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正在商議時,電報員進來了,然後將一張紙遞給了嶽冰。
嶽冰掃了一眼就遞給了圖雷。
圖雷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隻寫著五個大字“犍陀羅空虛”。
不禁暗忖:“這是什麽意思?白沙瓦一帶空虛我們知道了呀,阿達尼將主力全部開到印度河大平原上來了呀,這還要報告?”
便將紙條遞給唿斯楞。
唿斯楞一開始也愣了一下,半晌才說道:“肯定是開伯爾山口那裏出了問題,首先,阿達尼這裏至少在目前是不需要援兵的,他們雖然一時半會兒奈何不了拉賈辛格,但也不至於大敗”
“他東出大平原時,在家裏的拉瓦爾品第、白沙瓦都留下了一些兵力,何況,他顯然已經將部族騎兵動員起來了,雖然人數不多,但至少也有五千騎”
“但烏茲別克精銳騎兵都被他開到了東邊,這五千騎大多是老弱病殘,對了,我知道了!”
他突然增大了聲調,讓眾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圖雷倒是也想到了什麽,“你的意思是......”
“是的”,唿斯楞點點頭,“多半是喀布爾之戰已經有了結果了,或者勝負懸念不大了,如果是帖木兒汗獲勝,他隻會忙著穩定被赫拉特人破壞的內部,是沒有精力照顧東邊的”
“但如果是赫拉特人獲勝,那就不一樣了,他們肯定會乘勝追擊,盡量擴大戰果,時下阿富汗的幾大總督轄區,除了北麵他們無可奈何,剩餘地方都在把握之中”
“如果馬哈茂德真的獲勝了,那麽他首先會將主力南下攻擊坎大哈,徹底拿下杜蘭尼人的老巢,順便壓服首鼠兩端的加茲尼杜蘭尼人,然後用少量兵力攻擊開伯爾山口,拿下白沙瓦和拉瓦爾品第”
“馬哈茂德麾下軍力數量龐大,還有一大批不怕死的聖戰者,若是用一萬人攻打開伯爾山口的話,恐怕阿達尼布置在那裏的守軍也抵擋不住,阿達尼自己也不在家裏,隻能抽調白沙瓦、拉瓦爾品第兩地的人馬去支援”
“我們的人一時半會兒不明究竟,但顯然意識到了整個犍陀羅地區的空虛,便在沒有弄清楚原委的情況下給我們發了電報”
圖雷點點頭,“這麽一分析就清楚了,我也認為多半是這樣,不過,若是馬哈茂德真的獲勝了,阿史那那裏不會沒有反應,他那裏有兩個軍,如果不是為了讓阿富汗人自相殘殺,早就可以揮師南下了......”
“我明白了,我們的情報人員顯然也得到了喀布爾之役的一些消息,但並不明確,還在等待昆都士給他們發送電報,但為了不讓戰機錯過,便發了這麽一條模棱兩可的消息”
“潛台詞是,如果我們卡住了開伯爾山口,一旦阿史那那裏大敗馬哈茂德,就能堵住其潰兵向東逃竄的道路!”
嶽冰說道:“可惜我們這裏隻有五個旅,還有照顧拉合爾之戰,分不開身啊”
哈拉奇站了起來,“殿下,職部初來乍到,寸功未力,原率領一個旅的奇兵直插白沙瓦”
圖雷眼睛轉了幾轉便點點頭,“也好,我給你一些熟悉道路的當地人作為向導,他們都是投靠我們的木爾坦印度教徒,忠誠沒有問題,以前木爾坦與白沙瓦的貿易十分頻繁,這些人常去那裏”
哈拉奇點點頭,“多謝殿下,我之所以想搶了諸位的功勞,那是因為這支部隊都是來自本土的部隊,前身是陛下的親衛隊,騎戰精熟,我們這裏還是老規製,並沒有像本土那樣進行改製,將一半騎兵改為步兵”
“有我三千騎在,殿下大可放心”
他的意思是,圖雷的親轄旅以及阿嘉純一郎旅都不是草原出身,都是半路出家修習騎兵戰術的,而他的這三千騎兵都是來自歐亞大草原的遊牧子弟,加上強勁的火器,既有強大的機動力,又有在騎戰中戰勝敵人的能耐。
實際上,在哈拉奇內心深處,還有一個理由沒有說出來。
他的這個旅的基幹是諾蓋人,還是來自他的賈博伊魯克部落的諾蓋人,時下,渥巴錫殿下麾下的葉迪庫勒部、葉迪山部都已經在帝國大放異彩了,就是遊牧於克裏米亞半島的賈博伊魯克的諾蓋人依舊不顯山露水。
雖然有他這位乞塔德前任秘書在,但作為一個大部族來說依舊是乏善可陳,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了一個機會,豈會輕易錯過?
當然了,他們諾蓋人本身就是突厥、蒙古等裏海附近遊牧部族的大雜燴,麵目與烏茲別克人有些像,若是扮成他們的模樣,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這也是河仙鎮總督將其調到這裏的一個原因吧。
既然有這個原因,他們顯然在事前做了準備,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套諾蓋人自己的衣服,諾蓋人也有包頭巾的習慣,在軍服外麵罩上一件諾蓋長袍,或者幹脆就穿著諾蓋人的衣服,這在外人看來與當地的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
哈拉奇出發了,果然,他讓自己這個旅的士兵全部穿上了諾蓋人的夏季寬鬆長袍,然後包上了頭巾,武器則是攜帶了特魯琴的,對於犍陀羅地區的普通人來說哪裏分得清?
他們打著一麵白沙瓦烏茲別克人特有的旗幟。
一麵“月即別山鷹旗”,旗幟是用羊羔皮製成的,旌齒則是粗大的老山羊白毛,當中繡著一隻在紮拉夫尚流域、突擊斯坦山特有的山鷹。
布哈拉汗國最近五十年混亂不斷,大量的烏茲別克人湧入到阿富汗北部,這些人自然也想念家鄉,讓他們聚在一起的不是宗教因素,也不是某位大貴族,而是這種月即別山鷹。
山鷹通體黝黑,但頭部是白色的,爪子金黃,是布哈拉人最珍愛的動物,如同女真人珍愛海東青那樣。
如果還是在阿富汗北部,烏茲別克人興許不會太過想念家鄉,但到了遙遠的馬爾丹盆地、犍陀羅一帶,他們急需一種能夠區別於普什圖人、旁遮普人、錫克人的東西,於是“月即別山鷹旗”就應運而生。
對於這一點,特魯琴情報機構早有了解,既然是奇襲白沙瓦,哈拉奇也打上了一麵。
他們沿著印度河西岸北上,在伊薩海勒附近進入卑路支高原荒漠地帶,沿著一條以前由信德商人踩出來的道路逶迤北上。
五日後終於抵達了科哈特盆地(白沙灣以南)。
作為出身於乞塔德秘書、近衛營營長以及克裏米亞半島賈博伊魯克諾蓋部王子的哈拉奇,一方麵自然按照特魯琴軍的規製在前後左右布置了偵騎,一方麵又采用了遊牧部族慣用的方式,通過天氣、風向沙塵、牲畜糞便、足跡來辨別敵情。
既然是奇襲,自然采取了“強遮蔽”的方式,當然了,他們隻對行人施行了強遮蔽,並沒有對當地的牧戶施行這一措施。
他麽這一措施咋抵達科哈特盆地之前一直暢通無阻,直到抵近之時。
他們發現了一支同樣打著“月即別山鷹旗”的隊伍!
這顯然是一支小分隊,但既然有資格打著這樣的旗幟,顯然裏麵有重要人物。
約莫三百多騎,一色的條紋短袍,抱著黑色的大厚頭巾,一色的大胡子,當中一位約莫二十多歲,他那一身條紋短袍顯然是絲綢的,頭巾上還插著一根火紅色羽毛,身材瘦長,但握著韁繩的卻是一雙碩大無比的大手!
他身後背著火槍,腰間挎著一把明顯比其他人長得多的彎刀,阿富汗人多用彎刀,上檔次的自然是烏茲鋼刀,但這種彎刀很少有超過一米的,此人的彎刀卻明顯超過一米!
哈拉奇他們抵達的科哈特盆地,北麵不遠處就是科哈特山,越過科哈特山就是馬爾丹盆地,也就是白沙瓦城所在的地方。
這支騎兵都騎著清一色高頭大馬,大馬大多呈赤紅色,身材比馬瓦裏馬還要高大,騎士也皆剽悍強健,雖然多露風霜之色,但依舊掩飾不住他們的強悍。
甫一見到一支人數遠比他們多,還打著月即別山鷹旗的騎兵隊伍,他們也是愣住了。
在馬爾丹盆地,隻有阿達尼可能擁有這麽多的月即別騎兵!
“旅長”
隨行的向導突然說道。
“他們不是馬爾丹烏茲別克人,而是赫拉特烏茲別克人!”
“哦?”
“您看,雖然都是月即別山鷹旗,但我們的旌齒都是用白色的山羊毛製成的,但對麵的顯然不是,他們的旌齒更長,毛色雖然大體呈白色,但卻泛出淡黃,這不是山羊毛,而是駱駝毛!他們......,他們是赫拉特烏茲別克人!”
哈拉奇心裏一凜,“赫拉特人竟然打到這裏來了?這麽說馬哈茂德已經攻下了喀布爾,並突破了開伯爾山口,打到馬爾丹盆地來了?”
他的大腦開始高速運運轉起來。
“首先,從喀布爾出發,隻有一條沿著開伯爾山口抵達馬爾丹盆地的捷徑,不可能從茫茫蘇萊曼山繞到其背後”
“不過,此人為何這麽肯定他們是赫拉特烏茲別克人,而不是阿富汗北部的烏茲別克人?另外,在喀布爾附近難道就沒有烏茲別克人?”
便將這個疑問拋給這名向導。
與此同時,他的騎兵開始從對麵的月即別山鷹旗騎兵兩翼包抄過去。
“旅長,整個阿富汗境內,除了赫拉特烏茲別克人使用駱駝毛,其它地方的烏茲別克人用的都是山羊毛,不會錯的”
哈拉奇的疑慮更甚,“赫拉特人既然打到馬爾丹盆地來了,說明他們完全控製了大局,此時四殿下手裏有兩個軍,怎地還沒有出動?難道陛下對於阿富汗的局勢又有了新的判斷?”
對麵的騎兵倒也勇悍,麵對著幾乎是他們十倍的騎兵也沒有驚慌,那位有著巨大手掌的騎士並沒有理會特魯琴軍的包抄行動,而是帶著部隊走近了哈拉奇。
“請問對麵......”
那人說的是果然是突厥語。
“你們是......”
哈拉奇自然不會先暴露身份。
“我是赫拉特烏茲別克汗馬吉德”
“馬吉德?”,哈拉奇腦海裏立時便浮現出一人。
馬吉德,馬哈茂德女婿,是赫拉特附近烏茲別克人的首領,他們不在阿富汗北部,而是在西邊的赫拉特,自然是以前跟著納迪爾沙東征西討的烏茲別克人後裔,而不是遷徙到此的。
赫拉特是普什圖人的大本營,不可能容忍其他部族大規模進駐,隻有像杜蘭尼這樣的梟雄才會主動讓跟隨自己的外族遷到自己的部落。
“你們攻下了喀布爾?”,哈拉奇裝出一副驚慌的模樣。
嶽冰掃了一眼就遞給了圖雷。
圖雷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麵隻寫著五個大字“犍陀羅空虛”。
不禁暗忖:“這是什麽意思?白沙瓦一帶空虛我們知道了呀,阿達尼將主力全部開到印度河大平原上來了呀,這還要報告?”
便將紙條遞給唿斯楞。
唿斯楞一開始也愣了一下,半晌才說道:“肯定是開伯爾山口那裏出了問題,首先,阿達尼這裏至少在目前是不需要援兵的,他們雖然一時半會兒奈何不了拉賈辛格,但也不至於大敗”
“他東出大平原時,在家裏的拉瓦爾品第、白沙瓦都留下了一些兵力,何況,他顯然已經將部族騎兵動員起來了,雖然人數不多,但至少也有五千騎”
“但烏茲別克精銳騎兵都被他開到了東邊,這五千騎大多是老弱病殘,對了,我知道了!”
他突然增大了聲調,讓眾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圖雷倒是也想到了什麽,“你的意思是......”
“是的”,唿斯楞點點頭,“多半是喀布爾之戰已經有了結果了,或者勝負懸念不大了,如果是帖木兒汗獲勝,他隻會忙著穩定被赫拉特人破壞的內部,是沒有精力照顧東邊的”
“但如果是赫拉特人獲勝,那就不一樣了,他們肯定會乘勝追擊,盡量擴大戰果,時下阿富汗的幾大總督轄區,除了北麵他們無可奈何,剩餘地方都在把握之中”
“如果馬哈茂德真的獲勝了,那麽他首先會將主力南下攻擊坎大哈,徹底拿下杜蘭尼人的老巢,順便壓服首鼠兩端的加茲尼杜蘭尼人,然後用少量兵力攻擊開伯爾山口,拿下白沙瓦和拉瓦爾品第”
“馬哈茂德麾下軍力數量龐大,還有一大批不怕死的聖戰者,若是用一萬人攻打開伯爾山口的話,恐怕阿達尼布置在那裏的守軍也抵擋不住,阿達尼自己也不在家裏,隻能抽調白沙瓦、拉瓦爾品第兩地的人馬去支援”
“我們的人一時半會兒不明究竟,但顯然意識到了整個犍陀羅地區的空虛,便在沒有弄清楚原委的情況下給我們發了電報”
圖雷點點頭,“這麽一分析就清楚了,我也認為多半是這樣,不過,若是馬哈茂德真的獲勝了,阿史那那裏不會沒有反應,他那裏有兩個軍,如果不是為了讓阿富汗人自相殘殺,早就可以揮師南下了......”
“我明白了,我們的情報人員顯然也得到了喀布爾之役的一些消息,但並不明確,還在等待昆都士給他們發送電報,但為了不讓戰機錯過,便發了這麽一條模棱兩可的消息”
“潛台詞是,如果我們卡住了開伯爾山口,一旦阿史那那裏大敗馬哈茂德,就能堵住其潰兵向東逃竄的道路!”
嶽冰說道:“可惜我們這裏隻有五個旅,還有照顧拉合爾之戰,分不開身啊”
哈拉奇站了起來,“殿下,職部初來乍到,寸功未力,原率領一個旅的奇兵直插白沙瓦”
圖雷眼睛轉了幾轉便點點頭,“也好,我給你一些熟悉道路的當地人作為向導,他們都是投靠我們的木爾坦印度教徒,忠誠沒有問題,以前木爾坦與白沙瓦的貿易十分頻繁,這些人常去那裏”
哈拉奇點點頭,“多謝殿下,我之所以想搶了諸位的功勞,那是因為這支部隊都是來自本土的部隊,前身是陛下的親衛隊,騎戰精熟,我們這裏還是老規製,並沒有像本土那樣進行改製,將一半騎兵改為步兵”
“有我三千騎在,殿下大可放心”
他的意思是,圖雷的親轄旅以及阿嘉純一郎旅都不是草原出身,都是半路出家修習騎兵戰術的,而他的這三千騎兵都是來自歐亞大草原的遊牧子弟,加上強勁的火器,既有強大的機動力,又有在騎戰中戰勝敵人的能耐。
實際上,在哈拉奇內心深處,還有一個理由沒有說出來。
他的這個旅的基幹是諾蓋人,還是來自他的賈博伊魯克部落的諾蓋人,時下,渥巴錫殿下麾下的葉迪庫勒部、葉迪山部都已經在帝國大放異彩了,就是遊牧於克裏米亞半島的賈博伊魯克的諾蓋人依舊不顯山露水。
雖然有他這位乞塔德前任秘書在,但作為一個大部族來說依舊是乏善可陳,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了一個機會,豈會輕易錯過?
當然了,他們諾蓋人本身就是突厥、蒙古等裏海附近遊牧部族的大雜燴,麵目與烏茲別克人有些像,若是扮成他們的模樣,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這也是河仙鎮總督將其調到這裏的一個原因吧。
既然有這個原因,他們顯然在事前做了準備,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套諾蓋人自己的衣服,諾蓋人也有包頭巾的習慣,在軍服外麵罩上一件諾蓋長袍,或者幹脆就穿著諾蓋人的衣服,這在外人看來與當地的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
哈拉奇出發了,果然,他讓自己這個旅的士兵全部穿上了諾蓋人的夏季寬鬆長袍,然後包上了頭巾,武器則是攜帶了特魯琴的,對於犍陀羅地區的普通人來說哪裏分得清?
他們打著一麵白沙瓦烏茲別克人特有的旗幟。
一麵“月即別山鷹旗”,旗幟是用羊羔皮製成的,旌齒則是粗大的老山羊白毛,當中繡著一隻在紮拉夫尚流域、突擊斯坦山特有的山鷹。
布哈拉汗國最近五十年混亂不斷,大量的烏茲別克人湧入到阿富汗北部,這些人自然也想念家鄉,讓他們聚在一起的不是宗教因素,也不是某位大貴族,而是這種月即別山鷹。
山鷹通體黝黑,但頭部是白色的,爪子金黃,是布哈拉人最珍愛的動物,如同女真人珍愛海東青那樣。
如果還是在阿富汗北部,烏茲別克人興許不會太過想念家鄉,但到了遙遠的馬爾丹盆地、犍陀羅一帶,他們急需一種能夠區別於普什圖人、旁遮普人、錫克人的東西,於是“月即別山鷹旗”就應運而生。
對於這一點,特魯琴情報機構早有了解,既然是奇襲白沙瓦,哈拉奇也打上了一麵。
他們沿著印度河西岸北上,在伊薩海勒附近進入卑路支高原荒漠地帶,沿著一條以前由信德商人踩出來的道路逶迤北上。
五日後終於抵達了科哈特盆地(白沙灣以南)。
作為出身於乞塔德秘書、近衛營營長以及克裏米亞半島賈博伊魯克諾蓋部王子的哈拉奇,一方麵自然按照特魯琴軍的規製在前後左右布置了偵騎,一方麵又采用了遊牧部族慣用的方式,通過天氣、風向沙塵、牲畜糞便、足跡來辨別敵情。
既然是奇襲,自然采取了“強遮蔽”的方式,當然了,他們隻對行人施行了強遮蔽,並沒有對當地的牧戶施行這一措施。
他麽這一措施咋抵達科哈特盆地之前一直暢通無阻,直到抵近之時。
他們發現了一支同樣打著“月即別山鷹旗”的隊伍!
這顯然是一支小分隊,但既然有資格打著這樣的旗幟,顯然裏麵有重要人物。
約莫三百多騎,一色的條紋短袍,抱著黑色的大厚頭巾,一色的大胡子,當中一位約莫二十多歲,他那一身條紋短袍顯然是絲綢的,頭巾上還插著一根火紅色羽毛,身材瘦長,但握著韁繩的卻是一雙碩大無比的大手!
他身後背著火槍,腰間挎著一把明顯比其他人長得多的彎刀,阿富汗人多用彎刀,上檔次的自然是烏茲鋼刀,但這種彎刀很少有超過一米的,此人的彎刀卻明顯超過一米!
哈拉奇他們抵達的科哈特盆地,北麵不遠處就是科哈特山,越過科哈特山就是馬爾丹盆地,也就是白沙瓦城所在的地方。
這支騎兵都騎著清一色高頭大馬,大馬大多呈赤紅色,身材比馬瓦裏馬還要高大,騎士也皆剽悍強健,雖然多露風霜之色,但依舊掩飾不住他們的強悍。
甫一見到一支人數遠比他們多,還打著月即別山鷹旗的騎兵隊伍,他們也是愣住了。
在馬爾丹盆地,隻有阿達尼可能擁有這麽多的月即別騎兵!
“旅長”
隨行的向導突然說道。
“他們不是馬爾丹烏茲別克人,而是赫拉特烏茲別克人!”
“哦?”
“您看,雖然都是月即別山鷹旗,但我們的旌齒都是用白色的山羊毛製成的,但對麵的顯然不是,他們的旌齒更長,毛色雖然大體呈白色,但卻泛出淡黃,這不是山羊毛,而是駱駝毛!他們......,他們是赫拉特烏茲別克人!”
哈拉奇心裏一凜,“赫拉特人竟然打到這裏來了?這麽說馬哈茂德已經攻下了喀布爾,並突破了開伯爾山口,打到馬爾丹盆地來了?”
他的大腦開始高速運運轉起來。
“首先,從喀布爾出發,隻有一條沿著開伯爾山口抵達馬爾丹盆地的捷徑,不可能從茫茫蘇萊曼山繞到其背後”
“不過,此人為何這麽肯定他們是赫拉特烏茲別克人,而不是阿富汗北部的烏茲別克人?另外,在喀布爾附近難道就沒有烏茲別克人?”
便將這個疑問拋給這名向導。
與此同時,他的騎兵開始從對麵的月即別山鷹旗騎兵兩翼包抄過去。
“旅長,整個阿富汗境內,除了赫拉特烏茲別克人使用駱駝毛,其它地方的烏茲別克人用的都是山羊毛,不會錯的”
哈拉奇的疑慮更甚,“赫拉特人既然打到馬爾丹盆地來了,說明他們完全控製了大局,此時四殿下手裏有兩個軍,怎地還沒有出動?難道陛下對於阿富汗的局勢又有了新的判斷?”
對麵的騎兵倒也勇悍,麵對著幾乎是他們十倍的騎兵也沒有驚慌,那位有著巨大手掌的騎士並沒有理會特魯琴軍的包抄行動,而是帶著部隊走近了哈拉奇。
“請問對麵......”
那人說的是果然是突厥語。
“你們是......”
哈拉奇自然不會先暴露身份。
“我是赫拉特烏茲別克汗馬吉德”
“馬吉德?”,哈拉奇腦海裏立時便浮現出一人。
馬吉德,馬哈茂德女婿,是赫拉特附近烏茲別克人的首領,他們不在阿富汗北部,而是在西邊的赫拉特,自然是以前跟著納迪爾沙東征西討的烏茲別克人後裔,而不是遷徙到此的。
赫拉特是普什圖人的大本營,不可能容忍其他部族大規模進駐,隻有像杜蘭尼這樣的梟雄才會主動讓跟隨自己的外族遷到自己的部落。
“你們攻下了喀布爾?”,哈拉奇裝出一副驚慌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