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城。
鍾進仿佛已經預料到了他的結局,將門下唯一的弟子李恆送走後便一個人迴到了書房。
他也不點燈,就那麽靜悄悄地坐著,望著麵前的桌案愣愣出神。
深夜之時,門外響起整齊的腳步聲,當葉知秋推門而入時,鍾進的嘴角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
“她還活著嗎?”
鍾進的聲音透著擔憂,也透著僥幸,似乎眼下他隻在意這一件事。
葉知秋知道他在問誰,心中歎息一聲,頷首道:“活著,就在外麵,要見見嗎?”
鍾進倏地偏頭向院子的方向望去,好似能透過緊閉的窗戶見到他想見的人。
片刻後,他搖了搖頭,平靜地說道:“我那學生並不知曉出了何事,我已將他送迴家人身邊,能否請尊駕代在下向公孫師妹求個情,放過他?”
聞言,葉知秋盯著鍾進看了片刻,搖頭道:“有什麽話你自己去與她說,葉某便不越俎代庖了。”
“不現在殺了在下?”鍾進有些意外,他都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六師妹隻讓拿下你,如何處置並未交待。”
說罷,葉知秋也怕夜長夢多再有變故,趁鍾進分神之際閃身上前,一指將其製住,隨後喚來弟子將人帶了出去。
待到平明之際,雲綾等人方從迴雁峰迴來,並未攜帶任何身外之物,所有的戰利品都還留在迴雁峰上,由各派挑選的精銳弟子把守著,隻等組織好車馬再去運出來。
鍾進之事葉淮並未出麵,隻讓葉知秋與雲綾對接。
葉知秋單獨將事情說了,並問雲綾是否要去見見,雲綾卻是搖頭道:“這就不必了,本也不熟,見之何益?五姐夫便將人送去鹿門山,交予範師父處置吧,我便不插手了。”
“那麒麟使?”
“悄悄放了,再帶句話給她,就說我非為斷絕先賢傳承而來,藏書閣的典籍我隻取《公孫龍子》,其餘依舊給她留著,望她好自為之。”
聞言,葉知秋點頭應下,這便去辦。
雲綾將人送走,剛迴屋就見公孫玉瑤已在等著她了。
她心知師父為何而來,笑盈盈地給師父斟了杯茶,俏聲道:“師父辛苦一夜,請用茶。”
公孫玉瑤卻是神情清冷,幽幽道:“你是不是有什麽事該好好與為師說道說道?”
雲綾本也沒打算隱瞞師父,便將她正在嚐試融合人性與神性一事說了,末了還表示進展順利。
隻是神性這個東西,它天生就帶著一股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味道,這才會在激發之時顯得淡漠了些。
不過她並非沒有意識,還是能夠控製自身行為的。
聽罷雲綾的解釋,公孫玉瑤隻問了一句:“融合之後,你還是你嗎?亦或者,你就成了天道?”
聞言,雲綾正了正神色,搖頭道:“師父,我自然還是我,我隻是在嚐試接納另一個自己,也可說我在證道。”
“葉淮方才找過為師。”公孫玉瑤抿了口茶,幽幽道:“他說你已成就宗師,你卻說你還在證道,這又是為何?”
“我道非彼道,宗師或許隻是起點。”
公孫玉瑤默然,片刻後方才微微頷首,起身向房門走去,隻是臨到門前方才淡淡道:“為師如今怕是也沒什麽能教導你的,隻望你能一直保持本心便再好不過了。”
說罷,她便邁出房門,身形款款而去。
雲綾紅唇微張,卻未說出一言,終是化作了一聲輕歎,隻覺似乎與師父的關係忽然遠了些,但願隻是錯覺吧。
這當然是她的錯覺,或者說隻是師徒二人一時都未能適應罷了。
公孫玉瑤將她一手撫養長大,視若己出,教其習文練武,十數年下來感情豈能不真。
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又總不自覺地將兒女護在羽翼之下,為他們遮風擋雨。
有一天,父母忽然發現原本被他們庇護在羽翼下的雛鷹已經長成,能夠獨自翱翔天際,甚至飛得更高、更遠,心底難免會有失落。
公孫玉瑤正是如此,這才教雲綾覺著關係似乎不如以往親近了。
師徒二人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相信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
就在雲綾於南方攪動風雲之際,遠在關中的長安城皇宮內,天佑帝也正皺眉聽著張泉的稟報。
他不太能理解雲綾放著鄴城圍而不攻,偏偏在這緊要關頭獨自跑去荊州對付一個江湖門派做什麽。
主帥臨陣離營,若是讓朝臣們知曉,還不知要如何編排此事。
“棄大軍於不顧,她可真敢呐。可知緣由?”天佑帝皺眉問道。
張泉細細迴想一番桃夭送迴的消息,抱拳道:“南鄭郡公似是惱怒於魔門屢屢作祟,攪得天下不得安寧,故而欲趁玄天宮等派實力大損之機重創始終潛伏在暗的無極宗,以此再換百年的太平。”
聞言,天佑帝微微一愣,半晌方才感歎道:“這丫頭想的到遠,謀一時亦謀萬世,還真是個帥才。”
說罷,他又抬眼看向張泉,好似不經意地問道:“此事除了影衛,還有什麽人知曉?”
“南鄭郡公臨行前讓影衛封鎖了消息,前線唯有李懷仁、褚懷亮等少數幾人知曉,便是南鄭郡公的親衛也隻知其在冀州各地巡視百姓,不知其具體去向。”
“江湖上呢?”
“此番南鄭郡公邀的援手皆是素有名望的大派,想來該是不會輕易走漏消息的。”
聞言,天佑帝默了默,複又問道:“都邀了哪些門派?”
“中原三宗五派皆有,另外還有崛起勢頭迅猛的海沙幫和西域天山派,明玉樓公孫樓主也攜弟子趕去了荊州。”
“那丫頭人不大,麵子倒是不小,澄心書齋也就罷了,連那朕都未必請得動的三清觀和靜禪寺竟也摻和進來,嗬嗬嗬。”
天佑帝末了那意味不明的笑聲令張泉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他委實分不清天佑帝到底是在誇讚還是意有所指。
這種時候,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見張泉不說話,天佑帝倏地開口道:“燕王與韓王近日都在做什麽?”
聞言,張泉想了想,迴道:“燕王自迴到長安便閉門謝客,隻在王府習文練武,韓王除了常去唐國公府上拜訪,也無其他舉動。”
“齊王呢?”
“齊王仍舊經營著買賣,隻是時常派人打聽前線的消息,還四處張羅藥材送往前線,其餘倒也沒什麽出格之舉。”
天佑帝聞言嘴角含笑,似感歎似褒獎地說道:“齊王上了一趟戰場,倒是有些不同了。往日皆是一副不爭不搶的模樣,如今倒是不怕惹人誤會了。”
張泉再次沉默,低頭看著腳尖,好似那裏有什麽在吸引他一般。
見此,天佑帝輕哼一聲,原也沒指望張泉能說點什麽。
這人就和那丫頭一般,精著呢,有些事那是說什麽也不摻和的。
但是,人走到了一定的位置,那有些事可就不是能夠輕易置身事外的了。
念及此,天佑帝再次開口道:“齊王既然關心將士,那便命他代朕去鄴城勞軍吧,也好實際看看他送去的那些藥材可用到了實處。另外,傳朕口諭,讓那丫頭完事了早些趕迴鄴城,大軍可不能一日無帥。”
話落,旁邊一直裝聾作啞的王一安趕忙應聲,提筆開始按照天佑帝之意擬旨。
當然,他擬的這份旨意是給齊王傅明獻的,至於口諭礙於雲綾行止不定,也隻能是影衛前去了。
張泉也很清楚,忙躬身應命,旋即告退而去。
齊王將代天子赴鄴城勞軍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教長安權貴之間再次暗流湧動起來。
為何?
自古而今,士卒們大多一輩子都未必見得到皇帝,他們打仗也隻認領軍的將軍而已。
是以,勞軍從來都是皇帝向底層士卒展示恩威的時機,也是收攏軍心的手段。
皇帝若足夠重視便會親赴軍營勞軍,次一等則是派遣朝廷重臣攜聖旨恩典前往。
無論如何,遣皇子勞軍都是最耐人尋味的,尤其還是在儲位空懸之際。
勞軍,既顯示了皇帝對皇子的信重,也讓皇子有機會光明正大地接觸軍中將校。
若這皇子手段高明些,未必就不能借此在軍中建立根基。
此時前線大局已定,天佑帝不讓熟悉軍事的燕王勞軍,不讓此前風頭正勁的韓王勞軍,偏偏派了最沒有存在感的齊王前去。
這其中的意味,就足夠那些個大臣們琢磨許久的了。
燕王府,傅明洮在聽了下人的稟報後臉色極為難看,卻什麽也沒說。
他的根基在軍中,如今失了軍權,他明白說什麽也沒用,一個不好還會招禍,故而沉默。
韓王府,傅明徽的臉色則是變幻不定,揮手打發了報信之人,同樣什麽也沒說。
他想起了這段時間師父的教誨,此時不爭才是爭,宜靜不宜動。
他雖然很想去尋師父求教,卻也明白眼下正當敏感之時,周圍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他,他不能輕舉妄動。
是以,他亦學著燕王,命人緊閉府門,他要閉門謝客。
同一時間,燕國公府、唐國公府以及眾朝臣的府上,當家之人都在就此事與家人、心腹商討。
公孫安世如今已升任尚書左仆射,在盧之浩下獄後,他便是尚書台事實上的一把手,雖無相國之名,卻有相國之實。
這個時候他是什麽也不能說,什麽也不能做的,否則極易給外人一種公孫家將要支持誰的假象。
是以,他隻關起門來與福伯商議,與夫人李氏商議,卻是將前來拜訪的杜進用、韋嗣忠等人擋在了府外。
就因為一道勞軍的聖旨,讓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長安城又陷入了波詭雲譎當中。
鍾進仿佛已經預料到了他的結局,將門下唯一的弟子李恆送走後便一個人迴到了書房。
他也不點燈,就那麽靜悄悄地坐著,望著麵前的桌案愣愣出神。
深夜之時,門外響起整齊的腳步聲,當葉知秋推門而入時,鍾進的嘴角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容。
“她還活著嗎?”
鍾進的聲音透著擔憂,也透著僥幸,似乎眼下他隻在意這一件事。
葉知秋知道他在問誰,心中歎息一聲,頷首道:“活著,就在外麵,要見見嗎?”
鍾進倏地偏頭向院子的方向望去,好似能透過緊閉的窗戶見到他想見的人。
片刻後,他搖了搖頭,平靜地說道:“我那學生並不知曉出了何事,我已將他送迴家人身邊,能否請尊駕代在下向公孫師妹求個情,放過他?”
聞言,葉知秋盯著鍾進看了片刻,搖頭道:“有什麽話你自己去與她說,葉某便不越俎代庖了。”
“不現在殺了在下?”鍾進有些意外,他都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六師妹隻讓拿下你,如何處置並未交待。”
說罷,葉知秋也怕夜長夢多再有變故,趁鍾進分神之際閃身上前,一指將其製住,隨後喚來弟子將人帶了出去。
待到平明之際,雲綾等人方從迴雁峰迴來,並未攜帶任何身外之物,所有的戰利品都還留在迴雁峰上,由各派挑選的精銳弟子把守著,隻等組織好車馬再去運出來。
鍾進之事葉淮並未出麵,隻讓葉知秋與雲綾對接。
葉知秋單獨將事情說了,並問雲綾是否要去見見,雲綾卻是搖頭道:“這就不必了,本也不熟,見之何益?五姐夫便將人送去鹿門山,交予範師父處置吧,我便不插手了。”
“那麒麟使?”
“悄悄放了,再帶句話給她,就說我非為斷絕先賢傳承而來,藏書閣的典籍我隻取《公孫龍子》,其餘依舊給她留著,望她好自為之。”
聞言,葉知秋點頭應下,這便去辦。
雲綾將人送走,剛迴屋就見公孫玉瑤已在等著她了。
她心知師父為何而來,笑盈盈地給師父斟了杯茶,俏聲道:“師父辛苦一夜,請用茶。”
公孫玉瑤卻是神情清冷,幽幽道:“你是不是有什麽事該好好與為師說道說道?”
雲綾本也沒打算隱瞞師父,便將她正在嚐試融合人性與神性一事說了,末了還表示進展順利。
隻是神性這個東西,它天生就帶著一股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味道,這才會在激發之時顯得淡漠了些。
不過她並非沒有意識,還是能夠控製自身行為的。
聽罷雲綾的解釋,公孫玉瑤隻問了一句:“融合之後,你還是你嗎?亦或者,你就成了天道?”
聞言,雲綾正了正神色,搖頭道:“師父,我自然還是我,我隻是在嚐試接納另一個自己,也可說我在證道。”
“葉淮方才找過為師。”公孫玉瑤抿了口茶,幽幽道:“他說你已成就宗師,你卻說你還在證道,這又是為何?”
“我道非彼道,宗師或許隻是起點。”
公孫玉瑤默然,片刻後方才微微頷首,起身向房門走去,隻是臨到門前方才淡淡道:“為師如今怕是也沒什麽能教導你的,隻望你能一直保持本心便再好不過了。”
說罷,她便邁出房門,身形款款而去。
雲綾紅唇微張,卻未說出一言,終是化作了一聲輕歎,隻覺似乎與師父的關係忽然遠了些,但願隻是錯覺吧。
這當然是她的錯覺,或者說隻是師徒二人一時都未能適應罷了。
公孫玉瑤將她一手撫養長大,視若己出,教其習文練武,十數年下來感情豈能不真。
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卻又總不自覺地將兒女護在羽翼之下,為他們遮風擋雨。
有一天,父母忽然發現原本被他們庇護在羽翼下的雛鷹已經長成,能夠獨自翱翔天際,甚至飛得更高、更遠,心底難免會有失落。
公孫玉瑤正是如此,這才教雲綾覺著關係似乎不如以往親近了。
師徒二人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相信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
就在雲綾於南方攪動風雲之際,遠在關中的長安城皇宮內,天佑帝也正皺眉聽著張泉的稟報。
他不太能理解雲綾放著鄴城圍而不攻,偏偏在這緊要關頭獨自跑去荊州對付一個江湖門派做什麽。
主帥臨陣離營,若是讓朝臣們知曉,還不知要如何編排此事。
“棄大軍於不顧,她可真敢呐。可知緣由?”天佑帝皺眉問道。
張泉細細迴想一番桃夭送迴的消息,抱拳道:“南鄭郡公似是惱怒於魔門屢屢作祟,攪得天下不得安寧,故而欲趁玄天宮等派實力大損之機重創始終潛伏在暗的無極宗,以此再換百年的太平。”
聞言,天佑帝微微一愣,半晌方才感歎道:“這丫頭想的到遠,謀一時亦謀萬世,還真是個帥才。”
說罷,他又抬眼看向張泉,好似不經意地問道:“此事除了影衛,還有什麽人知曉?”
“南鄭郡公臨行前讓影衛封鎖了消息,前線唯有李懷仁、褚懷亮等少數幾人知曉,便是南鄭郡公的親衛也隻知其在冀州各地巡視百姓,不知其具體去向。”
“江湖上呢?”
“此番南鄭郡公邀的援手皆是素有名望的大派,想來該是不會輕易走漏消息的。”
聞言,天佑帝默了默,複又問道:“都邀了哪些門派?”
“中原三宗五派皆有,另外還有崛起勢頭迅猛的海沙幫和西域天山派,明玉樓公孫樓主也攜弟子趕去了荊州。”
“那丫頭人不大,麵子倒是不小,澄心書齋也就罷了,連那朕都未必請得動的三清觀和靜禪寺竟也摻和進來,嗬嗬嗬。”
天佑帝末了那意味不明的笑聲令張泉有些不知該如何應對,他委實分不清天佑帝到底是在誇讚還是意有所指。
這種時候,沉默就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見張泉不說話,天佑帝倏地開口道:“燕王與韓王近日都在做什麽?”
聞言,張泉想了想,迴道:“燕王自迴到長安便閉門謝客,隻在王府習文練武,韓王除了常去唐國公府上拜訪,也無其他舉動。”
“齊王呢?”
“齊王仍舊經營著買賣,隻是時常派人打聽前線的消息,還四處張羅藥材送往前線,其餘倒也沒什麽出格之舉。”
天佑帝聞言嘴角含笑,似感歎似褒獎地說道:“齊王上了一趟戰場,倒是有些不同了。往日皆是一副不爭不搶的模樣,如今倒是不怕惹人誤會了。”
張泉再次沉默,低頭看著腳尖,好似那裏有什麽在吸引他一般。
見此,天佑帝輕哼一聲,原也沒指望張泉能說點什麽。
這人就和那丫頭一般,精著呢,有些事那是說什麽也不摻和的。
但是,人走到了一定的位置,那有些事可就不是能夠輕易置身事外的了。
念及此,天佑帝再次開口道:“齊王既然關心將士,那便命他代朕去鄴城勞軍吧,也好實際看看他送去的那些藥材可用到了實處。另外,傳朕口諭,讓那丫頭完事了早些趕迴鄴城,大軍可不能一日無帥。”
話落,旁邊一直裝聾作啞的王一安趕忙應聲,提筆開始按照天佑帝之意擬旨。
當然,他擬的這份旨意是給齊王傅明獻的,至於口諭礙於雲綾行止不定,也隻能是影衛前去了。
張泉也很清楚,忙躬身應命,旋即告退而去。
齊王將代天子赴鄴城勞軍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教長安權貴之間再次暗流湧動起來。
為何?
自古而今,士卒們大多一輩子都未必見得到皇帝,他們打仗也隻認領軍的將軍而已。
是以,勞軍從來都是皇帝向底層士卒展示恩威的時機,也是收攏軍心的手段。
皇帝若足夠重視便會親赴軍營勞軍,次一等則是派遣朝廷重臣攜聖旨恩典前往。
無論如何,遣皇子勞軍都是最耐人尋味的,尤其還是在儲位空懸之際。
勞軍,既顯示了皇帝對皇子的信重,也讓皇子有機會光明正大地接觸軍中將校。
若這皇子手段高明些,未必就不能借此在軍中建立根基。
此時前線大局已定,天佑帝不讓熟悉軍事的燕王勞軍,不讓此前風頭正勁的韓王勞軍,偏偏派了最沒有存在感的齊王前去。
這其中的意味,就足夠那些個大臣們琢磨許久的了。
燕王府,傅明洮在聽了下人的稟報後臉色極為難看,卻什麽也沒說。
他的根基在軍中,如今失了軍權,他明白說什麽也沒用,一個不好還會招禍,故而沉默。
韓王府,傅明徽的臉色則是變幻不定,揮手打發了報信之人,同樣什麽也沒說。
他想起了這段時間師父的教誨,此時不爭才是爭,宜靜不宜動。
他雖然很想去尋師父求教,卻也明白眼下正當敏感之時,周圍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正盯著他,他不能輕舉妄動。
是以,他亦學著燕王,命人緊閉府門,他要閉門謝客。
同一時間,燕國公府、唐國公府以及眾朝臣的府上,當家之人都在就此事與家人、心腹商討。
公孫安世如今已升任尚書左仆射,在盧之浩下獄後,他便是尚書台事實上的一把手,雖無相國之名,卻有相國之實。
這個時候他是什麽也不能說,什麽也不能做的,否則極易給外人一種公孫家將要支持誰的假象。
是以,他隻關起門來與福伯商議,與夫人李氏商議,卻是將前來拜訪的杜進用、韋嗣忠等人擋在了府外。
就因為一道勞軍的聖旨,讓好不容易安穩下來的長安城又陷入了波詭雲譎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