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豬隻是表象,小王的主要目的是養豬。
馬、牛、羊、豕、犬、雞,是為六畜,其中豬為六畜之首。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其他五畜,都有獨特的用處,平日裏是不能隨便吃的。
雞可以打鳴,狗可以護院,牛可以犁地,羊可以產奶,馬可以作戰。
隻有可憐的豬,把自己肥胖的身軀奉獻出來,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不斷滿足天下百姓的口腹之欲。
量大,管飽,還挺好吃。
奇怪的是,宋朝的上層社會卻喜愛羊肉,將豬肉棄如敝履;即使是上好的豬肉,價格也如糞土一般。
而底層的老百姓,別說吃肉了,生存都成問題,即便是梁山上的作戰人員,一個月也難得吃上幾迴肉。
在這種曆史背景下,王小飛認為,在梁山推進生豬養殖,勢在必行。
尤其前些日子攻打東昌府,與柳太守達成協議後,梁山分得了大片土地和流民。
這些人員和土地,更是為梁山的養殖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想造反造得好,吃肉一定要管飽;每天一頓二師兄,趙佶蔡京算個鳥!
……
王小飛想在梁山地界開養豬廠,沒有相關的養殖人才可不行。
看了幾天豬,小王主動接近了趕豬人群體,在他們下班後,請他們喝酒。
在酒桌上,王小飛引導話題,向趕豬人討教北宋養豬行業的現狀。
趕豬人雖然是技術工種,但在那個年代,還是被人看不起。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文化繁榮,武備廢弛,一切都要圍繞文人轉。
像嶽武穆這種核武器級別的帝國瑰寶,最終都被害死,更不要說別的行業了。
……
趕豬這個營生,時常遭人白眼。
突然有個帥小夥,願意請他們喝酒,跟他們聊天,這些生活在底層的窮苦百姓,內心還是很開心的。
一來二去,他們把王小飛當成了自己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陳二壯是一位兼職趕豬選手,他的主業是釀酒,本身便是好酒之人,因此王小飛的酒場,頓頓不落。
酒桌上,二壯不住地勸告:“兄弟,你幹啥不好,非要養豬,虧本,大大滴虧本呀!”
王小飛胸脯拍得震天響:“家裏有礦,怕哈?大不了東山再起,從頭再來!”
周圍眾人也擺事實,講道理,苦勸王小飛。
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豬肉價格實在是太低了。
一頭大豬要800個銅錢就能買到;相比之下,一斤上好羊肉的價格,也是800個銅錢。
一斤和一頭,這個量詞能放在一起比嗎?
……
王小飛聽到詳實數據,不禁眼前一亮,他要的是豬肉,而不是銅錢。
豬肉價格的瘋狂下跌,讓這個行業成為了為數不多的藍海行業。
隻需要極小的投入,就能獲得大規模的豬群,除了食用,剩餘的肉還能做成火腿、臘肉,以備不時之需。
王小飛越想越興奮,這時有一位上年紀的趕豬人洪老三,又給他潑一盆冷水。
“小兄弟,這豬肉不值錢,還有一個原因,你可得想清楚啊!”
“洪老哥,還有啥原因?”
“豬肉是不幹淨的,有些人家辛辛苦苦養了一口豬,過年殺完吃掉後,家裏的老人小孩頭痛欲裂,還有些人變成了瞎子;這樣的事件特別多。所以豬肉還是少吃,吃了容易害病呐!
王小飛一聽,還有這等事?
……
王小飛虛心求教:“洪老哥,這是什麽原因?”
洪老三想了想,給出迴答:“具體我也不懂,但是有個人肯定知道緣由。”
“誰?”
“城南劁豬的何二!”
“和二,和珅?”
“和珅是誰?”
王小飛尷尬一笑,和寶寶是清朝人,這裏是宋朝,串了串了。
“洪老哥,這個何二,是專門養豬的嗎?”
“不是不是,他是個劁(qiao)豬匠,每天提溜個小刀子,走街串巷,去割小豬仔的卵蛋,以此謀生。”
王小飛一驚:“小豬的卵蛋要被割掉?這也太殘忍了!”
此言一出,趕豬匠們哄堂大笑。
洪老三道:“小兄弟呀,你可別小看這死肥豬,野起來比老虎還猛!要是不割掉卵蛋,長大後一發情,十分兇惡!而且豬不劁不胖,越吃越瘦,根本不長肉的。”
陳二壯補充道:“這何二的手藝是家傳的,他常跟我們哥幾個吹牛,說他家的先祖曾經服侍過唐明皇,那楊貴妃生的白白胖胖,就是吃了他家的豬肉!”
洪老三道:“何二他們家,前些年的光景還不錯的。可是現在養豬的人越來越少,連累他們家也十分落魄。前些日子,何二的的老婆跟人跑了,把一雙兒女丟給他,這日子過得苦哇!”
眾人唏噓不已,從何二聯想到自己身上。
這年頭,大家都在掙紮求生,誰的日子過得不苦?
那些喜歡烤全羊的達官顯貴,怎能知道生豬養殖行業的艱難?
……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飛與洪老三約好,在汴梁城南郊的貧民窟,找到了何二。
這是一個被生活壓垮的男人,畏畏縮縮,目光無神。
隻有看到自家孩子的時候,臉上才會浮現一絲笑容。
何二的一對兒女,姐姐叫娟子,弟弟叫柱子。
由於養豬行業的不景氣,何二的生意一落千丈,老婆無法忍受這種貧窮,跟別人跑了。
王小飛看著眼前衣不蔽體,麵黃肌瘦的一大兩小,不禁有些心酸。
尤其是兩個孩子,用大大的眼睛,茫然地盯著王小飛。
他們渾身上下髒兮兮的,一看就沒吃飽飯,真是可憐。
王小飛主動跟何二打招唿:“何老板早!在下王武,有件事兒想打聽一下。”
說著拿出五貫錢,遞給何二。
何二連忙推辭:“使不得使不得,你隻管問便罷,給什麽錢!”
硬是不肯收錢。
洪老三道:“老何你就拿著吧,這王小哥是個好人,不會像陳九郎那樣害你的。”
王小飛問道:“陳九郎是誰?”
洪老三唾一口唾沫:“那廝是個混賬東西,整天偷雞摸狗,仗著自己有個宮中當宦官的哥哥,從把鄉親當人看!”
何二最近幾年如此落魄,除了行業本身不景氣之外,與這個陳九郎也有很大關係。
……
王小飛拉過何二的手,硬是把錢塞給了他,隨後開始詢問。
“何大哥,有人說吃豬肉會生病,你走街串巷,有沒有聽人說起此事?”
“有的,城東一戶人家愛吃豬肉,他們家的媳婦經常頭痛,最後眼睛也瞎了。其實就是吃了長蟲的豬肉,才得了病;隻要買新鮮的肉,不要去買米豬肉,就不會有事。”
對於自己的專業知識,何二還是很了解的。
“長了蟲?豬肉上也會長蟲嗎?”
“對呀,那種蟲子叫白蟲,經常寄生在豬身上;殺豬的時候,有些年長有經驗的師傅,會把豬肝和豬腦子剖開來看,檢查裏麵有沒有白點點,有的話就說明長蟲了。有些人貪小便宜,把這種肉買來吃,久而久之,身上就長蟲了。”
何二說得頭頭是道,如數家珍。
“我還聽養豬的師傅說,圈養的豬不容易長蟲,而那些放養的豬則特別容易長。我沒養過豬,也不知是真是假。”
……
注:白蟲的學名叫豬肉絛蟲。圈養的豬,豬舍經常被人打掃,糞便也會被主人當做肥料收集起來,這樣發生傳播的幾率比較小。而放養的豬,東拱西拱,與蟲卵接觸的機會增大,容易染上豬肉絛蟲。人類吃了這種豬肉,就會出現寄生蟲病。
馬、牛、羊、豕、犬、雞,是為六畜,其中豬為六畜之首。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其他五畜,都有獨特的用處,平日裏是不能隨便吃的。
雞可以打鳴,狗可以護院,牛可以犁地,羊可以產奶,馬可以作戰。
隻有可憐的豬,把自己肥胖的身軀奉獻出來,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不斷滿足天下百姓的口腹之欲。
量大,管飽,還挺好吃。
奇怪的是,宋朝的上層社會卻喜愛羊肉,將豬肉棄如敝履;即使是上好的豬肉,價格也如糞土一般。
而底層的老百姓,別說吃肉了,生存都成問題,即便是梁山上的作戰人員,一個月也難得吃上幾迴肉。
在這種曆史背景下,王小飛認為,在梁山推進生豬養殖,勢在必行。
尤其前些日子攻打東昌府,與柳太守達成協議後,梁山分得了大片土地和流民。
這些人員和土地,更是為梁山的養殖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想造反造得好,吃肉一定要管飽;每天一頓二師兄,趙佶蔡京算個鳥!
……
王小飛想在梁山地界開養豬廠,沒有相關的養殖人才可不行。
看了幾天豬,小王主動接近了趕豬人群體,在他們下班後,請他們喝酒。
在酒桌上,王小飛引導話題,向趕豬人討教北宋養豬行業的現狀。
趕豬人雖然是技術工種,但在那個年代,還是被人看不起。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文化繁榮,武備廢弛,一切都要圍繞文人轉。
像嶽武穆這種核武器級別的帝國瑰寶,最終都被害死,更不要說別的行業了。
……
趕豬這個營生,時常遭人白眼。
突然有個帥小夥,願意請他們喝酒,跟他們聊天,這些生活在底層的窮苦百姓,內心還是很開心的。
一來二去,他們把王小飛當成了自己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陳二壯是一位兼職趕豬選手,他的主業是釀酒,本身便是好酒之人,因此王小飛的酒場,頓頓不落。
酒桌上,二壯不住地勸告:“兄弟,你幹啥不好,非要養豬,虧本,大大滴虧本呀!”
王小飛胸脯拍得震天響:“家裏有礦,怕哈?大不了東山再起,從頭再來!”
周圍眾人也擺事實,講道理,苦勸王小飛。
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豬肉價格實在是太低了。
一頭大豬要800個銅錢就能買到;相比之下,一斤上好羊肉的價格,也是800個銅錢。
一斤和一頭,這個量詞能放在一起比嗎?
……
王小飛聽到詳實數據,不禁眼前一亮,他要的是豬肉,而不是銅錢。
豬肉價格的瘋狂下跌,讓這個行業成為了為數不多的藍海行業。
隻需要極小的投入,就能獲得大規模的豬群,除了食用,剩餘的肉還能做成火腿、臘肉,以備不時之需。
王小飛越想越興奮,這時有一位上年紀的趕豬人洪老三,又給他潑一盆冷水。
“小兄弟,這豬肉不值錢,還有一個原因,你可得想清楚啊!”
“洪老哥,還有啥原因?”
“豬肉是不幹淨的,有些人家辛辛苦苦養了一口豬,過年殺完吃掉後,家裏的老人小孩頭痛欲裂,還有些人變成了瞎子;這樣的事件特別多。所以豬肉還是少吃,吃了容易害病呐!
王小飛一聽,還有這等事?
……
王小飛虛心求教:“洪老哥,這是什麽原因?”
洪老三想了想,給出迴答:“具體我也不懂,但是有個人肯定知道緣由。”
“誰?”
“城南劁豬的何二!”
“和二,和珅?”
“和珅是誰?”
王小飛尷尬一笑,和寶寶是清朝人,這裏是宋朝,串了串了。
“洪老哥,這個何二,是專門養豬的嗎?”
“不是不是,他是個劁(qiao)豬匠,每天提溜個小刀子,走街串巷,去割小豬仔的卵蛋,以此謀生。”
王小飛一驚:“小豬的卵蛋要被割掉?這也太殘忍了!”
此言一出,趕豬匠們哄堂大笑。
洪老三道:“小兄弟呀,你可別小看這死肥豬,野起來比老虎還猛!要是不割掉卵蛋,長大後一發情,十分兇惡!而且豬不劁不胖,越吃越瘦,根本不長肉的。”
陳二壯補充道:“這何二的手藝是家傳的,他常跟我們哥幾個吹牛,說他家的先祖曾經服侍過唐明皇,那楊貴妃生的白白胖胖,就是吃了他家的豬肉!”
洪老三道:“何二他們家,前些年的光景還不錯的。可是現在養豬的人越來越少,連累他們家也十分落魄。前些日子,何二的的老婆跟人跑了,把一雙兒女丟給他,這日子過得苦哇!”
眾人唏噓不已,從何二聯想到自己身上。
這年頭,大家都在掙紮求生,誰的日子過得不苦?
那些喜歡烤全羊的達官顯貴,怎能知道生豬養殖行業的艱難?
……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飛與洪老三約好,在汴梁城南郊的貧民窟,找到了何二。
這是一個被生活壓垮的男人,畏畏縮縮,目光無神。
隻有看到自家孩子的時候,臉上才會浮現一絲笑容。
何二的一對兒女,姐姐叫娟子,弟弟叫柱子。
由於養豬行業的不景氣,何二的生意一落千丈,老婆無法忍受這種貧窮,跟別人跑了。
王小飛看著眼前衣不蔽體,麵黃肌瘦的一大兩小,不禁有些心酸。
尤其是兩個孩子,用大大的眼睛,茫然地盯著王小飛。
他們渾身上下髒兮兮的,一看就沒吃飽飯,真是可憐。
王小飛主動跟何二打招唿:“何老板早!在下王武,有件事兒想打聽一下。”
說著拿出五貫錢,遞給何二。
何二連忙推辭:“使不得使不得,你隻管問便罷,給什麽錢!”
硬是不肯收錢。
洪老三道:“老何你就拿著吧,這王小哥是個好人,不會像陳九郎那樣害你的。”
王小飛問道:“陳九郎是誰?”
洪老三唾一口唾沫:“那廝是個混賬東西,整天偷雞摸狗,仗著自己有個宮中當宦官的哥哥,從把鄉親當人看!”
何二最近幾年如此落魄,除了行業本身不景氣之外,與這個陳九郎也有很大關係。
……
王小飛拉過何二的手,硬是把錢塞給了他,隨後開始詢問。
“何大哥,有人說吃豬肉會生病,你走街串巷,有沒有聽人說起此事?”
“有的,城東一戶人家愛吃豬肉,他們家的媳婦經常頭痛,最後眼睛也瞎了。其實就是吃了長蟲的豬肉,才得了病;隻要買新鮮的肉,不要去買米豬肉,就不會有事。”
對於自己的專業知識,何二還是很了解的。
“長了蟲?豬肉上也會長蟲嗎?”
“對呀,那種蟲子叫白蟲,經常寄生在豬身上;殺豬的時候,有些年長有經驗的師傅,會把豬肝和豬腦子剖開來看,檢查裏麵有沒有白點點,有的話就說明長蟲了。有些人貪小便宜,把這種肉買來吃,久而久之,身上就長蟲了。”
何二說得頭頭是道,如數家珍。
“我還聽養豬的師傅說,圈養的豬不容易長蟲,而那些放養的豬則特別容易長。我沒養過豬,也不知是真是假。”
……
注:白蟲的學名叫豬肉絛蟲。圈養的豬,豬舍經常被人打掃,糞便也會被主人當做肥料收集起來,這樣發生傳播的幾率比較小。而放養的豬,東拱西拱,與蟲卵接觸的機會增大,容易染上豬肉絛蟲。人類吃了這種豬肉,就會出現寄生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