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軍的建議,很快就通過首長,來到了元老這邊。
又由元老分發給各個大佬以及一眾專家。
建議分為兩項。
一項是大力開展以及扶持衛星產業。
另一項則是在其它行星開礦。
對於衛星產業還好說。
華國有現成的衛星製造業。
就是規模比較小。
他們要做的,就是把一個小產業扶植成一個超級大產業。
這種事對於華國來說,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成熟經驗。
做起來並不困難。
倒是這個在其它行星開礦的項目,讓人有些不知所以。
沒辦法。
這麽高端的項目,誰搞過啊?
沒人搞過。
真的能賺到錢嗎?
不好說。
隻是,他們也明白,華國必須做點什麽了。
擁有著足夠自主權的公司,可不會等他們。
每一天,公司都在起飛蜃級飛船,往月球運送空間站的零件。
那些飛船的數量,還在逐步增多。
幾乎是每隔五六天,就多一艘飛船出來。
見鬼了,都不知道公司是從哪裏弄來的飛船。
也沒看到他們收購原材料,去製作飛船啊。
該不會是使用積分直接從係統裏兌換出來的吧?
果然,成了氣候的穿越者就是可怕。
恐怖如斯。
穿越者的能耐,可以暫且不管。
人家的月球太空電梯事業是搞得如火如荼。
隻要願意,完全可以掏出高倍天文望遠鏡,去盯著月球軌道上空。
那空間站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建造著。
那個效率,超乎想象的高。
看著這樣的畫麵,華國是絕對絕對不能無動於衷了。
必須加快腳步,完成星際文明的轉變。
相關的會議,隻是開了幾次,前後一共也就花了兩天,就達成了統一的看法。
那就是,先試點進行。
首批五十個城市,將可以先行在月球上開礦。
嚐試利用采礦收益,補貼虧空的地方財政。
老實說,這個決定,是非常誇張的了。
要知道,華國以前搞政策試點,一般都是一兩個城市,或者五六個城市。
反正就不會一口氣搞幾十個城市。
可謂是步子跨越得極大。
上麵的人都擔心,會不會因為步子跨太大了而扯到蛋。
可時間不等人。
明明兩年以前,華國還以華國速度而自豪。
比如珠港澳大橋這座世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僅僅花了九年,就搞定了。
又比如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整個建造過程隻花費了十年。
還有火神山醫院,從建設到交付使用,隻需10天。
華國速度,明明是高效率的代名詞。
然而,華國速度已經被時代所淘汰了。
取而代之的,是穿越者速度。
穿越者速度才是當下唯一的高效率代名詞。
有專家對月球太空電梯的建造速度做過推算。
僅僅軌道上的空間站部分,會在明年年中之前建完。
那還是公司不再繼續提速的前提下,所得到的結論。
若是繼續提速。
那完工速度隻會更快。
總而言之,看過了穿越者速度之後,華國這邊若是不跟緊一點,是真的會被徹底拋下的。
他們得主動提速才行了。
“開礦這事,既然都同意了,就沒什麽可說的了。那可控核聚變這事,怎麽說?”有專家提出了疑問。
之前華國以可控核聚變這張牌,引來了其它國家的唿應。
本來華國是想在中亞建設大規模的核電站,又在非洲那邊搞一下太空電梯的。
原本這兩個項目都談得差不多了。
收攏了不少小弟。
結果公司這邊開始了宇宙戰艦的模擬對抗。
那幾十億甚至是幾百億一艘的宇宙戰艦,不要錢一樣的,隨便消耗。
見過了這種畫麵之後,那些個國家都變得沉默了。
不知道是繼續跟華國合作呢……
還是直接投降成為小弟算了。
當然了,想要當小弟的國家,畢竟還是少數。
類似嚶國髪國毛熊這樣的大國,還是想著掙紮一下,當個體麵的合夥人的。
雙方的談判,一時間,僵持住了。
老實說,不僅僅那些個大國還沒想好怎麽跟華國相處。
華國自己,也沒想好應該怎麽對待這些國家。
沒辦法,華國還是太保守了。
之前想著,有可控核聚變,可以通過這玩意,搞一搞地緣政治,拉攏一批,分化一批,打倒一批。
最終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哦,順帶一提,華國是唯一的那個月。
可現實總是比網絡小說更魔幻。
華國這可控核聚變的牌還沒打出效果呢。
公司就已經量產了宇宙戰艦。
這玩意。
說真的,隻需要出動一艘,就能滅掉大多數國家了。
譬如白象這種天天嚷嚷著自己是五常之下最強的國家。
一艘宇宙戰艦就能讓他冷靜下來,知道誰才是爸爸。
呸,說錯了。
應該是祖宗才是。
嘛……
反正就是這麽一迴事。
由於公司起來得太快。
華國都沒法適應自己的變化。
有種一覺睡醒,就忽然成為了天下第一高手的感覺。
有點不知道如何是好。
應該如何麵對以前的小弟跟對手。
“可控核聚變啊……先拖著吧。”元老遲疑道,“這個技術,推向民用市場,是肯定的。至於能獲得多少好處……得再分析分析。”
有些原來可以收下當小弟的……
現在看來,直接收下當狗就可以了。
沒必要那麽客氣。
而一些原來應該是合夥人級別的……
完全可以往下降一降,降到小弟級別。
“潘成璐那邊,弄得怎麽樣了?”
比起可控核聚變,元老比較關心這個。
宇宙戰艦的真正作戰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她啊,好像輸掉了第四次對抗了。”旁邊的將軍接過話。看他的肩章,是一位海軍上將。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臉色很黑。
四次!
足足四次了!
潘成璐居然一次都沒贏過!
還被擊沉了十八艘宇宙戰艦!
老實說,海軍上將這會兒心痛得有些無法唿吸。
海軍怎麽出了這麽個呆瓜?
四次模擬,一次沒贏!
每次都是被全殲的結局!
沒有一次例外!
講道理,到底是海軍不行,還是海軍培養出來的潘成璐不行?
怎麽就這麽個戰績?
搞不好,潘成璐會成為華國曆史上被擊沉戰艦數量最多的海軍指揮官。
沒有之一!
又由元老分發給各個大佬以及一眾專家。
建議分為兩項。
一項是大力開展以及扶持衛星產業。
另一項則是在其它行星開礦。
對於衛星產業還好說。
華國有現成的衛星製造業。
就是規模比較小。
他們要做的,就是把一個小產業扶植成一個超級大產業。
這種事對於華國來說,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成熟經驗。
做起來並不困難。
倒是這個在其它行星開礦的項目,讓人有些不知所以。
沒辦法。
這麽高端的項目,誰搞過啊?
沒人搞過。
真的能賺到錢嗎?
不好說。
隻是,他們也明白,華國必須做點什麽了。
擁有著足夠自主權的公司,可不會等他們。
每一天,公司都在起飛蜃級飛船,往月球運送空間站的零件。
那些飛船的數量,還在逐步增多。
幾乎是每隔五六天,就多一艘飛船出來。
見鬼了,都不知道公司是從哪裏弄來的飛船。
也沒看到他們收購原材料,去製作飛船啊。
該不會是使用積分直接從係統裏兌換出來的吧?
果然,成了氣候的穿越者就是可怕。
恐怖如斯。
穿越者的能耐,可以暫且不管。
人家的月球太空電梯事業是搞得如火如荼。
隻要願意,完全可以掏出高倍天文望遠鏡,去盯著月球軌道上空。
那空間站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建造著。
那個效率,超乎想象的高。
看著這樣的畫麵,華國是絕對絕對不能無動於衷了。
必須加快腳步,完成星際文明的轉變。
相關的會議,隻是開了幾次,前後一共也就花了兩天,就達成了統一的看法。
那就是,先試點進行。
首批五十個城市,將可以先行在月球上開礦。
嚐試利用采礦收益,補貼虧空的地方財政。
老實說,這個決定,是非常誇張的了。
要知道,華國以前搞政策試點,一般都是一兩個城市,或者五六個城市。
反正就不會一口氣搞幾十個城市。
可謂是步子跨越得極大。
上麵的人都擔心,會不會因為步子跨太大了而扯到蛋。
可時間不等人。
明明兩年以前,華國還以華國速度而自豪。
比如珠港澳大橋這座世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僅僅花了九年,就搞定了。
又比如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整個建造過程隻花費了十年。
還有火神山醫院,從建設到交付使用,隻需10天。
華國速度,明明是高效率的代名詞。
然而,華國速度已經被時代所淘汰了。
取而代之的,是穿越者速度。
穿越者速度才是當下唯一的高效率代名詞。
有專家對月球太空電梯的建造速度做過推算。
僅僅軌道上的空間站部分,會在明年年中之前建完。
那還是公司不再繼續提速的前提下,所得到的結論。
若是繼續提速。
那完工速度隻會更快。
總而言之,看過了穿越者速度之後,華國這邊若是不跟緊一點,是真的會被徹底拋下的。
他們得主動提速才行了。
“開礦這事,既然都同意了,就沒什麽可說的了。那可控核聚變這事,怎麽說?”有專家提出了疑問。
之前華國以可控核聚變這張牌,引來了其它國家的唿應。
本來華國是想在中亞建設大規模的核電站,又在非洲那邊搞一下太空電梯的。
原本這兩個項目都談得差不多了。
收攏了不少小弟。
結果公司這邊開始了宇宙戰艦的模擬對抗。
那幾十億甚至是幾百億一艘的宇宙戰艦,不要錢一樣的,隨便消耗。
見過了這種畫麵之後,那些個國家都變得沉默了。
不知道是繼續跟華國合作呢……
還是直接投降成為小弟算了。
當然了,想要當小弟的國家,畢竟還是少數。
類似嚶國髪國毛熊這樣的大國,還是想著掙紮一下,當個體麵的合夥人的。
雙方的談判,一時間,僵持住了。
老實說,不僅僅那些個大國還沒想好怎麽跟華國相處。
華國自己,也沒想好應該怎麽對待這些國家。
沒辦法,華國還是太保守了。
之前想著,有可控核聚變,可以通過這玩意,搞一搞地緣政治,拉攏一批,分化一批,打倒一批。
最終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哦,順帶一提,華國是唯一的那個月。
可現實總是比網絡小說更魔幻。
華國這可控核聚變的牌還沒打出效果呢。
公司就已經量產了宇宙戰艦。
這玩意。
說真的,隻需要出動一艘,就能滅掉大多數國家了。
譬如白象這種天天嚷嚷著自己是五常之下最強的國家。
一艘宇宙戰艦就能讓他冷靜下來,知道誰才是爸爸。
呸,說錯了。
應該是祖宗才是。
嘛……
反正就是這麽一迴事。
由於公司起來得太快。
華國都沒法適應自己的變化。
有種一覺睡醒,就忽然成為了天下第一高手的感覺。
有點不知道如何是好。
應該如何麵對以前的小弟跟對手。
“可控核聚變啊……先拖著吧。”元老遲疑道,“這個技術,推向民用市場,是肯定的。至於能獲得多少好處……得再分析分析。”
有些原來可以收下當小弟的……
現在看來,直接收下當狗就可以了。
沒必要那麽客氣。
而一些原來應該是合夥人級別的……
完全可以往下降一降,降到小弟級別。
“潘成璐那邊,弄得怎麽樣了?”
比起可控核聚變,元老比較關心這個。
宇宙戰艦的真正作戰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她啊,好像輸掉了第四次對抗了。”旁邊的將軍接過話。看他的肩章,是一位海軍上將。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臉色很黑。
四次!
足足四次了!
潘成璐居然一次都沒贏過!
還被擊沉了十八艘宇宙戰艦!
老實說,海軍上將這會兒心痛得有些無法唿吸。
海軍怎麽出了這麽個呆瓜?
四次模擬,一次沒贏!
每次都是被全殲的結局!
沒有一次例外!
講道理,到底是海軍不行,還是海軍培養出來的潘成璐不行?
怎麽就這麽個戰績?
搞不好,潘成璐會成為華國曆史上被擊沉戰艦數量最多的海軍指揮官。
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