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沈陽(一)
重迴84東北開局幹死一頭大野豬 作者:大肥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月高懸。
柔和的月光鋪滿院子,猶如一地銀霜,菜畦裏有蟋蟀,蝲蝲蛄等的叫聲,窸窸窣窣,如同伴奏曲兒。
院子中擺了兩桌,眾人邊吃飯邊笑談,暢快瀟灑,享受美好時光。
徐德勝也是“酒精考驗”,很會活絡氣氛,但又不搶風頭,給許大海作陪。
當然,他是真的高興,感覺大半天相處下來,自己和老板的距離拉近很多。
升職加薪就在眼前!
“爸,我去找蝲蝲蛄啦。”
許大海有點喝多了,臉龐泛紅,小婷子吃飽了飯,受不了蝲蝲蛄的“囂張”叫聲,想去逮它們。
“嗯呐去吧,就在院子裏,別走遠了。”
“知道。”
許大海應了一聲,繼續和徐德勝,潘老六,張老把頭等人碰杯。
一夜盡歡。
早晨。
許大海迷迷糊糊的,聽到院子裏傳來當當當的響聲,很輕很脆,夾雜在公雞們起起伏伏,時遠時近的打鳴聲中,並不明顯。
他也沒在意,翻個身繼續睡。
等被尿憋醒,不得不爬起來去茅樓。
哢~
剛推開屋門,就發現院門右邊,距離大約二十多米的柴垛旁邊,站著一個高大的身影。
細看之下,發現是昨晚住在老媽那院兒的徐德勝。
後者脫了中山裝上衣,卷著袖子,正在吭哧吭哧的,揮動斧子劈柴,旁邊劈好的柴堆,已經聳成了小山般大小。
“德勝,幹啥呢?快休息會兒!”
許大海快步走過去,發現前者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一大塊。
“啊,海哥,你醒啦?”
徐德勝露出“憨厚”的笑容,擦擦汗:
“沒事兒,我不累,在公司的時候,早上也經常跑步鍛煉,現在劈柴就當鍛煉了。
況且柴火塊頭太大了不好燒,劈小點兒也好用。”
“可以了,這麽一大堆柴火,就夠燒很長時間的了,休息會兒。”
吃完早飯後。
許大海帶著徐德勝,潘老六等人在屯子裏轉轉,聊了聊公司情況。
潘老六聽不大懂。
徐德勝則是頻頻點頭。
“好好幹吧!沒事時多看看與管理相關的書,未來的賺錢機會很多的。
公司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公司的節奏與步伐,這也是常態了。”
人是可以成長的。
就如同劉邦的幾個幫手,一開始也是普通人,是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不斷磨合,一點點變強起來的。
三年後的徐德勝,與今天的徐德勝相比,很可能會有很大改變,變好變壞都有可能。
既然有這個機會,許大海不介意提點幾句,希望徐德勝不要掉隊。
等明年九二南巡結束,大批知識分子,普通幹部,畢業學生,以及更多的海外華人,歸國華僑下海經商。
競爭更加激烈!
很多賺到第一桶金,但開始驕傲自大,出身草根,眼界有限又窮奢極欲的土老板,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虧起錢來,有時也是很快的,千萬乃至上億的身家,短短數月就可能敗光,再迴首,一切宛如一場夢。
“海哥,我明白的!”
徐德勝心中一凜,端正態度,暗暗決定,迴去就多研究公司發展方向,也多看看書。
當然,凡事多請示許大海。
他不知道許大海的想法是不是有錯誤,但隻要他還在公司任職,又想往上走,那按照老板的意思來就行。
三人繼續走。
來到屯西的養鵝場,一些今年的鵝苗滿身黃毛,叫聲稚嫩,在成群結隊的奔跑。
“海哥!”
“小海!”
幾個在這裏打工的村民,笑著和許大海打招唿,後者也笑著迴應。
路邊有一棵白色小櫻桃樹,低處的果子都被摘完,許大海拽低枝子,讓徐,潘兩人摘著嚐嚐。
“德勝昨天吃過紅色小櫻桃了,現在嚐嚐白色的,感覺味道咋樣?”
“甜!比紅色的好像要更甜一點!”
“哈哈,說對了!不過白色的櫻桃樹要更少。”
上午九點多。
徐德勝等人乘車離開。
轉天上午,收拾好了的一家三口,帶著野山參趕往隆興鄉,匯合丈母娘,老丈人,小婷子的三個舅舅,妗子,幾個孩子,一起乘火車去沈陽。
王秀秀的姥姥住在沈陽。
許大海路上數了數,一共15個人,真是大部隊。
.
沈陽和平區,火車站。
當眾人隨著人流,走出車站時,許大海抬頭,看著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心情瞬間好起來。
火車環境太糟糕,和後世比差太遠。
老太太的侄子“羅文景”來接眾人,一同前來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他喊丈母娘“姐”,麵容粗糙,手腳粗大,握手時能感受到厚厚的老繭,也是老工人了。
多年不見,丈母娘很激動,敘舊後給眾人做介紹,羅文景也介紹了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腦袋大的是羅睿;小兒子,身材瘦高的是羅峰。
許大海正在欣賞周圍風景,建於1910年,充滿沙俄特色的紅磚綠頂站房,穿行的人流,不遠處的“老道口鐵路橋”遺跡,以及國營旅社,各種商店等等。
遠不如後世繁華。
但細細品味,也相當有趣——嘿!再過一些年,想見這些景色還見不到了呢!
“羅峰?”
他感覺這名有點耳熟,轉身看去,很快想到,是後世一部小說的主人公。
懷念網絡小說發達的年代啊,各種類型的,想看什麽看什麽,不像他,隻能盯著榮成林一個人薅。
生生把榮成林激勵(逼迫)成了作家和編劇。
老吳就不行了,完蛋玩意兒,已經很久不寫書了,專心經營飯店。
“嗯呐。”
羅峰聽到他喊自己的名字,不由扭頭看了他一眼,笑著點點頭。
之前大姑(丈母娘)給他們打過電話,十句話裏誇了許大海八句,說女婿多少有本事,這次沈陽之行全是他來安排。
羅峰對許大海也相當好奇。
“車來了,媽,咱們要去見我姥姥了!”
王秀秀遞給丈母娘手絹,連連說道。
“嗯呐,嗯呐!”
丈母娘頻頻點頭。
幾輛等乘客的出租車,陸續開到眼前,眾人紛紛開車門。
羅文景就是個老實巴交的普通工人,最近又下崗,經濟拮據。
看到幾輛拉達出租車,滿上溝壑的臉龐皺起,嘴巴囁喏兩下,但最終還是沒有勸阻。
出租車太貴了!在1991年的沈陽,起步價4-5塊錢\/3公裏!超過3公裏後,收費1-1.2塊錢每公裏。
他從來沒坐過,如果沒有公交或小巴,他寧願走路,走個幾公裏,乃至十來公裏,並不算什麽。
柔和的月光鋪滿院子,猶如一地銀霜,菜畦裏有蟋蟀,蝲蝲蛄等的叫聲,窸窸窣窣,如同伴奏曲兒。
院子中擺了兩桌,眾人邊吃飯邊笑談,暢快瀟灑,享受美好時光。
徐德勝也是“酒精考驗”,很會活絡氣氛,但又不搶風頭,給許大海作陪。
當然,他是真的高興,感覺大半天相處下來,自己和老板的距離拉近很多。
升職加薪就在眼前!
“爸,我去找蝲蝲蛄啦。”
許大海有點喝多了,臉龐泛紅,小婷子吃飽了飯,受不了蝲蝲蛄的“囂張”叫聲,想去逮它們。
“嗯呐去吧,就在院子裏,別走遠了。”
“知道。”
許大海應了一聲,繼續和徐德勝,潘老六,張老把頭等人碰杯。
一夜盡歡。
早晨。
許大海迷迷糊糊的,聽到院子裏傳來當當當的響聲,很輕很脆,夾雜在公雞們起起伏伏,時遠時近的打鳴聲中,並不明顯。
他也沒在意,翻個身繼續睡。
等被尿憋醒,不得不爬起來去茅樓。
哢~
剛推開屋門,就發現院門右邊,距離大約二十多米的柴垛旁邊,站著一個高大的身影。
細看之下,發現是昨晚住在老媽那院兒的徐德勝。
後者脫了中山裝上衣,卷著袖子,正在吭哧吭哧的,揮動斧子劈柴,旁邊劈好的柴堆,已經聳成了小山般大小。
“德勝,幹啥呢?快休息會兒!”
許大海快步走過去,發現前者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濕一大塊。
“啊,海哥,你醒啦?”
徐德勝露出“憨厚”的笑容,擦擦汗:
“沒事兒,我不累,在公司的時候,早上也經常跑步鍛煉,現在劈柴就當鍛煉了。
況且柴火塊頭太大了不好燒,劈小點兒也好用。”
“可以了,這麽一大堆柴火,就夠燒很長時間的了,休息會兒。”
吃完早飯後。
許大海帶著徐德勝,潘老六等人在屯子裏轉轉,聊了聊公司情況。
潘老六聽不大懂。
徐德勝則是頻頻點頭。
“好好幹吧!沒事時多看看與管理相關的書,未來的賺錢機會很多的。
公司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公司的節奏與步伐,這也是常態了。”
人是可以成長的。
就如同劉邦的幾個幫手,一開始也是普通人,是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不斷磨合,一點點變強起來的。
三年後的徐德勝,與今天的徐德勝相比,很可能會有很大改變,變好變壞都有可能。
既然有這個機會,許大海不介意提點幾句,希望徐德勝不要掉隊。
等明年九二南巡結束,大批知識分子,普通幹部,畢業學生,以及更多的海外華人,歸國華僑下海經商。
競爭更加激烈!
很多賺到第一桶金,但開始驕傲自大,出身草根,眼界有限又窮奢極欲的土老板,就要開始走下坡路了。
虧起錢來,有時也是很快的,千萬乃至上億的身家,短短數月就可能敗光,再迴首,一切宛如一場夢。
“海哥,我明白的!”
徐德勝心中一凜,端正態度,暗暗決定,迴去就多研究公司發展方向,也多看看書。
當然,凡事多請示許大海。
他不知道許大海的想法是不是有錯誤,但隻要他還在公司任職,又想往上走,那按照老板的意思來就行。
三人繼續走。
來到屯西的養鵝場,一些今年的鵝苗滿身黃毛,叫聲稚嫩,在成群結隊的奔跑。
“海哥!”
“小海!”
幾個在這裏打工的村民,笑著和許大海打招唿,後者也笑著迴應。
路邊有一棵白色小櫻桃樹,低處的果子都被摘完,許大海拽低枝子,讓徐,潘兩人摘著嚐嚐。
“德勝昨天吃過紅色小櫻桃了,現在嚐嚐白色的,感覺味道咋樣?”
“甜!比紅色的好像要更甜一點!”
“哈哈,說對了!不過白色的櫻桃樹要更少。”
上午九點多。
徐德勝等人乘車離開。
轉天上午,收拾好了的一家三口,帶著野山參趕往隆興鄉,匯合丈母娘,老丈人,小婷子的三個舅舅,妗子,幾個孩子,一起乘火車去沈陽。
王秀秀的姥姥住在沈陽。
許大海路上數了數,一共15個人,真是大部隊。
.
沈陽和平區,火車站。
當眾人隨著人流,走出車站時,許大海抬頭,看著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心情瞬間好起來。
火車環境太糟糕,和後世比差太遠。
老太太的侄子“羅文景”來接眾人,一同前來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
他喊丈母娘“姐”,麵容粗糙,手腳粗大,握手時能感受到厚厚的老繭,也是老工人了。
多年不見,丈母娘很激動,敘舊後給眾人做介紹,羅文景也介紹了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腦袋大的是羅睿;小兒子,身材瘦高的是羅峰。
許大海正在欣賞周圍風景,建於1910年,充滿沙俄特色的紅磚綠頂站房,穿行的人流,不遠處的“老道口鐵路橋”遺跡,以及國營旅社,各種商店等等。
遠不如後世繁華。
但細細品味,也相當有趣——嘿!再過一些年,想見這些景色還見不到了呢!
“羅峰?”
他感覺這名有點耳熟,轉身看去,很快想到,是後世一部小說的主人公。
懷念網絡小說發達的年代啊,各種類型的,想看什麽看什麽,不像他,隻能盯著榮成林一個人薅。
生生把榮成林激勵(逼迫)成了作家和編劇。
老吳就不行了,完蛋玩意兒,已經很久不寫書了,專心經營飯店。
“嗯呐。”
羅峰聽到他喊自己的名字,不由扭頭看了他一眼,笑著點點頭。
之前大姑(丈母娘)給他們打過電話,十句話裏誇了許大海八句,說女婿多少有本事,這次沈陽之行全是他來安排。
羅峰對許大海也相當好奇。
“車來了,媽,咱們要去見我姥姥了!”
王秀秀遞給丈母娘手絹,連連說道。
“嗯呐,嗯呐!”
丈母娘頻頻點頭。
幾輛等乘客的出租車,陸續開到眼前,眾人紛紛開車門。
羅文景就是個老實巴交的普通工人,最近又下崗,經濟拮據。
看到幾輛拉達出租車,滿上溝壑的臉龐皺起,嘴巴囁喏兩下,但最終還是沒有勸阻。
出租車太貴了!在1991年的沈陽,起步價4-5塊錢\/3公裏!超過3公裏後,收費1-1.2塊錢每公裏。
他從來沒坐過,如果沒有公交或小巴,他寧願走路,走個幾公裏,乃至十來公裏,並不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