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天啟皇帝
諸天之開局讓江玉燕去搬磚 作者:鹿鳴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讓大臣們都鬆一口氣的是,皇帝是真的撐不住了。
這場發泄似的大清洗隻持續了五天就支持不下去了,因為泰昌帝皇帝落水後,加上之前還沒有好利索,這新病舊疾一起發作,已經奄奄一息。
而此時,遊洛就跪在泰昌帝麵前。
泰昌帝就像是一個風中殘燭一般,就連說話都好似要用盡全身力氣,“太子……咳咳……朕隻能做……到……這麽多了。”
遊洛沉默片刻,然後給泰昌帝磕了一個頭,“父皇,謝謝。”
這句話在皇家中顯得一點都不正式,很家常,但是反而體現出了父子之間的情分。
而泰昌帝聽到這句話也是露出一個笑容。
“好,好……”
說著,聲音就開始慢慢小了下去,直至消失。
“陛下——”
在場的人都齊齊開始哭泣起來。
遊洛直直跪著,沒有多說什麽。
說實話,泰昌帝臨死前那一波清洗是真的給遊洛幫了大忙了,可以說,基本上那些心懷鬼胎的家夥都差不多給一波帶走了。
畢竟你要是查清真相,那以那些幕後之人的手段還比較困難,但是泰昌帝選擇了最直接粗暴的手段,根本不求真相,隻要你沾一點邊,你就得死。
在這種情況下,無辜者的確是為數不少,但是那些幕後黑手也是絕對死的透透的。
畢竟天下哪有不留痕跡的謀劃?
還有就是,給了遊洛一個施恩的機會。
這幾天所有人都被泰昌帝的反撲給殺怕了,就等遊洛登基了。
隻要遊洛登基稍一施恩,很快就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班底。
不過泰昌帝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他身後名是別想要了。
以這群文人的手段,指不定泰昌帝以後要被寫成什麽樣。
終究,泰昌帝還是拖不過一月天子的命運,登基僅僅一個月便駕崩。
而遊洛,也就是朱由校,也在1620年泰昌元年正式登基為帝,年號天啟,是為天啟皇帝。
不過天啟這個年號得等明年才能正式啟用,今年依舊是泰昌元年。
就在遊洛登基的這一天。
某處,紫薇大帝睜開了眼睛。
“奇怪,怎麽清國(現在還是自稱金)的氣運由盛轉衰?而明國的氣運反而開始昌盛起來?”
紫薇大帝掌管帝星,而皇帝又是一國氣運所在,所以一國氣運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而在原來的軌跡中,本來清國應該是節節攀升,而明國的氣運不斷在衰弱才對,但是現在卻相反。
所以紫薇大帝便開了法眼查看起情況。
正好就看見了遊洛登基為帝的場景。
這一看,紫薇大帝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為何這天啟皇帝天子之氣如此之濃鬱?!”
他很肯定,自己最近沒有給明國的任何皇帝加過紫薇(天子)之氣。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這是天道賦予的!
紫薇大帝雖然掌管人間皇帝的天子之氣,可以給任何皇帝增添或者削減天子氣,但是也隻能影響人間皇帝的命數。
比如增添天子氣,那麽這位皇帝治下就更容易出現名臣武將,平添許久的助力,而臣民們對於天子也會更加的敬畏。
而削減的話,則是反之。
但是這些行為是逆天而行,紫薇大帝一般不做。
就好比他的確可以給某些亡國之君增添一些天子之氣,但是這僅僅隻是減緩亡國的速度而已,皇帝本身不改變的話,該亡還是得亡。
這就是天數。
所以紫薇大帝當初看到清國的國運開始上升,而明國的氣運開始頹廢的時候,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幹預。
但是誰知道居然會出現這麽一個奇怪的皇帝。
當然,紫薇大帝也隻是覺得有些奇怪而已,倒也沒有多驚訝。
因為皇帝在生前的命數不是他能隨意操控的,他更離譜的事情都見過。
比如他當初就想不到會出現劉秀這號人物。
本來漢朝氣數已盡,結果硬是出現劉秀這個家夥,讓漢朝氣數死灰複燃,當初那一手隕石天降看得他以為是哪個不怕死的仙家敢去參與此等事情。
結果後來發現根本沒人幫忙,這隕石天降完全就是天數。
所以遊洛這個情況紫薇大帝雖然奇怪,但是並沒有過多的關注。
“啟稟陛下,泰昌皇帝帶到。”
此時,大殿傳來聲音。
“嗯,帶他進來。”
紫薇大帝隨即也不再關注遊洛。
每次有皇帝駕崩,都要來他這論述功過,這是他的職責。
…………
至於遊洛這邊?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先燒三把火了。
他接過的局麵要比崇禎皇帝好太多了。
這會萬曆皇帝剛剛去世也才一個月,泰昌帝皇帝就跟著去了,國內局勢雖然有點爛,但是卻不失無可救藥。
甚至邊關這會都還挺穩的。
而國庫這邊也還有錢,而心懷鬼胎的家夥又被泰昌帝一波帶走。
可以說,這波優勢在我。
遊洛的第一把火就是籌建新軍。
這種事大臣們肯定是反對的。
但是遊洛就是不聽,你說就是先帝被謀害,朕現在也害怕。
你不讓朕籌建新軍?
噢!你是不是想謀害先帝一樣謀害朕?
這話都說出來,誰也擔不起。
所以這些大臣們在和遊洛拉鋸了幾次後,默認了遊洛建新軍的想法。
大家都想著,算了,皇帝剛登基,這會先給個麵子,退一步就算了。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退就不止一步了。
皇帝親自掌握了軍事力量,別的事情做起來不就是更簡單了嗎?
最重要的是,有了力量,不就可以收稅了嗎?
當然,收的自然不會是那些農民老百姓的稅。
這些老百姓一年才賺幾個錢?
就是收了這中間還要被刮一層皮走,一點必要都沒有。
隻不過這群人最好欺負,所以活該被人拿刀指著。
但是巧了,遊洛還偏偏不想從這群人身上收。
從這些老百姓一萬個人收一兩,總共也就收一萬兩,還麻煩。
不如從那些肥羊身上收,一個人身上就能收到不止一萬兩呢,方便還來錢多。
不過當遊洛把這個事情說出來的時候,朝臣一片嘩然。
他們當然不可能同意了。
“陛下,此舉乃是與民爭利,萬萬不可啊!”
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反對。
這場發泄似的大清洗隻持續了五天就支持不下去了,因為泰昌帝皇帝落水後,加上之前還沒有好利索,這新病舊疾一起發作,已經奄奄一息。
而此時,遊洛就跪在泰昌帝麵前。
泰昌帝就像是一個風中殘燭一般,就連說話都好似要用盡全身力氣,“太子……咳咳……朕隻能做……到……這麽多了。”
遊洛沉默片刻,然後給泰昌帝磕了一個頭,“父皇,謝謝。”
這句話在皇家中顯得一點都不正式,很家常,但是反而體現出了父子之間的情分。
而泰昌帝聽到這句話也是露出一個笑容。
“好,好……”
說著,聲音就開始慢慢小了下去,直至消失。
“陛下——”
在場的人都齊齊開始哭泣起來。
遊洛直直跪著,沒有多說什麽。
說實話,泰昌帝臨死前那一波清洗是真的給遊洛幫了大忙了,可以說,基本上那些心懷鬼胎的家夥都差不多給一波帶走了。
畢竟你要是查清真相,那以那些幕後之人的手段還比較困難,但是泰昌帝選擇了最直接粗暴的手段,根本不求真相,隻要你沾一點邊,你就得死。
在這種情況下,無辜者的確是為數不少,但是那些幕後黑手也是絕對死的透透的。
畢竟天下哪有不留痕跡的謀劃?
還有就是,給了遊洛一個施恩的機會。
這幾天所有人都被泰昌帝的反撲給殺怕了,就等遊洛登基了。
隻要遊洛登基稍一施恩,很快就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班底。
不過泰昌帝這樣做的後果就是,他身後名是別想要了。
以這群文人的手段,指不定泰昌帝以後要被寫成什麽樣。
終究,泰昌帝還是拖不過一月天子的命運,登基僅僅一個月便駕崩。
而遊洛,也就是朱由校,也在1620年泰昌元年正式登基為帝,年號天啟,是為天啟皇帝。
不過天啟這個年號得等明年才能正式啟用,今年依舊是泰昌元年。
就在遊洛登基的這一天。
某處,紫薇大帝睜開了眼睛。
“奇怪,怎麽清國(現在還是自稱金)的氣運由盛轉衰?而明國的氣運反而開始昌盛起來?”
紫薇大帝掌管帝星,而皇帝又是一國氣運所在,所以一國氣運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而在原來的軌跡中,本來清國應該是節節攀升,而明國的氣運不斷在衰弱才對,但是現在卻相反。
所以紫薇大帝便開了法眼查看起情況。
正好就看見了遊洛登基為帝的場景。
這一看,紫薇大帝頓時就皺起了眉頭。
“為何這天啟皇帝天子之氣如此之濃鬱?!”
他很肯定,自己最近沒有給明國的任何皇帝加過紫薇(天子)之氣。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這是天道賦予的!
紫薇大帝雖然掌管人間皇帝的天子之氣,可以給任何皇帝增添或者削減天子氣,但是也隻能影響人間皇帝的命數。
比如增添天子氣,那麽這位皇帝治下就更容易出現名臣武將,平添許久的助力,而臣民們對於天子也會更加的敬畏。
而削減的話,則是反之。
但是這些行為是逆天而行,紫薇大帝一般不做。
就好比他的確可以給某些亡國之君增添一些天子之氣,但是這僅僅隻是減緩亡國的速度而已,皇帝本身不改變的話,該亡還是得亡。
這就是天數。
所以紫薇大帝當初看到清國的國運開始上升,而明國的氣運開始頹廢的時候,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幹預。
但是誰知道居然會出現這麽一個奇怪的皇帝。
當然,紫薇大帝也隻是覺得有些奇怪而已,倒也沒有多驚訝。
因為皇帝在生前的命數不是他能隨意操控的,他更離譜的事情都見過。
比如他當初就想不到會出現劉秀這號人物。
本來漢朝氣數已盡,結果硬是出現劉秀這個家夥,讓漢朝氣數死灰複燃,當初那一手隕石天降看得他以為是哪個不怕死的仙家敢去參與此等事情。
結果後來發現根本沒人幫忙,這隕石天降完全就是天數。
所以遊洛這個情況紫薇大帝雖然奇怪,但是並沒有過多的關注。
“啟稟陛下,泰昌皇帝帶到。”
此時,大殿傳來聲音。
“嗯,帶他進來。”
紫薇大帝隨即也不再關注遊洛。
每次有皇帝駕崩,都要來他這論述功過,這是他的職責。
…………
至於遊洛這邊?
新皇登基自然是要先燒三把火了。
他接過的局麵要比崇禎皇帝好太多了。
這會萬曆皇帝剛剛去世也才一個月,泰昌帝皇帝就跟著去了,國內局勢雖然有點爛,但是卻不失無可救藥。
甚至邊關這會都還挺穩的。
而國庫這邊也還有錢,而心懷鬼胎的家夥又被泰昌帝一波帶走。
可以說,這波優勢在我。
遊洛的第一把火就是籌建新軍。
這種事大臣們肯定是反對的。
但是遊洛就是不聽,你說就是先帝被謀害,朕現在也害怕。
你不讓朕籌建新軍?
噢!你是不是想謀害先帝一樣謀害朕?
這話都說出來,誰也擔不起。
所以這些大臣們在和遊洛拉鋸了幾次後,默認了遊洛建新軍的想法。
大家都想著,算了,皇帝剛登基,這會先給個麵子,退一步就算了。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一退就不止一步了。
皇帝親自掌握了軍事力量,別的事情做起來不就是更簡單了嗎?
最重要的是,有了力量,不就可以收稅了嗎?
當然,收的自然不會是那些農民老百姓的稅。
這些老百姓一年才賺幾個錢?
就是收了這中間還要被刮一層皮走,一點必要都沒有。
隻不過這群人最好欺負,所以活該被人拿刀指著。
但是巧了,遊洛還偏偏不想從這群人身上收。
從這些老百姓一萬個人收一兩,總共也就收一萬兩,還麻煩。
不如從那些肥羊身上收,一個人身上就能收到不止一萬兩呢,方便還來錢多。
不過當遊洛把這個事情說出來的時候,朝臣一片嘩然。
他們當然不可能同意了。
“陛下,此舉乃是與民爭利,萬萬不可啊!”
馬上就有人跳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