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顯策先是落水染上風寒,而後被鬼麵人下了藥,這才落了個身死的下場。
若要攀扯上朱府,得先證明姚顯策死因確是風寒所致,其後還需找到有人將姚顯策推下水的證據,且那個人還必須是朱府裏頭的主子。
這件案子當中的因果關係太過複雜,變故太多,明眼人都知道案子很難查清,或者說根本查不清。
朱全章知道,勇毅侯也知道,所以才會有勇毅侯夫人抬棺入府,隻為將事情鬧大。
事情鬧大了,那就不再是兩府之間的事情,換句話說,此舉的真正意圖是引聖上入局。
從表麵上來看,像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昏招,可實際上,於勇毅侯而言則是瓦礫不懼碰青瓷。
是勇毅侯深藏不露?
還是安王突然之間開了竅?
又或者說,另有高人從旁指點?
身處沒有硝煙的戰場,江景辰的心弦前所未有的緊繃,夜晚入睡後竟是做了一場噩夢。
夢中,密密麻麻的樹藤纏繞於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仍是不得動彈。
緊跟著,樹藤化作一條條毒蛇。
也是在即將葬身蛇口時,方才蘇醒。
“他娘的,嚇死你爹了......”
江景辰喘著粗氣,轉頭看了眼窗外的天色,估摸著是到了寅末,於是便喊來下人準備熱水洗漱。
他不明白夢中的場景究竟預示著什麽,隻知道往後的日子將會是步步為營。
這也預示著屬於他的朝堂政鬥之路,正式開啟。
刑部。
楊士鈺沒有過多講述具體經過,隻說了勇毅侯夫人同意驗屍之事。
江景辰沉吟片刻,追問道:“你都是怎麽安排的?”
楊士鈺迴答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切依著衙門刑律,絕無私心。”
問你了嗎?就沒有私心。
這就是典型的不打自招。
江景辰暗自肺腑,轉言道:“需要本官做些什麽?”
楊士鈺含笑道:“大人隻需不偏不倚,照章辦事即可。”
不管是刑部,亦或者是其他衙門,辦案都有章程可循,一般情況下隻要照章辦事都不會出現太大差錯。
江景辰本以為是勇毅侯府妥協,等到看見了勇毅侯府裏頭的陣勢,才知這隻不過是個開始。
正午。
勇毅侯府前院正廳,靈堂尚未布置,棺槨置於大廳中央,四周站滿了身穿誥命服飾的夫人,以及十數位滿臉厲色的各府爵爺。
江景辰眼尖,尚未入門便看清為首之人麵貌,一眼便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冀國公董開山,三朝元老,先帝親封的從一品驃騎將軍,當朝軍事最高將領之一。
年逾六十,卻是老當益壯,更有一副熾熱心腸,同時還是京中眾勳爵裏頭,少數幾個說話最有份量之人。
能有這般待遇,除了人品之外,另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周近半數手握重權的武將,都是出自冀國公的門下。
當今聖上亦是對此有幾分忌憚,奈何驃騎將軍一職乃是先帝所封,隻要冀國公不胡作非為,就連聖上也奈何不得。
早先受封時,江彥鈞就曾宴請過冀國公,當時人雖未至,卻有賀禮送上。
江景辰是在當監察禦史參與早朝時方才見過冀國公,那時候的他初出茅廬,與冀國公之間除了行禮問安,寒暄的話都說不上一句。
“連冀國公都請來了,怕是不止驗屍這麽簡單吧......楊員外郎,你是否預料到這樣的局麵呢?”
以冀國公為首,另有侯爵數人,伯爵數人,在場夫人身上皆有誥命。
如此陣仗,著實是不小。
“大人無需擔心,冀國公前來也是湊個熱鬧,咱們凡是依著章程辦事,隻需不落人口舌,如此,便可無礙。”
楊士鈺臉上雖有詫異之色,卻不見絲毫慌亂。
有冀國公鎮場,即便是朱全章來了,那也有些不夠看,更何況區區楊士鈺。
是還有什麽底牌嗎?
江景辰心中暗自思量,入了正廳,先是與場中眾人行了晚輩之禮,隨後單獨上前再與冀國公見禮。
冀國公眼中帶著些許好奇,上下打量了一番,開口道:“老夫聽過你的事跡,知道你名聲不好,老夫也甚為不喜,還是離遠些吧。”
此話一出,場中頓時爆發一陣暢快的笑聲。
又有附和道:“國公爺說的對,似這樣的人,就該讓他離遠些,免得沾了穢氣。”
威遠侯府的覆滅,讓江景辰獲得忠義伯爵位的同時,也背負上了侯門逆子的名聲,更是有人戲言:祖上十八代積下的德,都不夠一個江景辰毀。
於淮南道的百姓而言,江景辰就是為民謀福的好官。
可放在京城勳爵的圈子裏,有許多人會認為江景辰就是一個導致家業覆滅的罪魁禍首,忤逆不孝的逆子、喪門星、禍害。
江景辰對此早有耳聞,隻不過從未在意。
冀國公眼見麵前未冠少年淡定從容,不禁生出幾分好奇,詢問道:“老夫所言,你可聽得明白?”
明不明白的,又能如何?
連聖上都得給老家夥幾分麵子,區區一個忠義伯、刑部侍郎,算個屁?
當麵對比自己更加有權有勢之人時,一味的逞強將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
該慫的時候就得慫,誰都是先當的孫子,然後才當的爺。
江景辰不卑不亢,迴應道:“下官讀書少,大道理懂得不多,還請董將軍見諒。”
聽聞將軍稱唿,冀國公臉上露出幾分古怪,撫須長笑道:“以官職相稱,倒是有趣......你這鳥毛都沒長齊的小家夥,是在提醒老夫嗎?”
一旁有人嗤笑道:“當上刑部侍郎,就以為有多本事了?說起話來咬文嚼字故作高深,誰還會不知道,你就是個欺祖滅家的不孝忤逆子。”
不孝是真的,忤逆也是事實。
咬文嚼字?
一句話,十多個字,很難理解嗎?
這人是得多沒有文化,才會產生這樣的認知?
江景辰看了眼開口說話之人,有些眼熟,好像是個侯爵,擔任的也是武將職位。
在大周,爵是爵,官是官。
爵有世襲與非世襲,官則分文與武。
自古有別,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明白。
刑部侍郎隻不過四品,拍馬也比不上從一品的驃騎將軍,但這當中卻是有著文武之分。
文官與武將之間,向來都是各自為政。
江景辰擔任的是文官,說出來的話難免會被過度解讀,入了武將耳中自帶三分敵意。
諸如此類事情,多說無益。
此時此地,江景辰無意爭一時之氣,轉頭看向勇毅侯,開口道:“尊夫人昨夜已同意楊員外郎的建議,今日本官前來隻為驗屍,勇毅侯可是臨時變卦,不欲讓刑部驗屍?”
勇毅侯眸光微凝,閃過一絲警惕之色。
刑部侍郎是官職,刑部則是衙門,這句話無疑是在問:勇毅侯府是否要與刑部對抗。
隻一句話便將事件拉升到如此高度,倒也有些本事。
不等勇毅侯開口迴答,一旁的勇毅侯夫人邁步向前,行至棺槨旁,單手一引,淡淡道:“請江侍郎開棺,驗屍。”
若要攀扯上朱府,得先證明姚顯策死因確是風寒所致,其後還需找到有人將姚顯策推下水的證據,且那個人還必須是朱府裏頭的主子。
這件案子當中的因果關係太過複雜,變故太多,明眼人都知道案子很難查清,或者說根本查不清。
朱全章知道,勇毅侯也知道,所以才會有勇毅侯夫人抬棺入府,隻為將事情鬧大。
事情鬧大了,那就不再是兩府之間的事情,換句話說,此舉的真正意圖是引聖上入局。
從表麵上來看,像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昏招,可實際上,於勇毅侯而言則是瓦礫不懼碰青瓷。
是勇毅侯深藏不露?
還是安王突然之間開了竅?
又或者說,另有高人從旁指點?
身處沒有硝煙的戰場,江景辰的心弦前所未有的緊繃,夜晚入睡後竟是做了一場噩夢。
夢中,密密麻麻的樹藤纏繞於身,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仍是不得動彈。
緊跟著,樹藤化作一條條毒蛇。
也是在即將葬身蛇口時,方才蘇醒。
“他娘的,嚇死你爹了......”
江景辰喘著粗氣,轉頭看了眼窗外的天色,估摸著是到了寅末,於是便喊來下人準備熱水洗漱。
他不明白夢中的場景究竟預示著什麽,隻知道往後的日子將會是步步為營。
這也預示著屬於他的朝堂政鬥之路,正式開啟。
刑部。
楊士鈺沒有過多講述具體經過,隻說了勇毅侯夫人同意驗屍之事。
江景辰沉吟片刻,追問道:“你都是怎麽安排的?”
楊士鈺迴答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切依著衙門刑律,絕無私心。”
問你了嗎?就沒有私心。
這就是典型的不打自招。
江景辰暗自肺腑,轉言道:“需要本官做些什麽?”
楊士鈺含笑道:“大人隻需不偏不倚,照章辦事即可。”
不管是刑部,亦或者是其他衙門,辦案都有章程可循,一般情況下隻要照章辦事都不會出現太大差錯。
江景辰本以為是勇毅侯府妥協,等到看見了勇毅侯府裏頭的陣勢,才知這隻不過是個開始。
正午。
勇毅侯府前院正廳,靈堂尚未布置,棺槨置於大廳中央,四周站滿了身穿誥命服飾的夫人,以及十數位滿臉厲色的各府爵爺。
江景辰眼尖,尚未入門便看清為首之人麵貌,一眼便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冀國公董開山,三朝元老,先帝親封的從一品驃騎將軍,當朝軍事最高將領之一。
年逾六十,卻是老當益壯,更有一副熾熱心腸,同時還是京中眾勳爵裏頭,少數幾個說話最有份量之人。
能有這般待遇,除了人品之外,另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大周近半數手握重權的武將,都是出自冀國公的門下。
當今聖上亦是對此有幾分忌憚,奈何驃騎將軍一職乃是先帝所封,隻要冀國公不胡作非為,就連聖上也奈何不得。
早先受封時,江彥鈞就曾宴請過冀國公,當時人雖未至,卻有賀禮送上。
江景辰是在當監察禦史參與早朝時方才見過冀國公,那時候的他初出茅廬,與冀國公之間除了行禮問安,寒暄的話都說不上一句。
“連冀國公都請來了,怕是不止驗屍這麽簡單吧......楊員外郎,你是否預料到這樣的局麵呢?”
以冀國公為首,另有侯爵數人,伯爵數人,在場夫人身上皆有誥命。
如此陣仗,著實是不小。
“大人無需擔心,冀國公前來也是湊個熱鬧,咱們凡是依著章程辦事,隻需不落人口舌,如此,便可無礙。”
楊士鈺臉上雖有詫異之色,卻不見絲毫慌亂。
有冀國公鎮場,即便是朱全章來了,那也有些不夠看,更何況區區楊士鈺。
是還有什麽底牌嗎?
江景辰心中暗自思量,入了正廳,先是與場中眾人行了晚輩之禮,隨後單獨上前再與冀國公見禮。
冀國公眼中帶著些許好奇,上下打量了一番,開口道:“老夫聽過你的事跡,知道你名聲不好,老夫也甚為不喜,還是離遠些吧。”
此話一出,場中頓時爆發一陣暢快的笑聲。
又有附和道:“國公爺說的對,似這樣的人,就該讓他離遠些,免得沾了穢氣。”
威遠侯府的覆滅,讓江景辰獲得忠義伯爵位的同時,也背負上了侯門逆子的名聲,更是有人戲言:祖上十八代積下的德,都不夠一個江景辰毀。
於淮南道的百姓而言,江景辰就是為民謀福的好官。
可放在京城勳爵的圈子裏,有許多人會認為江景辰就是一個導致家業覆滅的罪魁禍首,忤逆不孝的逆子、喪門星、禍害。
江景辰對此早有耳聞,隻不過從未在意。
冀國公眼見麵前未冠少年淡定從容,不禁生出幾分好奇,詢問道:“老夫所言,你可聽得明白?”
明不明白的,又能如何?
連聖上都得給老家夥幾分麵子,區區一個忠義伯、刑部侍郎,算個屁?
當麵對比自己更加有權有勢之人時,一味的逞強將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
該慫的時候就得慫,誰都是先當的孫子,然後才當的爺。
江景辰不卑不亢,迴應道:“下官讀書少,大道理懂得不多,還請董將軍見諒。”
聽聞將軍稱唿,冀國公臉上露出幾分古怪,撫須長笑道:“以官職相稱,倒是有趣......你這鳥毛都沒長齊的小家夥,是在提醒老夫嗎?”
一旁有人嗤笑道:“當上刑部侍郎,就以為有多本事了?說起話來咬文嚼字故作高深,誰還會不知道,你就是個欺祖滅家的不孝忤逆子。”
不孝是真的,忤逆也是事實。
咬文嚼字?
一句話,十多個字,很難理解嗎?
這人是得多沒有文化,才會產生這樣的認知?
江景辰看了眼開口說話之人,有些眼熟,好像是個侯爵,擔任的也是武將職位。
在大周,爵是爵,官是官。
爵有世襲與非世襲,官則分文與武。
自古有別,非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明白。
刑部侍郎隻不過四品,拍馬也比不上從一品的驃騎將軍,但這當中卻是有著文武之分。
文官與武將之間,向來都是各自為政。
江景辰擔任的是文官,說出來的話難免會被過度解讀,入了武將耳中自帶三分敵意。
諸如此類事情,多說無益。
此時此地,江景辰無意爭一時之氣,轉頭看向勇毅侯,開口道:“尊夫人昨夜已同意楊員外郎的建議,今日本官前來隻為驗屍,勇毅侯可是臨時變卦,不欲讓刑部驗屍?”
勇毅侯眸光微凝,閃過一絲警惕之色。
刑部侍郎是官職,刑部則是衙門,這句話無疑是在問:勇毅侯府是否要與刑部對抗。
隻一句話便將事件拉升到如此高度,倒也有些本事。
不等勇毅侯開口迴答,一旁的勇毅侯夫人邁步向前,行至棺槨旁,單手一引,淡淡道:“請江侍郎開棺,驗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