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鄯二州相鄰,相比之下秦州更近西域。
此時的何雋澤沒有絲毫隱藏,擺明了要將燙手山芋拋出去的模樣。
新兵營就是那顆燙手山芋,鄯州境內,軍、政雙方誰都不想沾手。
若不是太過不切實際,他們甚至想將新兵營送出隴右道,直接送去龜茲。
離得遠些,誰也不牽連,愛怎麽搞事就怎麽搞,眼不見為淨。
對於江景辰個人而言,有沒有一紙公文的區別不大,完全可以直接跳過地方衙門,自行到城外劃地為營。
當然,僅僅是對他個人而言。
倘若真那麽做了,朝廷上必會有人參他下本,落井下石者比比皆是。
江景辰暗自權衡利弊,開口道:“去秦州也不是不行,一萬新兵沿路所需物資,得由鄯州這邊安排。”
何雋澤沉默半晌,心中默默盤算著一萬人所需,最終點頭應下:“本官會讓軍需處備好三天糧草,你何時領軍出發?”
三天時間,哪怕行軍速度稍慢一些,也足以讓一萬新兵從鄯州移動到秦州。
隻要新兵營不設在鄯州,此後無論發生什麽都與鄯州刺史無關。
江景辰想著杜仲山那邊還需要三天時間,於是便搖頭道:“三天糧草不夠,至少備足七天糧草。”
何雋澤道:“鄯、秦二州相鄰,哪怕一萬新兵行軍慢一些,三天時間內也足以抵達,你怎好問本官要七天糧草?”
江景辰理所當然道:“一萬名不曾受訓的新兵,與普通百姓無異,行軍速度無法保證,本侯也無領軍經驗,為了防止路上意外頻發,本侯多要幾天糧草以備不時之需,難道不合理嗎?”
何雋澤無法反駁,糾結片刻道:“最多五天。”
“可以。”江景辰爽快答應,緊跟著又道:“另加一萬新兵所需軍械。”
何雋澤頓時急眼:“不可能,新兵尚未入營造冊,隸屬未定,依照律例,他們都還隻是民,不可持有軍械。”
江景辰道:“那便不走了,就在鄯州城外劃一片地。”
何雋澤頓時沒了脾氣,猶猶豫豫道:“一百軍械,不能再多了。”
江景辰慢悠悠伸出左手:“五千軍械。”
何雋澤氣憤道:“想都別想,你又不是領軍打仗,要那麽多軍械做甚?最多給你三百,愛要不要。”
軍械包括刀槍箭戟,其中弓弩當屬冷兵器時代最具殺傷力的武器,非軍中將士不可持有。
江景辰本著能多薅就多薅的想法,退一步要貨三千,隻可惜何雋澤咬死三百不肯鬆口。
“何大人,你好歹是鄯州刺史,未免也太小氣了吧。”
“本官予你三百軍械已是破例,江侯爺可不要貪心不足啊。”
軍械管製極嚴,按理說新兵尚未登記造冊,本不可輕予。
何雋澤為了讓新兵離開,當真是冒了不小的風險。
江景辰原本想著殺幾個軍中將領,扶持新人上位,好讓新兵得以順利入營,現如今又弄了這麽一出,那便得適當改變下策略。
離開刺史府後,江景辰立刻叮囑董瓚,命其傳令麾下,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迴到官邸時,莊延昌已經寫好祝文,順勢詢問起有關新兵營之事。
江景辰把刺史府內發生之事說了一遍。
莊延昌默默點頭。
他隻想阻止江景辰枉造殺孽,至於新兵營安置在鄯州還是秦州都無關緊要。
當天夜裏,江景辰在隱秘之地接見杜仲山,命其繼續籌備軍資,隻等一聲令下,隨時準備運往秦州。
杜仲山猶豫道:“侯爺,能否容草民邊籌邊運?鄯州境內倒是無患,往秦州路上有些不太平,若是一次性運送的話……草民擔心會引來歹人。”
江景辰雙眸閃過一道精光,追問道:“你是說沿路有匪患?”
杜仲山如實迴答道:“雖不多,但的確存在,杜家商隊早年間就曾被劫過幾次,近年仍有不少小商隊遭難。”
亂世盜匪橫行,為了活命,多數人都是被逼無奈。
盛世則剛好相反,在自食其力足以養家糊口的環境下,還要跑去當盜匪的人無一不是惡貫滿盈之徒。
這一刻,江景辰眼眸中似有火焰燃燒。
不是因為氣憤,而是發展的一次機會,一次能夠領兵作戰的機會,同時也是收買人心的機會。
天賜良機。
江景辰目光灼灼,當即命杜仲山畫出遭遇劫匪的路線圖,以及劫匪經常出沒的區域。
杜仲山將所掌握的信息逐一告知,緊跟著說道:“侯爺領軍一萬人,沒有哪夥盜匪那麽不開眼,那些匪徒定會選擇當烏龜,縮在殼中不敢探頭。”
江景辰壓下心中情緒,追問道:“你可知道周遭那些匪徒盤踞在何處?”
杜仲山迴答道:“草民隻知雞冠山有一夥馬匪盤踞,聽說人數有好幾百之眾。”
雞冠山,形似雞冠而得名,地處鄯州東嶺縣境內,背靠渭水河,其山勢陡峭,兩麵懸崖,易守難攻。
雞冠山匪極少禍害鄉裏,時常出現在通往秦州的必經之路,洗劫劫過往旅客商隊。
當地官員曾剿匪數次,當時也算是小有成效,隻不過在攻打雞冠山時屢次失利,不僅無功而返,還折損了不少官兵。
那一役之後,雞冠山匪名聲大噪,許多匪徒慕名前去,雞冠山匪因此得以壯大,至今無人知曉山匪具體人數。
杜仲山解說完畢,緊跟著加了一句:“若不幸遇見雞冠山匪,需向他們上繳四成,方能順利通行。”
“僅收四成?”江景辰多了些許興趣,打趣道:“如此說來,雞冠山匪首倒是有些頭腦,還知道不能做殺雞取卵之事。”
羊毛出在羊身上,商人被匪徒搶走四成貨款,最終隻會從想方設法從百姓身上賺迴來。
馬匪賺了,商人也得賺,這麽大的虧隻能轉嫁到百姓身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那幫馬匪劫的是百姓的錢。
當然,百姓不會知道,馬匪不會在乎,商人可得如此,朝廷監管不到,明知不合理,但偏偏又讓人挑不出毛病。
杜仲山在旁附和道:“誰說不是呢……不過,在草民看來,雞冠山匪之所以能一直相安無事,地方上某些官員多少得負些責任。”
江景辰聞言,盯著杜仲山看了一會,隨即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淡淡道:“老杜啊,你這是在拿話點本侯呢?”
此時的何雋澤沒有絲毫隱藏,擺明了要將燙手山芋拋出去的模樣。
新兵營就是那顆燙手山芋,鄯州境內,軍、政雙方誰都不想沾手。
若不是太過不切實際,他們甚至想將新兵營送出隴右道,直接送去龜茲。
離得遠些,誰也不牽連,愛怎麽搞事就怎麽搞,眼不見為淨。
對於江景辰個人而言,有沒有一紙公文的區別不大,完全可以直接跳過地方衙門,自行到城外劃地為營。
當然,僅僅是對他個人而言。
倘若真那麽做了,朝廷上必會有人參他下本,落井下石者比比皆是。
江景辰暗自權衡利弊,開口道:“去秦州也不是不行,一萬新兵沿路所需物資,得由鄯州這邊安排。”
何雋澤沉默半晌,心中默默盤算著一萬人所需,最終點頭應下:“本官會讓軍需處備好三天糧草,你何時領軍出發?”
三天時間,哪怕行軍速度稍慢一些,也足以讓一萬新兵從鄯州移動到秦州。
隻要新兵營不設在鄯州,此後無論發生什麽都與鄯州刺史無關。
江景辰想著杜仲山那邊還需要三天時間,於是便搖頭道:“三天糧草不夠,至少備足七天糧草。”
何雋澤道:“鄯、秦二州相鄰,哪怕一萬新兵行軍慢一些,三天時間內也足以抵達,你怎好問本官要七天糧草?”
江景辰理所當然道:“一萬名不曾受訓的新兵,與普通百姓無異,行軍速度無法保證,本侯也無領軍經驗,為了防止路上意外頻發,本侯多要幾天糧草以備不時之需,難道不合理嗎?”
何雋澤無法反駁,糾結片刻道:“最多五天。”
“可以。”江景辰爽快答應,緊跟著又道:“另加一萬新兵所需軍械。”
何雋澤頓時急眼:“不可能,新兵尚未入營造冊,隸屬未定,依照律例,他們都還隻是民,不可持有軍械。”
江景辰道:“那便不走了,就在鄯州城外劃一片地。”
何雋澤頓時沒了脾氣,猶猶豫豫道:“一百軍械,不能再多了。”
江景辰慢悠悠伸出左手:“五千軍械。”
何雋澤氣憤道:“想都別想,你又不是領軍打仗,要那麽多軍械做甚?最多給你三百,愛要不要。”
軍械包括刀槍箭戟,其中弓弩當屬冷兵器時代最具殺傷力的武器,非軍中將士不可持有。
江景辰本著能多薅就多薅的想法,退一步要貨三千,隻可惜何雋澤咬死三百不肯鬆口。
“何大人,你好歹是鄯州刺史,未免也太小氣了吧。”
“本官予你三百軍械已是破例,江侯爺可不要貪心不足啊。”
軍械管製極嚴,按理說新兵尚未登記造冊,本不可輕予。
何雋澤為了讓新兵離開,當真是冒了不小的風險。
江景辰原本想著殺幾個軍中將領,扶持新人上位,好讓新兵得以順利入營,現如今又弄了這麽一出,那便得適當改變下策略。
離開刺史府後,江景辰立刻叮囑董瓚,命其傳令麾下,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迴到官邸時,莊延昌已經寫好祝文,順勢詢問起有關新兵營之事。
江景辰把刺史府內發生之事說了一遍。
莊延昌默默點頭。
他隻想阻止江景辰枉造殺孽,至於新兵營安置在鄯州還是秦州都無關緊要。
當天夜裏,江景辰在隱秘之地接見杜仲山,命其繼續籌備軍資,隻等一聲令下,隨時準備運往秦州。
杜仲山猶豫道:“侯爺,能否容草民邊籌邊運?鄯州境內倒是無患,往秦州路上有些不太平,若是一次性運送的話……草民擔心會引來歹人。”
江景辰雙眸閃過一道精光,追問道:“你是說沿路有匪患?”
杜仲山如實迴答道:“雖不多,但的確存在,杜家商隊早年間就曾被劫過幾次,近年仍有不少小商隊遭難。”
亂世盜匪橫行,為了活命,多數人都是被逼無奈。
盛世則剛好相反,在自食其力足以養家糊口的環境下,還要跑去當盜匪的人無一不是惡貫滿盈之徒。
這一刻,江景辰眼眸中似有火焰燃燒。
不是因為氣憤,而是發展的一次機會,一次能夠領兵作戰的機會,同時也是收買人心的機會。
天賜良機。
江景辰目光灼灼,當即命杜仲山畫出遭遇劫匪的路線圖,以及劫匪經常出沒的區域。
杜仲山將所掌握的信息逐一告知,緊跟著說道:“侯爺領軍一萬人,沒有哪夥盜匪那麽不開眼,那些匪徒定會選擇當烏龜,縮在殼中不敢探頭。”
江景辰壓下心中情緒,追問道:“你可知道周遭那些匪徒盤踞在何處?”
杜仲山迴答道:“草民隻知雞冠山有一夥馬匪盤踞,聽說人數有好幾百之眾。”
雞冠山,形似雞冠而得名,地處鄯州東嶺縣境內,背靠渭水河,其山勢陡峭,兩麵懸崖,易守難攻。
雞冠山匪極少禍害鄉裏,時常出現在通往秦州的必經之路,洗劫劫過往旅客商隊。
當地官員曾剿匪數次,當時也算是小有成效,隻不過在攻打雞冠山時屢次失利,不僅無功而返,還折損了不少官兵。
那一役之後,雞冠山匪名聲大噪,許多匪徒慕名前去,雞冠山匪因此得以壯大,至今無人知曉山匪具體人數。
杜仲山解說完畢,緊跟著加了一句:“若不幸遇見雞冠山匪,需向他們上繳四成,方能順利通行。”
“僅收四成?”江景辰多了些許興趣,打趣道:“如此說來,雞冠山匪首倒是有些頭腦,還知道不能做殺雞取卵之事。”
羊毛出在羊身上,商人被匪徒搶走四成貨款,最終隻會從想方設法從百姓身上賺迴來。
馬匪賺了,商人也得賺,這麽大的虧隻能轉嫁到百姓身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那幫馬匪劫的是百姓的錢。
當然,百姓不會知道,馬匪不會在乎,商人可得如此,朝廷監管不到,明知不合理,但偏偏又讓人挑不出毛病。
杜仲山在旁附和道:“誰說不是呢……不過,在草民看來,雞冠山匪之所以能一直相安無事,地方上某些官員多少得負些責任。”
江景辰聞言,盯著杜仲山看了一會,隨即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淡淡道:“老杜啊,你這是在拿話點本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