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拙見江景辰隻帶一丫鬟隨行,詫異之餘,迴應道:“日子雖是有些艱難,倒也不是過不下去。”
一等親王的日子是否過的艱難?
若想爭奪那個位置,必然比想象的還要艱難。
江景辰也不接話,視線轉向一旁的白衣中年男子。
“這位是?”
“草民莊延朔,見過江侯爺。”
“可是出身淮南道莊氏族人?”
“正是。”
“本官幼時曾在錢塘縣外祖父家養病,常聽人說起淮南道莊氏中多有俊才,如今得見莊氏族人,幸會幸會。”
根據所得情報,莊延朔該是入了安王麾下才是,如今竟然出現在純王身邊......
實在是有趣的很啊!
江景辰笑容意味深長。
莊延朔心頭微動,拱手道:“侯爺實在過獎,不過些許薄名,當不得俊才之稱。”
江景辰含笑道:“何必過謙,若你非俊才,又豈能入王爺之眼。”
言罷,視線一轉,看向純王,又道:“本以為王爺會帶沅朗前來,不曾想竟是淮南道俊才,王爺麾下果真人才濟濟。”
“你想要見沅朗?”李守拙想起了先前二人之間的恩怨,神情略顯古怪。
江景辰迴答道:“隻是想看沅朗對下官行禮時的模樣,想來定是會很有趣。”
邵沅朗乃是胡國公世子,未來的胡國公,身份不可謂不高。
可真要說起來,身上無官無爵,說好聽些是勳爵世家公子,可終究是一介白身。
倘若是在正式場合,的確是該向江景辰行禮。
李守拙不禁莞爾,失笑道:“你何時變得這般促狹。”
江景辰微笑迴應道:“自沅朗與下官生出間隙那一日。”
似是意有所指,卻又未曾明言。
在純王麵前亦是不失氣度,此子果然了得!
莊延朔深深看了眼江景辰,而後默然垂首,端起身前酒杯一飲而盡。
李守拙不願多言此事,招唿江景辰落座,隨後道:“你昨夜命人來傳口信,眼下本王前來赴約,奈何時間有限,不可多言其他。”
江景辰心中了然,當即說道:“敢問王爺,對如今朝局是何看法?”
李守拙眉間微微皺起,不悅道:“你請本王來,隻問此事?若是如此,本王可沒那麽多閑功夫。”
真是個急性子啊!
江景辰暗自嘀咕了幾句,而後拱手一禮,正色道:“下官欲投效王爺麾下,不知王爺招納否?”
李守拙臉色神情越發古怪。
他不是沒想過招納江景辰入麾下,隻是先前幾次失敗,漸漸也就歇了心思。
如今突然來這麽一出,著實令人感到意外。
李守拙下意識看了眼莊延朔,迴過頭來,詢問道:“何故突然效忠?”
江景辰迴道:“下官先前前往泉州辦差,無意間得罪了沈相,望能得王爺庇護一二。”
尚書令沈廷知?
這可不是個能夠輕易得罪的人。
李守拙眸光微動,沉吟片刻,開口道:“你何以為本王能護你周全?”
江景辰胸中早有腹稿,想也不想迴答道:“非是能與不能,而是願與不願。”
李守拙眉頭一挑,輕笑道:“如此說來,你能為本王提供的價值,遠超得罪沈相所帶來的弊端?”
江景辰迴答道:“沈相出身儒學,自詡清流,在擇儲一事上天然與王爺對立,二王之間,早有定論。”
純王乃長子,安王乃嫡子。
儒家推崇嫡子繼立,單是這一點便對純王十分不利。
不單單隻沈廷知一人,朝中文官大部分皆是認為有嫡該當立嫡,無嫡方才考慮立長或是立賢。
無論皇室、勳貴、世家、富商、百姓,嫡子皆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隻不過皇權複雜,牽扯極廣,曆朝曆代非嫡子繼承大統者不在少數。
故而,於皇室而言,萬事皆有可能。
可立嫡,可立長,亦可立賢。
莊延朔搖擺於二王之間,便是參透了其中玄妙,如今聽江景辰所言,眉頭不禁皺起,礙於身份,卻也沒有開口多言。
李守拙神情逐漸凝重,沉默片刻,沉聲喝問道:“沈相尚且不曾表態,你卻先將其劃到本王對立麵,到底是何居心?”
江景辰古井無波,鎮定自若道:“沈相看似中立,實則暗中相助安王殿下頗多,否則安王殿下如何能夠統領工部。”
李守拙心中一驚,遲疑道:“老三入主工部,是得沈相助?你可有證據?”
本就是信口胡說之事,哪裏會有什麽證據。
更何況,這種事本就不需要證據。
江景辰神情自若,開口說道:“若非如此,難道是安王殿下得了聖上偏愛?”
安王早在去年就領了工部的差事,按道理來說,純王也該有些許事情交托。
可時至今日,聖上依舊沒有做出任何安排。
正因如此,李守拙才心中慌亂,一邊私底下結交有才誌士,一邊暗中接觸可用官員。
他當然是不會承認父皇偏愛老三,那便隻有江景辰所言那般,如此才能夠說得通。
否則老三何德何能統領工部?
念及此處,李守拙唿吸粗重了些,開口道:“此事本王自會查證,你可還有話要說?”
江景辰看了眼莊延昌,其意不言而喻。
李守拙稍作思考,吩咐道:“莊先生暫且到艙外等候。”
莊延朔自然不會強留,起身行了一禮便自行離開。
青玉心知此刻談話重要性,不等吩咐便去到艙門前守護,以防有人去而複返。
李守拙收迴視線,詢問道:“你信不過莊先生?”
江景辰沒想點破莊延朔與安王之間的苟且,或許也不用點破,純王自是心知肚明。
無論如何,他於此事上並未多言,隻道:“下官隻信王爺。”
李守拙眸光閃動,盯著江景辰看了許久,未曾發現可疑之處,想了想,說道:“你且先說說,是如何得罪了沈相。”
江景辰挑揀了些能說,且摻雜些許無中生有之事,大致上說了一遍。
李守拙靜靜聽完,過程中未發一言。
泉州之事鬧的不小,雖有人刻意隱瞞真相,可終歸是走漏了風聲。
半真半假的話不一定能讓人信服,但也不至於弄巧成拙。
江景辰緊跟著說道:“費興侖被下官擒獲,這才讓沈相不得不退讓,下官也因此得了聖恩,領了隴右道募兵的差事。”
李守拙麵露狐疑之色,開口道:“難道不是因你獻策有功?”
江景辰迴答道:“不過是對外的說法,王爺睿智,想來不會被迷惑。”
滿朝文武都是如此認為,誰知道這當中還有別的原因。
至於究竟是真是假......
李守拙想了想,此事想來是真。
畢竟募兵之事關係重大,非親信之臣不能勝任。
“此事暫且不提,你既有心投效本王,又當如何示之?”
先前主動招攬被拒,這會主動投效,那就少不得要納投名狀了!
江景辰早有準備,拱手一禮,道:“下官有一良策,可助王爺潛龍騰淵。”
一等親王的日子是否過的艱難?
若想爭奪那個位置,必然比想象的還要艱難。
江景辰也不接話,視線轉向一旁的白衣中年男子。
“這位是?”
“草民莊延朔,見過江侯爺。”
“可是出身淮南道莊氏族人?”
“正是。”
“本官幼時曾在錢塘縣外祖父家養病,常聽人說起淮南道莊氏中多有俊才,如今得見莊氏族人,幸會幸會。”
根據所得情報,莊延朔該是入了安王麾下才是,如今竟然出現在純王身邊......
實在是有趣的很啊!
江景辰笑容意味深長。
莊延朔心頭微動,拱手道:“侯爺實在過獎,不過些許薄名,當不得俊才之稱。”
江景辰含笑道:“何必過謙,若你非俊才,又豈能入王爺之眼。”
言罷,視線一轉,看向純王,又道:“本以為王爺會帶沅朗前來,不曾想竟是淮南道俊才,王爺麾下果真人才濟濟。”
“你想要見沅朗?”李守拙想起了先前二人之間的恩怨,神情略顯古怪。
江景辰迴答道:“隻是想看沅朗對下官行禮時的模樣,想來定是會很有趣。”
邵沅朗乃是胡國公世子,未來的胡國公,身份不可謂不高。
可真要說起來,身上無官無爵,說好聽些是勳爵世家公子,可終究是一介白身。
倘若是在正式場合,的確是該向江景辰行禮。
李守拙不禁莞爾,失笑道:“你何時變得這般促狹。”
江景辰微笑迴應道:“自沅朗與下官生出間隙那一日。”
似是意有所指,卻又未曾明言。
在純王麵前亦是不失氣度,此子果然了得!
莊延朔深深看了眼江景辰,而後默然垂首,端起身前酒杯一飲而盡。
李守拙不願多言此事,招唿江景辰落座,隨後道:“你昨夜命人來傳口信,眼下本王前來赴約,奈何時間有限,不可多言其他。”
江景辰心中了然,當即說道:“敢問王爺,對如今朝局是何看法?”
李守拙眉間微微皺起,不悅道:“你請本王來,隻問此事?若是如此,本王可沒那麽多閑功夫。”
真是個急性子啊!
江景辰暗自嘀咕了幾句,而後拱手一禮,正色道:“下官欲投效王爺麾下,不知王爺招納否?”
李守拙臉色神情越發古怪。
他不是沒想過招納江景辰入麾下,隻是先前幾次失敗,漸漸也就歇了心思。
如今突然來這麽一出,著實令人感到意外。
李守拙下意識看了眼莊延朔,迴過頭來,詢問道:“何故突然效忠?”
江景辰迴道:“下官先前前往泉州辦差,無意間得罪了沈相,望能得王爺庇護一二。”
尚書令沈廷知?
這可不是個能夠輕易得罪的人。
李守拙眸光微動,沉吟片刻,開口道:“你何以為本王能護你周全?”
江景辰胸中早有腹稿,想也不想迴答道:“非是能與不能,而是願與不願。”
李守拙眉頭一挑,輕笑道:“如此說來,你能為本王提供的價值,遠超得罪沈相所帶來的弊端?”
江景辰迴答道:“沈相出身儒學,自詡清流,在擇儲一事上天然與王爺對立,二王之間,早有定論。”
純王乃長子,安王乃嫡子。
儒家推崇嫡子繼立,單是這一點便對純王十分不利。
不單單隻沈廷知一人,朝中文官大部分皆是認為有嫡該當立嫡,無嫡方才考慮立長或是立賢。
無論皇室、勳貴、世家、富商、百姓,嫡子皆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隻不過皇權複雜,牽扯極廣,曆朝曆代非嫡子繼承大統者不在少數。
故而,於皇室而言,萬事皆有可能。
可立嫡,可立長,亦可立賢。
莊延朔搖擺於二王之間,便是參透了其中玄妙,如今聽江景辰所言,眉頭不禁皺起,礙於身份,卻也沒有開口多言。
李守拙神情逐漸凝重,沉默片刻,沉聲喝問道:“沈相尚且不曾表態,你卻先將其劃到本王對立麵,到底是何居心?”
江景辰古井無波,鎮定自若道:“沈相看似中立,實則暗中相助安王殿下頗多,否則安王殿下如何能夠統領工部。”
李守拙心中一驚,遲疑道:“老三入主工部,是得沈相助?你可有證據?”
本就是信口胡說之事,哪裏會有什麽證據。
更何況,這種事本就不需要證據。
江景辰神情自若,開口說道:“若非如此,難道是安王殿下得了聖上偏愛?”
安王早在去年就領了工部的差事,按道理來說,純王也該有些許事情交托。
可時至今日,聖上依舊沒有做出任何安排。
正因如此,李守拙才心中慌亂,一邊私底下結交有才誌士,一邊暗中接觸可用官員。
他當然是不會承認父皇偏愛老三,那便隻有江景辰所言那般,如此才能夠說得通。
否則老三何德何能統領工部?
念及此處,李守拙唿吸粗重了些,開口道:“此事本王自會查證,你可還有話要說?”
江景辰看了眼莊延昌,其意不言而喻。
李守拙稍作思考,吩咐道:“莊先生暫且到艙外等候。”
莊延朔自然不會強留,起身行了一禮便自行離開。
青玉心知此刻談話重要性,不等吩咐便去到艙門前守護,以防有人去而複返。
李守拙收迴視線,詢問道:“你信不過莊先生?”
江景辰沒想點破莊延朔與安王之間的苟且,或許也不用點破,純王自是心知肚明。
無論如何,他於此事上並未多言,隻道:“下官隻信王爺。”
李守拙眸光閃動,盯著江景辰看了許久,未曾發現可疑之處,想了想,說道:“你且先說說,是如何得罪了沈相。”
江景辰挑揀了些能說,且摻雜些許無中生有之事,大致上說了一遍。
李守拙靜靜聽完,過程中未發一言。
泉州之事鬧的不小,雖有人刻意隱瞞真相,可終歸是走漏了風聲。
半真半假的話不一定能讓人信服,但也不至於弄巧成拙。
江景辰緊跟著說道:“費興侖被下官擒獲,這才讓沈相不得不退讓,下官也因此得了聖恩,領了隴右道募兵的差事。”
李守拙麵露狐疑之色,開口道:“難道不是因你獻策有功?”
江景辰迴答道:“不過是對外的說法,王爺睿智,想來不會被迷惑。”
滿朝文武都是如此認為,誰知道這當中還有別的原因。
至於究竟是真是假......
李守拙想了想,此事想來是真。
畢竟募兵之事關係重大,非親信之臣不能勝任。
“此事暫且不提,你既有心投效本王,又當如何示之?”
先前主動招攬被拒,這會主動投效,那就少不得要納投名狀了!
江景辰早有準備,拱手一禮,道:“下官有一良策,可助王爺潛龍騰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