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不一樣的買賣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作者:柴宗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什麽?”劉辯和劉協都忍不住好奇,趕忙問道。
原因也很簡單,蔡璟每次拿出的好東西,都能對朝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次蔡璟用了什麽火藥,把烏桓人打得落花流水;還有造鹽,讓朝廷重新掌握了天下的一條經濟命脈;各種新奇的菜式等等也不斷收割著大家族的錢財,支撐著朝廷用兵……可以說,蔡璟就是現在大漢朝廷最大的寶藏。他的新想法怎麽能不讓劉辯和劉協十分期待呢。
“比如說上次,姐姐跟著大哥去司馬家,不是學到了許多藏書嗎?若是我們能以朝廷的名義,將一些典籍印刷出來,教授於學子們,那我們不就可以再給這些不安分的世家一些教訓了麽?”蔡璟仿佛是沒意識到這個舉動會帶來多大風波一般,就這麽把之前他們一起提出過的設想又提了出來。這倒是把劉辯和劉協嚇了一跳。劉辯更是問道:“現在到時候了麽?若是一下就把我們掌握的信息全都教授出去,萬一不能被全盤接受,隻怕會引起世家大族瘋狂的反撲啊……”
“大哥誒,咱們不用這麽心急。現在我也隻是提議這個方向嘛。”蔡璟忙安撫劉辯和劉協的心情。他可沒那麽自信,覺得現在就可以憑借一個新生的朝廷硬剛數百年的大家族。
“你們忘了,咱們之前還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這次我們依樣畫葫蘆,再給他們準備一份大禮。”蔡璟補充說道,“我們的造紙工坊已經可以批量產出新紙,成本更低,同時也能滿足學子們學習的需求。若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向學子們售賣這些紙,想來沒有讀書人可以拒絕這一樣方便的書寫材料。”
“二哥是想要再從世家大族手裏搶過一樣生意嗎?可是同樣都是紙,如果我們以低價吸引人的話,他們也可以降價,甚至可以堅持降價更長時間。那我們豈不是要陷入苦戰之中,一時半會兒難以脫身了?”劉協是知道蔡璟說的那批紙張的,由於蔡璟沒有選擇竹子這個昂貴的原材料,用一些比較廉價的紙張摸索了很久才造出能用的符合主流需求的紙。雖然成本暫時降低了,但是紙張的觀感明麵上是不如某些世家的產品的。若是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潭中,那對朝廷來說也不是好事。
“小弟說的不錯,但是咱也不是那種願意吃虧的人不是?咱們都知道,大漢各地讀書人中,世家子弟固然多,但是更需要咱們關注的,是散落在各地的品學兼優卻讀不起書的人。若是我們能給他們提供這些材料,他們也就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將來對我們來說……”蔡璟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劉辯和劉協反應很快,也猜到了蔡璟的一些想法。
“二弟是打算對察舉製下手了?”劉辯畢竟是皇帝,對選拔人才也是十分重視。他知道現在大漢朝廷選官,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朝廷中的高官考察推薦。甚至家族子弟直接依靠家世門第直接進入官場的也比比皆是。久而久之,朝政幾乎都被幾大家族所把握,要不是兵權還一直握在皇帝手中,隻怕皇帝早就成為世家大族的傀儡了。現在蔡璟有想法讓皇帝擺脫世家大族的陰影,他又怎麽會不開心呢?劉協也是十分急切,想要知道二哥到底有什麽好辦法。
“孔夫子說有教無類,那麽我們也不應該在用人的時候搞這什麽區別對待。而且,選官用人這麽大的事情,也不該完全交給三公來做,最起碼皇帝也該把最終決定權抓在手上。大哥現在正是一個好機會,朝廷的一切近乎推倒重來,隻要這時候大哥提出來想法,慢慢地替換掉舊製度,起碼咱們內部也不會有什麽反對。事情做得多了,為後世形成新的定製,那麽百年世家再想影響天下也就沒那麽容易了。”蔡璟也想過很多,也和曹操、蔡邕、田豐等人探討過,最後還是參考他們的意見,再從曆史上的曹操“求賢令”以及科舉等製度中挑選一些適合現在大漢用的思路,與劉辯和劉協分享。
“有教無類,渤海書院確實是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所選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世家之外。不過二哥有什麽好辦法讓他們進入朝廷嗎?若是世家執意阻攔,也有些難度啊。”劉協很認同蔡璟的想法,隻是他也覺得這件事情想要做成還是有相當大的阻力的。他看了一眼自家大哥劉辯,劉辯想了想,提議道:“要不然還是我用聖旨直接征辟吧,他們總不至於抗旨吧?”
“聖旨雖好,但會落人口實,世家完全會以皇帝處事不公為理由抗議。到時候又是一片狼藉,隻會拖慢朝廷的效率。因此,我設想,朝廷在合適的時機,改察舉為科舉,通過考試,分科出題的方式,考驗學子們的學識和品德,那麽相比之下一定會更加公平,也能選拔更多心向朝廷的人才為皇帝所用。”蔡璟把科舉製的大概想法一提,劉辯和劉協仔細想了想,都是眼前一亮。
“我知道了,隻要我們不限製參與考試的人員範圍,那麽就一定會收獲到對朝廷更加忠心的人才。而且這個出題的人,也隻能是皇帝,對不對二弟?”劉辯結合蔡璟之前的想法,也發現了科舉的好處,心中對蔡璟更是喜愛與佩服。這麽寶藏的弟弟是誰家的啊?是自己家的,簡直是太好了。
“雖說讓所有人都來參與考試,有些不太實際。但是如果我們多開辦幾個渤海書院……感覺以後也不是不可能?”劉協聽著蔡璟的話,心裏也浮現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而蔡璟也像是看穿了劉協的想法一樣,點頭道:“未來,我確實希望大漢能讓每一個人都看上書、考到試,都有機會為大漢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們今天賣給他們的一點點東西,換迴來的,隻會更多更多……”
這便是二哥\/二弟的設想嗎?劉辯和劉協被深深地打動,這筆買賣,果然是不一樣的買賣啊!
原因也很簡單,蔡璟每次拿出的好東西,都能對朝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次蔡璟用了什麽火藥,把烏桓人打得落花流水;還有造鹽,讓朝廷重新掌握了天下的一條經濟命脈;各種新奇的菜式等等也不斷收割著大家族的錢財,支撐著朝廷用兵……可以說,蔡璟就是現在大漢朝廷最大的寶藏。他的新想法怎麽能不讓劉辯和劉協十分期待呢。
“比如說上次,姐姐跟著大哥去司馬家,不是學到了許多藏書嗎?若是我們能以朝廷的名義,將一些典籍印刷出來,教授於學子們,那我們不就可以再給這些不安分的世家一些教訓了麽?”蔡璟仿佛是沒意識到這個舉動會帶來多大風波一般,就這麽把之前他們一起提出過的設想又提了出來。這倒是把劉辯和劉協嚇了一跳。劉辯更是問道:“現在到時候了麽?若是一下就把我們掌握的信息全都教授出去,萬一不能被全盤接受,隻怕會引起世家大族瘋狂的反撲啊……”
“大哥誒,咱們不用這麽心急。現在我也隻是提議這個方向嘛。”蔡璟忙安撫劉辯和劉協的心情。他可沒那麽自信,覺得現在就可以憑借一個新生的朝廷硬剛數百年的大家族。
“你們忘了,咱們之前還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這次我們依樣畫葫蘆,再給他們準備一份大禮。”蔡璟補充說道,“我們的造紙工坊已經可以批量產出新紙,成本更低,同時也能滿足學子們學習的需求。若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向學子們售賣這些紙,想來沒有讀書人可以拒絕這一樣方便的書寫材料。”
“二哥是想要再從世家大族手裏搶過一樣生意嗎?可是同樣都是紙,如果我們以低價吸引人的話,他們也可以降價,甚至可以堅持降價更長時間。那我們豈不是要陷入苦戰之中,一時半會兒難以脫身了?”劉協是知道蔡璟說的那批紙張的,由於蔡璟沒有選擇竹子這個昂貴的原材料,用一些比較廉價的紙張摸索了很久才造出能用的符合主流需求的紙。雖然成本暫時降低了,但是紙張的觀感明麵上是不如某些世家的產品的。若是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潭中,那對朝廷來說也不是好事。
“小弟說的不錯,但是咱也不是那種願意吃虧的人不是?咱們都知道,大漢各地讀書人中,世家子弟固然多,但是更需要咱們關注的,是散落在各地的品學兼優卻讀不起書的人。若是我們能給他們提供這些材料,他們也就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將來對我們來說……”蔡璟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劉辯和劉協反應很快,也猜到了蔡璟的一些想法。
“二弟是打算對察舉製下手了?”劉辯畢竟是皇帝,對選拔人才也是十分重視。他知道現在大漢朝廷選官,用的最多的方式就是朝廷中的高官考察推薦。甚至家族子弟直接依靠家世門第直接進入官場的也比比皆是。久而久之,朝政幾乎都被幾大家族所把握,要不是兵權還一直握在皇帝手中,隻怕皇帝早就成為世家大族的傀儡了。現在蔡璟有想法讓皇帝擺脫世家大族的陰影,他又怎麽會不開心呢?劉協也是十分急切,想要知道二哥到底有什麽好辦法。
“孔夫子說有教無類,那麽我們也不應該在用人的時候搞這什麽區別對待。而且,選官用人這麽大的事情,也不該完全交給三公來做,最起碼皇帝也該把最終決定權抓在手上。大哥現在正是一個好機會,朝廷的一切近乎推倒重來,隻要這時候大哥提出來想法,慢慢地替換掉舊製度,起碼咱們內部也不會有什麽反對。事情做得多了,為後世形成新的定製,那麽百年世家再想影響天下也就沒那麽容易了。”蔡璟也想過很多,也和曹操、蔡邕、田豐等人探討過,最後還是參考他們的意見,再從曆史上的曹操“求賢令”以及科舉等製度中挑選一些適合現在大漢用的思路,與劉辯和劉協分享。
“有教無類,渤海書院確實是在努力做到這一點。所選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世家之外。不過二哥有什麽好辦法讓他們進入朝廷嗎?若是世家執意阻攔,也有些難度啊。”劉協很認同蔡璟的想法,隻是他也覺得這件事情想要做成還是有相當大的阻力的。他看了一眼自家大哥劉辯,劉辯想了想,提議道:“要不然還是我用聖旨直接征辟吧,他們總不至於抗旨吧?”
“聖旨雖好,但會落人口實,世家完全會以皇帝處事不公為理由抗議。到時候又是一片狼藉,隻會拖慢朝廷的效率。因此,我設想,朝廷在合適的時機,改察舉為科舉,通過考試,分科出題的方式,考驗學子們的學識和品德,那麽相比之下一定會更加公平,也能選拔更多心向朝廷的人才為皇帝所用。”蔡璟把科舉製的大概想法一提,劉辯和劉協仔細想了想,都是眼前一亮。
“我知道了,隻要我們不限製參與考試的人員範圍,那麽就一定會收獲到對朝廷更加忠心的人才。而且這個出題的人,也隻能是皇帝,對不對二弟?”劉辯結合蔡璟之前的想法,也發現了科舉的好處,心中對蔡璟更是喜愛與佩服。這麽寶藏的弟弟是誰家的啊?是自己家的,簡直是太好了。
“雖說讓所有人都來參與考試,有些不太實際。但是如果我們多開辦幾個渤海書院……感覺以後也不是不可能?”劉協聽著蔡璟的話,心裏也浮現了一個非常大膽的猜想。而蔡璟也像是看穿了劉協的想法一樣,點頭道:“未來,我確實希望大漢能讓每一個人都看上書、考到試,都有機會為大漢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們今天賣給他們的一點點東西,換迴來的,隻會更多更多……”
這便是二哥\/二弟的設想嗎?劉辯和劉協被深深地打動,這筆買賣,果然是不一樣的買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