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王小飛已經練刀百日。
一套刀法已經練得純熟,新鑄的雁翎刀也越來越順手。
李猛告訴他,接下來要多與旁人切磋,尤其要與高手過招,積累戰鬥經驗的同時,也能暴露自身的問題。
當然最快的進步方式,就是在戰場上與敵人搏命。
不過戰陣廝殺十分危險,需要慎重考慮,建議先把遺書寫好。
而且戰爭也不是天天爆發,尤其梁山實力弱,更加不敢窮兵黷武,所以王小飛要想進一步提升實力,隻有第一種選擇。
王小飛聽從李猛的建議,主動尋找山寨高手切磋。
可惜梁山上的高手都比較傲嬌,即便是切磋,也是與別的高手玩,還輪不到王小飛這個菜鳥。
後來還是通過燕青的關係,找到了盧俊義,跟老盧打了一場。
切磋結果十分感人,王小飛被抬迴去躺了三天。
不過與盧員外過招,也是有好處的。
傷病養好之後,盧員外特地找了王小飛一次,給了小夥子一些指點。
高手的教誨,千金不換。
聽完盧俊義的指正,王小飛不敢怠慢,連忙對自己的武藝加以改進。
改完之後再練,果然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而在開天內力的修煉方麵,神樹小開吃得很開心,對宿主十分滿意,感覺枝杈很快就要長出來了。
等開天神樹的枝杈長出來,自然又是另一番天地。
金斧郎君送給王sir的這份大禮,著實不錯;小王現在取得的進步,不過是開發了神樹潛力的冰山一角。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經過百餘日的歸納總結,王小飛的行軍報告,終於殺青了。
按理說,這樣的鴻篇巨製,完結時會有天降異象,彩霞千裏;三界傳頌,萬民景仰。
可惜行軍報告完成後,並沒有這些超自然現象發生。
真的是見了鬼了。
王小飛以本次行軍比賽中暴露的問題入手,深入剖析了梁山軍隊行軍過程中的優點與缺點。
最終提出了二十多條改進措施和建議,有些是現在就能做到的,有些則需要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再教育、再落實。
報告還特別強調了斥候的作用,尤其是頂級斥候營的建設,已然是刻不容緩。
未來的戰爭,一定是兵馬未動,斥候先行;對於戰場信息的爭奪,將成為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時候一條重要的情報,足抵得上千軍萬馬。
如果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守的是一座空城,那還會有諸葛老賊坐而裝逼的美事發生嗎?
加強斥候營的建設,是戴宗和時遷兩位加上去的,旨在提升斥候在梁山的地位。
對於這一點,王小飛深表讚同,斥候是軍隊的眼睛,眼睛能看多遠,這支部隊就能走多遠。
三位頭領最終聯名提出,要增加對斥候大隊的投入,爭取訓練出一大批高級斥候。
同時要求其他頭領能重視此事,把自己麾下的人才,給斥候大隊輸送一部分。
行軍報告最大的篇幅,是羅列了一些典型的事例,主要是行軍比賽選手們的比賽經曆。
從比賽準備,到比賽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這其中包括表現優秀者的經曆,也包括失敗者的遭遇。
通過這些具體的事例,更增強了報告的說服力。
王小飛還找吳用、朱武,從他們那邊借來了一些古典武學論著。
在兄弟王小磊的幫助下,尋找古之武將對於行軍的見解。
經過努力,還真找到不少真知灼見,並且將這些東西也寫入了報告。
文章還大大誇讚了通臂行、縱雲梯這兩種新發現的行軍身法,建議全軍學習,能學會多少人就學會多少人。
文章的最後,特別強調了綁腿這件行軍利器的重要性,並且羅列了綁腿的所有功能,也建議全軍推廣。
在報告的結尾,王小飛總結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僅僅是行軍這一項戰術動作,就發現了這麽多問題,那麽其他的戰術環節,會不會也有問題?是否需要改進?”
用一個問題,來引發梁山諸將的進一步思考。
這篇題為《梁山軍隊行軍總結與展望》的軍事文獻,經王小飛撰文,戴宗、時遷潤色,王小磊謄抄,匯集了數百人的智慧,終於裝訂成冊,出現在軍師吳用的案頭。
不說梁山別的好漢,就是智多星吳用,之前也沒有寫作軍事論著的經驗。
這個年頭的謀士,論耍陰謀、耍心機、排兵布陣、行雲布雨,個頂個的強。
但讓他們抓著一個小小的行軍做文章,根本沒有這個意識好吧?
吳用是個有見識的人,他讀過這篇文章後,覺得很有啟發。
重新幾遍後,得出結論:這篇文,可以當成兵書來看;其中的建議,對於梁山軍隊的建設很有幫助!
吳用趕緊召開梁山智庫會議,還把宋江、盧俊義兩位領導也請來,大家一起研究這篇報告。
眾人傳閱後,都沒說話,開始沉思。
公孫勝心想,握草,這天地變數,果然是不同凡響,出手成章啊。
宋江是個實在人,他率先打破沉默:“別的先不說,王小飛發明的這個綁腿,真的有效?”
盧俊義科普道:“小飛弄的這個綁腿,前些日子也送了一套過來,我綁好後下山試了試,確實能趕更長的路。”
宋江當機立斷:“那就全軍推廣綁腿!至於這篇文中其他的東西,諸位有什麽意見?”
朱武道:“咱們在這裏討論,恐怕也是紙上談兵,不如把王小飛、戴宗、時遷三位兄弟都叫過來,他們是本次行軍比賽的主事人,也是報告的作者,叫他們給咱詳細講一講。”
其他人自無不允,於是王、戴、時三位老師被請來授課。
課講了整整一天,後來討論又討論了兩三天。
梁山的領導團隊經過慎重考慮,最終作出以下幾點決定:
a-將行軍訓練加入全軍的日常訓練中,並且組織專業人手,製定梁山行軍操典。
b-將《梁山軍隊行軍總結與展望》印發全軍各頭領觀摩學習,不識字的讓識字的給好好念一念。
c-全軍推廣綁腿、通臂行、縱雲梯。
d-全軍組織各個戰術項目的比賽,爭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都要寫一份報告上來,不得有誤!
e-梁山斥候大隊的編製擴充到500人,由戴宗、時遷到全軍挑人,各部頭領必須予以配合,不得有誤!
這幾點決定以命令形式下發後,梁山頓時炸開了鍋。
王小飛、戴宗、時遷三人,在諸位兄弟麵前大大地露了一迴臉。
尤其是王小飛,現在居然被弟兄們私下裏稱為王先生。
先生,那可是古代對於文化人的稱謂啊!
不過這也難怪,自己連幾個大字都不認得,再看看人家,居然都出了書!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以往不受重視的戴宗和時遷,這次也終於揚眉吐氣一把。
現在他倆帶著斥候大隊的嘍囉,去各部隊挑人的時候,說話聲音大了不少,底氣突然就很足,突出一個人五人六。
秦明是吧?你有個叫張三的親兵,賊眉鼠眼,一看就是當斥候的料,明天叫他來斥候大隊報道!
什麽?他病了?病了就抬到斥候大隊!醫藥費我們出!
啥?秦明要揍我,來呀,來揍我呀!揍我之前睜大你的狗眼,好好看一遍軍令!
看完軍令的秦明,咬牙切齒地把張三讓給了時遷。
時遷得意地收下了張三,朝秦明拱拱手,繼續跑到別的地方要人。
下一個目標,是武鬆的親兵王麻子!
……
綁腿的推行,倒是比較順利。
一開始大家夥兒還不習慣,後來自己綁上,下山走倆步,嘿,還真不賴!
行走的路程比以往更長,簡直就是黃金持久!
不行不行,這玩意兒是個好東西,得找柴大官人多拿幾套。
最後,山寨的頭領都憋著一股勁,你王小飛能是吧,你戴宗時遷兇是吧,老子也不是鐵憨憨!
底下的崽子們走起,咱們也來搞個比賽!
第一屆梁山全夥大練兵,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一套刀法已經練得純熟,新鑄的雁翎刀也越來越順手。
李猛告訴他,接下來要多與旁人切磋,尤其要與高手過招,積累戰鬥經驗的同時,也能暴露自身的問題。
當然最快的進步方式,就是在戰場上與敵人搏命。
不過戰陣廝殺十分危險,需要慎重考慮,建議先把遺書寫好。
而且戰爭也不是天天爆發,尤其梁山實力弱,更加不敢窮兵黷武,所以王小飛要想進一步提升實力,隻有第一種選擇。
王小飛聽從李猛的建議,主動尋找山寨高手切磋。
可惜梁山上的高手都比較傲嬌,即便是切磋,也是與別的高手玩,還輪不到王小飛這個菜鳥。
後來還是通過燕青的關係,找到了盧俊義,跟老盧打了一場。
切磋結果十分感人,王小飛被抬迴去躺了三天。
不過與盧員外過招,也是有好處的。
傷病養好之後,盧員外特地找了王小飛一次,給了小夥子一些指點。
高手的教誨,千金不換。
聽完盧俊義的指正,王小飛不敢怠慢,連忙對自己的武藝加以改進。
改完之後再練,果然有了不一樣的體悟。
而在開天內力的修煉方麵,神樹小開吃得很開心,對宿主十分滿意,感覺枝杈很快就要長出來了。
等開天神樹的枝杈長出來,自然又是另一番天地。
金斧郎君送給王sir的這份大禮,著實不錯;小王現在取得的進步,不過是開發了神樹潛力的冰山一角。
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經過百餘日的歸納總結,王小飛的行軍報告,終於殺青了。
按理說,這樣的鴻篇巨製,完結時會有天降異象,彩霞千裏;三界傳頌,萬民景仰。
可惜行軍報告完成後,並沒有這些超自然現象發生。
真的是見了鬼了。
王小飛以本次行軍比賽中暴露的問題入手,深入剖析了梁山軍隊行軍過程中的優點與缺點。
最終提出了二十多條改進措施和建議,有些是現在就能做到的,有些則需要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再教育、再落實。
報告還特別強調了斥候的作用,尤其是頂級斥候營的建設,已然是刻不容緩。
未來的戰爭,一定是兵馬未動,斥候先行;對於戰場信息的爭奪,將成為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時候一條重要的情報,足抵得上千軍萬馬。
如果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守的是一座空城,那還會有諸葛老賊坐而裝逼的美事發生嗎?
加強斥候營的建設,是戴宗和時遷兩位加上去的,旨在提升斥候在梁山的地位。
對於這一點,王小飛深表讚同,斥候是軍隊的眼睛,眼睛能看多遠,這支部隊就能走多遠。
三位頭領最終聯名提出,要增加對斥候大隊的投入,爭取訓練出一大批高級斥候。
同時要求其他頭領能重視此事,把自己麾下的人才,給斥候大隊輸送一部分。
行軍報告最大的篇幅,是羅列了一些典型的事例,主要是行軍比賽選手們的比賽經曆。
從比賽準備,到比賽過程的每一個細節。
這其中包括表現優秀者的經曆,也包括失敗者的遭遇。
通過這些具體的事例,更增強了報告的說服力。
王小飛還找吳用、朱武,從他們那邊借來了一些古典武學論著。
在兄弟王小磊的幫助下,尋找古之武將對於行軍的見解。
經過努力,還真找到不少真知灼見,並且將這些東西也寫入了報告。
文章還大大誇讚了通臂行、縱雲梯這兩種新發現的行軍身法,建議全軍學習,能學會多少人就學會多少人。
文章的最後,特別強調了綁腿這件行軍利器的重要性,並且羅列了綁腿的所有功能,也建議全軍推廣。
在報告的結尾,王小飛總結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僅僅是行軍這一項戰術動作,就發現了這麽多問題,那麽其他的戰術環節,會不會也有問題?是否需要改進?”
用一個問題,來引發梁山諸將的進一步思考。
這篇題為《梁山軍隊行軍總結與展望》的軍事文獻,經王小飛撰文,戴宗、時遷潤色,王小磊謄抄,匯集了數百人的智慧,終於裝訂成冊,出現在軍師吳用的案頭。
不說梁山別的好漢,就是智多星吳用,之前也沒有寫作軍事論著的經驗。
這個年頭的謀士,論耍陰謀、耍心機、排兵布陣、行雲布雨,個頂個的強。
但讓他們抓著一個小小的行軍做文章,根本沒有這個意識好吧?
吳用是個有見識的人,他讀過這篇文章後,覺得很有啟發。
重新幾遍後,得出結論:這篇文,可以當成兵書來看;其中的建議,對於梁山軍隊的建設很有幫助!
吳用趕緊召開梁山智庫會議,還把宋江、盧俊義兩位領導也請來,大家一起研究這篇報告。
眾人傳閱後,都沒說話,開始沉思。
公孫勝心想,握草,這天地變數,果然是不同凡響,出手成章啊。
宋江是個實在人,他率先打破沉默:“別的先不說,王小飛發明的這個綁腿,真的有效?”
盧俊義科普道:“小飛弄的這個綁腿,前些日子也送了一套過來,我綁好後下山試了試,確實能趕更長的路。”
宋江當機立斷:“那就全軍推廣綁腿!至於這篇文中其他的東西,諸位有什麽意見?”
朱武道:“咱們在這裏討論,恐怕也是紙上談兵,不如把王小飛、戴宗、時遷三位兄弟都叫過來,他們是本次行軍比賽的主事人,也是報告的作者,叫他們給咱詳細講一講。”
其他人自無不允,於是王、戴、時三位老師被請來授課。
課講了整整一天,後來討論又討論了兩三天。
梁山的領導團隊經過慎重考慮,最終作出以下幾點決定:
a-將行軍訓練加入全軍的日常訓練中,並且組織專業人手,製定梁山行軍操典。
b-將《梁山軍隊行軍總結與展望》印發全軍各頭領觀摩學習,不識字的讓識字的給好好念一念。
c-全軍推廣綁腿、通臂行、縱雲梯。
d-全軍組織各個戰術項目的比賽,爭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都要寫一份報告上來,不得有誤!
e-梁山斥候大隊的編製擴充到500人,由戴宗、時遷到全軍挑人,各部頭領必須予以配合,不得有誤!
這幾點決定以命令形式下發後,梁山頓時炸開了鍋。
王小飛、戴宗、時遷三人,在諸位兄弟麵前大大地露了一迴臉。
尤其是王小飛,現在居然被弟兄們私下裏稱為王先生。
先生,那可是古代對於文化人的稱謂啊!
不過這也難怪,自己連幾個大字都不認得,再看看人家,居然都出了書!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以往不受重視的戴宗和時遷,這次也終於揚眉吐氣一把。
現在他倆帶著斥候大隊的嘍囉,去各部隊挑人的時候,說話聲音大了不少,底氣突然就很足,突出一個人五人六。
秦明是吧?你有個叫張三的親兵,賊眉鼠眼,一看就是當斥候的料,明天叫他來斥候大隊報道!
什麽?他病了?病了就抬到斥候大隊!醫藥費我們出!
啥?秦明要揍我,來呀,來揍我呀!揍我之前睜大你的狗眼,好好看一遍軍令!
看完軍令的秦明,咬牙切齒地把張三讓給了時遷。
時遷得意地收下了張三,朝秦明拱拱手,繼續跑到別的地方要人。
下一個目標,是武鬆的親兵王麻子!
……
綁腿的推行,倒是比較順利。
一開始大家夥兒還不習慣,後來自己綁上,下山走倆步,嘿,還真不賴!
行走的路程比以往更長,簡直就是黃金持久!
不行不行,這玩意兒是個好東西,得找柴大官人多拿幾套。
最後,山寨的頭領都憋著一股勁,你王小飛能是吧,你戴宗時遷兇是吧,老子也不是鐵憨憨!
底下的崽子們走起,咱們也來搞個比賽!
第一屆梁山全夥大練兵,就這樣轟轟烈烈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