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遼東之事
諸天之開局讓江玉燕去搬磚 作者:鹿鳴0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森林中的慘叫聲夾雜著獸吼響了一晚上。
…………
幾日後,遊洛收到了孫承宗快馬加鞭送來的軍情。
呃,準確來說,不是快馬,而是快鳥加鞭。
是兩隻老鷹成精的妖怪送來的,路上兩人不斷接力,一隻在飛的時候,另一隻就帶著信在背上休息,如此接力,僅僅隻需要一天時間就能抵達京城。
“陛下,捷報!”
兩隻老鷹來的時候,遊洛正在院子裏散步,不過當他看見兩隻老鷹站在不遠處的樹上看著自己的時候,遊洛知道這兩隻就是妖怪變的,肯定是來給自己送情報的。
所以就就近找了個宮殿,然後屏退左右,兩隻老鷹飛到宮殿中變成人形跪在遊洛麵前送上來孫承宗寫的捷報。
“辛苦兩位愛卿了。”遊洛接過捷報,順嘴誇了一句。
不過他自己看似平常的話,但是卻把兩隻妖怪激動的滿臉通紅。
對於他們來說,皇帝更具有威嚴。
人類會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妖怪不會也不敢有這種想法。
因為天道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妖帝。
遊洛接過捷報大致看了一下,裏麵的內容也非常的簡單。
大致講了一下奢崇明的叛軍已經被剿滅了,後續他打算怎麽做之類的。
不過這些遊洛並不關心。
事情解決了就好,後續再一個合適的人選去處理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了。
不過這次再派官員的話,就要把貴州納入統治之中了,而且還要繳納賦稅,對於參與叛亂的首惡一定要誅殺,但是從犯可以減輕罪惡甚至是赦免。
隻有恩威並濟,當地土司才會安分下來。
當然,後續還需要一支強力的部隊鎮守,否則的話,曆史上一起參與叛亂的安邦彥可能是見朝廷以迅雷不及掩耳掩耳盜鈴之勢剿滅了奢崇明的叛亂,這會正瑟瑟發抖不敢動彈呢。
不過知人知麵不知心,遊洛可不敢去賭安邦彥的心思,所以必須要一支強軍鎮守當地。
遊洛思考了一下,覺得白杆軍可能是最適合的。
曆史上,這個時候秦良玉是派遣了兄弟秦邦屏和秦民屏帶著數千白杆兵去支援遼東,但是因為和遼兵以及浙兵有矛盾,所以三支部隊在白杆軍被清軍圍困的時候一動不動,導致最後三支部隊被清軍分別擊潰。
但是即便如此,白杆兵在此前也戰績卓著,不僅多次殺的清軍潰敗,而且還活捉了好幾個清軍將領,甚至幾個逃迴去的清軍將領還被努爾哈赤氣得給宰了。
最後被清軍圍困住以後,不斷以優勢兵力消耗,這才滅了這支白杆兵。
但是即便如此,白杆兵餓著肚子從白天殺到晚上,可以說是戰鬥力非常之強悍。此時,但凡友軍支援一下,清軍覺得要大敗而歸。
可是即便如此,浙兵和遼兵依舊不吸取教訓,在浙兵(也就是戚繼光留下來的部隊)被清軍圍困的時候,遼兵同樣無動於衷,導致三支戰鬥力異常強悍的軍隊依次覆滅。
不得不說,清軍準確的把握了明軍內部的矛盾,成功將明朝內部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給消滅,在這之後,當秦良玉率領的最後的白杆軍因為明朝官員的愚蠢而被李自成給殺的一敗塗地,白杆軍全軍覆沒。
而秦良玉隻能單騎敗走重慶,可以說是非常可惜。
在這之後,“我大清”就滿萬不可敵了。
可以說,明朝的強軍並不是敗於清軍之手,而是敗亡在內鬥和明朝官員的愚蠢之中。
而知道了這點的遊洛自然是不可能再把白杆軍調往遼東了。
調過去幹嘛?重演曆史嗎?
還是說下道聖旨讓他們不要內鬥?
別開玩笑了,你天高皇帝遠的,還能管那麽多呢?
你說別內鬥,人家就馬上化幹戈於玉帛了?
真以為這些部隊都是自己的契約者了?
所以遊洛當即決定,下令白杆軍往貴州鎮守,並且遊洛承諾由自己私人撥付軍費。
曆史上,秦良玉還自己花錢養白杆軍去勤王救崇禎的,遊洛可做不出這種隻讓馬兒跑不給馬兒吃草的舉動。
而且白杆軍鎮守貴州最大的好處就是,同為土司,白杆軍山林野戰能力可以得到盡情的發揮,非常的有優勢。
而新軍則是前往遼東。
新軍可和浙兵以及遼兵沒有任何矛盾,而且這次遊洛還加孫承宗為薊遼督師,總管遼東事務,有他在帶著新軍居中調好,最起碼不會形成三角仇。
清軍想學曆史上逐個擊破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想好以後,遊洛直接下了聖旨。
不過讓兩隻妖怪帶的聖旨不是很正軌,隻能算中旨。
但是這個問題倒不是很大,遊洛可以後續補上,到時候讓朝廷直接把聖旨往遼東發就是了。
看著兩隻老鷹帶著信件離開,遊洛鬆了一口氣 。
“哎,做皇帝也不容易啊。”
遊洛歎了一口氣。
禦案上,小狐狸正趴在桌子上眯著眼睛搖著尾巴,聽到遊洛歎氣,跳下桌子,然後躍入遊洛懷中。
“陛下已經做得很好了,我看大明現在可是蒸蒸日上呢。”
遊洛笑了笑,摸了摸狐狸頭,“你這畜生倒是會說好話。”
其實,遊洛雖然做了諸多改變,但是對於千瘡百孔的大明來說,作用不算是很大。
要是後麵上的還是崇禎這種瞎搞的皇帝,頂多隻是晚幾年上吊而已。
“算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讓自己一個沒畢業的大學生當皇帝可真是太委屈自己了。
遊洛就想不明白了,自己隨時有資料可以查,還有不少信任的手下可以用,怎麽比起那些穿越者改變大明還要難呢?
個個在現代說自己是廢物,結果穿越了,個個都他媽是千年不出的奇才,整得就我像個廢物一樣。
就他媽離譜。
馬上就要天啟元年了(泰昌帝駕崩那年是萬曆四十八年,但是遊洛登基後采用朝臣建議,改萬曆四十八年為泰昌元年。),此時的後金也在蠢蠢欲動,存心不讓大明安安心心過完泰昌元年。
不過巧了,遊洛也不想讓韃子好好過完這個年。
這一下,屬於是大明和大金的雙向奔赴了。
…………
幾日後,遊洛收到了孫承宗快馬加鞭送來的軍情。
呃,準確來說,不是快馬,而是快鳥加鞭。
是兩隻老鷹成精的妖怪送來的,路上兩人不斷接力,一隻在飛的時候,另一隻就帶著信在背上休息,如此接力,僅僅隻需要一天時間就能抵達京城。
“陛下,捷報!”
兩隻老鷹來的時候,遊洛正在院子裏散步,不過當他看見兩隻老鷹站在不遠處的樹上看著自己的時候,遊洛知道這兩隻就是妖怪變的,肯定是來給自己送情報的。
所以就就近找了個宮殿,然後屏退左右,兩隻老鷹飛到宮殿中變成人形跪在遊洛麵前送上來孫承宗寫的捷報。
“辛苦兩位愛卿了。”遊洛接過捷報,順嘴誇了一句。
不過他自己看似平常的話,但是卻把兩隻妖怪激動的滿臉通紅。
對於他們來說,皇帝更具有威嚴。
人類會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妖怪不會也不敢有這種想法。
因為天道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妖帝。
遊洛接過捷報大致看了一下,裏麵的內容也非常的簡單。
大致講了一下奢崇明的叛軍已經被剿滅了,後續他打算怎麽做之類的。
不過這些遊洛並不關心。
事情解決了就好,後續再一個合適的人選去處理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了。
不過這次再派官員的話,就要把貴州納入統治之中了,而且還要繳納賦稅,對於參與叛亂的首惡一定要誅殺,但是從犯可以減輕罪惡甚至是赦免。
隻有恩威並濟,當地土司才會安分下來。
當然,後續還需要一支強力的部隊鎮守,否則的話,曆史上一起參與叛亂的安邦彥可能是見朝廷以迅雷不及掩耳掩耳盜鈴之勢剿滅了奢崇明的叛亂,這會正瑟瑟發抖不敢動彈呢。
不過知人知麵不知心,遊洛可不敢去賭安邦彥的心思,所以必須要一支強軍鎮守當地。
遊洛思考了一下,覺得白杆軍可能是最適合的。
曆史上,這個時候秦良玉是派遣了兄弟秦邦屏和秦民屏帶著數千白杆兵去支援遼東,但是因為和遼兵以及浙兵有矛盾,所以三支部隊在白杆軍被清軍圍困的時候一動不動,導致最後三支部隊被清軍分別擊潰。
但是即便如此,白杆兵在此前也戰績卓著,不僅多次殺的清軍潰敗,而且還活捉了好幾個清軍將領,甚至幾個逃迴去的清軍將領還被努爾哈赤氣得給宰了。
最後被清軍圍困住以後,不斷以優勢兵力消耗,這才滅了這支白杆兵。
但是即便如此,白杆兵餓著肚子從白天殺到晚上,可以說是戰鬥力非常之強悍。此時,但凡友軍支援一下,清軍覺得要大敗而歸。
可是即便如此,浙兵和遼兵依舊不吸取教訓,在浙兵(也就是戚繼光留下來的部隊)被清軍圍困的時候,遼兵同樣無動於衷,導致三支戰鬥力異常強悍的軍隊依次覆滅。
不得不說,清軍準確的把握了明軍內部的矛盾,成功將明朝內部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給消滅,在這之後,當秦良玉率領的最後的白杆軍因為明朝官員的愚蠢而被李自成給殺的一敗塗地,白杆軍全軍覆沒。
而秦良玉隻能單騎敗走重慶,可以說是非常可惜。
在這之後,“我大清”就滿萬不可敵了。
可以說,明朝的強軍並不是敗於清軍之手,而是敗亡在內鬥和明朝官員的愚蠢之中。
而知道了這點的遊洛自然是不可能再把白杆軍調往遼東了。
調過去幹嘛?重演曆史嗎?
還是說下道聖旨讓他們不要內鬥?
別開玩笑了,你天高皇帝遠的,還能管那麽多呢?
你說別內鬥,人家就馬上化幹戈於玉帛了?
真以為這些部隊都是自己的契約者了?
所以遊洛當即決定,下令白杆軍往貴州鎮守,並且遊洛承諾由自己私人撥付軍費。
曆史上,秦良玉還自己花錢養白杆軍去勤王救崇禎的,遊洛可做不出這種隻讓馬兒跑不給馬兒吃草的舉動。
而且白杆軍鎮守貴州最大的好處就是,同為土司,白杆軍山林野戰能力可以得到盡情的發揮,非常的有優勢。
而新軍則是前往遼東。
新軍可和浙兵以及遼兵沒有任何矛盾,而且這次遊洛還加孫承宗為薊遼督師,總管遼東事務,有他在帶著新軍居中調好,最起碼不會形成三角仇。
清軍想學曆史上逐個擊破大概是不可能的了。
想好以後,遊洛直接下了聖旨。
不過讓兩隻妖怪帶的聖旨不是很正軌,隻能算中旨。
但是這個問題倒不是很大,遊洛可以後續補上,到時候讓朝廷直接把聖旨往遼東發就是了。
看著兩隻老鷹帶著信件離開,遊洛鬆了一口氣 。
“哎,做皇帝也不容易啊。”
遊洛歎了一口氣。
禦案上,小狐狸正趴在桌子上眯著眼睛搖著尾巴,聽到遊洛歎氣,跳下桌子,然後躍入遊洛懷中。
“陛下已經做得很好了,我看大明現在可是蒸蒸日上呢。”
遊洛笑了笑,摸了摸狐狸頭,“你這畜生倒是會說好話。”
其實,遊洛雖然做了諸多改變,但是對於千瘡百孔的大明來說,作用不算是很大。
要是後麵上的還是崇禎這種瞎搞的皇帝,頂多隻是晚幾年上吊而已。
“算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讓自己一個沒畢業的大學生當皇帝可真是太委屈自己了。
遊洛就想不明白了,自己隨時有資料可以查,還有不少信任的手下可以用,怎麽比起那些穿越者改變大明還要難呢?
個個在現代說自己是廢物,結果穿越了,個個都他媽是千年不出的奇才,整得就我像個廢物一樣。
就他媽離譜。
馬上就要天啟元年了(泰昌帝駕崩那年是萬曆四十八年,但是遊洛登基後采用朝臣建議,改萬曆四十八年為泰昌元年。),此時的後金也在蠢蠢欲動,存心不讓大明安安心心過完泰昌元年。
不過巧了,遊洛也不想讓韃子好好過完這個年。
這一下,屬於是大明和大金的雙向奔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