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前的人是皇帝,酈娘子縱是有再多的不滿和疑問,也不好當著趙禎的麵問出來。
一家人敘敘舊,時間便過得極快,轉眼間天邊已經暗了下來,離宮禁不遠了,趙禎和阿寧不便多留。
酈娘子滿眼不舍,剛找迴來的女兒,這待了還沒兩個時辰呢,阿寧就要離開了。且她知道嬪妃出宮不易,下次見麵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
酈娘子望著眼前仁明殿三個大字,心中感歎阿寧出宮不易,但她進宮簡單,這不第二天就見麵了嗎?
趙禎不在,酈娘子很多心底話便都能問出口了。
“陛下待你如何?”
阿寧知酈娘子這是擔心她在宮中孤苦無依會受人怠慢。
她笑盈盈迴道:“女兒是陛下帶迴宮的,自幼受太後娘娘教導,這皇宮和我的家沒什麽差別。”
不論是皇後,還是近來得了趙禎幾分薄麵的楊美人,誰都沒有她在皇宮裏自在。
都說皇宮裏規矩繁多,可那是因人而異的,她在宮裏怎麽肆意玩鬧,都不會受責罰。
“可我聽說楊美人近來頗受恩寵,陛下是不是...”
阿寧搖搖頭,也不避諱:“娘親別看陛下已經二十有餘了,實則還未經人事。”
“還,還未...?”
酈娘子驚訝地捂住嘴,皇上登基也已四五年了,怎會還未經人事呢?
“他知我眼裏揉不得沙子,不曾寵幸過妃嬪。而我將及笄不久,及笄之後才得封貴妃,且太醫院說我身子尚未完全調養好,是以我們還未曾...”
提起這些閨房之事,饒是阿寧平日再大大咧咧,也還是有些害羞。
怕酈娘子還糾結楊美人的事,阿寧便說得詳細了點:“至於楊美人,那時我尚未入宮,需要一個人來堵住朝臣的嘴,陛下便同楊美人做了個交易。”
楊美人出行都是侍從女官相伴,趙禎給她不僅僅是排場,還有監視。
酈娘子聞言放下了心,隻要女兒過得好,過多的她也就不加幹涉了。
“娘娘,太後娘娘派人來說垂拱殿正在會審杜探花的事,問您是否要一同去看看?”
阿寧和酈娘子對視一眼,轉頭吩咐尋月:“尋月,你帶著我娘在宮中逛逛,我去去就迴。”
一般這種事太後不會讓她摻和進去,除非是有大臣難纏得很,需要她去以理相辯。
“貴妃娘娘到——”
內侍的傳喚聲讓眾大臣心一沉,連沈慧照都不例外。無他,實在是貴妃娘娘太能講。
阿寧掃了一眼他們略顯沉重的臉,笑眯眯道:“怎麽?諸位大臣不歡迎本宮?”
參與今日議事的皆是朝中重臣,少說也在朝廷幹了兩三年了,都見過阿寧風光的一麵,都希望阿寧永遠都不要再出現在朝堂上。
趙禎的身側已經多了張椅子,阿寧順勢坐下,拂袖整理衣擺,抬眸看著底下的一眾大臣,“來之前本宮已經聽說了個大概,沈大人覺杜仰熙當盼死,是嗎?”
沈慧照僵硬轉身,朝阿寧拱手:“依律法,確實如此。”
沈慧照說話的底氣都不似剛剛那般足了,猶記得他初入朝時,謹遵法理,看見太後垂簾聽政,阿寧又公然坐於朝堂之上時,多嘴了兩句。
然後就被九歲的阿寧指著鼻子罵了:“你莫不是個榆木腦袋不成,我坐在這兒,母後沒說什麽,陛下亦未反對,用得著你多嘴?”
沈慧照從未見過女子如此彪悍的一麵,愣在原地說不出話。自那之後,他見到阿寧便會不自覺想起這個畫麵。
阿寧冷笑一聲,“虞惟義拋棄妻子,見死不救,杜仰熙為母申冤,錯在何處?”
“父尊於母,杜仰熙狀告親父,便是對付不尊,即便情有可原,但法理不可改。”
“是嗎?既然父尊於母,各位不如迴去問問自己的父親,為何沒能力獨自把你們生下來,還得借母親之腹。
“生於女子裙下,卻妄論父尊於母,我看爾等枉為人子!”
幾個人的臉青一陣紫一陣,卻沒人敢開口反駁。不反駁阿寧還能同他們講理,用的是文明語言,要是開口反駁了,阿寧就該開罵了。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山不可移,水不可缺,父母當並重,王大人以為呢?”
方才王大人還是樂開懷地說自己的兒子開口叫的就是爹,眼下半句反話都不敢講,隻敢唯唯諾諾點頭。
曾經有人指責過阿寧一介女子不該幹涉朝政,罵的極其髒,將阿寧罵哭了,出了文德殿就被一道雷劈死了。
王大人至今都還記得那個場麵,萬裏無雲的天空,平白無故出現了一道雷,伴隨著大殿中阿寧的哭罵聲:“他敢罵我!怎麽不一道雷劈死他算了!”
從此王大人不敢再和阿寧唱反調,就怕自己也被一道雷劈死了。
剛才還持反對意見的大臣通通換了陣營,都說杜仰熙做得對,理應判無罪,官複原職。
阿寧輕拂衣袖,十分淡定。她兩成力都還沒用上,這群人就降了,真沒意思。
杜仰熙迷茫地看著阿寧進來,又迷茫地看著阿寧替他洗脫罪名,還派人扶他起來。
朝臣散盡,趙禎獨獨留下了杜仰熙,杜仰熙以為是要接受趙禎個人的審判,沒想到裏麵還有阿寧。
“杜仰熙,我和陛下救你一命,全看在大姐姐的麵子上,你既已和我大姐姐和離,斷不可再去打擾她知道嗎?!”
阿寧兇巴巴地威脅著杜仰熙,她可是問過壽華了,救杜仰熙隻是為了以往的夫妻之情,往後他們再無關係。
杜仰熙腦子懵懵的,大娘是貴妃的姐姐?酈家不是隻有五個女兒嗎?怎的又多出了一個?
趙禎對杜仰熙的態度也和藹了許多,畢竟要是從阿寧那邊論起,杜仰熙可是他的姐夫。
他跟杜仰熙解釋著這一切:“酈家原有六個女兒,隻是阿寧幼時丟失,昨日她們才相認。”
一家人敘敘舊,時間便過得極快,轉眼間天邊已經暗了下來,離宮禁不遠了,趙禎和阿寧不便多留。
酈娘子滿眼不舍,剛找迴來的女兒,這待了還沒兩個時辰呢,阿寧就要離開了。且她知道嬪妃出宮不易,下次見麵就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
酈娘子望著眼前仁明殿三個大字,心中感歎阿寧出宮不易,但她進宮簡單,這不第二天就見麵了嗎?
趙禎不在,酈娘子很多心底話便都能問出口了。
“陛下待你如何?”
阿寧知酈娘子這是擔心她在宮中孤苦無依會受人怠慢。
她笑盈盈迴道:“女兒是陛下帶迴宮的,自幼受太後娘娘教導,這皇宮和我的家沒什麽差別。”
不論是皇後,還是近來得了趙禎幾分薄麵的楊美人,誰都沒有她在皇宮裏自在。
都說皇宮裏規矩繁多,可那是因人而異的,她在宮裏怎麽肆意玩鬧,都不會受責罰。
“可我聽說楊美人近來頗受恩寵,陛下是不是...”
阿寧搖搖頭,也不避諱:“娘親別看陛下已經二十有餘了,實則還未經人事。”
“還,還未...?”
酈娘子驚訝地捂住嘴,皇上登基也已四五年了,怎會還未經人事呢?
“他知我眼裏揉不得沙子,不曾寵幸過妃嬪。而我將及笄不久,及笄之後才得封貴妃,且太醫院說我身子尚未完全調養好,是以我們還未曾...”
提起這些閨房之事,饒是阿寧平日再大大咧咧,也還是有些害羞。
怕酈娘子還糾結楊美人的事,阿寧便說得詳細了點:“至於楊美人,那時我尚未入宮,需要一個人來堵住朝臣的嘴,陛下便同楊美人做了個交易。”
楊美人出行都是侍從女官相伴,趙禎給她不僅僅是排場,還有監視。
酈娘子聞言放下了心,隻要女兒過得好,過多的她也就不加幹涉了。
“娘娘,太後娘娘派人來說垂拱殿正在會審杜探花的事,問您是否要一同去看看?”
阿寧和酈娘子對視一眼,轉頭吩咐尋月:“尋月,你帶著我娘在宮中逛逛,我去去就迴。”
一般這種事太後不會讓她摻和進去,除非是有大臣難纏得很,需要她去以理相辯。
“貴妃娘娘到——”
內侍的傳喚聲讓眾大臣心一沉,連沈慧照都不例外。無他,實在是貴妃娘娘太能講。
阿寧掃了一眼他們略顯沉重的臉,笑眯眯道:“怎麽?諸位大臣不歡迎本宮?”
參與今日議事的皆是朝中重臣,少說也在朝廷幹了兩三年了,都見過阿寧風光的一麵,都希望阿寧永遠都不要再出現在朝堂上。
趙禎的身側已經多了張椅子,阿寧順勢坐下,拂袖整理衣擺,抬眸看著底下的一眾大臣,“來之前本宮已經聽說了個大概,沈大人覺杜仰熙當盼死,是嗎?”
沈慧照僵硬轉身,朝阿寧拱手:“依律法,確實如此。”
沈慧照說話的底氣都不似剛剛那般足了,猶記得他初入朝時,謹遵法理,看見太後垂簾聽政,阿寧又公然坐於朝堂之上時,多嘴了兩句。
然後就被九歲的阿寧指著鼻子罵了:“你莫不是個榆木腦袋不成,我坐在這兒,母後沒說什麽,陛下亦未反對,用得著你多嘴?”
沈慧照從未見過女子如此彪悍的一麵,愣在原地說不出話。自那之後,他見到阿寧便會不自覺想起這個畫麵。
阿寧冷笑一聲,“虞惟義拋棄妻子,見死不救,杜仰熙為母申冤,錯在何處?”
“父尊於母,杜仰熙狀告親父,便是對付不尊,即便情有可原,但法理不可改。”
“是嗎?既然父尊於母,各位不如迴去問問自己的父親,為何沒能力獨自把你們生下來,還得借母親之腹。
“生於女子裙下,卻妄論父尊於母,我看爾等枉為人子!”
幾個人的臉青一陣紫一陣,卻沒人敢開口反駁。不反駁阿寧還能同他們講理,用的是文明語言,要是開口反駁了,阿寧就該開罵了。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山不可移,水不可缺,父母當並重,王大人以為呢?”
方才王大人還是樂開懷地說自己的兒子開口叫的就是爹,眼下半句反話都不敢講,隻敢唯唯諾諾點頭。
曾經有人指責過阿寧一介女子不該幹涉朝政,罵的極其髒,將阿寧罵哭了,出了文德殿就被一道雷劈死了。
王大人至今都還記得那個場麵,萬裏無雲的天空,平白無故出現了一道雷,伴隨著大殿中阿寧的哭罵聲:“他敢罵我!怎麽不一道雷劈死他算了!”
從此王大人不敢再和阿寧唱反調,就怕自己也被一道雷劈死了。
剛才還持反對意見的大臣通通換了陣營,都說杜仰熙做得對,理應判無罪,官複原職。
阿寧輕拂衣袖,十分淡定。她兩成力都還沒用上,這群人就降了,真沒意思。
杜仰熙迷茫地看著阿寧進來,又迷茫地看著阿寧替他洗脫罪名,還派人扶他起來。
朝臣散盡,趙禎獨獨留下了杜仰熙,杜仰熙以為是要接受趙禎個人的審判,沒想到裏麵還有阿寧。
“杜仰熙,我和陛下救你一命,全看在大姐姐的麵子上,你既已和我大姐姐和離,斷不可再去打擾她知道嗎?!”
阿寧兇巴巴地威脅著杜仰熙,她可是問過壽華了,救杜仰熙隻是為了以往的夫妻之情,往後他們再無關係。
杜仰熙腦子懵懵的,大娘是貴妃的姐姐?酈家不是隻有五個女兒嗎?怎的又多出了一個?
趙禎對杜仰熙的態度也和藹了許多,畢竟要是從阿寧那邊論起,杜仰熙可是他的姐夫。
他跟杜仰熙解釋著這一切:“酈家原有六個女兒,隻是阿寧幼時丟失,昨日她們才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