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帖木兒帶著大批戰艦抵達了廣州城。
“殿下”
年忘我正在做匯報。
“城內的綠營兵、勇字營全部投降了,滿城負隅頑抗,被我軍攻破後,讓綠營兵、勇字營的投降士兵每人殺了一人,但保留了城內外主要官員的家屬”
“做得很好”,帖木兒說道,“記住,我們是特魯琴蠻賊,也不想占據此城,不需要向他們施以恩惠”
年忘我點點頭,繼續說道:“珠江口以西的以洪幫為主的幫會有幾萬人,經過這幾日的識別,處死了一些真正的魚肉鄉裏的幫會團夥,隻保留了真正修習洪拳,誌在反清複明的人員,青壯計有五千人”
“這裏還有一個乾坤會,據說是被官府控製的,也將其主要骨幹全部殺了,乾坤會後麵則是清廷的秘密機構粘杆處,可惜並未抓到一人”
“哈圖呢?”
“沒有找到,此人極為聰明,在那聲爆炸響起時,他肯定就意識到廣州城已經被我軍控製了,顯然是不會跑到城裏的,俄木布帶人搜尋了整個珠江口西岸也沒有任何發現”
俄木布接著說道:“肇慶府是兩廣總督府所在,若是職部猜得不錯,他多半跑到那裏去了”
“不管他了,年忘我你繼續說”
“是。這幾日,在幫會的協助下,已經將城裏的人口甄別出來了,內城就不用說了,隻剩下老弱婦孺,年輕女子計有兩萬人”
“從內城搜出來金銀折合約五百萬兩,大部分都藏在將軍府”
“外城人口眾多,大多依附於商鋪、車行、幫會、官府、工坊而存在,計有六十餘萬,其中貧苦百姓約莫五十萬”
“十三行由於關係重大,我等不敢擅自做主,不過也提前清點了人口和財物”
“哦?”
“十三行計有人口約莫萬人,除了主家,家丁、奴仆、丫鬟、管家、小廝加起來約莫九千人”
“財物......”
說到這裏,年忘我的臉上頓時泛起了光彩。
“光是首行同文行潘家的銀窖裏就有接近三百萬兩,其它十二家加起來也有近千萬兩,各級官員家裏也搜出了約莫兩百萬兩”
“廣州知府衙門、南海縣縣衙、番禺縣縣衙、按察使衙門、總兵衙門、水師提督衙門、學政衙門、布政使衙門等重要衙門計有大小官員三百多人”
“他們的家眷、奴仆等則有五千多人”
“我等已經從城裏招募了最貧苦的人家少年一萬人,他們既不是奴仆,也不是衙役,都是學徒、學生、小攤販等”
“學生?”
“是的,殿下,眼下在省城文武貢院附近的學院讀書者有幾千人,其中不乏屢試不第者,貢院乃一省鄉試所在,學政署各級官員除了督查全省學政,還有查訪人才、教授人才的職責”
“學政署的俸祿有限,故此,這些官員往往會在附近的官辦、民辦或者官民合辦的學員教書以獲得額外收入”
“那麽你們招募的自然是武院的了?”
“是的,不過也有少數文院的,都是家無立錐之地的貧苦少年,屢試不第者倒是眾多,不過都是年滿二十五歲的,我們招募的都是二十歲以下的”
“除了與清廷官員結仇了的,比如投降的幾千綠營兵、勇字營,以及度日艱難者,大多不願意跟著我們走”
“沒跟他們說下南洋的事嗎?”
“說了,於是又多了一些,多半是藏匿的犯人、以及周邊山區縣域由於田地實在太少出來做工者”
“除了約莫五千戶勇字營、一千戶綠營兵、一萬戶我們招募的,最多還有一萬戶願意出海的,總計大約十餘萬”
“其它地方呢?”
“那自然以佛山鎮人口最多,差不多有十萬戶,五十萬人,多半依附於工礦業、商貿業以及餐飲娛樂業而存在”
“對了,佛山是廣東冶鐵重鎮,依附於這個行業的就有七八萬,其中自然又分出了許多小行業,更有協助官府鑄造火炮、火槍的”
“其它紡織、陶瓷、大宗貨物諸如藥材、木材、糧食等也不在少數,商鋪就有上萬家,大的估計上千”
“我等清點過,加上小周又熟悉那裏,真正從事工礦業、商貿業的約莫六萬戶、三十萬人,餘者皆是依附於這兩個大行業而存在的”
“而廣州城從事於這兩大行業的約莫三萬戶,二十萬人左右”
“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學徒,他們都是家裏種地實在養不活而過來討生活的,也就是說,兩地共計約莫三十萬人都是農戶出身中途改做學徒的”
“如今廣州將軍、兩廣總督各帶著八千人馬抵達了城池東門、北門,都在遠處紮營,由於我等已經控製了他們的家眷,並在城牆上亮出來給他們看了,他們也不敢馬上攻城”
帖木兒點點頭,他並沒有馬上下達命令,而是問道:“你們的意見呢?”
年忘我說道:“職部建議,暫時先將這些願意或者被迫投靠我等的人家全部遷到香港島附近安置,這也不少了,加起來也有十餘萬,恐怕一次還安置不下”
“對了,我軍在廣州、佛山兩地的糧庫、糧行發現了糧食,都是稻米,既有帶殼的稻穀,也有磨好的大米,特別是省城各級糧庫還有上百萬石,可以滿足二十萬人一年之需”
“至於十三行,職部建議讓其向我軍捐獻一些白銀即可,這裏是大清唯一的通商口岸,每年的貿易額驚人,我國也需要從這裏采買茶葉等物......”
帖木兒點點頭,看向蘇文英。
蘇文英說道:“職部之前已經與年將軍商議過,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俄木布說道:“職部的建議是,倒是可以多運走一些人口,眼下我軍有三支分艦隊,便有十二艘騰吉斯,加上最近陛下派過來的二十艘木製騰吉斯,一共有三十二艘”
“每艘可以裝載三千人,擠一擠,一千戶人家也擠下了,三十二艘便是三萬兩千戶,十餘萬人口”
“眼下我國已經牢牢控製著西孟加拉,那裏糧產豐富,每年上繳的糧稅足以養活五十萬人,也就是十萬戶人家”
“我建議可以先將一些人以下南洋的名義運到孟加拉暫時安置,等王國的下一撥船隻抵達後,一起運迴去”
帖木兒未置可否,最後看向周吉勳,經過發生在俄木布、周吉勳身上的事情後,他現在對情報人員越來越依賴了。
“殿下”,隻見周吉勳說道,“職部倒是覺得無須理會那許多,那三十萬戶學徒人家可以全部弄走,等抵達了我國,繼續從事工礦業、商貿業的有十萬戶就行了”
“另外二十萬人身後就是二十萬戶,全部轉成農戶”
“可以分批運到孟加拉,同時在廣大鄉下招募願意離開此地的人員,除了將這三十萬戶的家眷弄過來,也可以以提前贈予安家費的名義進行招募”
“滿城的那五百萬兩銀子就可以用在這些地方,假如每戶贈予五十兩,就可以滿足十萬戶的需求了,而五十兩白銀,也讓足以暫時安家了”
“隻要上了船,管他去哪裏,直接運到特魯琴即可”
帖木兒的臉上浮現出了笑意。
“那廣州城呢?”
“殿下,我國完全控製了碼頭和水麵,清軍隻能從其他幾麵過來,無論是永瑋還是李侍堯,眼下既不敢馬上攻城,又不敢放棄此城,於是便隻能與我等徒耗,我等坐擁百萬石糧食,他們卻需要向其它府縣緊急征調”
“自然可以從肇慶府征調,但從那裏來最方便就是西江水道,而水道肯定控製在我軍手裏,於是,職部估計,不會過太久,他們就會做鳥獸散”
“他們最多將那一萬勇字營精銳放了,深溝高壘,建立兩座以滿洲八旗、綠營兵為主的大營與我等對峙,這樣的話還可多耗幾日”
“此時,城裏便由洪幫的人鎮守就行了,最多我軍出動一個團協助他們,同時在城裏訓練那一萬新兵”
“他們無法在水上占優,就對我國的香港島、九龍半島無可奈何,若是能頃二十萬大軍前來晝夜不停地攻打此城,倒是有可能在半年內攻下”
“但依著他們的通訊、決策速度,以及從四方調集人馬到此,估計又是半年過去了”
“故此,他們最快隻能在一年左右收複此城”
“他們已經在海上、路上吃了大虧,還會這麽做嗎?我看很難,於是,最終的結局就是談判,之後我等便將土地、人口放在談判條件裏就是了”
“很好!”,帖木兒拍案而起,“我覺得小周所說最為合適,首先,我等的時間有限,雖然在各方麵占優,但畢竟是在人家的國土上做事,但人家背後有上億人口,長時間看來依舊不容易對付”
“小周所說,正是我所想,我等今年半年的目標就是將二十萬戶分批運到孟加拉,然後再從那裏分批運到本土!”
“我計算過,從這裏到孟加拉海路大約八千裏,我國船隻平均速度最少也有四十裏,每日就是八百裏,十日就到了,拋去在鴻基港、新加坡補給的時間,最多十五日也到了”
“這樣的話,一個月可以跑個來迴,一次三十艘、三萬戶,半年就是十八萬戶,途中本土肯定還會有大量騰吉斯過來,在半年內完成二十萬戶遷徙不成問題!”
“至於十三行,我們要拿走一千萬兩”
“殿下!”
“無妨,我估計,經過了這件事,清廷必定會封閉廣州港,或者將港口轉向北邊,不......”
“他們肯定不會再設置通商口岸了,既然如此,便將一千三百萬兩全部拿走,我等拿走一千萬兩,剩餘三百萬兩交給洪幫,讓其鎮守廣州城”
“殿下”
年忘我正在做匯報。
“城內的綠營兵、勇字營全部投降了,滿城負隅頑抗,被我軍攻破後,讓綠營兵、勇字營的投降士兵每人殺了一人,但保留了城內外主要官員的家屬”
“做得很好”,帖木兒說道,“記住,我們是特魯琴蠻賊,也不想占據此城,不需要向他們施以恩惠”
年忘我點點頭,繼續說道:“珠江口以西的以洪幫為主的幫會有幾萬人,經過這幾日的識別,處死了一些真正的魚肉鄉裏的幫會團夥,隻保留了真正修習洪拳,誌在反清複明的人員,青壯計有五千人”
“這裏還有一個乾坤會,據說是被官府控製的,也將其主要骨幹全部殺了,乾坤會後麵則是清廷的秘密機構粘杆處,可惜並未抓到一人”
“哈圖呢?”
“沒有找到,此人極為聰明,在那聲爆炸響起時,他肯定就意識到廣州城已經被我軍控製了,顯然是不會跑到城裏的,俄木布帶人搜尋了整個珠江口西岸也沒有任何發現”
俄木布接著說道:“肇慶府是兩廣總督府所在,若是職部猜得不錯,他多半跑到那裏去了”
“不管他了,年忘我你繼續說”
“是。這幾日,在幫會的協助下,已經將城裏的人口甄別出來了,內城就不用說了,隻剩下老弱婦孺,年輕女子計有兩萬人”
“從內城搜出來金銀折合約五百萬兩,大部分都藏在將軍府”
“外城人口眾多,大多依附於商鋪、車行、幫會、官府、工坊而存在,計有六十餘萬,其中貧苦百姓約莫五十萬”
“十三行由於關係重大,我等不敢擅自做主,不過也提前清點了人口和財物”
“哦?”
“十三行計有人口約莫萬人,除了主家,家丁、奴仆、丫鬟、管家、小廝加起來約莫九千人”
“財物......”
說到這裏,年忘我的臉上頓時泛起了光彩。
“光是首行同文行潘家的銀窖裏就有接近三百萬兩,其它十二家加起來也有近千萬兩,各級官員家裏也搜出了約莫兩百萬兩”
“廣州知府衙門、南海縣縣衙、番禺縣縣衙、按察使衙門、總兵衙門、水師提督衙門、學政衙門、布政使衙門等重要衙門計有大小官員三百多人”
“他們的家眷、奴仆等則有五千多人”
“我等已經從城裏招募了最貧苦的人家少年一萬人,他們既不是奴仆,也不是衙役,都是學徒、學生、小攤販等”
“學生?”
“是的,殿下,眼下在省城文武貢院附近的學院讀書者有幾千人,其中不乏屢試不第者,貢院乃一省鄉試所在,學政署各級官員除了督查全省學政,還有查訪人才、教授人才的職責”
“學政署的俸祿有限,故此,這些官員往往會在附近的官辦、民辦或者官民合辦的學員教書以獲得額外收入”
“那麽你們招募的自然是武院的了?”
“是的,不過也有少數文院的,都是家無立錐之地的貧苦少年,屢試不第者倒是眾多,不過都是年滿二十五歲的,我們招募的都是二十歲以下的”
“除了與清廷官員結仇了的,比如投降的幾千綠營兵、勇字營,以及度日艱難者,大多不願意跟著我們走”
“沒跟他們說下南洋的事嗎?”
“說了,於是又多了一些,多半是藏匿的犯人、以及周邊山區縣域由於田地實在太少出來做工者”
“除了約莫五千戶勇字營、一千戶綠營兵、一萬戶我們招募的,最多還有一萬戶願意出海的,總計大約十餘萬”
“其它地方呢?”
“那自然以佛山鎮人口最多,差不多有十萬戶,五十萬人,多半依附於工礦業、商貿業以及餐飲娛樂業而存在”
“對了,佛山是廣東冶鐵重鎮,依附於這個行業的就有七八萬,其中自然又分出了許多小行業,更有協助官府鑄造火炮、火槍的”
“其它紡織、陶瓷、大宗貨物諸如藥材、木材、糧食等也不在少數,商鋪就有上萬家,大的估計上千”
“我等清點過,加上小周又熟悉那裏,真正從事工礦業、商貿業的約莫六萬戶、三十萬人,餘者皆是依附於這兩個大行業而存在的”
“而廣州城從事於這兩大行業的約莫三萬戶,二十萬人左右”
“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學徒,他們都是家裏種地實在養不活而過來討生活的,也就是說,兩地共計約莫三十萬人都是農戶出身中途改做學徒的”
“如今廣州將軍、兩廣總督各帶著八千人馬抵達了城池東門、北門,都在遠處紮營,由於我等已經控製了他們的家眷,並在城牆上亮出來給他們看了,他們也不敢馬上攻城”
帖木兒點點頭,他並沒有馬上下達命令,而是問道:“你們的意見呢?”
年忘我說道:“職部建議,暫時先將這些願意或者被迫投靠我等的人家全部遷到香港島附近安置,這也不少了,加起來也有十餘萬,恐怕一次還安置不下”
“對了,我軍在廣州、佛山兩地的糧庫、糧行發現了糧食,都是稻米,既有帶殼的稻穀,也有磨好的大米,特別是省城各級糧庫還有上百萬石,可以滿足二十萬人一年之需”
“至於十三行,職部建議讓其向我軍捐獻一些白銀即可,這裏是大清唯一的通商口岸,每年的貿易額驚人,我國也需要從這裏采買茶葉等物......”
帖木兒點點頭,看向蘇文英。
蘇文英說道:“職部之前已經與年將軍商議過,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俄木布說道:“職部的建議是,倒是可以多運走一些人口,眼下我軍有三支分艦隊,便有十二艘騰吉斯,加上最近陛下派過來的二十艘木製騰吉斯,一共有三十二艘”
“每艘可以裝載三千人,擠一擠,一千戶人家也擠下了,三十二艘便是三萬兩千戶,十餘萬人口”
“眼下我國已經牢牢控製著西孟加拉,那裏糧產豐富,每年上繳的糧稅足以養活五十萬人,也就是十萬戶人家”
“我建議可以先將一些人以下南洋的名義運到孟加拉暫時安置,等王國的下一撥船隻抵達後,一起運迴去”
帖木兒未置可否,最後看向周吉勳,經過發生在俄木布、周吉勳身上的事情後,他現在對情報人員越來越依賴了。
“殿下”,隻見周吉勳說道,“職部倒是覺得無須理會那許多,那三十萬戶學徒人家可以全部弄走,等抵達了我國,繼續從事工礦業、商貿業的有十萬戶就行了”
“另外二十萬人身後就是二十萬戶,全部轉成農戶”
“可以分批運到孟加拉,同時在廣大鄉下招募願意離開此地的人員,除了將這三十萬戶的家眷弄過來,也可以以提前贈予安家費的名義進行招募”
“滿城的那五百萬兩銀子就可以用在這些地方,假如每戶贈予五十兩,就可以滿足十萬戶的需求了,而五十兩白銀,也讓足以暫時安家了”
“隻要上了船,管他去哪裏,直接運到特魯琴即可”
帖木兒的臉上浮現出了笑意。
“那廣州城呢?”
“殿下,我國完全控製了碼頭和水麵,清軍隻能從其他幾麵過來,無論是永瑋還是李侍堯,眼下既不敢馬上攻城,又不敢放棄此城,於是便隻能與我等徒耗,我等坐擁百萬石糧食,他們卻需要向其它府縣緊急征調”
“自然可以從肇慶府征調,但從那裏來最方便就是西江水道,而水道肯定控製在我軍手裏,於是,職部估計,不會過太久,他們就會做鳥獸散”
“他們最多將那一萬勇字營精銳放了,深溝高壘,建立兩座以滿洲八旗、綠營兵為主的大營與我等對峙,這樣的話還可多耗幾日”
“此時,城裏便由洪幫的人鎮守就行了,最多我軍出動一個團協助他們,同時在城裏訓練那一萬新兵”
“他們無法在水上占優,就對我國的香港島、九龍半島無可奈何,若是能頃二十萬大軍前來晝夜不停地攻打此城,倒是有可能在半年內攻下”
“但依著他們的通訊、決策速度,以及從四方調集人馬到此,估計又是半年過去了”
“故此,他們最快隻能在一年左右收複此城”
“他們已經在海上、路上吃了大虧,還會這麽做嗎?我看很難,於是,最終的結局就是談判,之後我等便將土地、人口放在談判條件裏就是了”
“很好!”,帖木兒拍案而起,“我覺得小周所說最為合適,首先,我等的時間有限,雖然在各方麵占優,但畢竟是在人家的國土上做事,但人家背後有上億人口,長時間看來依舊不容易對付”
“小周所說,正是我所想,我等今年半年的目標就是將二十萬戶分批運到孟加拉,然後再從那裏分批運到本土!”
“我計算過,從這裏到孟加拉海路大約八千裏,我國船隻平均速度最少也有四十裏,每日就是八百裏,十日就到了,拋去在鴻基港、新加坡補給的時間,最多十五日也到了”
“這樣的話,一個月可以跑個來迴,一次三十艘、三萬戶,半年就是十八萬戶,途中本土肯定還會有大量騰吉斯過來,在半年內完成二十萬戶遷徙不成問題!”
“至於十三行,我們要拿走一千萬兩”
“殿下!”
“無妨,我估計,經過了這件事,清廷必定會封閉廣州港,或者將港口轉向北邊,不......”
“他們肯定不會再設置通商口岸了,既然如此,便將一千三百萬兩全部拿走,我等拿走一千萬兩,剩餘三百萬兩交給洪幫,讓其鎮守廣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