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十八年,八月二十,天晴。
褚懷亮率軍進抵崤陰,距陝州五十裏。
崤陰南靠崤山,北臨大河,鴻臚水由此向北注入黃河,東麵不遠便是故函穀關遺址。
大軍到時,彥從武已在鴻臚水東岸列陣,人數不到五千。
見此,褚懷亮當即命郭茂顯領兵渡河發起進攻,又命段承恩、竇嗣忠各領精騎千人於郭茂顯之後渡河,奔襲叛軍兩翼。
鴻臚水不深,且水勢平緩,郭茂顯率部過河未受絲毫阻礙,上岸後旋即向叛軍軍陣攻去。
不多時,兩軍接戰,戰鼓擂動,聲勢滔天。
隻見彥從武策馬舞槊於亂軍中往來衝突,勇猛難擋,而郭茂顯卻非衝陣之將,隻坐鎮中軍指揮部眾。
戰不多時,段承恩、竇嗣忠兩部精騎千人自兩翼馳突叛軍。
精騎踏陣,所過之處盡是哀嚎,但有阻者非死即傷,一時間叛軍陣腳大亂。
見狀,郭茂顯當即全軍壓上,趁勢掩殺,彥從武急率敗兵向東退卻。
褚懷亮已率軍渡河,見狀揮動令旗阻止大軍追擊,原地重整隊形,任由彥從武從容撤走。
非是不欲建功,隻因此地地勢狹長,褚懷亮唯恐叛軍設伏,故而不欲深追。
後方十裏,賀若欽聞得前部遇敵,急令大軍前行,與褚懷亮部拉近距離。
俄而又聞叛軍敗退,賀若欽當即望了眼四周地形,心道:山道狹窄,若有伏兵則大事休矣。
於是,他命人傳令褚懷亮謹慎進軍,旋即令部將龐思明等率軍繼續前進,他則引兵三萬渡過黃河,於北岸高處張望崤山方向。
卻說褚懷亮收到軍令,即令郭茂顯為前部,大軍向東。
行不多時,但見前方“魏”字大旗招展,卻是姚天君親自領兵阻道,彥知節、彥從武分率左右兩翼。
郭茂顯見叛軍兵少,不待褚懷亮大軍趕到即命麾下進攻。
豈料姚天君所領皆是精兵,甫一接戰郭茂顯部即落下風,竟有節節敗退之勢。
見此,郭茂顯心下一急,催馬上前,領親兵督陣,這才止住頹勢。
正當戰事不利之際,褚懷亮率大軍趕到,急令段承恩、竇嗣忠率精騎奔襲叛軍兩翼,他則自領中軍壓上。
見狀,姚天君令旗一指,彥知節、彥從武率兩翼騎兵出陣,與段、竇兩部廝殺一處。
一時間,兩軍混戰不休,戰鼓隆隆,喊殺震天,鮮血與生命的終章在此地不斷上演。
激戰近一個時辰,兩軍將士都殺紅了眼,誰都不肯後退一步。
褚懷亮立於帥旗之下,指揮大軍交替上前接戰,一麵臉色狐疑地望著對麵“魏”字大旗下始終不曾出戰的幾千黑甲武士。
那些黑甲武士給他的感覺很不好,而激戰至今敵軍也不曾出動,顯然是留作底牌之用。
念及此,褚懷亮不由暗暗多了個心眼,時刻留意著黑甲武士的動向。
忽地,黑甲武士動了,卻不是向前接戰,而是轉身護衛著主將向東撤出戰場。
與此同時,叛軍兩翼彥知節、彥從武也擺脫段、竇二人的糾纏,開始整軍東撤。
見此,殺紅眼的將士們豈能放過,郭茂顯、段承恩、竇嗣忠齊齊引兵追擊,全然沒留意身後褚懷亮發出的軍令。
黑甲武士一動,褚懷亮便心頭一跳,待看清對方是在東撤,頓時心生狐疑。
眼下戰場上還是個僵持的局麵,對麵怎麽就撤了?
如此撤退,豈非將正在交戰的兵馬都給舍棄了?
心生狐疑,行動上自然也就慢了一拍。
待褚懷亮反應過來準備約束大軍之時,郭、段、竇三將已經引兵追出去了。
見此,褚懷亮暗道不好,急令中軍鳴金,奈何殺紅眼的大軍根本沒多少人聽到,仍在向前方敗退的叛軍追去。
褚懷亮心下大急,隻得命人去後方催促援軍,旋即一麵授意親兵高喊“停止進軍!”,一麵引兵向東追去。
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在狹窄的山道上追擊敗兵,一路煙塵直往東去。
待褚懷亮追上郭茂顯,一問才知段、竇二人已領著騎兵追遠。
“哎呀!”
褚懷亮一拍大腿,正遲疑是否繼續追趕,卻聞南麵山中戰鼓齊鳴,聲勢震天。
他暗道不好,忙喊道:“有埋伏!快撤!”
軍令剛下,隻見叛軍伏兵盡起,從山上投下無數滾木檑石,此間士卒困於山道,無處躲避,一時死傷甚眾。
褚懷亮被親兵護在當中,抬眼四望,拉過郭茂顯急道:“事急矣,我率精騎向前開路,爾率大部緊隨,不可遲疑!”
說罷,褚懷亮高喊一聲,旋即引數百親兵親自向前突擊。
豈料,叛軍又從山上投下燃燒的草垛,密密麻麻堆滿山道,一時間濃煙四起,迷人眼目,教人辨不清方向。
驚惶間官軍難辨敵我,竟往濃煙中亂發弩矢,場麵愈發混亂。
褚懷亮為煙焰所阻,無奈隻得退迴,心知救不得段、竇二將,隻得與郭茂顯合兵一處向後方突圍。
行至半道,與率軍趕來支援的龐思明相遇,未及說上兩句話,忽聞後方喊殺聲大作。
幾人驚懼望去,卻見數千精騎從南麵山坳中殺出,為首之人正是彥從勳、彥從皋。
彥從勳精於騎戰,而彥從皋勇猛無匹,二人率精騎從後掩殺,官軍腹背受敵,登時亂作一團。
不待褚懷亮等人發令,士卒惶惶棄甲而走者不知凡幾,又有無數人於慌亂間被擠入黃河,旋即為濤濤河水吞噬。
一時間,絕望在此地蔓延,哀嚎遍野,怎一個“慘”字了得。
見此,褚懷亮亦心生絕望,本著殺一個夠本的念頭,當即引了親兵向叛軍精騎殺去。
郭茂顯、龐思明見狀亦領親兵突進,欲向死而生,殺出一條血路來。
不知過了多久,褚懷亮身旁僅剩幾名親兵不離不棄,忽聞一聲慘叫,轉頭望去,正見龐思明被彥從皋一刀斬作兩段。
見此,他心痛地閉了閉眼,旋即頭也不迴地繼續向前,手中一杆長槍上下翻飛,竟是無人近得了身。
這邊的情況被彥從勳看在眼裏,他雖不及三弟剛猛,卻也自忖有一腔勇力,當即拍馬來戰。
二人登時戰在一處,槍槊並舉,一時竟難解難分。
褚懷亮此時已心存死誌,是以出招有攻無守,盡是那以命換命的招數,教彥從勳一陣心驚膽戰。
那邊廂,彥從皋截住郭茂顯,餘光望見兄長有難,當即舍了對手拍馬趕去,一杆金刀直劈褚懷亮後背。
褚懷亮一心隻有彥從勳,未曾防備身後,眼看便要中招。
“賊子休傷我父!”
危殆之際,一聲怒吼傳來,旋即破空聲大作,轉瞬即至。
卻是留在賀若欽身邊聽用的褚思仁率援兵趕到,遠遠望見父親有難,當即彎弓搭箭直取彥從皋。
箭矢臨身,彥從皋隻得收招後仰,也教褚懷亮躲過一劫。
褚懷亮一見援兵,心知有救,當即虛晃一招撥馬便走,彥從勳、彥從皋從後追擊不停。
褚思仁心憂父親,手中一杆銀槍左戳右挑,一時竟無人敢攔,轉瞬殺到近前,截住彥從皋便是一陣搶攻。
彥從皋倉促應招,頓落下風,忙唿道:“二兄助我!”
聞言,彥從勳隻得舍了褚懷亮,迴馬來戰。
褚思仁見父親脫險,也不欲糾纏,趁隙虛晃一招撥馬便走。
那邊廂,褚懷亮已退入陣中,接住狼狽至此的郭茂顯,旋即令士卒以弓弩壓陣。
彥家兄弟眼見褚思仁走遠,又有弩箭不斷襲來,隻得引兵退走。
見此,褚懷亮心神一鬆,這才來得及詢問褚思仁具體情況。
原是賀若欽在北岸望見大軍前路受阻,而南麵崤山中煙塵升騰,心知必是伏兵,當即遣褚思仁領兵來救。
奈何還是晚了一步,大軍潰散,逃出生天者竟十不足一。
“先撤!”
褚懷亮知曉此地不宜久留,隻得按下心中悲痛下令撤軍,至於段、竇二將眼下卻是顧不得了。
大軍正欲走時,卻見前路喊殺聲漸至,一隊騎兵狼狽地從煙焰中竄出,領頭之人正是段承恩。
不待褚懷亮欣喜,又見一隊黑甲武士從後追來,行進速度竟是不弱於騎兵多少。
見此,褚懷亮心中一驚,忙命士卒以弓弩壓陣,接應段承恩部迴來。
未曾想,黑甲武士全然不懼箭矢,憑著甲胄護身依舊追殺不止。
見此,褚思仁當即領了百餘人出陣,交上手方知黑甲武士的兇悍。
隻見黑甲武士三人一組,一攻一守一支援,轉眼便將褚思仁這百餘人分割包圍、絞殺殆盡。
好在褚思仁修為不弱,這才在戰馬倒下的瞬間騰身而起,被段承恩迴馬接住,救入陣中。
褚懷亮眼見黑甲武士厲害,急令兵馬撤走,他則親自斷後。
正欲交手,卻聞山中一聲長嘯,黑甲武士齊齊止步,旋即迅速退走。
見此,褚懷亮暗暗鬆了口氣,又等了片刻不見有追兵前來,這才引軍而去。
及至崤陰,賀若欽已在鴻臚水西岸立下營寨,收攏敗兵入營。
一番清點,此戰竟損兵過半,十三萬大軍如今隻得五萬不到,還折了龐思明、竇嗣忠兩員大將。
如今軍中惶惶不安,賀若欽唯恐叛軍追至,於是下令連夜拔營撤迴潼關,一麵快馬報知齊王傅明獻做好守城準備。
大營東麵不遠的山崗上,姚天君與張迎秋等人正神色淡淡地盯著悄然撤走的官軍。
這時,解無憂從陰影中走來,半跪在姚天君身側,輕聲道:“主上,人已經安排好了。”
聞言,姚天君並未說話,隻微微頷首表示知道了。
一旁的張迎秋此時說道:“大王,經此一役周軍精銳盡喪,是時候聯絡長安的那位了。”
“無憂,聽到了嗎?”
“是!屬下這便親自走上一遭。”
褚懷亮率軍進抵崤陰,距陝州五十裏。
崤陰南靠崤山,北臨大河,鴻臚水由此向北注入黃河,東麵不遠便是故函穀關遺址。
大軍到時,彥從武已在鴻臚水東岸列陣,人數不到五千。
見此,褚懷亮當即命郭茂顯領兵渡河發起進攻,又命段承恩、竇嗣忠各領精騎千人於郭茂顯之後渡河,奔襲叛軍兩翼。
鴻臚水不深,且水勢平緩,郭茂顯率部過河未受絲毫阻礙,上岸後旋即向叛軍軍陣攻去。
不多時,兩軍接戰,戰鼓擂動,聲勢滔天。
隻見彥從武策馬舞槊於亂軍中往來衝突,勇猛難擋,而郭茂顯卻非衝陣之將,隻坐鎮中軍指揮部眾。
戰不多時,段承恩、竇嗣忠兩部精騎千人自兩翼馳突叛軍。
精騎踏陣,所過之處盡是哀嚎,但有阻者非死即傷,一時間叛軍陣腳大亂。
見狀,郭茂顯當即全軍壓上,趁勢掩殺,彥從武急率敗兵向東退卻。
褚懷亮已率軍渡河,見狀揮動令旗阻止大軍追擊,原地重整隊形,任由彥從武從容撤走。
非是不欲建功,隻因此地地勢狹長,褚懷亮唯恐叛軍設伏,故而不欲深追。
後方十裏,賀若欽聞得前部遇敵,急令大軍前行,與褚懷亮部拉近距離。
俄而又聞叛軍敗退,賀若欽當即望了眼四周地形,心道:山道狹窄,若有伏兵則大事休矣。
於是,他命人傳令褚懷亮謹慎進軍,旋即令部將龐思明等率軍繼續前進,他則引兵三萬渡過黃河,於北岸高處張望崤山方向。
卻說褚懷亮收到軍令,即令郭茂顯為前部,大軍向東。
行不多時,但見前方“魏”字大旗招展,卻是姚天君親自領兵阻道,彥知節、彥從武分率左右兩翼。
郭茂顯見叛軍兵少,不待褚懷亮大軍趕到即命麾下進攻。
豈料姚天君所領皆是精兵,甫一接戰郭茂顯部即落下風,竟有節節敗退之勢。
見此,郭茂顯心下一急,催馬上前,領親兵督陣,這才止住頹勢。
正當戰事不利之際,褚懷亮率大軍趕到,急令段承恩、竇嗣忠率精騎奔襲叛軍兩翼,他則自領中軍壓上。
見狀,姚天君令旗一指,彥知節、彥從武率兩翼騎兵出陣,與段、竇兩部廝殺一處。
一時間,兩軍混戰不休,戰鼓隆隆,喊殺震天,鮮血與生命的終章在此地不斷上演。
激戰近一個時辰,兩軍將士都殺紅了眼,誰都不肯後退一步。
褚懷亮立於帥旗之下,指揮大軍交替上前接戰,一麵臉色狐疑地望著對麵“魏”字大旗下始終不曾出戰的幾千黑甲武士。
那些黑甲武士給他的感覺很不好,而激戰至今敵軍也不曾出動,顯然是留作底牌之用。
念及此,褚懷亮不由暗暗多了個心眼,時刻留意著黑甲武士的動向。
忽地,黑甲武士動了,卻不是向前接戰,而是轉身護衛著主將向東撤出戰場。
與此同時,叛軍兩翼彥知節、彥從武也擺脫段、竇二人的糾纏,開始整軍東撤。
見此,殺紅眼的將士們豈能放過,郭茂顯、段承恩、竇嗣忠齊齊引兵追擊,全然沒留意身後褚懷亮發出的軍令。
黑甲武士一動,褚懷亮便心頭一跳,待看清對方是在東撤,頓時心生狐疑。
眼下戰場上還是個僵持的局麵,對麵怎麽就撤了?
如此撤退,豈非將正在交戰的兵馬都給舍棄了?
心生狐疑,行動上自然也就慢了一拍。
待褚懷亮反應過來準備約束大軍之時,郭、段、竇三將已經引兵追出去了。
見此,褚懷亮暗道不好,急令中軍鳴金,奈何殺紅眼的大軍根本沒多少人聽到,仍在向前方敗退的叛軍追去。
褚懷亮心下大急,隻得命人去後方催促援軍,旋即一麵授意親兵高喊“停止進軍!”,一麵引兵向東追去。
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在狹窄的山道上追擊敗兵,一路煙塵直往東去。
待褚懷亮追上郭茂顯,一問才知段、竇二人已領著騎兵追遠。
“哎呀!”
褚懷亮一拍大腿,正遲疑是否繼續追趕,卻聞南麵山中戰鼓齊鳴,聲勢震天。
他暗道不好,忙喊道:“有埋伏!快撤!”
軍令剛下,隻見叛軍伏兵盡起,從山上投下無數滾木檑石,此間士卒困於山道,無處躲避,一時死傷甚眾。
褚懷亮被親兵護在當中,抬眼四望,拉過郭茂顯急道:“事急矣,我率精騎向前開路,爾率大部緊隨,不可遲疑!”
說罷,褚懷亮高喊一聲,旋即引數百親兵親自向前突擊。
豈料,叛軍又從山上投下燃燒的草垛,密密麻麻堆滿山道,一時間濃煙四起,迷人眼目,教人辨不清方向。
驚惶間官軍難辨敵我,竟往濃煙中亂發弩矢,場麵愈發混亂。
褚懷亮為煙焰所阻,無奈隻得退迴,心知救不得段、竇二將,隻得與郭茂顯合兵一處向後方突圍。
行至半道,與率軍趕來支援的龐思明相遇,未及說上兩句話,忽聞後方喊殺聲大作。
幾人驚懼望去,卻見數千精騎從南麵山坳中殺出,為首之人正是彥從勳、彥從皋。
彥從勳精於騎戰,而彥從皋勇猛無匹,二人率精騎從後掩殺,官軍腹背受敵,登時亂作一團。
不待褚懷亮等人發令,士卒惶惶棄甲而走者不知凡幾,又有無數人於慌亂間被擠入黃河,旋即為濤濤河水吞噬。
一時間,絕望在此地蔓延,哀嚎遍野,怎一個“慘”字了得。
見此,褚懷亮亦心生絕望,本著殺一個夠本的念頭,當即引了親兵向叛軍精騎殺去。
郭茂顯、龐思明見狀亦領親兵突進,欲向死而生,殺出一條血路來。
不知過了多久,褚懷亮身旁僅剩幾名親兵不離不棄,忽聞一聲慘叫,轉頭望去,正見龐思明被彥從皋一刀斬作兩段。
見此,他心痛地閉了閉眼,旋即頭也不迴地繼續向前,手中一杆長槍上下翻飛,竟是無人近得了身。
這邊的情況被彥從勳看在眼裏,他雖不及三弟剛猛,卻也自忖有一腔勇力,當即拍馬來戰。
二人登時戰在一處,槍槊並舉,一時竟難解難分。
褚懷亮此時已心存死誌,是以出招有攻無守,盡是那以命換命的招數,教彥從勳一陣心驚膽戰。
那邊廂,彥從皋截住郭茂顯,餘光望見兄長有難,當即舍了對手拍馬趕去,一杆金刀直劈褚懷亮後背。
褚懷亮一心隻有彥從勳,未曾防備身後,眼看便要中招。
“賊子休傷我父!”
危殆之際,一聲怒吼傳來,旋即破空聲大作,轉瞬即至。
卻是留在賀若欽身邊聽用的褚思仁率援兵趕到,遠遠望見父親有難,當即彎弓搭箭直取彥從皋。
箭矢臨身,彥從皋隻得收招後仰,也教褚懷亮躲過一劫。
褚懷亮一見援兵,心知有救,當即虛晃一招撥馬便走,彥從勳、彥從皋從後追擊不停。
褚思仁心憂父親,手中一杆銀槍左戳右挑,一時竟無人敢攔,轉瞬殺到近前,截住彥從皋便是一陣搶攻。
彥從皋倉促應招,頓落下風,忙唿道:“二兄助我!”
聞言,彥從勳隻得舍了褚懷亮,迴馬來戰。
褚思仁見父親脫險,也不欲糾纏,趁隙虛晃一招撥馬便走。
那邊廂,褚懷亮已退入陣中,接住狼狽至此的郭茂顯,旋即令士卒以弓弩壓陣。
彥家兄弟眼見褚思仁走遠,又有弩箭不斷襲來,隻得引兵退走。
見此,褚懷亮心神一鬆,這才來得及詢問褚思仁具體情況。
原是賀若欽在北岸望見大軍前路受阻,而南麵崤山中煙塵升騰,心知必是伏兵,當即遣褚思仁領兵來救。
奈何還是晚了一步,大軍潰散,逃出生天者竟十不足一。
“先撤!”
褚懷亮知曉此地不宜久留,隻得按下心中悲痛下令撤軍,至於段、竇二將眼下卻是顧不得了。
大軍正欲走時,卻見前路喊殺聲漸至,一隊騎兵狼狽地從煙焰中竄出,領頭之人正是段承恩。
不待褚懷亮欣喜,又見一隊黑甲武士從後追來,行進速度竟是不弱於騎兵多少。
見此,褚懷亮心中一驚,忙命士卒以弓弩壓陣,接應段承恩部迴來。
未曾想,黑甲武士全然不懼箭矢,憑著甲胄護身依舊追殺不止。
見此,褚思仁當即領了百餘人出陣,交上手方知黑甲武士的兇悍。
隻見黑甲武士三人一組,一攻一守一支援,轉眼便將褚思仁這百餘人分割包圍、絞殺殆盡。
好在褚思仁修為不弱,這才在戰馬倒下的瞬間騰身而起,被段承恩迴馬接住,救入陣中。
褚懷亮眼見黑甲武士厲害,急令兵馬撤走,他則親自斷後。
正欲交手,卻聞山中一聲長嘯,黑甲武士齊齊止步,旋即迅速退走。
見此,褚懷亮暗暗鬆了口氣,又等了片刻不見有追兵前來,這才引軍而去。
及至崤陰,賀若欽已在鴻臚水西岸立下營寨,收攏敗兵入營。
一番清點,此戰竟損兵過半,十三萬大軍如今隻得五萬不到,還折了龐思明、竇嗣忠兩員大將。
如今軍中惶惶不安,賀若欽唯恐叛軍追至,於是下令連夜拔營撤迴潼關,一麵快馬報知齊王傅明獻做好守城準備。
大營東麵不遠的山崗上,姚天君與張迎秋等人正神色淡淡地盯著悄然撤走的官軍。
這時,解無憂從陰影中走來,半跪在姚天君身側,輕聲道:“主上,人已經安排好了。”
聞言,姚天君並未說話,隻微微頷首表示知道了。
一旁的張迎秋此時說道:“大王,經此一役周軍精銳盡喪,是時候聯絡長安的那位了。”
“無憂,聽到了嗎?”
“是!屬下這便親自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