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曾母暗沙,台南製鹽
大明:東北開局,征服西伯利亞 作者:牧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續果然如此,室利佛逝人本來以為大明要進攻整個蘇門答臘,瞬間覺得天都塌了,後來卻發現大明就隻占了沿海的一塊很小的無人荒地。
這讓他們不明所以。
那塊荒地,有什麽特殊的價值嗎?
為何放著整個蘇門答臘不要,卻隻要一塊小小的不毛之地?
而奇怪的是,大明的大軍竟然進攻了他們的死對頭爪哇人,這著實讓蘇門答臘人摸不著頭腦。
而且,爪哇的國王,還被大明艦隊給掠走了。
其實,這一切都與蘇門答臘無關,朱桂掠走爪哇的國王,是為了給朱元璋帶一份見麵禮。
因為當時南洋有些小國,主動接受大明冊封,朱元璋隨後派遣官員過來,但卻被爪哇人給殺了。
畢竟,爪哇向來有做南洋霸主的野心,怎會甘心讓大明插一腿?
老朱對這事情很生氣,但大明建立之初,可沒有什麽像樣的艦隊,想要遠征爪哇非常困難。
於是這事便成了老朱的心病,時常就念叨一下。
朱桂既然都已經到南洋了,自然要順便幫老爹把這心病給解了,所以才將爪哇王給掠走。
而室利佛逝人不僅沒有等到攻擊,很快便收到了大明南洋總督府的通告,說今後南洋都歸大明南洋總督府節製了,限期讓他們蘇丹前去總督府拜謁。
這下,才讓室利佛逝蘇丹放了心。
既然通知自己歸南洋總督府管轄了,那就代表自己沒有威脅了,不然對方幹嘛要多此一舉啊。
至於自己上麵有個上司了?
室利佛逝表示並不在意!
何況,那可是五分鍾就將他五萬大軍滅亡的天朝啊,能成為這樣偉大國家的小弟,他還巴不得呢。
後世,南洋各國的史書上,將南洋總督府成立之日稱為‘光明之日’。
自從南洋總督府成立之後,整個南洋地區的社會生產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南洋諸國在大明的英明領導下,邁入了嶄新的時代。
大明沒有如西方殖民者那樣,野蠻的統治和瘋狂的掠奪,而是真正帶領眾人共同富裕。
雖然在後世,有些學者認為,在共同富裕時,大明人總是最獲益的,但他們也不能否認,如果沒有大明,他們隻能在貧窮和落後中掙紮。
而大明的共贏理念,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做法,也深深的贏得了民心。
另一邊,艦隊離開星洲之後,不久便駛入了華夏南海。
這時,海麵上出現一個大島。
朱桂命令船隊暫時停航,讓人找了一塊大石頭,在上麵刻上‘大明安不納島’的字樣,然後放置在島上。
這個島,在後世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常常在此處停靠,當時叫萬生嶼。
這裏也是昔日華夏的最南端。
後來大明禁止下西洋之後,因為這個島嶼太過重要,所以鄭和艦隊的一眾將領,聯名上疏請求保留此島。
於是,明宣宗說:“萬生嶼,安不納。”
意思是說,願意在萬生嶼安居,為大明鎮守邊疆的人。
從此之後不繳納任何賦稅!
當時的一名將領曾沅芳,接下了這個任務,他帶領一千多人,來到萬生嶼定居下來。
從此此島叫安不納。
之後,曾沅芳的妻子活到九十多歲才死,大家都尊稱她為曾母。
而附近的一個暗沙也因此而得名,曾母暗沙。
後世,曾母暗沙還在,然而安不納島已經歸了印尼。
準確的說,是印尼人在荷蘭殖民者手中繼承了安不納島。
不過,在這一個時空,它不可能落入荷蘭殖民者手中了。
放置好石碑,艦隊繼續航行。
在經過數日之後,艦隊終於到了福建附近的東灣海峽。
“走,我們去東灣看一看!”站在船頭上,朱桂說道。
“好的王爺!”鄭成功也很樂於此。
畢竟,東灣是他昔日鎮守的地方,在這個時空再次收複之後,也是由他親手進行開發。
他當然樂意讓朱桂參觀一下東灣了。
於是,艦隊停靠在東灣南部,而與此同時,有幾艘船則是沒有在東灣停留,而是飛速趕迴遠北納城。
新繼任為太子,他必須要向老朱和一眾大臣,展示一些東西,所以要從遠北運一點東西過來。
而他本人則是帶著主艦隊,停在了東灣南部,這裏昔日建設了一座小城‘台南’,而此刻已經擴充了不知多少倍。
這都是鄭成功偷偷從沿海搜刮來的移民。
沒辦法,這裏給得太多,條件太過誘人。
而台南的產業也非常健全。
首先,就是布袋鹽場,這個華夏四大鹽場之一。
熱帶是不太容易形成優良鹽場的,因為降水量太多,海水鹽分不夠。
然而布袋鹽場所處的地方卻不同,他剛好處在島嶼的背風坡,所以降水量相對同緯度極少。
再加上沿岸有大量灘塗,所以才造就了他四大鹽場之一。
艦隊還沒有靠岸,眾人就在船頭看到了大片雪白的鹽池。
遠北因為緯度較高,不太適合曬鹽,所以幾乎整個遠北的鹽全部由東灣供給。
再加上向外出口一些,台南城可謂賺的盆滿缽滿。
本來朱桂覺得,自己都穿越了,怎麽也得搞出點精鹽吧?
然而他在係統那得到製鹽技術之後,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以大明現在的生產力,想要搞出精鹽太難了!
原來並不像穿越小說中寫的那樣,隨便用鍋煮一煮,再用東西過濾一下就可以製作細鹽。
那方法隻是過濾出一些雜質而已。
而影響鹽品質最大的問題,是鹽中含有三種有害毒素。
分別是硫酸根,鎂離子,鈣離子。
想要去掉鎂離子,就向鹽水中加石灰,這個比較容易做到。
然而去掉鈣離子,和硫酸根就難了。
去掉鈣離子最簡單的方法是加純堿。
而堿這東西,在古代要比鹽貴,就算是後世堿也比鹽貴。
後世都是從鹽中提煉堿,沒聽說從堿中提煉鹽的,因為那不得虧死啊。
至於硫酸根,是加入硫化鋇去除,那就更難了。
所以再有人說穿越直接製出精鹽的,就直接打他的臉。
朱桂所製的鹽,的確會比本時空的食鹽品質要高一點。
因為,他是用活性炭過濾完雜質,又用石灰去掉了鎂離子。
當然,布袋鹽場還給他和各位大人,生產了一些特供鹽。
那些是可以媲美後世精鹽的,那是布袋鹽場不計成本給他們這些大老爺專門製的,是不向外銷售的。
向外銷售的鹽,就是比大明品質略高的普通曬鹽。
(安不納位置上一章末尾地圖有標注)
這讓他們不明所以。
那塊荒地,有什麽特殊的價值嗎?
為何放著整個蘇門答臘不要,卻隻要一塊小小的不毛之地?
而奇怪的是,大明的大軍竟然進攻了他們的死對頭爪哇人,這著實讓蘇門答臘人摸不著頭腦。
而且,爪哇的國王,還被大明艦隊給掠走了。
其實,這一切都與蘇門答臘無關,朱桂掠走爪哇的國王,是為了給朱元璋帶一份見麵禮。
因為當時南洋有些小國,主動接受大明冊封,朱元璋隨後派遣官員過來,但卻被爪哇人給殺了。
畢竟,爪哇向來有做南洋霸主的野心,怎會甘心讓大明插一腿?
老朱對這事情很生氣,但大明建立之初,可沒有什麽像樣的艦隊,想要遠征爪哇非常困難。
於是這事便成了老朱的心病,時常就念叨一下。
朱桂既然都已經到南洋了,自然要順便幫老爹把這心病給解了,所以才將爪哇王給掠走。
而室利佛逝人不僅沒有等到攻擊,很快便收到了大明南洋總督府的通告,說今後南洋都歸大明南洋總督府節製了,限期讓他們蘇丹前去總督府拜謁。
這下,才讓室利佛逝蘇丹放了心。
既然通知自己歸南洋總督府管轄了,那就代表自己沒有威脅了,不然對方幹嘛要多此一舉啊。
至於自己上麵有個上司了?
室利佛逝表示並不在意!
何況,那可是五分鍾就將他五萬大軍滅亡的天朝啊,能成為這樣偉大國家的小弟,他還巴不得呢。
後世,南洋各國的史書上,將南洋總督府成立之日稱為‘光明之日’。
自從南洋總督府成立之後,整個南洋地區的社會生產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南洋諸國在大明的英明領導下,邁入了嶄新的時代。
大明沒有如西方殖民者那樣,野蠻的統治和瘋狂的掠奪,而是真正帶領眾人共同富裕。
雖然在後世,有些學者認為,在共同富裕時,大明人總是最獲益的,但他們也不能否認,如果沒有大明,他們隻能在貧窮和落後中掙紮。
而大明的共贏理念,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做法,也深深的贏得了民心。
另一邊,艦隊離開星洲之後,不久便駛入了華夏南海。
這時,海麵上出現一個大島。
朱桂命令船隊暫時停航,讓人找了一塊大石頭,在上麵刻上‘大明安不納島’的字樣,然後放置在島上。
這個島,在後世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常常在此處停靠,當時叫萬生嶼。
這裏也是昔日華夏的最南端。
後來大明禁止下西洋之後,因為這個島嶼太過重要,所以鄭和艦隊的一眾將領,聯名上疏請求保留此島。
於是,明宣宗說:“萬生嶼,安不納。”
意思是說,願意在萬生嶼安居,為大明鎮守邊疆的人。
從此之後不繳納任何賦稅!
當時的一名將領曾沅芳,接下了這個任務,他帶領一千多人,來到萬生嶼定居下來。
從此此島叫安不納。
之後,曾沅芳的妻子活到九十多歲才死,大家都尊稱她為曾母。
而附近的一個暗沙也因此而得名,曾母暗沙。
後世,曾母暗沙還在,然而安不納島已經歸了印尼。
準確的說,是印尼人在荷蘭殖民者手中繼承了安不納島。
不過,在這一個時空,它不可能落入荷蘭殖民者手中了。
放置好石碑,艦隊繼續航行。
在經過數日之後,艦隊終於到了福建附近的東灣海峽。
“走,我們去東灣看一看!”站在船頭上,朱桂說道。
“好的王爺!”鄭成功也很樂於此。
畢竟,東灣是他昔日鎮守的地方,在這個時空再次收複之後,也是由他親手進行開發。
他當然樂意讓朱桂參觀一下東灣了。
於是,艦隊停靠在東灣南部,而與此同時,有幾艘船則是沒有在東灣停留,而是飛速趕迴遠北納城。
新繼任為太子,他必須要向老朱和一眾大臣,展示一些東西,所以要從遠北運一點東西過來。
而他本人則是帶著主艦隊,停在了東灣南部,這裏昔日建設了一座小城‘台南’,而此刻已經擴充了不知多少倍。
這都是鄭成功偷偷從沿海搜刮來的移民。
沒辦法,這裏給得太多,條件太過誘人。
而台南的產業也非常健全。
首先,就是布袋鹽場,這個華夏四大鹽場之一。
熱帶是不太容易形成優良鹽場的,因為降水量太多,海水鹽分不夠。
然而布袋鹽場所處的地方卻不同,他剛好處在島嶼的背風坡,所以降水量相對同緯度極少。
再加上沿岸有大量灘塗,所以才造就了他四大鹽場之一。
艦隊還沒有靠岸,眾人就在船頭看到了大片雪白的鹽池。
遠北因為緯度較高,不太適合曬鹽,所以幾乎整個遠北的鹽全部由東灣供給。
再加上向外出口一些,台南城可謂賺的盆滿缽滿。
本來朱桂覺得,自己都穿越了,怎麽也得搞出點精鹽吧?
然而他在係統那得到製鹽技術之後,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以大明現在的生產力,想要搞出精鹽太難了!
原來並不像穿越小說中寫的那樣,隨便用鍋煮一煮,再用東西過濾一下就可以製作細鹽。
那方法隻是過濾出一些雜質而已。
而影響鹽品質最大的問題,是鹽中含有三種有害毒素。
分別是硫酸根,鎂離子,鈣離子。
想要去掉鎂離子,就向鹽水中加石灰,這個比較容易做到。
然而去掉鈣離子,和硫酸根就難了。
去掉鈣離子最簡單的方法是加純堿。
而堿這東西,在古代要比鹽貴,就算是後世堿也比鹽貴。
後世都是從鹽中提煉堿,沒聽說從堿中提煉鹽的,因為那不得虧死啊。
至於硫酸根,是加入硫化鋇去除,那就更難了。
所以再有人說穿越直接製出精鹽的,就直接打他的臉。
朱桂所製的鹽,的確會比本時空的食鹽品質要高一點。
因為,他是用活性炭過濾完雜質,又用石灰去掉了鎂離子。
當然,布袋鹽場還給他和各位大人,生產了一些特供鹽。
那些是可以媲美後世精鹽的,那是布袋鹽場不計成本給他們這些大老爺專門製的,是不向外銷售的。
向外銷售的鹽,就是比大明品質略高的普通曬鹽。
(安不納位置上一章末尾地圖有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