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縣衙大牢。
依照事先協議,被關押的一眾將官親筆寫下舉報信,如同三軍主將一般,將冒領軍銜的罪名套在下屬身上。
大部分將官心中為此感到愧疚,但與自身性命相較而言,所有人都選擇了移罪他人。
更何況江景辰並未對替罪之人有何要求,他們便將平日裏懶散怠慢,違反軍紀仗勢欺人的無能之輩拿來頂罪。
至於犯罪實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江景辰微笑提醒道:“諸位你切記,寫好之後還需簽字按下手印。”
找下屬頂罪……不,都不是頂罪,而是純粹的汙蔑,這種事情可喪良心,倘若此事敗露,那麽他們在軍中將再無立足之地。
褚孝錫苦笑道:“大人青天之名,末將今日徹底領教。”
世上哪有那麽多的青天?
更多的是以權謀私,以勢壓人,以權壓人。
若是不肯低頭,輕則丟官罷職,重則入獄秋後問斬。
你若不想自己倒黴,那就隻能讓別人倒黴。
無關對錯,人性便是如此。
江景辰此刻也不再裝模作樣,對眾人直言道:“主將拿你們頂罪,你們拿下屬頂罪,皆是自私自利之人,無甚差別。”
嚴超冷哼道:“若非是受你脅迫,我等怎會做這等不義之事。”
江景辰瞥了他一眼,並未做理會,自顧自說道:“無功不受祿,無利不起早,本官冒險替你們脫罪,便是要你記住這份恩情。”
易健詢問道:“敢問大人,需要我等如何報答?”
江景辰淡淡道:“明日本官要去一趟北庭,需要諸位帶兵隨行。”
易健聞言,心中一驚,小心試探道:“北庭獨立隴右道之外,我等乃鄯州大營所屬,冒然帶兵前去,隻怕會有所不妥。”
北庭位於天山北部,與山麓和戈壁之間連綿不斷的草原緊密相連,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北庭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必爭之地。
對遊牧部族而言,誰控製了北庭,誰就可以得到豐茂的水草,誰就可以南下進攻南諸綠洲,誰就可以控製東西商路,聚斂財富。
換而言之,誰就擁有了抗衡中央政權的地理優勢。
當然,中央政權經略西域,北庭是首選地之一,是橋頭堡也是大後方。
爭取對西域的控製,是曆朝曆代以來,中原王朝針對邊疆局勢的一貫戰略。
吐蕃雖以稱臣,但仍賊心不死,北庭地界上從未真正安穩過。
也正是因此,朝廷給予北庭都護極大的權利。
莫說隻是易健等人,就是尤惟明等鄯州三軍主將,在鄔騫麵前也要低一頭。
江景辰自然明白易健心中所想,微笑說道:“本官隻是讓諸位沿途護送,之後之事自有本官處理。”
在場將官並非是愚笨之人,就連嚴超都能夠想到,一旦隨行,那麽在旁人眼中,他們這些人便打上了江景辰的印記。
有人出言道:“大人隻是奉旨辦案而已,並無權調動鄯州兵馬,若要我等帶兵護送,還需軍中主將下令。”
江景辰掃了那人一眼,緩緩開口說道:“本官非以上官下令,而是以私人名義向諸位尋求幫助,不知諸位可願伸出援手?”
鄯州乃隴右道治所,鄯州三大營兵馬本就有巡防邊境之權。
如褚孝錫官拜遊擊將軍,易健官拜遊騎將軍,此二人無需主將下令,便可自主帶兵巡防。
唯一的顧忌就是,若無正當理由,輕易帶兵越境容易授人把柄。
江景辰有正當理由嗎?
當然沒有。
否則又怎會說出以私人名義這番話?
褚孝錫與易健對視一眼,兩人皆是陷入沉默。
若他們不答應,江景辰隻需將他們今日所寫的舉報信公之於眾,此後麾下將無人再聽命於他們。
一個誣陷下屬的上官,有什麽資格繼續統領麾下?
可若是答應......
看似簡單的護送,實則是想將在場眾人徹底捆綁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褚孝錫搖了搖頭,無奈長歎一聲,說道:“末將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言罷,單膝跪地。
易健稍稍遲疑了一會,隨即緊跟著道:“末將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其餘人見狀,紛紛下跪效忠:“末將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此事無關真心,實屬被逼無奈,無路可選。
所有人中,隻有嚴超沒有表態。
江景辰掃了他一眼,微笑詢問道:“嚴都尉,這是不肯給本官一份薄麵?”
嚴超冷哼道:“我可以帶兵護送你進入北庭地界,但也僅僅隻是護送,不會效忠於你。”
他被董瓚打斷了肋骨,雖已經過治療,但也沒那麽快能夠痊愈,此刻隻是稍微說多些話,便感到胸口隱隱作痛。
這也讓他更加記恨江景辰,心中暗自思量著:“待脫困之後,必要向京城修書一封,將此子妄行細細述於貴人知曉。”
江景辰聞言,當即正色說道:“嚴都尉,此言差矣!本官與諸位一樣,都是效忠聖上,為聖上辦事,為百姓謀福。”
嚴懲看了跪在地上的眾人,冷冷一笑。
其意不言而喻。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官的地方就會有陣營。
在旁人看來,江景辰此舉不過是為了擴大自身的權勢,乃官場常見的手段,且不怎麽高明。
沒有人能夠想到,此子會有翻天之念。
也沒有人意識到,他們上的是一艘開往何處的船。
江景辰很滿意此行的收獲,收好眾將官親筆寫下的舉報信,當場就將所有人放出大牢。
“望大人能夠延遲數日捉拿案犯。”臨行前,褚孝錫提出心中所求。
他們這邊才放出來,轉頭各自下屬就被捕入獄,傻子都知道是怎麽迴事。
江景辰微笑道:“本官乃是受三軍主將所舉,與你們無關,往後隻需安守本分,不會有人再與你為難。”
聽到這話,褚孝錫麵露幾分怪異之色,心中不禁好奇:“未能達到目的,還願意背這個黑鍋?三軍主將何時這麽好說話了?
經過這次遭遇,褚孝錫對於官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無論文臣或是武將,隻要身在官場,隻要尚有利用價值,都逃不過官官相護、狼狽為奸、栽贓陷害、威逼利誘那一套。
若不同流合汙,便會遭人被排擠。
若是同流合汙,便不會再有人為難。
這就是所謂的為官之道嗎?
這就是大周的上官嗎?
嗬嗬......
褚孝錫心中一直堅守的信念,此時此刻徹底崩碎。
縣衙大牢。
依照事先協議,被關押的一眾將官親筆寫下舉報信,如同三軍主將一般,將冒領軍銜的罪名套在下屬身上。
大部分將官心中為此感到愧疚,但與自身性命相較而言,所有人都選擇了移罪他人。
更何況江景辰並未對替罪之人有何要求,他們便將平日裏懶散怠慢,違反軍紀仗勢欺人的無能之輩拿來頂罪。
至於犯罪實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江景辰微笑提醒道:“諸位你切記,寫好之後還需簽字按下手印。”
找下屬頂罪……不,都不是頂罪,而是純粹的汙蔑,這種事情可喪良心,倘若此事敗露,那麽他們在軍中將再無立足之地。
褚孝錫苦笑道:“大人青天之名,末將今日徹底領教。”
世上哪有那麽多的青天?
更多的是以權謀私,以勢壓人,以權壓人。
若是不肯低頭,輕則丟官罷職,重則入獄秋後問斬。
你若不想自己倒黴,那就隻能讓別人倒黴。
無關對錯,人性便是如此。
江景辰此刻也不再裝模作樣,對眾人直言道:“主將拿你們頂罪,你們拿下屬頂罪,皆是自私自利之人,無甚差別。”
嚴超冷哼道:“若非是受你脅迫,我等怎會做這等不義之事。”
江景辰瞥了他一眼,並未做理會,自顧自說道:“無功不受祿,無利不起早,本官冒險替你們脫罪,便是要你記住這份恩情。”
易健詢問道:“敢問大人,需要我等如何報答?”
江景辰淡淡道:“明日本官要去一趟北庭,需要諸位帶兵隨行。”
易健聞言,心中一驚,小心試探道:“北庭獨立隴右道之外,我等乃鄯州大營所屬,冒然帶兵前去,隻怕會有所不妥。”
北庭位於天山北部,與山麓和戈壁之間連綿不斷的草原緊密相連,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北庭成為各方勢力角逐的必爭之地。
對遊牧部族而言,誰控製了北庭,誰就可以得到豐茂的水草,誰就可以南下進攻南諸綠洲,誰就可以控製東西商路,聚斂財富。
換而言之,誰就擁有了抗衡中央政權的地理優勢。
當然,中央政權經略西域,北庭是首選地之一,是橋頭堡也是大後方。
爭取對西域的控製,是曆朝曆代以來,中原王朝針對邊疆局勢的一貫戰略。
吐蕃雖以稱臣,但仍賊心不死,北庭地界上從未真正安穩過。
也正是因此,朝廷給予北庭都護極大的權利。
莫說隻是易健等人,就是尤惟明等鄯州三軍主將,在鄔騫麵前也要低一頭。
江景辰自然明白易健心中所想,微笑說道:“本官隻是讓諸位沿途護送,之後之事自有本官處理。”
在場將官並非是愚笨之人,就連嚴超都能夠想到,一旦隨行,那麽在旁人眼中,他們這些人便打上了江景辰的印記。
有人出言道:“大人隻是奉旨辦案而已,並無權調動鄯州兵馬,若要我等帶兵護送,還需軍中主將下令。”
江景辰掃了那人一眼,緩緩開口說道:“本官非以上官下令,而是以私人名義向諸位尋求幫助,不知諸位可願伸出援手?”
鄯州乃隴右道治所,鄯州三大營兵馬本就有巡防邊境之權。
如褚孝錫官拜遊擊將軍,易健官拜遊騎將軍,此二人無需主將下令,便可自主帶兵巡防。
唯一的顧忌就是,若無正當理由,輕易帶兵越境容易授人把柄。
江景辰有正當理由嗎?
當然沒有。
否則又怎會說出以私人名義這番話?
褚孝錫與易健對視一眼,兩人皆是陷入沉默。
若他們不答應,江景辰隻需將他們今日所寫的舉報信公之於眾,此後麾下將無人再聽命於他們。
一個誣陷下屬的上官,有什麽資格繼續統領麾下?
可若是答應......
看似簡單的護送,實則是想將在場眾人徹底捆綁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褚孝錫搖了搖頭,無奈長歎一聲,說道:“末將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言罷,單膝跪地。
易健稍稍遲疑了一會,隨即緊跟著道:“末將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其餘人見狀,紛紛下跪效忠:“末將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此事無關真心,實屬被逼無奈,無路可選。
所有人中,隻有嚴超沒有表態。
江景辰掃了他一眼,微笑詢問道:“嚴都尉,這是不肯給本官一份薄麵?”
嚴超冷哼道:“我可以帶兵護送你進入北庭地界,但也僅僅隻是護送,不會效忠於你。”
他被董瓚打斷了肋骨,雖已經過治療,但也沒那麽快能夠痊愈,此刻隻是稍微說多些話,便感到胸口隱隱作痛。
這也讓他更加記恨江景辰,心中暗自思量著:“待脫困之後,必要向京城修書一封,將此子妄行細細述於貴人知曉。”
江景辰聞言,當即正色說道:“嚴都尉,此言差矣!本官與諸位一樣,都是效忠聖上,為聖上辦事,為百姓謀福。”
嚴懲看了跪在地上的眾人,冷冷一笑。
其意不言而喻。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官的地方就會有陣營。
在旁人看來,江景辰此舉不過是為了擴大自身的權勢,乃官場常見的手段,且不怎麽高明。
沒有人能夠想到,此子會有翻天之念。
也沒有人意識到,他們上的是一艘開往何處的船。
江景辰很滿意此行的收獲,收好眾將官親筆寫下的舉報信,當場就將所有人放出大牢。
“望大人能夠延遲數日捉拿案犯。”臨行前,褚孝錫提出心中所求。
他們這邊才放出來,轉頭各自下屬就被捕入獄,傻子都知道是怎麽迴事。
江景辰微笑道:“本官乃是受三軍主將所舉,與你們無關,往後隻需安守本分,不會有人再與你為難。”
聽到這話,褚孝錫麵露幾分怪異之色,心中不禁好奇:“未能達到目的,還願意背這個黑鍋?三軍主將何時這麽好說話了?
經過這次遭遇,褚孝錫對於官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無論文臣或是武將,隻要身在官場,隻要尚有利用價值,都逃不過官官相護、狼狽為奸、栽贓陷害、威逼利誘那一套。
若不同流合汙,便會遭人被排擠。
若是同流合汙,便不會再有人為難。
這就是所謂的為官之道嗎?
這就是大周的上官嗎?
嗬嗬......
褚孝錫心中一直堅守的信念,此時此刻徹底崩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