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尤其幹掉了文官,這在北宋官場,屬於天大的罪過。
軍漢明白這一點,他沒有逃,隻是佇立在狗官的屍體旁,靜候發落。
宋江大驚失色,趕緊跑來處理此事。
“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懼他,你如何便把他來殺了?須是要連累我等眾人。俺如今方始奉詔去破大遼,未曾見尺寸之功,倒做下這等的勾當,如之奈何?”
軍漢無奈:“小人隻是伏死。”
宋江哭道:“我自從上梁山泊以來,大小兄弟,不曾壞了一個。今日一身入官,事不由我,當守法律。雖是你強氣未滅,使不的舊時性格。”
軍漢痛飲好酒,尋了大樹,自行縊死。
通過這件事,宋江整頓了軍隊,嚴明了紀律。
江湖的隊伍終於死了,朝廷的鷹犬已然成型。
……
看到這一幕,仙宮內的宋江,覺得很不舒服。
九天玄女問道:“宋星主,這個小兵該不該殺?”
宋江歎口氣,沒有說話。
同步觀看畫麵的梁山諸將,有的沉默,有的破口大罵。
這狗日的朝廷,真是沒品!
怪不得年年吃敗仗,年年給番邦上供!
活該!
……
王師到處,所向披靡。
北遼二十萬大軍不堪一擊,被宋江大軍殺敗。
消息傳來,趙家皇帝高興不已,欽賞宋江錦袍一領,金甲一副,名馬一匹,盧俊義以下,由內府賞賜大筆金帛。
至於封官進爵的事情,宋江沒有問,皇帝也沒有說。
……
河北有個獵戶喚作田虎,趁著威勝州水旱頻仍,民窮財盡,遂聚眾作亂,打下五州五十六縣,做了當地的土皇帝。
宋江風頭正勁,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便向皇帝討得這個差事,前往河北剿匪。
田虎的軍隊,焉能與梁山大軍爭鋒?
幾番交手下來,又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喬道清、瓊英等敵將,還反水加入了宋江軍團。
瓊英更是與張清喜結連理,百年好合。
局麵似乎又朝著好的一麵發展。
……
開封府有個叫王慶的閑漢,機緣巧合之下,與童貫的養女嬌秀打得火熱,如膠似漆。
可惜事情敗露,王慶被官府捉住,刺配到陝州牢城營中。
北宋各地的牢城營,都爛透了。
陝州牢城營的管營張世開,更是爛崽中的爛崽。
此人濫用職權,要謀害王慶的性命。
王慶被逼無奈,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索性抄起鋼刀,殺了張世開,就此走上造反的道路。
又是一個官逼民反的故事。
不過三四年間,王慶軍事集團就占據了八座軍州,一度威脅到了首都汴梁的安全。
朝廷派來大軍討伐,結果一敗塗地。
皇帝一拍腦袋,又想起了宋江。
這等事,就交給土匪去辦罷,最好能來個兩敗俱傷,幹幹淨淨。
……
又是熟悉的劇情,又是相似的套路。
王慶在宋江手上,沒能支撐太久。
趙姓皇帝大喜,終於決定給宋江等人加官進爵。
這一迴,還是蔡京和童貫出麵建議的。
說是升官,其實隻給了宋江一個七品的皇城使,又給了盧俊義一個八品的團練史。
這芝麻綠豆大小的官位,讓宋江悶悶不樂,更讓手下眾將領憤憤不平。
而且隨著宋江軍事集團功勳的累積,朝廷對他們的防範之心,也日漸加重。
官府貼出榜文,隻允許梁山大軍在城外活動,不得擅自入城,違者後果自負。
大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有一天,李俊、張橫、張順、阮氏三雄,特意把軍師吳用請來,商議對策。
“朝廷失信,奸臣弄權,閉塞賢路。俺哥哥破了大遼,剿滅田虎,如今又平了王慶,止得了個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賞我等眾人。如今倒出榜文,來禁約我等,不得入城。我想那夥奸賊,漸漸地要拆散我們弟兄,各調開去。如今請軍師做個主張,若和哥哥商量,斷然不肯。就這裏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迴梁山泊去,隻是落草倒好。”
吳用道:“宋公明兄長斷然不肯,你眾人枉費了力,箭頭不發,努折箭杆。自古蛇無頭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張?這話須是哥哥肯時,方才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張,你們要反,也反不出去!”
六位水軍好漢,見吳用不敢主張,都做聲不得。
……
九重天闕,玄女娘娘微微一笑。
“宋星主,這七品的官位,看來確實有點小哈!”
宋江看到此處,心裏不是個滋味。
“這……能為朝廷出力,便是好的。”
“依你看,李俊他們要造反,若是你來做主,該當如何?”
宋江歎氣道:“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呀!”
……
吳用知道了兄弟們的“計劃”,來中軍帳中,與宋江商議。
“仁兄往常自由自在,弟兄們也都快活。自從受了招安,與國家出力,為國家臣子,不想倒受拘束,不能任用,兄弟們都有怨心。”
宋江很是吃驚:“莫不是有人跟你說了什麽?”
吳用道:“此是人之常情,古人雲,富與貴,人之所欲;貧與賤,人之所惡。觀形查色,見貌知情。”
宋江道:“軍師,若是有弟兄們但要異心,我當死於九泉,忠心不改!”
次日早起,會集諸將,商議軍機。
大小人等都到帳前,宋江開話道:“俺是鄆城小吏出身,又犯大罪。托賴眾弟兄扶持,尊我為頭。今日得為臣子。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雖然朝廷出榜禁治,理合如此。汝諸將士,無故不得入城。我等山間林下,鹵莽軍漢極多。倘或因而惹事,必然以法治罪,卻又壞了聲名。如今不許我等入城去,倒是幸事。你們眾人若嫌拘束,但有異心,先當斬我首級,然後你們自去行事。不然,吾亦無顏居世,必當自刎而死,一任你們自為!”
眾人聽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淚,設誓而散。
尤其幹掉了文官,這在北宋官場,屬於天大的罪過。
軍漢明白這一點,他沒有逃,隻是佇立在狗官的屍體旁,靜候發落。
宋江大驚失色,趕緊跑來處理此事。
“他是朝廷命官,我兀自懼他,你如何便把他來殺了?須是要連累我等眾人。俺如今方始奉詔去破大遼,未曾見尺寸之功,倒做下這等的勾當,如之奈何?”
軍漢無奈:“小人隻是伏死。”
宋江哭道:“我自從上梁山泊以來,大小兄弟,不曾壞了一個。今日一身入官,事不由我,當守法律。雖是你強氣未滅,使不的舊時性格。”
軍漢痛飲好酒,尋了大樹,自行縊死。
通過這件事,宋江整頓了軍隊,嚴明了紀律。
江湖的隊伍終於死了,朝廷的鷹犬已然成型。
……
看到這一幕,仙宮內的宋江,覺得很不舒服。
九天玄女問道:“宋星主,這個小兵該不該殺?”
宋江歎口氣,沒有說話。
同步觀看畫麵的梁山諸將,有的沉默,有的破口大罵。
這狗日的朝廷,真是沒品!
怪不得年年吃敗仗,年年給番邦上供!
活該!
……
王師到處,所向披靡。
北遼二十萬大軍不堪一擊,被宋江大軍殺敗。
消息傳來,趙家皇帝高興不已,欽賞宋江錦袍一領,金甲一副,名馬一匹,盧俊義以下,由內府賞賜大筆金帛。
至於封官進爵的事情,宋江沒有問,皇帝也沒有說。
……
河北有個獵戶喚作田虎,趁著威勝州水旱頻仍,民窮財盡,遂聚眾作亂,打下五州五十六縣,做了當地的土皇帝。
宋江風頭正勁,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便向皇帝討得這個差事,前往河北剿匪。
田虎的軍隊,焉能與梁山大軍爭鋒?
幾番交手下來,又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喬道清、瓊英等敵將,還反水加入了宋江軍團。
瓊英更是與張清喜結連理,百年好合。
局麵似乎又朝著好的一麵發展。
……
開封府有個叫王慶的閑漢,機緣巧合之下,與童貫的養女嬌秀打得火熱,如膠似漆。
可惜事情敗露,王慶被官府捉住,刺配到陝州牢城營中。
北宋各地的牢城營,都爛透了。
陝州牢城營的管營張世開,更是爛崽中的爛崽。
此人濫用職權,要謀害王慶的性命。
王慶被逼無奈,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索性抄起鋼刀,殺了張世開,就此走上造反的道路。
又是一個官逼民反的故事。
不過三四年間,王慶軍事集團就占據了八座軍州,一度威脅到了首都汴梁的安全。
朝廷派來大軍討伐,結果一敗塗地。
皇帝一拍腦袋,又想起了宋江。
這等事,就交給土匪去辦罷,最好能來個兩敗俱傷,幹幹淨淨。
……
又是熟悉的劇情,又是相似的套路。
王慶在宋江手上,沒能支撐太久。
趙姓皇帝大喜,終於決定給宋江等人加官進爵。
這一迴,還是蔡京和童貫出麵建議的。
說是升官,其實隻給了宋江一個七品的皇城使,又給了盧俊義一個八品的團練史。
這芝麻綠豆大小的官位,讓宋江悶悶不樂,更讓手下眾將領憤憤不平。
而且隨著宋江軍事集團功勳的累積,朝廷對他們的防範之心,也日漸加重。
官府貼出榜文,隻允許梁山大軍在城外活動,不得擅自入城,違者後果自負。
大家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有一天,李俊、張橫、張順、阮氏三雄,特意把軍師吳用請來,商議對策。
“朝廷失信,奸臣弄權,閉塞賢路。俺哥哥破了大遼,剿滅田虎,如今又平了王慶,止得了個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賞我等眾人。如今倒出榜文,來禁約我等,不得入城。我想那夥奸賊,漸漸地要拆散我們弟兄,各調開去。如今請軍師做個主張,若和哥哥商量,斷然不肯。就這裏殺將起來,把東京劫掠一空,再迴梁山泊去,隻是落草倒好。”
吳用道:“宋公明兄長斷然不肯,你眾人枉費了力,箭頭不發,努折箭杆。自古蛇無頭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張?這話須是哥哥肯時,方才行得;他若不肯做主張,你們要反,也反不出去!”
六位水軍好漢,見吳用不敢主張,都做聲不得。
……
九重天闕,玄女娘娘微微一笑。
“宋星主,這七品的官位,看來確實有點小哈!”
宋江看到此處,心裏不是個滋味。
“這……能為朝廷出力,便是好的。”
“依你看,李俊他們要造反,若是你來做主,該當如何?”
宋江歎氣道:“談何容易,談何容易呀!”
……
吳用知道了兄弟們的“計劃”,來中軍帳中,與宋江商議。
“仁兄往常自由自在,弟兄們也都快活。自從受了招安,與國家出力,為國家臣子,不想倒受拘束,不能任用,兄弟們都有怨心。”
宋江很是吃驚:“莫不是有人跟你說了什麽?”
吳用道:“此是人之常情,古人雲,富與貴,人之所欲;貧與賤,人之所惡。觀形查色,見貌知情。”
宋江道:“軍師,若是有弟兄們但要異心,我當死於九泉,忠心不改!”
次日早起,會集諸將,商議軍機。
大小人等都到帳前,宋江開話道:“俺是鄆城小吏出身,又犯大罪。托賴眾弟兄扶持,尊我為頭。今日得為臣子。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雖然朝廷出榜禁治,理合如此。汝諸將士,無故不得入城。我等山間林下,鹵莽軍漢極多。倘或因而惹事,必然以法治罪,卻又壞了聲名。如今不許我等入城去,倒是幸事。你們眾人若嫌拘束,但有異心,先當斬我首級,然後你們自去行事。不然,吾亦無顏居世,必當自刎而死,一任你們自為!”
眾人聽了宋江之言,俱各垂淚,設誓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