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原本在齋桑泊以南隔著克拉蘇河與清軍北路大軍對峙的乞塔德卻來到了塔爾巴哈台。
九月份,對於金山附近來說已經是初冬了,冬季的第一場大雪就要落下了。
他這次暗度陳倉,隻在克拉蘇河西岸留下了兩個龍騎兵團,剩餘四千驃騎兵、一千親衛團全部帶走了。
在此之前,他派出了大量的偵騎,對齋桑泊南北兩岸對成袞紮布偵的騎進行了大量的襲殺,最後成袞紮布不敢再派出偵騎了,此後他才利用一個夜晚先是向西,然後繞過塔爾巴哈台山來到了塔爾巴哈台大草原。
深處異域,他必須要弄險。
他也必須弄險,在阿睦爾撒納大軍東進準備與永常大軍決戰前一日他就發動了。
若是四平八穩按照曆史上那些人一樣活動,他就算打敗了各路清軍,但想要將大量的準噶爾牧戶遷迴歐洲也是不可能的。
隻有大量殲滅清軍有生力量,讓其沒有餘力追擊才是上策。
故此,他的每一步必須籌劃的絲絲合縫才行,但凡走錯一步,他就白來了。
齊木庫爾,阿睦爾撒納名義上的二哥,如今鎮守塔爾巴哈台這個大後方。
塔爾巴哈台大草原,準噶爾人綽羅斯氏的龍興之地,可如今卻被輝特人占據著,雖然在擊敗哈薩克人後,獲得了伊犁這個風水寶地後讓伊犁成為他們的王帳所在。
但讓輝特人占據他們的龍興之地,就好像滿洲人讓蒙古人大量進入吉林、遼寧遊牧一樣不可思議。
這隻能說明此時的綽羅斯氏所轄部落確實衰弱了。
否則也不會讓阿睦爾撒納鑽了空子。
見到乞塔德後,齊木庫爾心中殘存的一絲對於大清的效忠也蕩然無存了——此時,雖然阿睦爾撒納與永常還沒有分出勝負,但特魯琴的名號在他心中卻與大清相差仿佛了。
對於這些遊牧部落的酋長來說,效忠中原王朝並不是必然選擇,如果草原上還有一股強大的勢力,他們會毫不猶豫投入後者的陣營的。
故此,他在塔爾巴哈台隻做了短暫停留,然後北上了。
此時,阿睦爾撒納與永常大軍的決戰已經展開了,不少清軍偵騎紛紛北上與薩喇爾溝通消息,自然都被特魯琴偵騎截獲了。
所以,若是沒有意外的話,無論是南麵的永常,還是北麵的薩喇爾依舊一無所知。
他們穿著蒙古部族騎兵的袍服,輕易就能截殺了薩喇爾留在後方軍隊的偵騎,然後越過烏倫古湖後順利抵達薩喇爾真正的後方基地——阿拉坦!
阿拉坦,就是後世的阿勒泰。
額爾齊斯河流經阿勒泰以南後,形成了大片的沼澤地,讓烏倫古湖北岸根本無法住人,隻能在更北邊的阿拉坦駐紮。
阿拉坦,就是金山準噶爾部王帳所在,當然了,此時已經沒了金山部的大台吉,留在金山南麓的牧戶在幾次清準戰爭之中早就死的死,逃的逃,也就是這裏還有少量的牧戶了。
乞塔德大軍是在一個夜晚抵達的,駐紮在這裏的一千蒙古步軍以及幾千民夫根本沒有防備就被他們全部拿下了。
然後乞塔德就在這裏坐等薩喇爾迴來。
是的,南麵戰事已經接近尾聲,若是沒有意外的話,清軍必敗,那樣的話,無論他有沒有占據阿拉坦,永常的人都會通知薩喇爾。
一旦永常大軍戰敗,薩喇爾絕對不會傻傻地繼續在齋桑泊與他對峙,而是趕緊地撤迴來。
果然,次日傍晚,就有愛隆阿的偵騎跑到這裏,讓他們去通知南麵大軍的戰事結果。
乞塔德讓俘虜出麵應答,實際上卻並沒有理會。
他知道,永常偵騎除了通知到這裏,還會親自去齋桑泊告知南麵戰事的結果的。
果然,等待次日清晨時分,薩喇爾近兩萬大軍便已經抵近阿拉坦附近了。
當看到克蘭河岸邊金黃一片的樺樹林時,薩喇爾終於鬆了一口氣。
按說南路大軍才是這次清軍的主力,但特魯琴人還是勝利了,這讓薩喇爾膽寒頓生,如同乞塔德一樣,他悄悄將隨隊民夫和少量漢軍旗留下了,大隊騎兵則是連夜向東急撤而來的。
經過一晝夜急行軍後,看到了自己的後方大營安然無恙,薩喇爾肯定會歇息一陣後才繼續趕路。
由於成袞紮布在斷後,與他之間又有三十裏的距離,他相信就算乞塔德追了上來,自己還有充足的時間經阿爾泰迴到烏裏雅蘇台的。
而且,因為永常已經戰敗,自己若是能將這支大軍全須全尾地帶迴烏裏雅蘇台,相信朝廷也是會獎賞他的。
什麽,救迴被俘的唐喀祿等人?
做夢去吧。
後世穿過阿勒泰市城區的克蘭河晨霧騰騰,金黃色的樺樹林在其中若隱若現,遠處的金山雪頂在清晨的眼光裏反射著炫目的光芒,這一切都讓薩喇爾感到心安。
他以前就是金山部的宰桑之一,熟悉這裏的一切,閉著眼睛都能來到此處。
附近牧戶的牛羊已經放出來了,在克蘭河兩岸廣袤的牧場上享受著冬日徹底來臨前不多的好時光。
一切都很正常。
一切都那麽安詳。
一刹那,薩喇爾竟起了就在這裏駐牧,不想再迴到北京城那雖然熟識但卻要小心翼翼的地方。
但他沒的選擇,他的家小全部在那裏,當今皇帝看起來溫文儒雅,但發起狠來比草原上的貴族還要厲害,何況經過這次“掃蕩”之後,除了金山深處高山草甸裏還有少量牧戶,大量的牧戶都被他“殲滅”了。
是的,絕對是殲滅。
還是在他這位前金山宰桑的主持下一個部落一個部落一個不拉的殲滅的,迴想起當時的場景,用血染金山來說一點也不為過。
但薩喇爾當時並沒有得到特魯琴人要來的消息,他嚴格執行著清廷的密令,幾乎殺光了金山十八部高過車輪的男丁,並將其婦孺全部送到了烏魯木齊。
在他當時的心中,與強大的可怕的大清相比,整個汗國就像一個搖搖欲墜的金山枯鬆,看起來高大挺拔,但冬季的一陣狂風就能將其吹倒,然後成為牧戶們過冬的燃料。
這種情形,大清顯然完全知悉,故此,這一次他們並沒有派遣大量的滿洲八旗和綠營兵,基本上是以蒙古八旗為主。
但隨著特魯琴人的加入,事情就不一樣了。
雖然之前並不知曉特魯琴人是否會加入戰團,但他們以弱勝強,大破哈薩克人的戰績薩喇爾已經知曉了。
薩喇爾現在正處於進入阿拉坦之前的一道寬約三十裏的荒漠裏,前麵不遠處就是水草豐美的阿拉坦了!
眼下他的近兩萬大軍全部已經進入荒漠,連後麵的成袞紮布部也進來了,全部鋪在這處長達三十裏的荒漠上,一想到前麵就有自己的木製大帳,成群的侍女和可口的飯菜,薩喇爾心中大振。
“駕!”
他率先踏入了綠洲。
在冬季的第一場大雪來臨前,綠洲的景象依舊令人沉醉。
除了一道黃沙。
一道伴隨著隆隆的馬蹄聲的黃沙。
得知薩喇爾大軍如期抵達後,乞塔德也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
自從他踏入這片陌生的土地後,表麵上看起來輕鬆寫意,但實際上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知道,在這片土地上,他並沒有真正的朋友。
就算一個部族出身的舍棱,若自己麵臨險境時也是不會來營救的,一百年了,再好的部族,再牢固的血緣關係也該疏遠了。
草原上的部族,特別是大部族,都是以一個小部族為核心,通過不停吸納周邊部族而成的,核心部族的習慣、風俗、語言影響著其它部族,這才最終形成一個大的部族。
蒙古人,以前不過是蒙兀室韋,是北境眾多室韋人的一部,但由於他強盛起來,所有的部族,連一些操著突厥語的部族也自稱蒙古人就是明例。
幸運的是,他有著來自後世嚴謹又不乏靈變的做派,除了密布像尋駝人那樣的暗探,也一早收買了大量可以收買的人,這才讓他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踏實。
當然了,他高出兩代的火器優勢也是他之所以如此的信心來源。
加上這幾年創下的偌大名聲,總算是有驚無險。
現在已經是收官階段了,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一次,他帶來的是四千驃騎兵,一千親衛團,已經提前埋伏在這荒漠裏,而他自己則親自帶著一個團來迎戰打頭的清軍!
他心裏清楚得很,這支清軍,包括天山南北兩路,真正的滿洲八旗、綠營並不多,大量的是蒙古八旗以及部族騎兵,就算將他們全部殲滅,對於大清國力的損傷來說也是微乎其微。
後世大清能夠徹底滅掉準噶爾,除了自身國力強盛,哈薩克汗國阿布萊汗的崛起也是原因之一,在此之前,曆任準噶爾大汗不斷與實力正在逐步增強的哈薩克人頻繁大戰,已經將汗國實力削減到一個十分微弱的地步。
當然了,最核心的還是內鬥,噶爾丹一死,後續的曆任大汗都是爭權奪利不休,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時分,內鬥的場景更是異常慘烈。
故此,雖然牧戶還有十餘萬戶,但真正的青壯卻所剩無幾了。
否則大清也不會輕而易舉將其滅族。
但滅族的前提是哈薩克人允許他們這麽幹,因為他們的牧場犬牙交錯,後期因為躲避清軍,甚至全部進入到哈薩克人的牧場。
若是沒有哈薩克人的默許,清軍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任何部族,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既然韃靼(內蒙)還在,為何不讓瓦剌存在?
這就是乞塔德的想法,故此,他必須滅掉眼前這股清軍!
眼下清軍經過了一晝夜的跋涉,正是疲累不堪的時候。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這一次,他沒有任何遮掩,大大方方亮出了特魯琴軍的裝束,並且親自領著親衛團衝了上去!
見到乞塔德那杆高約一丈,四周沒有旌齒,整麵都是紅色,裏麵用金線繡著雲紋(周圍),正中間用金線繡著一個張牙舞爪的金龍的軍旗時,薩喇爾差一點就從馬上跌下來!
九月份,對於金山附近來說已經是初冬了,冬季的第一場大雪就要落下了。
他這次暗度陳倉,隻在克拉蘇河西岸留下了兩個龍騎兵團,剩餘四千驃騎兵、一千親衛團全部帶走了。
在此之前,他派出了大量的偵騎,對齋桑泊南北兩岸對成袞紮布偵的騎進行了大量的襲殺,最後成袞紮布不敢再派出偵騎了,此後他才利用一個夜晚先是向西,然後繞過塔爾巴哈台山來到了塔爾巴哈台大草原。
深處異域,他必須要弄險。
他也必須弄險,在阿睦爾撒納大軍東進準備與永常大軍決戰前一日他就發動了。
若是四平八穩按照曆史上那些人一樣活動,他就算打敗了各路清軍,但想要將大量的準噶爾牧戶遷迴歐洲也是不可能的。
隻有大量殲滅清軍有生力量,讓其沒有餘力追擊才是上策。
故此,他的每一步必須籌劃的絲絲合縫才行,但凡走錯一步,他就白來了。
齊木庫爾,阿睦爾撒納名義上的二哥,如今鎮守塔爾巴哈台這個大後方。
塔爾巴哈台大草原,準噶爾人綽羅斯氏的龍興之地,可如今卻被輝特人占據著,雖然在擊敗哈薩克人後,獲得了伊犁這個風水寶地後讓伊犁成為他們的王帳所在。
但讓輝特人占據他們的龍興之地,就好像滿洲人讓蒙古人大量進入吉林、遼寧遊牧一樣不可思議。
這隻能說明此時的綽羅斯氏所轄部落確實衰弱了。
否則也不會讓阿睦爾撒納鑽了空子。
見到乞塔德後,齊木庫爾心中殘存的一絲對於大清的效忠也蕩然無存了——此時,雖然阿睦爾撒納與永常還沒有分出勝負,但特魯琴的名號在他心中卻與大清相差仿佛了。
對於這些遊牧部落的酋長來說,效忠中原王朝並不是必然選擇,如果草原上還有一股強大的勢力,他們會毫不猶豫投入後者的陣營的。
故此,他在塔爾巴哈台隻做了短暫停留,然後北上了。
此時,阿睦爾撒納與永常大軍的決戰已經展開了,不少清軍偵騎紛紛北上與薩喇爾溝通消息,自然都被特魯琴偵騎截獲了。
所以,若是沒有意外的話,無論是南麵的永常,還是北麵的薩喇爾依舊一無所知。
他們穿著蒙古部族騎兵的袍服,輕易就能截殺了薩喇爾留在後方軍隊的偵騎,然後越過烏倫古湖後順利抵達薩喇爾真正的後方基地——阿拉坦!
阿拉坦,就是後世的阿勒泰。
額爾齊斯河流經阿勒泰以南後,形成了大片的沼澤地,讓烏倫古湖北岸根本無法住人,隻能在更北邊的阿拉坦駐紮。
阿拉坦,就是金山準噶爾部王帳所在,當然了,此時已經沒了金山部的大台吉,留在金山南麓的牧戶在幾次清準戰爭之中早就死的死,逃的逃,也就是這裏還有少量的牧戶了。
乞塔德大軍是在一個夜晚抵達的,駐紮在這裏的一千蒙古步軍以及幾千民夫根本沒有防備就被他們全部拿下了。
然後乞塔德就在這裏坐等薩喇爾迴來。
是的,南麵戰事已經接近尾聲,若是沒有意外的話,清軍必敗,那樣的話,無論他有沒有占據阿拉坦,永常的人都會通知薩喇爾。
一旦永常大軍戰敗,薩喇爾絕對不會傻傻地繼續在齋桑泊與他對峙,而是趕緊地撤迴來。
果然,次日傍晚,就有愛隆阿的偵騎跑到這裏,讓他們去通知南麵大軍的戰事結果。
乞塔德讓俘虜出麵應答,實際上卻並沒有理會。
他知道,永常偵騎除了通知到這裏,還會親自去齋桑泊告知南麵戰事的結果的。
果然,等待次日清晨時分,薩喇爾近兩萬大軍便已經抵近阿拉坦附近了。
當看到克蘭河岸邊金黃一片的樺樹林時,薩喇爾終於鬆了一口氣。
按說南路大軍才是這次清軍的主力,但特魯琴人還是勝利了,這讓薩喇爾膽寒頓生,如同乞塔德一樣,他悄悄將隨隊民夫和少量漢軍旗留下了,大隊騎兵則是連夜向東急撤而來的。
經過一晝夜急行軍後,看到了自己的後方大營安然無恙,薩喇爾肯定會歇息一陣後才繼續趕路。
由於成袞紮布在斷後,與他之間又有三十裏的距離,他相信就算乞塔德追了上來,自己還有充足的時間經阿爾泰迴到烏裏雅蘇台的。
而且,因為永常已經戰敗,自己若是能將這支大軍全須全尾地帶迴烏裏雅蘇台,相信朝廷也是會獎賞他的。
什麽,救迴被俘的唐喀祿等人?
做夢去吧。
後世穿過阿勒泰市城區的克蘭河晨霧騰騰,金黃色的樺樹林在其中若隱若現,遠處的金山雪頂在清晨的眼光裏反射著炫目的光芒,這一切都讓薩喇爾感到心安。
他以前就是金山部的宰桑之一,熟悉這裏的一切,閉著眼睛都能來到此處。
附近牧戶的牛羊已經放出來了,在克蘭河兩岸廣袤的牧場上享受著冬日徹底來臨前不多的好時光。
一切都很正常。
一切都那麽安詳。
一刹那,薩喇爾竟起了就在這裏駐牧,不想再迴到北京城那雖然熟識但卻要小心翼翼的地方。
但他沒的選擇,他的家小全部在那裏,當今皇帝看起來溫文儒雅,但發起狠來比草原上的貴族還要厲害,何況經過這次“掃蕩”之後,除了金山深處高山草甸裏還有少量牧戶,大量的牧戶都被他“殲滅”了。
是的,絕對是殲滅。
還是在他這位前金山宰桑的主持下一個部落一個部落一個不拉的殲滅的,迴想起當時的場景,用血染金山來說一點也不為過。
但薩喇爾當時並沒有得到特魯琴人要來的消息,他嚴格執行著清廷的密令,幾乎殺光了金山十八部高過車輪的男丁,並將其婦孺全部送到了烏魯木齊。
在他當時的心中,與強大的可怕的大清相比,整個汗國就像一個搖搖欲墜的金山枯鬆,看起來高大挺拔,但冬季的一陣狂風就能將其吹倒,然後成為牧戶們過冬的燃料。
這種情形,大清顯然完全知悉,故此,這一次他們並沒有派遣大量的滿洲八旗和綠營兵,基本上是以蒙古八旗為主。
但隨著特魯琴人的加入,事情就不一樣了。
雖然之前並不知曉特魯琴人是否會加入戰團,但他們以弱勝強,大破哈薩克人的戰績薩喇爾已經知曉了。
薩喇爾現在正處於進入阿拉坦之前的一道寬約三十裏的荒漠裏,前麵不遠處就是水草豐美的阿拉坦了!
眼下他的近兩萬大軍全部已經進入荒漠,連後麵的成袞紮布部也進來了,全部鋪在這處長達三十裏的荒漠上,一想到前麵就有自己的木製大帳,成群的侍女和可口的飯菜,薩喇爾心中大振。
“駕!”
他率先踏入了綠洲。
在冬季的第一場大雪來臨前,綠洲的景象依舊令人沉醉。
除了一道黃沙。
一道伴隨著隆隆的馬蹄聲的黃沙。
得知薩喇爾大軍如期抵達後,乞塔德也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
自從他踏入這片陌生的土地後,表麵上看起來輕鬆寫意,但實際上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知道,在這片土地上,他並沒有真正的朋友。
就算一個部族出身的舍棱,若自己麵臨險境時也是不會來營救的,一百年了,再好的部族,再牢固的血緣關係也該疏遠了。
草原上的部族,特別是大部族,都是以一個小部族為核心,通過不停吸納周邊部族而成的,核心部族的習慣、風俗、語言影響著其它部族,這才最終形成一個大的部族。
蒙古人,以前不過是蒙兀室韋,是北境眾多室韋人的一部,但由於他強盛起來,所有的部族,連一些操著突厥語的部族也自稱蒙古人就是明例。
幸運的是,他有著來自後世嚴謹又不乏靈變的做派,除了密布像尋駝人那樣的暗探,也一早收買了大量可以收買的人,這才讓他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踏實。
當然了,他高出兩代的火器優勢也是他之所以如此的信心來源。
加上這幾年創下的偌大名聲,總算是有驚無險。
現在已經是收官階段了,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一次,他帶來的是四千驃騎兵,一千親衛團,已經提前埋伏在這荒漠裏,而他自己則親自帶著一個團來迎戰打頭的清軍!
他心裏清楚得很,這支清軍,包括天山南北兩路,真正的滿洲八旗、綠營並不多,大量的是蒙古八旗以及部族騎兵,就算將他們全部殲滅,對於大清國力的損傷來說也是微乎其微。
後世大清能夠徹底滅掉準噶爾,除了自身國力強盛,哈薩克汗國阿布萊汗的崛起也是原因之一,在此之前,曆任準噶爾大汗不斷與實力正在逐步增強的哈薩克人頻繁大戰,已經將汗國實力削減到一個十分微弱的地步。
當然了,最核心的還是內鬥,噶爾丹一死,後續的曆任大汗都是爭權奪利不休,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時分,內鬥的場景更是異常慘烈。
故此,雖然牧戶還有十餘萬戶,但真正的青壯卻所剩無幾了。
否則大清也不會輕而易舉將其滅族。
但滅族的前提是哈薩克人允許他們這麽幹,因為他們的牧場犬牙交錯,後期因為躲避清軍,甚至全部進入到哈薩克人的牧場。
若是沒有哈薩克人的默許,清軍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任何部族,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既然韃靼(內蒙)還在,為何不讓瓦剌存在?
這就是乞塔德的想法,故此,他必須滅掉眼前這股清軍!
眼下清軍經過了一晝夜的跋涉,正是疲累不堪的時候。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這一次,他沒有任何遮掩,大大方方亮出了特魯琴軍的裝束,並且親自領著親衛團衝了上去!
見到乞塔德那杆高約一丈,四周沒有旌齒,整麵都是紅色,裏麵用金線繡著雲紋(周圍),正中間用金線繡著一個張牙舞爪的金龍的軍旗時,薩喇爾差一點就從馬上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