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烏桓人要攻城?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作者:柴宗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哥是說,烏桓人會通過一些別的方式進攻盧龍塞?”劉協想了想,張純等人之前就和烏桓首領丘力居勾結頗深。如果張純等人占據了盧龍塞,那麽給丘力居留下個什麽方便估計也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如此說來,豈不是駐守在盧龍塞的趙雲部會是十分危險?
“那我們要不要加快速度,早一點到?”劉辯也有些擔心,不知道趙雲能不能及時察覺問題。如果他們能早一點到達,說不定還有點補救的機會?
“大哥,小弟,不用太著急。咱們一定會比丘力居先到盧龍塞的。”蔡璟十分自信地安慰兩個兄弟道。
“為什麽呢?”劉辯和劉協十分好奇。兵法上都說“兵貴神速”,就算丘力居是烏桓人,也該知道這樣的道理吧?張純給他送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丘力居應該馬不停蹄地往盧龍塞趕。怎麽會比他們這些人還晚呢?
“熹平六年八月的時候,朝廷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匈奴單於出雁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與鮮卑大王檀石槐率領的鮮卑鐵騎會戰於落日原。當然此戰大漢失敗了,隻不過,當時這些異族就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正是我們的機會。”蔡璟守著蔡邕這樣一個經史大家,自然對這些問題頗有鑽研。也正是這樣的鑽研,讓蔡璟有在盧龍塞擊敗丘力居的自信。
“什麽問題啊?”劉辯和劉協更加好奇了。
“協同速度。當年的鮮卑軍雖然勝了,但是協同出兵的速度遠遠慢於我大漢軍隊。”蔡璟有些心痛地說道。畢竟當年落日原的大敗,是每一個大漢子民心中永遠的傷痕。但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從這一戰中,蔡璟也有了一些收獲。
“當年的鮮卑各部落麵對大漢還是有些膽怯的,是檀石槐費了很大的努力才說服各部落一起出兵迎戰大漢軍隊。鮮卑各部落用了十餘日才湊出了與大漢軍隊數量相當的聯軍。而後我大漢軍隊因為勞師遠征,後勤無繼,這才敗於鮮卑之手。可是如今盧子幹劉伯安日夜籌劃,趙子龍也帶領著大漢最英勇的將士,而草原各族仍舊維持著他們原來的模式。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一雪落日原之恥,打一個漂亮的勝仗。”蔡璟堅定地說道。
劉辯和劉協自然是聽說過落日原的,卻沒想到這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情況。在他們為當年的大漢將士惋惜的時候,他們也認識到,蔡璟所說的情況並不是沒有可能。鮮卑當年有檀石槐如此強勢的人物,在部落之間征兵尚且如此緩慢。烏桓人一向被公孫瓚壓製,丘力居也不是檀石槐那種領袖級別的人物。算算時間,烏桓人從他們所在地方到達盧龍塞,真的有可能在自己這一方後邊。想到這裏,劉辯一麵讓王越派“龍影”更多地關注烏桓方向的動態,另一方麵,他又與兩個弟弟商議了一番,完善計劃後加速向盧龍塞前進。
隻用了兩天,劉辯一行人便從漁陽郡到達了盧龍塞。果然不出蔡璟所料,丘力居的大軍確實還沒有到達,也不知視丘力居為救命稻草的張純張舉知道後,會作何感想。
丘力居的烏桓大軍沒到,劉辯和劉協也鬆了一口氣。不過蔡璟倒沒閑著,他拉著劉辯劉協王越趙雲一起,對盧龍塞進行了非常仔細的地毯式搜索。當然,他們發現了許多蛛絲馬跡。蔡璟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眾人很快就知道了該怎麽做,大家熱火朝天地安排起來。
而另一邊,正如蔡璟所料,丘力居確實費了更多的時間,才說服烏桓各部族隨他進幽州劫掠一番。烏桓各部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分,今年草原上又沒有惡劣的天氣,沒有必要去拚命搶漢人的東西。況且漢人也不是那麽軟弱的兩腳羊。那個叫什麽“白馬將軍”的公孫將軍還是挺讓人煩惱的,沒什麽必要的話也不想與他對上。
麵對各部族不太願意配合的局麵,丘力居也不太好直接硬來。他先是說明公孫瓚已經被張純等人困住,沒法與烏桓大軍作戰。接著又透露了大漢的小皇帝劉辯也在幽州,如果能進入幽州腹地抓住小皇帝,那可是無上的珍寶,說不定可以利用他叫開河北很多地方的城門,搶更多的財寶。
果然,很多小首領聽到這樣的消息,心裏紛紛意動起來。雖然還有少部分猶豫不決的,但是在越來越多的人勸說下,還是慢慢地加入到了同意入侵幽州打大漢秋風的行列中。畢竟那可是大漢的皇帝,抓住了他,那可就是保證了榮華富貴,金票大大滴啊!
所以,在收到張純消息二十多天後,丘力居終於帶著他湊集齊的七萬烏桓聯軍,號稱十餘萬,浩浩蕩蕩地準備去幽州大幹一場。雖然這時候張純人可能都已經涼透了。
等他們來到盧龍塞之下,發現盧龍塞的守軍早已變了,不是張純的人了,而是一個小白臉將軍帶的人馬,叫什麽來著?常山趙子龍?笑死,小白臉也能上陣為將了?這樣細皮嫩肉的,他們烏桓勇士不得一拳一個,打得他哭?
當然後來烏桓人就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有多麽的不正確。
言歸正傳,丘力居發現盧龍塞已經易主之後,也很謹慎,沒有貿然選擇攻城,而是先停駐下來。首先派兵四處砍伐樹木,擺出了一副要造攻城器械進攻盧龍塞的意圖。
這一些動作自然瞞不過眾人的眼睛。趙雲隨即請示道:“陛下,要不要末將帶人騷擾一番,不讓賊人如此順利建造攻城器械?”
劉辯看看外邊,想了想,說:“我想丘力居此舉應當是掩人耳目,我們也無需理會,假意準備守城器材即可。另外,趙將軍可派心腹軍士,日夜巡視那幾處地方。二弟小弟,你們覺得如何?”
“我沒有異議。”蔡璟對自家大哥的想法完全讚同。
“俺也一樣。”劉協還拽了句方言。
因此趙雲領命而去的同時,蔡璟不禁抽了抽嘴角。怎麽迴事?不能因為自家小弟也排行第三,就被張三爺同化了吧……
“那我們要不要加快速度,早一點到?”劉辯也有些擔心,不知道趙雲能不能及時察覺問題。如果他們能早一點到達,說不定還有點補救的機會?
“大哥,小弟,不用太著急。咱們一定會比丘力居先到盧龍塞的。”蔡璟十分自信地安慰兩個兄弟道。
“為什麽呢?”劉辯和劉協十分好奇。兵法上都說“兵貴神速”,就算丘力居是烏桓人,也該知道這樣的道理吧?張純給他送信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丘力居應該馬不停蹄地往盧龍塞趕。怎麽會比他們這些人還晚呢?
“熹平六年八月的時候,朝廷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匈奴單於出雁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與鮮卑大王檀石槐率領的鮮卑鐵騎會戰於落日原。當然此戰大漢失敗了,隻不過,當時這些異族就有一個很明顯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正是我們的機會。”蔡璟守著蔡邕這樣一個經史大家,自然對這些問題頗有鑽研。也正是這樣的鑽研,讓蔡璟有在盧龍塞擊敗丘力居的自信。
“什麽問題啊?”劉辯和劉協更加好奇了。
“協同速度。當年的鮮卑軍雖然勝了,但是協同出兵的速度遠遠慢於我大漢軍隊。”蔡璟有些心痛地說道。畢竟當年落日原的大敗,是每一個大漢子民心中永遠的傷痕。但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從這一戰中,蔡璟也有了一些收獲。
“當年的鮮卑各部落麵對大漢還是有些膽怯的,是檀石槐費了很大的努力才說服各部落一起出兵迎戰大漢軍隊。鮮卑各部落用了十餘日才湊出了與大漢軍隊數量相當的聯軍。而後我大漢軍隊因為勞師遠征,後勤無繼,這才敗於鮮卑之手。可是如今盧子幹劉伯安日夜籌劃,趙子龍也帶領著大漢最英勇的將士,而草原各族仍舊維持著他們原來的模式。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一雪落日原之恥,打一個漂亮的勝仗。”蔡璟堅定地說道。
劉辯和劉協自然是聽說過落日原的,卻沒想到這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情況。在他們為當年的大漢將士惋惜的時候,他們也認識到,蔡璟所說的情況並不是沒有可能。鮮卑當年有檀石槐如此強勢的人物,在部落之間征兵尚且如此緩慢。烏桓人一向被公孫瓚壓製,丘力居也不是檀石槐那種領袖級別的人物。算算時間,烏桓人從他們所在地方到達盧龍塞,真的有可能在自己這一方後邊。想到這裏,劉辯一麵讓王越派“龍影”更多地關注烏桓方向的動態,另一方麵,他又與兩個弟弟商議了一番,完善計劃後加速向盧龍塞前進。
隻用了兩天,劉辯一行人便從漁陽郡到達了盧龍塞。果然不出蔡璟所料,丘力居的大軍確實還沒有到達,也不知視丘力居為救命稻草的張純張舉知道後,會作何感想。
丘力居的烏桓大軍沒到,劉辯和劉協也鬆了一口氣。不過蔡璟倒沒閑著,他拉著劉辯劉協王越趙雲一起,對盧龍塞進行了非常仔細的地毯式搜索。當然,他們發現了許多蛛絲馬跡。蔡璟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眾人很快就知道了該怎麽做,大家熱火朝天地安排起來。
而另一邊,正如蔡璟所料,丘力居確實費了更多的時間,才說服烏桓各部族隨他進幽州劫掠一番。烏桓各部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分,今年草原上又沒有惡劣的天氣,沒有必要去拚命搶漢人的東西。況且漢人也不是那麽軟弱的兩腳羊。那個叫什麽“白馬將軍”的公孫將軍還是挺讓人煩惱的,沒什麽必要的話也不想與他對上。
麵對各部族不太願意配合的局麵,丘力居也不太好直接硬來。他先是說明公孫瓚已經被張純等人困住,沒法與烏桓大軍作戰。接著又透露了大漢的小皇帝劉辯也在幽州,如果能進入幽州腹地抓住小皇帝,那可是無上的珍寶,說不定可以利用他叫開河北很多地方的城門,搶更多的財寶。
果然,很多小首領聽到這樣的消息,心裏紛紛意動起來。雖然還有少部分猶豫不決的,但是在越來越多的人勸說下,還是慢慢地加入到了同意入侵幽州打大漢秋風的行列中。畢竟那可是大漢的皇帝,抓住了他,那可就是保證了榮華富貴,金票大大滴啊!
所以,在收到張純消息二十多天後,丘力居終於帶著他湊集齊的七萬烏桓聯軍,號稱十餘萬,浩浩蕩蕩地準備去幽州大幹一場。雖然這時候張純人可能都已經涼透了。
等他們來到盧龍塞之下,發現盧龍塞的守軍早已變了,不是張純的人了,而是一個小白臉將軍帶的人馬,叫什麽來著?常山趙子龍?笑死,小白臉也能上陣為將了?這樣細皮嫩肉的,他們烏桓勇士不得一拳一個,打得他哭?
當然後來烏桓人就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有多麽的不正確。
言歸正傳,丘力居發現盧龍塞已經易主之後,也很謹慎,沒有貿然選擇攻城,而是先停駐下來。首先派兵四處砍伐樹木,擺出了一副要造攻城器械進攻盧龍塞的意圖。
這一些動作自然瞞不過眾人的眼睛。趙雲隨即請示道:“陛下,要不要末將帶人騷擾一番,不讓賊人如此順利建造攻城器械?”
劉辯看看外邊,想了想,說:“我想丘力居此舉應當是掩人耳目,我們也無需理會,假意準備守城器材即可。另外,趙將軍可派心腹軍士,日夜巡視那幾處地方。二弟小弟,你們覺得如何?”
“我沒有異議。”蔡璟對自家大哥的想法完全讚同。
“俺也一樣。”劉協還拽了句方言。
因此趙雲領命而去的同時,蔡璟不禁抽了抽嘴角。怎麽迴事?不能因為自家小弟也排行第三,就被張三爺同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