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首位合格者,末尾批改製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國 作者:螽斯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頗為有趣的是,應試學子的姓名正是陸叔盛。
角人六指改頭換麵成為陸長須,其三名子嗣亦隨之改名換姓。
長子陸伯昌,次子早夭,三子陸叔盛,四子陸季榮。
看著相同的名字,姬宮湦連忙詢問寺人尨。
“此人可是陸長須之子?”
寺人尨快速接過答卷,看清編號後,當即示意下屬前去翻查。
姬宮湦繼續批改其他答卷,不到半刻鍾,便有下屬捧著一卷竹簡,小跑到寺人尨跟前。
寺人尨接過後,簡單翻閱。
“啟稟大王,此人正是陸長須第三子陸叔盛,現年二十有二。其自幼便喜好讀書識字,此前常以小廝身份,在鎬京學宮旁聽。”
姬宮湦滿意地點點頭。
“重新取出陸叔盛的答卷,放到孤王案前!”
寺人尨當即照辦,隨後忍不住好奇小聲詢問。
“敢問大王,是否要對陸叔盛進行特別關照?”
姬宮湦自然明白寺人尨的深意,關照陸叔盛,可以加深對角人六指家族的綁定,但會有損科舉考試的公正性。
若是不關照陸叔盛,似乎又有些過於冷漠。
姬宮湦經過短暫思索後,反過來詢問寺人尨。
“陸叔盛總分幾何?”
寺人尨道:“六十一分,剛好超過合格分數線。”
姬宮湦追問:“截止當前,可有其他合格者?”
寺人尨答:“暫時沒有。”
姬宮湦點點頭:“那便如實公布,大周帝國首場科舉考試首位合格者,也算名留史冊。”
寺人尨當即將陸叔盛答卷傳下,見姬宮湦又繼續批改,便沒有深究此事。
姬宮湦也不打算解釋。
隨著科舉考試時間繼續流逝,提前上交的答卷越來越多,符合題意的主觀題答案開始不斷增多。
陸叔盛成績公布不久後,又陸陸續續出現大量合格者,外加不少數良好者。
距離科舉考試結束隻剩兩刻鍾時,姬宮湦詢問寺人尨。
“尨總管,當下數據如何?”
寺人尨當即迴答:“啟稟大王,現已累計批改答案四百六十五份,其中合格者二十三人,良好者七人。”
姬宮湦對此並不意外。
一般來說,越早提交的答卷,就容易批改,甚至隻需簡單看一眼。
若是真有天賦異稟的應試學子,即便早早答完試卷,也不會選擇提前交卷。
科舉考試之目的,是為篩選合適的人才擔任官吏,而非單純比較誰的智商高低。
倘若連這點定力都沒有,即便能考出高分,麵試時很大概率不會被看好,往後出任要職更加容易生出事端。
反過來說,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選擇提前交卷的。
如果有,那肯定是不夠聰明。
姬宮湦伸了伸懶腰:“大致還有多少人已經提前交卷?”
寺人尨簡單目測:“大王案前沉積的答卷,大約為四五百份。”
姬宮湦深吸一口氣,不再多說什麽,而是繼續埋頭批改。
興許是熟能生巧,臨近科舉考試結束,姬宮湦又批改二百多份答卷,依舊沒有優秀者,但合格者與良好者出現的頻率在緩緩增加。
直到銅鑼被敲響,科舉考試正式結束答題。
姬宮湦暫時放下筆墨,望著忙碌而有序的收卷場麵,心中似乎鬆了一口氣,但又好像方才並沒有經曆多大波瀾。
應試學子安靜地排隊離去,接著紛紛奔向公示榜,想要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成績。
姬宮湦不由得笑出聲。
即便放在前世,在網絡上考試,隻要有主觀題,都無法做到立刻出成績。
趁此空隙,姬宮湦快速迴憶前世的種種,總算找一個相對便捷,又能提升批改速度的方法。
“尨總管,內史,副謀師,爾等三人聽令!”
三人連忙一齊拱手道:“臣在,請大王示下!”
姬宮湦道:“稍後,先由爾等其中挑出空白、字跡潦草難認、胡亂作答等答卷,孤王將先行批改,讓其等早日歸家。”
三人當即共同稱諾領命。
不得不說,末尾批改製效率確實高了不少。
姬宮湦隻需瞥一眼,確認是空白、字跡潦草難認、胡亂作答等答卷,直接評零分,再交給虎賁軍甲士即可。
隨著這類答卷批改完畢,姬宮湦再度向三人下令,挑出答案字數太少、塗改痕跡太多、明顯拚湊答案等答卷。
直至申時結束,酉時初刻到來,即姬宮湦前世下午五點。
經過上述兩輪批改,加上科舉考試時所批改,已經接近兩千份答卷批改完畢。
由於大多是一眼便能批改,合格者並不多。
守在公示榜的應試學子,見到公布的分數大多很低,忍不住議論紛紛起來。
甚至有人開始質疑,科舉考試批改過於嚴苛。
姬宮湦得知後,當即命人前往公示榜處,直接將末尾批改製張貼出來。
同時簡明扼要地發布公告。
其一,延長批改時間,由原定的申時結束,延長六刻鍾,至酉時七刻結束。
換算到姬宮湦前世,便是延長到下午六點半。
如今正值盛夏,下午六點半尚未天黑,況且考場就在東市東門外,絲毫不用擔心應試學子食宿問題。
其二,明日辰時便會繼續批改,爭取在三日之內,將所有答卷批改完畢。
由於采用末尾批改製,越往後公布,取得好成績的概率就越高。
因此,有把握的應試學子,無須太過擔憂。
至於已經明確不合格的應試學子,則自行選擇時間離去。
其三,如對自己的成績有疑問,可以第一時間向公示榜駐守官吏反饋。
虎賁軍甲士將會直接攜帶反饋者,前往答卷儲存室,當麵與反饋者複核成績。
上述公告發出後,應試學子們隨即安靜下來。
原本無比期待自己的成績趕緊公布,很快變成希望自己的成績最遲公布。
考場之內,姬宮湦將批改時間延長半個時辰,結果由於答卷質量有所上升,速度反倒慢了下來,半個時辰僅隻批改兩百份。
照此計算,每日耗費四個時辰,才能批改一千六份答案。
應試學子總計五千八百餘人,首日公布超過兩千人的成績,尚有三千八百人左右,未來兩日根本無法批改完畢。
除非,姬宮湦願意放權。
角人六指改頭換麵成為陸長須,其三名子嗣亦隨之改名換姓。
長子陸伯昌,次子早夭,三子陸叔盛,四子陸季榮。
看著相同的名字,姬宮湦連忙詢問寺人尨。
“此人可是陸長須之子?”
寺人尨快速接過答卷,看清編號後,當即示意下屬前去翻查。
姬宮湦繼續批改其他答卷,不到半刻鍾,便有下屬捧著一卷竹簡,小跑到寺人尨跟前。
寺人尨接過後,簡單翻閱。
“啟稟大王,此人正是陸長須第三子陸叔盛,現年二十有二。其自幼便喜好讀書識字,此前常以小廝身份,在鎬京學宮旁聽。”
姬宮湦滿意地點點頭。
“重新取出陸叔盛的答卷,放到孤王案前!”
寺人尨當即照辦,隨後忍不住好奇小聲詢問。
“敢問大王,是否要對陸叔盛進行特別關照?”
姬宮湦自然明白寺人尨的深意,關照陸叔盛,可以加深對角人六指家族的綁定,但會有損科舉考試的公正性。
若是不關照陸叔盛,似乎又有些過於冷漠。
姬宮湦經過短暫思索後,反過來詢問寺人尨。
“陸叔盛總分幾何?”
寺人尨道:“六十一分,剛好超過合格分數線。”
姬宮湦追問:“截止當前,可有其他合格者?”
寺人尨答:“暫時沒有。”
姬宮湦點點頭:“那便如實公布,大周帝國首場科舉考試首位合格者,也算名留史冊。”
寺人尨當即將陸叔盛答卷傳下,見姬宮湦又繼續批改,便沒有深究此事。
姬宮湦也不打算解釋。
隨著科舉考試時間繼續流逝,提前上交的答卷越來越多,符合題意的主觀題答案開始不斷增多。
陸叔盛成績公布不久後,又陸陸續續出現大量合格者,外加不少數良好者。
距離科舉考試結束隻剩兩刻鍾時,姬宮湦詢問寺人尨。
“尨總管,當下數據如何?”
寺人尨當即迴答:“啟稟大王,現已累計批改答案四百六十五份,其中合格者二十三人,良好者七人。”
姬宮湦對此並不意外。
一般來說,越早提交的答卷,就容易批改,甚至隻需簡單看一眼。
若是真有天賦異稟的應試學子,即便早早答完試卷,也不會選擇提前交卷。
科舉考試之目的,是為篩選合適的人才擔任官吏,而非單純比較誰的智商高低。
倘若連這點定力都沒有,即便能考出高分,麵試時很大概率不會被看好,往後出任要職更加容易生出事端。
反過來說,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選擇提前交卷的。
如果有,那肯定是不夠聰明。
姬宮湦伸了伸懶腰:“大致還有多少人已經提前交卷?”
寺人尨簡單目測:“大王案前沉積的答卷,大約為四五百份。”
姬宮湦深吸一口氣,不再多說什麽,而是繼續埋頭批改。
興許是熟能生巧,臨近科舉考試結束,姬宮湦又批改二百多份答卷,依舊沒有優秀者,但合格者與良好者出現的頻率在緩緩增加。
直到銅鑼被敲響,科舉考試正式結束答題。
姬宮湦暫時放下筆墨,望著忙碌而有序的收卷場麵,心中似乎鬆了一口氣,但又好像方才並沒有經曆多大波瀾。
應試學子安靜地排隊離去,接著紛紛奔向公示榜,想要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成績。
姬宮湦不由得笑出聲。
即便放在前世,在網絡上考試,隻要有主觀題,都無法做到立刻出成績。
趁此空隙,姬宮湦快速迴憶前世的種種,總算找一個相對便捷,又能提升批改速度的方法。
“尨總管,內史,副謀師,爾等三人聽令!”
三人連忙一齊拱手道:“臣在,請大王示下!”
姬宮湦道:“稍後,先由爾等其中挑出空白、字跡潦草難認、胡亂作答等答卷,孤王將先行批改,讓其等早日歸家。”
三人當即共同稱諾領命。
不得不說,末尾批改製效率確實高了不少。
姬宮湦隻需瞥一眼,確認是空白、字跡潦草難認、胡亂作答等答卷,直接評零分,再交給虎賁軍甲士即可。
隨著這類答卷批改完畢,姬宮湦再度向三人下令,挑出答案字數太少、塗改痕跡太多、明顯拚湊答案等答卷。
直至申時結束,酉時初刻到來,即姬宮湦前世下午五點。
經過上述兩輪批改,加上科舉考試時所批改,已經接近兩千份答卷批改完畢。
由於大多是一眼便能批改,合格者並不多。
守在公示榜的應試學子,見到公布的分數大多很低,忍不住議論紛紛起來。
甚至有人開始質疑,科舉考試批改過於嚴苛。
姬宮湦得知後,當即命人前往公示榜處,直接將末尾批改製張貼出來。
同時簡明扼要地發布公告。
其一,延長批改時間,由原定的申時結束,延長六刻鍾,至酉時七刻結束。
換算到姬宮湦前世,便是延長到下午六點半。
如今正值盛夏,下午六點半尚未天黑,況且考場就在東市東門外,絲毫不用擔心應試學子食宿問題。
其二,明日辰時便會繼續批改,爭取在三日之內,將所有答卷批改完畢。
由於采用末尾批改製,越往後公布,取得好成績的概率就越高。
因此,有把握的應試學子,無須太過擔憂。
至於已經明確不合格的應試學子,則自行選擇時間離去。
其三,如對自己的成績有疑問,可以第一時間向公示榜駐守官吏反饋。
虎賁軍甲士將會直接攜帶反饋者,前往答卷儲存室,當麵與反饋者複核成績。
上述公告發出後,應試學子們隨即安靜下來。
原本無比期待自己的成績趕緊公布,很快變成希望自己的成績最遲公布。
考場之內,姬宮湦將批改時間延長半個時辰,結果由於答卷質量有所上升,速度反倒慢了下來,半個時辰僅隻批改兩百份。
照此計算,每日耗費四個時辰,才能批改一千六份答案。
應試學子總計五千八百餘人,首日公布超過兩千人的成績,尚有三千八百人左右,未來兩日根本無法批改完畢。
除非,姬宮湦願意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