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動處,風起雲湧。
童貫的三千近衛,連同兩萬精銳禁軍,在官道上迤邐前行。
隊伍拉得很長,不止有作戰人員,還有大批運送輜重的民夫。
在京畿地區,這支隊伍軍容齊整,十分規矩,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儼然王師做派。
出了京畿之後,酆美、畢勝得到童大帥首肯,果斷下達消息:可以自由活動啦!
什麽是自由活動?
你懂的!
……
禁軍士卒早就忍不住了,在長官的帶領之下,衝入路邊的村落,見到值錢的物件就搶,發現糧食就搬。
童貫事先頒布三條禁令:不得殺人,不得燒毀民房,不得奸淫婦女,剩下的自己看著辦。
朝廷的正規軍,立即變身為強盜,所過之處,秋毫不剩,隻剩下欲哭無淚的百姓。
……
當兵的其實也沒辦法,他們跑出來給朝廷賣命,更像是義務勞動,掙得的軍餉少得可憐。
《宋史全文》記載:“中外之兵皆貧,蜀兵尤甚。”
《宋會要》記載:“兵卒各有老小三兩口,除每日支破口食錢米外,別無請給,養贍不足。”
《永樂大典》記載:“禁軍及廂寨鋪兵等,新刺者月糧支小分或半分,衣賜以分數給,始小分三分之一,至大分四分之一,逐次循上,率三數載始得全分(加入軍隊的新兵,每月分發的糧食隻有一半或者一小半,分得的衣服隻有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三年後才能全額發放)”。
王朝末年,上述情況更加嚴重,再碰上個愛錢如命的蔡京,花錢如流水的趙佶,士兵的工錢還沒發到手裏,大半都被截胡了。
童貫以前打過仗,深知底層士兵的窘迫。
為了保持軍隊的士氣,索性放開了明搶,隻要別死人就行。
這也是蔡京交代的作戰方針,以民養戰,隻不過沒等大軍開到山東地界,基層士兵就忍不住了。
最精銳的禁軍尚且如此,地方廂軍是個什麽樣子,自然是可想而知。
……
搶了幾天後,童貫下令:兔崽子們,差不多得了,繼續上路,往睢州進發!
兩萬禁軍當即整隊,繼續前進。
他們搶來的錢,上繳六成給童樞密,剩餘四成自己處置。
士卒們交口稱讚,老童真是個厚道人呐!
若換做其他的狗賊當元帥,能給你留下一成,就燒高香吧!
士為知己者死,兩萬禁軍兵卒的情緒高漲起來。
童貫也是統兵多年的老人了,看到底下小兵態度的變化,無奈搖頭。
他吩咐下去,把收上來的糧食集中起來,好生看管。
亂世之中,糧食這玩意兒,有時候比錢財重要得多,屬於十分緊俏的戰略物資。
……
就在朝廷十萬大軍向睢州集結的同時,梁山也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
以宋江為首的梁山高層果斷下令,集結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擊退來犯之敵。
梁山現在的攤子鋪的很大,除了八百裏水泊,還有東昌、東平兩府的數十個田莊、數百家商鋪。
山寨新近發展的漫畫業、生豬養殖業、私鹽販運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現在的水泊梁山,有錢、有糧食、有軍隊、有人才,早已不是當年的獨角獸,有了一點行業巨頭的潛質。
由於最近發展太快,導致宋江等人有些犯迷糊,搞不清手上到底有多少兵。
趁著此次與官兵作戰,對山寨的軍力進行統計與整編,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命令下達後,梁山一百單八將各司其職,紛紛點起自己的部曲,前往指定位置集結。
……
數日後,梁山附近的一處原野,建起一座高台。
高台之上,宋江、吳用、公孫勝、盧俊義四位大佬身著戎裝,肅然站立。
高台之下,早已擺出五個萬人大陣,還有三千鐵騎,這便是梁山軍事集團的所有武裝力量。
第一個萬人大陣,由兩位年輕頭領擔任統領,分別是滅霸王小飛、浪子燕青,這一萬人主要由梁山少數派的班底構成,李猛、楊誌、鮑旭、焦挺、段景住、白勝、王定六、項充、李袞、湯隆等頭領赫然在列。
第二個萬人大陣,由兩位綠林大俠擔任統領,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鬆,這一萬人主要是是二龍山派係的武裝力量,更有桃花山、白虎山的精英加入,史進、張青、孫二娘、施恩、曹正、孔明、孔亮、周通、李忠等好漢,分列陣中。
第三個萬人大陣,由兩位朝廷降將擔任統領,分別是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這個方陣是朝廷降將派係控製的武裝力量,徐寧、索超、宣讚、郝思文、魏定國等武將,分列其中。
第四個萬人大陣,由兩位本土選手擔任統領,分別是東昌府沒羽箭張清、東平府雙槍將董平,這個方陣中的兵員,一半是東平、東昌兩府的流民,一半是張清、董平原來的部曲。
第五個萬人大陣,是梁山剩餘武裝力量的統合,由病尉遲孫立、神機軍師朱武擔任統領,不屬於上述四大勢力的軍卒及頭領,便列入這個方陣;梁山水師部隊,也充入其間,暫時當陸戰隊員使用。
騎兵軍團,則由大刀關勝、雙鞭唿延灼、豹子頭林衝分別統領,列於一旁。
……
除了上述武裝,情報部隊的人員並未入列,因為屬於他們的戰爭,已經悄然打響。
時遷手下偵查師的五千斥候,此時已經全部灑將出去,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給梁山作戰人員蹚平道路。
沒遮攔穆弘,他給宋江報告絕命消息之後,當即返迴汴梁,遊走周旋於達官顯貴之間,繼續刺探消息。
總而言之一句話:戰爭爆發之後,梁山上的所有人都得動起來,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博取一線生機。
童貫的三千近衛,連同兩萬精銳禁軍,在官道上迤邐前行。
隊伍拉得很長,不止有作戰人員,還有大批運送輜重的民夫。
在京畿地區,這支隊伍軍容齊整,十分規矩,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儼然王師做派。
出了京畿之後,酆美、畢勝得到童大帥首肯,果斷下達消息:可以自由活動啦!
什麽是自由活動?
你懂的!
……
禁軍士卒早就忍不住了,在長官的帶領之下,衝入路邊的村落,見到值錢的物件就搶,發現糧食就搬。
童貫事先頒布三條禁令:不得殺人,不得燒毀民房,不得奸淫婦女,剩下的自己看著辦。
朝廷的正規軍,立即變身為強盜,所過之處,秋毫不剩,隻剩下欲哭無淚的百姓。
……
當兵的其實也沒辦法,他們跑出來給朝廷賣命,更像是義務勞動,掙得的軍餉少得可憐。
《宋史全文》記載:“中外之兵皆貧,蜀兵尤甚。”
《宋會要》記載:“兵卒各有老小三兩口,除每日支破口食錢米外,別無請給,養贍不足。”
《永樂大典》記載:“禁軍及廂寨鋪兵等,新刺者月糧支小分或半分,衣賜以分數給,始小分三分之一,至大分四分之一,逐次循上,率三數載始得全分(加入軍隊的新兵,每月分發的糧食隻有一半或者一小半,分得的衣服隻有四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三年後才能全額發放)”。
王朝末年,上述情況更加嚴重,再碰上個愛錢如命的蔡京,花錢如流水的趙佶,士兵的工錢還沒發到手裏,大半都被截胡了。
童貫以前打過仗,深知底層士兵的窘迫。
為了保持軍隊的士氣,索性放開了明搶,隻要別死人就行。
這也是蔡京交代的作戰方針,以民養戰,隻不過沒等大軍開到山東地界,基層士兵就忍不住了。
最精銳的禁軍尚且如此,地方廂軍是個什麽樣子,自然是可想而知。
……
搶了幾天後,童貫下令:兔崽子們,差不多得了,繼續上路,往睢州進發!
兩萬禁軍當即整隊,繼續前進。
他們搶來的錢,上繳六成給童樞密,剩餘四成自己處置。
士卒們交口稱讚,老童真是個厚道人呐!
若換做其他的狗賊當元帥,能給你留下一成,就燒高香吧!
士為知己者死,兩萬禁軍兵卒的情緒高漲起來。
童貫也是統兵多年的老人了,看到底下小兵態度的變化,無奈搖頭。
他吩咐下去,把收上來的糧食集中起來,好生看管。
亂世之中,糧食這玩意兒,有時候比錢財重要得多,屬於十分緊俏的戰略物資。
……
就在朝廷十萬大軍向睢州集結的同時,梁山也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
以宋江為首的梁山高層果斷下令,集結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擊退來犯之敵。
梁山現在的攤子鋪的很大,除了八百裏水泊,還有東昌、東平兩府的數十個田莊、數百家商鋪。
山寨新近發展的漫畫業、生豬養殖業、私鹽販運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現在的水泊梁山,有錢、有糧食、有軍隊、有人才,早已不是當年的獨角獸,有了一點行業巨頭的潛質。
由於最近發展太快,導致宋江等人有些犯迷糊,搞不清手上到底有多少兵。
趁著此次與官兵作戰,對山寨的軍力進行統計與整編,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命令下達後,梁山一百單八將各司其職,紛紛點起自己的部曲,前往指定位置集結。
……
數日後,梁山附近的一處原野,建起一座高台。
高台之上,宋江、吳用、公孫勝、盧俊義四位大佬身著戎裝,肅然站立。
高台之下,早已擺出五個萬人大陣,還有三千鐵騎,這便是梁山軍事集團的所有武裝力量。
第一個萬人大陣,由兩位年輕頭領擔任統領,分別是滅霸王小飛、浪子燕青,這一萬人主要由梁山少數派的班底構成,李猛、楊誌、鮑旭、焦挺、段景住、白勝、王定六、項充、李袞、湯隆等頭領赫然在列。
第二個萬人大陣,由兩位綠林大俠擔任統領,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鬆,這一萬人主要是是二龍山派係的武裝力量,更有桃花山、白虎山的精英加入,史進、張青、孫二娘、施恩、曹正、孔明、孔亮、周通、李忠等好漢,分列陣中。
第三個萬人大陣,由兩位朝廷降將擔任統領,分別是小李廣花榮、霹靂火秦明,這個方陣是朝廷降將派係控製的武裝力量,徐寧、索超、宣讚、郝思文、魏定國等武將,分列其中。
第四個萬人大陣,由兩位本土選手擔任統領,分別是東昌府沒羽箭張清、東平府雙槍將董平,這個方陣中的兵員,一半是東平、東昌兩府的流民,一半是張清、董平原來的部曲。
第五個萬人大陣,是梁山剩餘武裝力量的統合,由病尉遲孫立、神機軍師朱武擔任統領,不屬於上述四大勢力的軍卒及頭領,便列入這個方陣;梁山水師部隊,也充入其間,暫時當陸戰隊員使用。
騎兵軍團,則由大刀關勝、雙鞭唿延灼、豹子頭林衝分別統領,列於一旁。
……
除了上述武裝,情報部隊的人員並未入列,因為屬於他們的戰爭,已經悄然打響。
時遷手下偵查師的五千斥候,此時已經全部灑將出去,用他們的智慧與勇氣,給梁山作戰人員蹚平道路。
沒遮攔穆弘,他給宋江報告絕命消息之後,當即返迴汴梁,遊走周旋於達官顯貴之間,繼續刺探消息。
總而言之一句話:戰爭爆發之後,梁山上的所有人都得動起來,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博取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