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中秋將過,太醫預計阿寧會在這幾日生產,乾隆便沒日沒夜的緊張著。夜間睡著了也會無意識地摸向阿寧躺著的地方,生怕自己沒有第一時間發現阿寧的異常。
但他的堅持還是有效的,阿寧的確是在深夜發動的。彼時乾隆和她才剛睡著,阿寧隻覺自己閉上眼睛沒多久,就感覺身下濕漉漉的,嚇得她以為自己尿了,驚醒之後才發覺是要生了。
阿寧一動,乾隆也跟著醒了。
他緊忙坐起身,問:“是要生了嗎?”
這時阿寧還並未感覺到疼痛,點了點頭,應聲道:“應該是。”
眼下是深夜,外頭更深露重,阿寧身子也重,不便挪動,乾隆連忙讓福明去把穩婆和太醫叫來前殿。
好在穩婆準備充分,有想過阿寧會在深夜生產,生產要用的東西在寢殿也備了一份,現在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巴林王妃得到了消息,也急匆匆地從後殿跑來,跟著穩婆一起進了寢殿,和她們一起的,還有乾隆特意找來的醫女。
乾隆隻披著一件外袍便被趕了出來,阿寧說不想讓他看見自己狼狽的樣子,堅決不讓乾隆待在寢殿裏。
雖進不了產房,但在外麵乾隆更方便把控著紫宸殿。盡管現在留下來的嬪妃都是他認為安分守己的,但保不準有人利欲熏心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他看著總是要放心些的。
“福明,你帶著一隊侍衛在紫宸殿前後巡邏,若發現有意欲窺探、行為異常的人,立即逮走。”
寧可錯殺一百,乾隆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試圖謀害阿寧的人。
福明領了旨,立馬就帶著人出去了。
阿寧是頭胎,生得沒那麽快,宮口開得也慢。雖然子時不到阿寧就發動了,但現在已過醜時,阿寧還沒到生產的時候。
劇烈的疼痛讓阿寧忍不住叫出了聲,在她覺得自己快要疼暈過去的時候,終於是聽到了穩婆說能生了。
雖然過程很痛苦,但阿寧這一胎還算順利,前麵熬了好幾個時辰,真正生產反而隻用了半個時辰多。
穩婆一巴掌拍在了小家夥的屁股上,屋子裏頓時傳出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
阿寧精疲力盡地看著巴林王妃手裏的繈褓,微微抬頭,卻瞅見了巴林王妃淚流滿麵的樣子。
她沒什麽力氣,虛弱地喊著巴林王妃:“母妃,你怎的還哭了?”
巴林王妃擦了擦眼淚,“母妃是替你高興,有了阿哥,你的日後也就有了保障。”
聽見啼哭聲的乾隆衝了進來,看見的就是巴林王妃哭著,阿寧笑著的場麵,讓他有一瞬間的迷茫。
穩婆見場麵有些僵持,連忙站出來恭賀乾隆:“恭喜皇上,皇後娘娘誕下了一位阿哥。”
乾隆恍若未聞,隻是點了下頭,而後便走到了床邊,握住了阿寧的手。
“是不是很疼?”
阿寧狼狽虛弱的樣子讓乾隆眼眶通紅,在看見阿寧點頭之後,眼淚更是控製不住的流了下來。
阿寧這邊自己通著,還得伸手給乾隆擦著眼淚,“元壽怎麽還哭了?”
乾隆抹掉自己的眼淚,又拿出帕子輕柔地給阿寧擦著額頭沁出的汗,語氣憐惜:“我心疼你。”
“都是我讓你受了這樣大的罪。”
他以前隻認為嬪妃生孩子是為皇室做貢獻,再苦再累他事後多加補償也就是了,可當生產的人是自己心愛之人時,他才覺原來孩子也沒有那麽重要。
乾隆不免有些醒悟,之前他以為如懿就是自己的有情人,但現在迴過頭來看,如懿生產時他隻盼著能有一個健康的嫡子,從來沒有擔心過如懿的安危,這就是差別。
這個孩子是心愛女子曆經千辛萬苦為他生下的,乾隆便取了個福氣滿滿的名字,永瑞。
永瑞的洗三禮和滿月禮乾隆都準備大辦,邀請皇親國戚一同參加,因為後宮中的嬪妃太少,他覺得不夠熱鬧。
洗三禮之時阿寧尚在坐月子,不能出門,是由巴林王妃抱著永瑞出席的。
阿寧有點遺憾,乾隆便連忙安慰她滿月禮就能出席了。
滿月禮乾隆交給毓瑚親自去籌辦,而在這過程中,毓瑚卻提醒了他一件事。
“皇上,十一阿哥、十二阿哥、五公主您還沒有安排。”
乾隆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麽一迴事,他揉了揉額角,兩個阿哥都好安排,隨便找個嬪妃養著就是了,但五公主璟兕患有心症,得找個可靠的人養著。
突然間,乾隆想起了他的十二皇叔允祹,轉頭看向毓瑚。
“姑姑這些年為朕忙前忙後,未曾成家,不如永璂和璟兕就由姑姑撫養。”
永璂和璟兕都還小,璟兕還不知能不能平安長大,以免毓瑚傷心,永璂也交給她撫養。
“至於永瑆...”
乾隆擰眉,宮中的嬪妃都有了自己的兒子,若是讓一個嬪妃撫養兩個兒子,嬪妃生出異心可就不好了。
於是乾隆又轉頭看向毓瑚,養兩個也是養,養三個也是養,永瑆和永璂差不多大,不如都交給毓瑚吧。
毓瑚頓感不妙,正準備開口拒絕,乾隆的話已經說出了口。
“永瑆便一並交給姑姑撫養吧。”
毓瑚隻覺未來日子一片昏暗,哪怕現在孩子還沒到她身邊,她卻仿佛已經聽見了嘰嘰喳喳的聲音。兩三歲的孩子啊,正是最吵鬧的時候。
乾隆雖然已經發話,但毓瑚還想爭取一下,委婉開口:“皇上,奴婢年事已高,恐怕照顧不好公主阿哥。”
乾隆擺擺手,“無礙,朕會命內務府多送些奶娘嬤嬤去的。”
毓瑚見事情已無轉圜之地,隻得接下聖旨,開始了自己的養娃生活。
滿月禮毓瑚操辦地極其盛大,京中三品官及以上的大臣全都帶著自己的妻子赴宴。
宴會上喧嘩滿堂,每個人都有數不盡的好聽話等著誇阿寧和永瑞。乾隆聽得開心,也樂得給他們一份薄麵,該誇的誇,該賞的賞,大家都開心。
永瑞剛過滿月,乾隆便讓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出宮開府,純貴人、慶嬪、婉嬪、恪嬪也跟著一起出了宮。
這個舉動不亞於遣散後宮,但朝堂上卻沒有一人反對。他們已經被乾隆徹底罵安分了,不再摻和後宮的事,皇上愛咋地咋地。
滿月禮一過,巴林王妃三人也要啟程返迴蒙古了,離別時幾人臉上都是不舍。
但他的堅持還是有效的,阿寧的確是在深夜發動的。彼時乾隆和她才剛睡著,阿寧隻覺自己閉上眼睛沒多久,就感覺身下濕漉漉的,嚇得她以為自己尿了,驚醒之後才發覺是要生了。
阿寧一動,乾隆也跟著醒了。
他緊忙坐起身,問:“是要生了嗎?”
這時阿寧還並未感覺到疼痛,點了點頭,應聲道:“應該是。”
眼下是深夜,外頭更深露重,阿寧身子也重,不便挪動,乾隆連忙讓福明去把穩婆和太醫叫來前殿。
好在穩婆準備充分,有想過阿寧會在深夜生產,生產要用的東西在寢殿也備了一份,現在也不至於手忙腳亂。
巴林王妃得到了消息,也急匆匆地從後殿跑來,跟著穩婆一起進了寢殿,和她們一起的,還有乾隆特意找來的醫女。
乾隆隻披著一件外袍便被趕了出來,阿寧說不想讓他看見自己狼狽的樣子,堅決不讓乾隆待在寢殿裏。
雖進不了產房,但在外麵乾隆更方便把控著紫宸殿。盡管現在留下來的嬪妃都是他認為安分守己的,但保不準有人利欲熏心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他看著總是要放心些的。
“福明,你帶著一隊侍衛在紫宸殿前後巡邏,若發現有意欲窺探、行為異常的人,立即逮走。”
寧可錯殺一百,乾隆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試圖謀害阿寧的人。
福明領了旨,立馬就帶著人出去了。
阿寧是頭胎,生得沒那麽快,宮口開得也慢。雖然子時不到阿寧就發動了,但現在已過醜時,阿寧還沒到生產的時候。
劇烈的疼痛讓阿寧忍不住叫出了聲,在她覺得自己快要疼暈過去的時候,終於是聽到了穩婆說能生了。
雖然過程很痛苦,但阿寧這一胎還算順利,前麵熬了好幾個時辰,真正生產反而隻用了半個時辰多。
穩婆一巴掌拍在了小家夥的屁股上,屋子裏頓時傳出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
阿寧精疲力盡地看著巴林王妃手裏的繈褓,微微抬頭,卻瞅見了巴林王妃淚流滿麵的樣子。
她沒什麽力氣,虛弱地喊著巴林王妃:“母妃,你怎的還哭了?”
巴林王妃擦了擦眼淚,“母妃是替你高興,有了阿哥,你的日後也就有了保障。”
聽見啼哭聲的乾隆衝了進來,看見的就是巴林王妃哭著,阿寧笑著的場麵,讓他有一瞬間的迷茫。
穩婆見場麵有些僵持,連忙站出來恭賀乾隆:“恭喜皇上,皇後娘娘誕下了一位阿哥。”
乾隆恍若未聞,隻是點了下頭,而後便走到了床邊,握住了阿寧的手。
“是不是很疼?”
阿寧狼狽虛弱的樣子讓乾隆眼眶通紅,在看見阿寧點頭之後,眼淚更是控製不住的流了下來。
阿寧這邊自己通著,還得伸手給乾隆擦著眼淚,“元壽怎麽還哭了?”
乾隆抹掉自己的眼淚,又拿出帕子輕柔地給阿寧擦著額頭沁出的汗,語氣憐惜:“我心疼你。”
“都是我讓你受了這樣大的罪。”
他以前隻認為嬪妃生孩子是為皇室做貢獻,再苦再累他事後多加補償也就是了,可當生產的人是自己心愛之人時,他才覺原來孩子也沒有那麽重要。
乾隆不免有些醒悟,之前他以為如懿就是自己的有情人,但現在迴過頭來看,如懿生產時他隻盼著能有一個健康的嫡子,從來沒有擔心過如懿的安危,這就是差別。
這個孩子是心愛女子曆經千辛萬苦為他生下的,乾隆便取了個福氣滿滿的名字,永瑞。
永瑞的洗三禮和滿月禮乾隆都準備大辦,邀請皇親國戚一同參加,因為後宮中的嬪妃太少,他覺得不夠熱鬧。
洗三禮之時阿寧尚在坐月子,不能出門,是由巴林王妃抱著永瑞出席的。
阿寧有點遺憾,乾隆便連忙安慰她滿月禮就能出席了。
滿月禮乾隆交給毓瑚親自去籌辦,而在這過程中,毓瑚卻提醒了他一件事。
“皇上,十一阿哥、十二阿哥、五公主您還沒有安排。”
乾隆這才想起來還有這麽一迴事,他揉了揉額角,兩個阿哥都好安排,隨便找個嬪妃養著就是了,但五公主璟兕患有心症,得找個可靠的人養著。
突然間,乾隆想起了他的十二皇叔允祹,轉頭看向毓瑚。
“姑姑這些年為朕忙前忙後,未曾成家,不如永璂和璟兕就由姑姑撫養。”
永璂和璟兕都還小,璟兕還不知能不能平安長大,以免毓瑚傷心,永璂也交給她撫養。
“至於永瑆...”
乾隆擰眉,宮中的嬪妃都有了自己的兒子,若是讓一個嬪妃撫養兩個兒子,嬪妃生出異心可就不好了。
於是乾隆又轉頭看向毓瑚,養兩個也是養,養三個也是養,永瑆和永璂差不多大,不如都交給毓瑚吧。
毓瑚頓感不妙,正準備開口拒絕,乾隆的話已經說出了口。
“永瑆便一並交給姑姑撫養吧。”
毓瑚隻覺未來日子一片昏暗,哪怕現在孩子還沒到她身邊,她卻仿佛已經聽見了嘰嘰喳喳的聲音。兩三歲的孩子啊,正是最吵鬧的時候。
乾隆雖然已經發話,但毓瑚還想爭取一下,委婉開口:“皇上,奴婢年事已高,恐怕照顧不好公主阿哥。”
乾隆擺擺手,“無礙,朕會命內務府多送些奶娘嬤嬤去的。”
毓瑚見事情已無轉圜之地,隻得接下聖旨,開始了自己的養娃生活。
滿月禮毓瑚操辦地極其盛大,京中三品官及以上的大臣全都帶著自己的妻子赴宴。
宴會上喧嘩滿堂,每個人都有數不盡的好聽話等著誇阿寧和永瑞。乾隆聽得開心,也樂得給他們一份薄麵,該誇的誇,該賞的賞,大家都開心。
永瑞剛過滿月,乾隆便讓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出宮開府,純貴人、慶嬪、婉嬪、恪嬪也跟著一起出了宮。
這個舉動不亞於遣散後宮,但朝堂上卻沒有一人反對。他們已經被乾隆徹底罵安分了,不再摻和後宮的事,皇上愛咋地咋地。
滿月禮一過,巴林王妃三人也要啟程返迴蒙古了,離別時幾人臉上都是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