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專門辟出來一處地盤,供這些別處來的能工巧匠居住。
這些人在京城不受待見,過得很不好,因此經淩振引薦,扶老攜幼,來到梁山工作。
相關的待遇,梁山給的很豐厚,這就是付給人類智慧的價格。
目前共分為兩組,製作弩機的團隊以李奇為首,而火器團隊的頭腦名為武開。
兩位領導前來視察,李奇和武開停下手上的工作,向他們匯報相關的情況和進度。
工匠們正在製作一種叫做“火箭”的兵器,王小飛和吳用上前驗看。
雖然喚作“火箭”,但其原理與現代社會的火箭,還是有較大差別。
這種原始火箭的動力來源,是弓和弩,而非火藥燃燒產生的推動力。
“兩位請看,在這火箭的後方,便是裝藥的藥倉。使用時,先將藥倉的外殼點燃,隨後以弓弩施放,命中目標後,外殼便將藥倉內的火藥引燃,導致大火。用來燒毀敵方的糧草,那是再合適不過。”
聽完武開的介紹,王小飛終於明白了“火箭”的工作原理。
威力確實不強。
“老武,這種火箭命中目標後,會爆炸嗎?”
“爆炸?不會,火箭隻是引燃之物,隻有霹靂彈,才能炸開傷人。”
王小飛頓時來了興致:“霹靂炮又是什麽?”
武開頓了一下,隨後介紹道:“霹靂炮是另一種火器,其原料為瓦罐,在其中盛滿火藥,以紙塞住罐口,使用時點燃紙張,隨後扔向敵人。霹靂炮中的火藥引發爆炸,會將瓦罐炸爛,碎片四散橫飛,擊傷敵人。”
吳用道:“這不比那火箭強出許多?”
武開尷尬道:“好是好,但俺不會做呀!而且霹靂炮弱點很明顯,成功率很低,扔出去之後,有一半都是啞彈,還不如用石頭砸人來得快。現在朝廷已經不做這玩意兒了。”
“缺點雖然明顯,但優點也很突出,其殺傷力,應該比火箭強不少吧?”
“確實如此,火箭隻是助燃之物,無非是讓火燒得更旺些;霹靂炮不一樣,這玩意兒一旦炸開,至少能撂倒三五個壯漢!”
旁聽的弓弩專家李奇,也來了興致,他想了想,隨後說道:“武兄,霹靂彈以紙張引燃火藥,會不會太慢了,用引線或者撚子,效果會不會更好?”
武開道:“其實差不了多少,之前匠作監曾拿啞彈做過研究,發現啞彈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火藥燃燒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在於火藥的配比,與助燃物之間的關係不大。”
王小飛聽後,異常鬱悶。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火器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各方麵都很不成熟。
……
看完了火器,再來觀摩弩機的製作。
相較於不成熟的火器,大宋強弩的工藝,正處在時代的巔峰。
李奇介紹道:“目前最強的弩機,當屬神臂弓,其射程最遠在三百六十步。在下本領低微,做出的弓弩射程不及神臂弓,最遠在三百步上下。”
說著拿出自己製作的成品弩機,請王小飛上手試驗。
王小飛拿過來,對著天空飛過的鳥兒,隨手搞了一箭。
“手感還行,而且三百步的射程,已經相當可以了。這種弩的產量如何?”
“每旬日可產二十架。”
王小飛皺皺眉頭,東西是不錯,產量卻太低了。
“給你多增添人手,能否提高產能?”
李奇猶豫道:“弩的成本很高,不知寨主……”
王小飛拍拍胸脯:“不必擔心成本,我梁山財大氣粗,不缺錢花,你隻需告訴我,能否提高產能?”
聽到金主有錢,李奇頓時放下心來。
“若能增加人手到500人,每旬日可產50架。但剛開始做,殘次率較高,射程可保證在兩百五十步。到了後麵,工藝成熟了,每旬日可產100架上下,射程也會穩定下來。還有一種辦法,可同時製作蹶張弩,其射程在兩百步到兩百五十步之間,工藝並不複雜,產量能達到複合弩的兩倍以上。”
兩百五十步,就是150米,這個距離,在實戰中已經很夠用了。
由此可見,無論是蹶張弩,還是李奇製作的複合弩,其射程都很強悍。
所以古代社會對軍弩一直進行管製,而對弓箭則要寬鬆許多。
實在是因為這玩意兒太危險了。
王小飛大手一揮:“給你撥1000人,給老子可勁兒造!”
吳用將其一把揪住:“臭小子,不要亂吹牛皮,造弩的花費,可不是個小數目!”
王小飛笑道:“軍師,我們在南方的十幾個鑄幣廠,每日打造的銅錢數量,幾乎是天文數字。現在是錢太多,卻找不到地方花。難得李奇手上有這麽好的項目,正好往裏麵砸錢!”
“啥?都開了十幾個了?官府沒找你們麻煩嗎?”
“官府裏的那群廢物,他們就是想管,也管不著!”
“好哇,過幾天,老夫也開它個鑄幣廠玩一玩。”
……
眼看山寨給李奇的投資如此豪橫,武開心裏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隻可惜自家的產品效果不佳,自然就不好意思找金主要錢。
晚上王小飛特地設宴,熱情款待李奇、武開二人。
兩位專家受寵若驚,以前都是自己請領導吃飯,現在居然有領導請自己吃飯,這得是多大的麵子呀!
而在王小飛看來,這頓飯必須要請,因為這兩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席間觥籌交錯,氛圍很是融洽。
武開為了挽救火器在兩位大佬心中的地位,給自家的產品,說了不少好話。
“王寨主,吳軍師,霹靂炮這個東西,其實並不複雜,我的團隊完全可以搞出來。等我們做完了,務必請二位賞光,看看它的威力!”
王小飛見狀,連忙安撫武開,讓他不要多想。
“老武,你放心,人手和資金不缺你的,你隻管開展研發,其他的事情,由山寨解決!”
武開大喜,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霹靂炮項目給搞起來!
……
“老武,你剛才說霹靂炮出現啞彈,多是火藥燃燒不充分導致的,這是為啥嘞?”
武開正色道:“原因有二。其一是陶罐中的火藥受潮,其二是火藥的配比不穩定。因為這兩個原因,火藥燒很慢,而且點燃引火物之後,隻有外麵的一層能點著,如此便無法引爆整個陶罐,達成最好的效果。”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王小飛和吳用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透。
“如果有了更穩定的火藥配方,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做很多實驗,才能最終定下配方的比例。定下比例之後,還需要有專人進行配製。有時候方子定好了,工匠玩忽職守,也做不出來好的藥粉。”
對生產環節的把控,也是一個大問題。
而自古以來,新技術的發展都是很燒錢的,而且十分考驗組織能力。
隻有形成成熟的軍工體係,才能產出精良合用的兵器。
說到這裏,武開突然想起一件事兒來。
“瞧我這記性,前些日子,有個做霹靂炮的家夥跟我閑聊,說他想了個好辦法,能減少啞彈率。”
“哦,是什麽法子?”
“他說,霹靂炮裏麵的火藥,不能壓得太實太密,得鬆一點;點火的時候,最好能搖一搖陶罐,如此效果才能更好。我沒有試過這個方法,也不知是真是假。”
王小飛腦中靈光一現:“莫非是氧氣的緣故?”
吳用有些疑惑:“陽氣?”
王小飛笑道:“非也非也,老武,你知道煽風點火吧?”
“自然是知道的。”
“咱們起鍋燒水的時候,時常要往爐灶裏麵煽風,這樣火才燒得旺盛,對不對?”
“不錯。”
“燒火的時候,柴禾必須要與外界接觸,火才能點著。這其中的原理,就是因為空中的氧氣。如果把爐灶四麵封死,火也就滅了。再迴到霹靂炮,如果陶罐裏麵的火藥壓得太密,罐子裏麵就沒有多少殘餘的氧氣,火藥也就點不著了。對,一定是這樣的,我的推斷沒有問題。”
吳用歪歪腦袋,表示不信。
“老夫讀了大半輩子書,根本就沒聽說過什麽陽氣!”
“你不信,那咱們就試試看!”
……
王小飛吩咐下人,找來一個帶蓋子的瓦罐,以及一根蠟燭。
將蠟燭點著後,置入罐內,沒有蓋上蓋子之前,蠟燭燒得好好的。
蓋上蓋子之後,過了一會兒,揭開蓋子,蠟燭居然滅了。
吳用很是驚奇,難道這小子說的,是真的?
這些人在京城不受待見,過得很不好,因此經淩振引薦,扶老攜幼,來到梁山工作。
相關的待遇,梁山給的很豐厚,這就是付給人類智慧的價格。
目前共分為兩組,製作弩機的團隊以李奇為首,而火器團隊的頭腦名為武開。
兩位領導前來視察,李奇和武開停下手上的工作,向他們匯報相關的情況和進度。
工匠們正在製作一種叫做“火箭”的兵器,王小飛和吳用上前驗看。
雖然喚作“火箭”,但其原理與現代社會的火箭,還是有較大差別。
這種原始火箭的動力來源,是弓和弩,而非火藥燃燒產生的推動力。
“兩位請看,在這火箭的後方,便是裝藥的藥倉。使用時,先將藥倉的外殼點燃,隨後以弓弩施放,命中目標後,外殼便將藥倉內的火藥引燃,導致大火。用來燒毀敵方的糧草,那是再合適不過。”
聽完武開的介紹,王小飛終於明白了“火箭”的工作原理。
威力確實不強。
“老武,這種火箭命中目標後,會爆炸嗎?”
“爆炸?不會,火箭隻是引燃之物,隻有霹靂彈,才能炸開傷人。”
王小飛頓時來了興致:“霹靂炮又是什麽?”
武開頓了一下,隨後介紹道:“霹靂炮是另一種火器,其原料為瓦罐,在其中盛滿火藥,以紙塞住罐口,使用時點燃紙張,隨後扔向敵人。霹靂炮中的火藥引發爆炸,會將瓦罐炸爛,碎片四散橫飛,擊傷敵人。”
吳用道:“這不比那火箭強出許多?”
武開尷尬道:“好是好,但俺不會做呀!而且霹靂炮弱點很明顯,成功率很低,扔出去之後,有一半都是啞彈,還不如用石頭砸人來得快。現在朝廷已經不做這玩意兒了。”
“缺點雖然明顯,但優點也很突出,其殺傷力,應該比火箭強不少吧?”
“確實如此,火箭隻是助燃之物,無非是讓火燒得更旺些;霹靂炮不一樣,這玩意兒一旦炸開,至少能撂倒三五個壯漢!”
旁聽的弓弩專家李奇,也來了興致,他想了想,隨後說道:“武兄,霹靂彈以紙張引燃火藥,會不會太慢了,用引線或者撚子,效果會不會更好?”
武開道:“其實差不了多少,之前匠作監曾拿啞彈做過研究,發現啞彈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火藥燃燒不充分。問題的關鍵,在於火藥的配比,與助燃物之間的關係不大。”
王小飛聽後,異常鬱悶。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火器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各方麵都很不成熟。
……
看完了火器,再來觀摩弩機的製作。
相較於不成熟的火器,大宋強弩的工藝,正處在時代的巔峰。
李奇介紹道:“目前最強的弩機,當屬神臂弓,其射程最遠在三百六十步。在下本領低微,做出的弓弩射程不及神臂弓,最遠在三百步上下。”
說著拿出自己製作的成品弩機,請王小飛上手試驗。
王小飛拿過來,對著天空飛過的鳥兒,隨手搞了一箭。
“手感還行,而且三百步的射程,已經相當可以了。這種弩的產量如何?”
“每旬日可產二十架。”
王小飛皺皺眉頭,東西是不錯,產量卻太低了。
“給你多增添人手,能否提高產能?”
李奇猶豫道:“弩的成本很高,不知寨主……”
王小飛拍拍胸脯:“不必擔心成本,我梁山財大氣粗,不缺錢花,你隻需告訴我,能否提高產能?”
聽到金主有錢,李奇頓時放下心來。
“若能增加人手到500人,每旬日可產50架。但剛開始做,殘次率較高,射程可保證在兩百五十步。到了後麵,工藝成熟了,每旬日可產100架上下,射程也會穩定下來。還有一種辦法,可同時製作蹶張弩,其射程在兩百步到兩百五十步之間,工藝並不複雜,產量能達到複合弩的兩倍以上。”
兩百五十步,就是150米,這個距離,在實戰中已經很夠用了。
由此可見,無論是蹶張弩,還是李奇製作的複合弩,其射程都很強悍。
所以古代社會對軍弩一直進行管製,而對弓箭則要寬鬆許多。
實在是因為這玩意兒太危險了。
王小飛大手一揮:“給你撥1000人,給老子可勁兒造!”
吳用將其一把揪住:“臭小子,不要亂吹牛皮,造弩的花費,可不是個小數目!”
王小飛笑道:“軍師,我們在南方的十幾個鑄幣廠,每日打造的銅錢數量,幾乎是天文數字。現在是錢太多,卻找不到地方花。難得李奇手上有這麽好的項目,正好往裏麵砸錢!”
“啥?都開了十幾個了?官府沒找你們麻煩嗎?”
“官府裏的那群廢物,他們就是想管,也管不著!”
“好哇,過幾天,老夫也開它個鑄幣廠玩一玩。”
……
眼看山寨給李奇的投資如此豪橫,武開心裏充滿了羨慕嫉妒恨。
隻可惜自家的產品效果不佳,自然就不好意思找金主要錢。
晚上王小飛特地設宴,熱情款待李奇、武開二人。
兩位專家受寵若驚,以前都是自己請領導吃飯,現在居然有領導請自己吃飯,這得是多大的麵子呀!
而在王小飛看來,這頓飯必須要請,因為這兩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席間觥籌交錯,氛圍很是融洽。
武開為了挽救火器在兩位大佬心中的地位,給自家的產品,說了不少好話。
“王寨主,吳軍師,霹靂炮這個東西,其實並不複雜,我的團隊完全可以搞出來。等我們做完了,務必請二位賞光,看看它的威力!”
王小飛見狀,連忙安撫武開,讓他不要多想。
“老武,你放心,人手和資金不缺你的,你隻管開展研發,其他的事情,由山寨解決!”
武開大喜,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霹靂炮項目給搞起來!
……
“老武,你剛才說霹靂炮出現啞彈,多是火藥燃燒不充分導致的,這是為啥嘞?”
武開正色道:“原因有二。其一是陶罐中的火藥受潮,其二是火藥的配比不穩定。因為這兩個原因,火藥燒很慢,而且點燃引火物之後,隻有外麵的一層能點著,如此便無法引爆整個陶罐,達成最好的效果。”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王小飛和吳用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透。
“如果有了更穩定的火藥配方,能否解決這個問題?”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做很多實驗,才能最終定下配方的比例。定下比例之後,還需要有專人進行配製。有時候方子定好了,工匠玩忽職守,也做不出來好的藥粉。”
對生產環節的把控,也是一個大問題。
而自古以來,新技術的發展都是很燒錢的,而且十分考驗組織能力。
隻有形成成熟的軍工體係,才能產出精良合用的兵器。
說到這裏,武開突然想起一件事兒來。
“瞧我這記性,前些日子,有個做霹靂炮的家夥跟我閑聊,說他想了個好辦法,能減少啞彈率。”
“哦,是什麽法子?”
“他說,霹靂炮裏麵的火藥,不能壓得太實太密,得鬆一點;點火的時候,最好能搖一搖陶罐,如此效果才能更好。我沒有試過這個方法,也不知是真是假。”
王小飛腦中靈光一現:“莫非是氧氣的緣故?”
吳用有些疑惑:“陽氣?”
王小飛笑道:“非也非也,老武,你知道煽風點火吧?”
“自然是知道的。”
“咱們起鍋燒水的時候,時常要往爐灶裏麵煽風,這樣火才燒得旺盛,對不對?”
“不錯。”
“燒火的時候,柴禾必須要與外界接觸,火才能點著。這其中的原理,就是因為空中的氧氣。如果把爐灶四麵封死,火也就滅了。再迴到霹靂炮,如果陶罐裏麵的火藥壓得太密,罐子裏麵就沒有多少殘餘的氧氣,火藥也就點不著了。對,一定是這樣的,我的推斷沒有問題。”
吳用歪歪腦袋,表示不信。
“老夫讀了大半輩子書,根本就沒聽說過什麽陽氣!”
“你不信,那咱們就試試看!”
……
王小飛吩咐下人,找來一個帶蓋子的瓦罐,以及一根蠟燭。
將蠟燭點著後,置入罐內,沒有蓋上蓋子之前,蠟燭燒得好好的。
蓋上蓋子之後,過了一會兒,揭開蓋子,蠟燭居然滅了。
吳用很是驚奇,難道這小子說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