邊給許大海倒酒邊侃侃而談。
從日本聊到夏威夷,又從非洲聊到歐洲,重點是東歐局勢,之後又聊到國內形式。
上交所,深交所的成立,以及浦東的開發等等。
趙野軍笑道:“當地老百姓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小海,你怎麽看?”
“啊?我怎麽看?我坐著看唄。”
“哈哈哈~”
趙野軍愣了一下,瞬間大笑,許大海笑著舉起酒杯,和他碰了一杯。
王秀秀,許芳幾人聽不懂他們兩人的對話,懵懵懂懂,繼續幹飯就行了。
“浦東的麵積非常大!
建國初期,上海總麵積才600多平方公裏,建成區麵積更是才80多平方公裏。
之後多次擴張麵積,現在呢?一個浦東就有1200多平方公裏!!抵的上兩個老上海的麵積了。”
趙野軍點了一根煙,猛吸一口:“這麽大的麵積,臥槽,扔進去幾十億,連個水花都聽不見!關鍵踏馬政府還沒錢,這還怎麽玩兒?”
出身草莽,私下裏說話時,經常罵髒話,是很正常的。
許大海早就習慣了。
“報紙上說,前期要投300個億?”
“對呀,東劃拉一下,西劃拉一下,能湊多少錢啊?再說國際形勢風雲變化,東歐都變成啥樣了………反正我是不怎麽看好。”趙野軍猛吸一口煙:
“好好發展深圳,不就行了嗎?結果那邊搞到一半,又要去發展浦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
許大海笑而不語。
趙野軍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不看好浦東發展,包括當地的老百姓。
但——並不能說,這些反對意見就是完全錯誤的。
浦東的發展,確實困難重重。
另外,許大海還敏銳的感覺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深圳是珠江三角洲的代表。
而浦東,或者是魔都,要是發展起來,很可能成為長江三角洲的代表。
兩個地區的競爭,其實早就開始了,包括但不限於,上交所籌備更晚,卻要更早創立,深交所的班子要急眼了,兩個交易所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當然。
競爭在所難免。
許大海想了想,緩緩道:“其實,我還是比較看好浦東新區的,我與朋友的公司,也在浦東投資了。”
“啊?”
這次輪到趙野軍愣住了。
剛睡醒的許大海搓搓臉,邊掀開裏屋門簾子,讓幾人進屋,邊打量起老癲。
這老爺子麵色紅潤,精神飽滿,體格似乎好了很多。
把王秀秀,小婷子,薑寧,許芳幾人都喊起來,幾人邊吃邊嘮,說說燕京以及東北的趣事兒,半大小子們的訓練情況等等。
飯後。
老癲打發走兩個半大小子,喊著許大海去了西屋。
薑寧他們知道兩個人有事要談,便沒跟過去,而是在四合院中閑逛,看稀罕一般四處張望,順便用帶來的相機拍照。
西屋。
許大海泡上一壺茶後,和老癲相對而坐,除了說收購古董的事,後者又提起那幫半大小子。
“最近這段時間,我又收留了三個流浪孩子。”
老癲斟酌著語氣,邊說邊打量著許大海的神情。
後者並沒有他想象中的惱怒,而是淡笑道:
“我也仔細想過這事兒了,收留就收留唄,有句話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比起給和尚寺廟捐錢,實實在在的救人,更是積德行善。
錢還夠吧?不夠和我說。”
“夠了,完全夠了!”老癲笑道:
“一個好漢三個幫,你開公司也需要幫手,這些人都能用的上的,與從外邊兒花錢找來的人相比,這些人就像是家生子似的,絕對更忠誠。”
忠誠!?
聽到這兩個字,許大海感覺怪怪的。
不過老癲說的也有道理。
不奢求這些半大小子,全部能成為許大海的好幫手,哪怕隻有三四個,那就賺大了。
這種幫手,往往是伴隨一生的。
.
喝喝茶,又閑聊一會兒後。
許大海便喊著王秀秀,許芳,薑寧等幾人離開四合院,打車去天壇玩兒。
天壇是古代皇帝“祭天”,“祈穀”的地方。
幾人在祈年殿拍照,合影,三層圓形藍瓦大殿,確實非常漂亮,算是燕京的名片之一。
連小婷子都仰著頭感慨——“哇,好大的樓啊!”
“哈哈,不是樓,是宮殿。”許大海舉著相機,退後幾步,站在漢白玉欄杆旁邊:
“和你媽媽合張影,對,站左邊,眼睛睜大一點。”
哢嚓~
以祈年殿為背景,王秀秀和小婷子母女倆笑靨如花,畫麵在照片上定格。
拍完照後,5個人又去其他地方轉了轉,包括圜丘壇之類的地方,最後在一棵需要三四個人合抱的古樹旁邊休息。
“這裏邊兒的古樹是真多啊!“妹夫薑寧邊撫摸著古樹蒼勁的樹皮,邊笑道:“這都是啥樹啊?“
“柏樹,不是檜柏就是側柏。“
許大海抬頭仰望樹冠,思緒萬千,這種幾百年樹齡的古柏,在天壇公園裏還有很多棵,都是在明朝的時候就存在了。
數百年時間,坐看風雲,古老的燕京城,在這期間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1991年的天壇公園,雖然在幾年前就陸陸續續修繕過幾次,但依然有些破破爛爛的,圍牆都要爛沒了。
要再過幾年,才會重建圍牆。
.
晚上。
趙野軍在朝陽區一家飯店,宴請許大海,盡一盡地主之宜,王秀秀幾人也跟著去吃飯。
飯菜以徽菜為主。
王秀秀,許芳幾人第一次吃徽菜,感覺很新奇。
飯桌上還有一道特殊的湯——湯盆裏麵有一小盆,小盆浮在湯上,小盆裏有十隻惹眼的進口手表。
表盤鋥亮,在燈光下,頗為惹眼,璀璨。
按照趙野軍的說法,這叫“表表心意“。
許大海對這種炫富的形式有些麻了,笑問道:“你怎麽也開始整這些東西了?“
“這在溫州那邊很流行,上迴和一個溫州老板吃飯,他就整過,我感覺挺新奇的。“
趙野軍大笑,把表分給幾人:
“除了“表表心意“,還有“一帆風順“,我身上沒美元了,這迴就沒整。“
一帆風順——便是把一張百元美鈔,折成小船,放在湯裏。
看著趙野軍遞來的手表,薑寧,王秀秀,許芳幾人都很局促,連忙看向許大海。
不是特別貴重的手表,許大海便出言讓他們收下了。
趙野軍看到大家收下手表,越發開心起來。
包間在三樓,許大海微微偏頭,就能看到窗外街道上的車水馬龍,與一年前相比,古板木訥的氣息越發少了,繁華與熱鬧的感覺撲麵而來。
當然,在一些老輩子的眼中,城市裏越發烏煙瘴氣。
趙野軍梳著背頭,嘴裏叼著煙,歪著腦袋,邊給許大海倒酒邊侃侃而談。
從日本聊到夏威夷,又從非洲聊到歐洲,重點是東歐局勢,之後又聊到國內形式。
上交所,深交所的成立,以及浦東的開發等等。
趙野軍笑道:“當地老百姓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小海,你怎麽看?”
“啊?我怎麽看?我坐著看唄。”
“哈哈哈~”
趙野軍愣了一下,瞬間大笑,許大海笑著舉起酒杯,和他碰了一杯。
王秀秀,許芳幾人聽不懂他們兩人的對話,懵懵懂懂,繼續幹飯就行了。
“浦東的麵積非常大!
建國初期,上海總麵積才600多平方公裏,建成區麵積更是才80多平方公裏。
之後多次擴張麵積,現在呢?一個浦東就有1200多平方公裏!!抵的上兩個老上海的麵積了。”
趙野軍點了一根煙,猛吸一口:“這麽大的麵積,臥槽,扔進去幾十億,連個水花都聽不見!關鍵踏馬政府還沒錢,這還怎麽玩兒?”
出身草莽,私下裏說話時,經常罵髒話,是很正常的。
許大海早就習慣了。
“報紙上說,前期要投300個億?”
“對呀,東劃拉一下,西劃拉一下,能湊多少錢啊?再說國際形勢風雲變化,東歐都變成啥樣了………反正我是不怎麽看好。”趙野軍猛吸一口煙:
“好好發展深圳,不就行了嗎?結果那邊搞到一半,又要去發展浦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
許大海笑而不語。
趙野軍的想法很有代表性,很多人都不看好浦東發展,包括當地的老百姓。
但——並不能說,這些反對意見就是完全錯誤的。
浦東的發展,確實困難重重。
另外,許大海還敏銳的感覺到了一些別樣的東西——深圳是珠江三角洲的代表。
而浦東,或者是魔都,要是發展起來,很可能成為長江三角洲的代表。
兩個地區的競爭,其實早就開始了,包括但不限於,上交所籌備更晚,卻要更早創立,深交所的班子要急眼了,兩個交易所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當然。
競爭在所難免。
許大海想了想,緩緩道:“其實,我還是比較看好浦東新區的,我與朋友的公司,也在浦東投資了。”
“啊?”
這次輪到趙野軍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