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東原變化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婧和王靈薇看到李婉凝臉紅,她們也跟著紅了臉龐。
李婉凝看著蒙婧那有些害羞的樣子,說道:“婧兒你是跟在夫君身邊時間最長的人,如果要有身孕的話,也該是你先,夫君難道真的就沒有這方麵的想法嗎?”
蒙婧搖了搖頭,迴答道:“姐姐,夫君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我早就該……”
王靈薇最為害羞,聲音低低的說道:“也許等到我們十八歲以後就好了。”
李婉凝聞言輕輕點頭,說道:“那我們就再等一年吧。”
嬴子鋒並不知道李婉凝三女在他離開之後聊了一些什麽,不過他一直做好措施也的確是在為李婉凝三女的身體做考慮。
畢竟他現在還很年輕,正是忙事業的時候,等到大秦帝國的一切發展都步入正軌,並不是處處都需要他之後,再去考慮這些事情也是來得及的。
章台宮前,嬴子鋒整理了一下著裝,然後邁步走進宮中,來到台前,向始皇帝行禮,說道:“兒臣拜見父皇。”
嬴政正在用膳,看到嬴子鋒到來,說道:“吃過了嗎?沒有的話過來一起吃一些。”
嬴子鋒走上台去,笑著說道:“今日來得早,倒是還沒有吃過。”
說話間嬴子鋒已經在龍案一側坐下,很快就有侍女將米粥、油條和幾碟小菜端了上來,擺在了嬴子鋒的麵前。
嬴子鋒洗過手以後就開始吃飯,等到吃完了早膳,他才開口說道:“兒臣準備今日動身北上,去東原郡看看。”
嬴政輕輕點頭,說道:“也好。”
嬴子鋒接著問道:“父皇可有什麽事情要叮囑兒臣?”
嬴政略作思索,說道:“保護好自己。”
嬴子鋒點頭,答應道:“兒臣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的。”
接著嬴子鋒便起身行禮告退。
嬴子鋒離開章台宮,迴到東宮,和蒙婧一同離開宮城,徑直出城,騎馬北上。
……
東原郡作為一座在草原之上新修的城池,曆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依舊是處處都透露著嶄新的氣息。
從東原城的城牆,到百姓們的衣著和精神風貌,皆是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尤其是東原郡的百姓,在過去,大家大多都穿著皮衣皮靴,衣著打扮都是具有極為明顯和獨特的草原特色。
大家在看到身著中原服飾的人的時候,大多都表現得非常警惕,甚至是流露出敵意,不願意接納中原人,更不願意融入中原。
在當時,大多數草原上的百姓所想的就是迴到各自的部落,和熟悉的大家再生活在一起,一起放牧,一起載歌載舞。
他們不願意上學,不願意去看大秦字典,不願意學習秦語和秦字,不願意搭理遠道而來的中原人。
他們在抵觸一切不屬於他們草原的東西。
但是當玉漱再一次返迴草原之後,一切都開始悄然出現轉變。
早在很久之前,玉漱就被各個部落的百姓稱讚為草原上的明珠,是草原上絕對的明星人物,不論走到哪裏都是讓人難以忽視的焦點。
在過去,眾人隻是覺得玉漱很美,是上天賜予草原的寶物,是他們草原上所有人都要去珍惜和保護的存在。
可誰能想到,當他們戰敗即將麵對死亡的下場的時候,是玉漱站了出來,為他們承擔了一切。
那本該被他們所有人珍惜和保護的草原明珠,卻反過來犧牲自己保護了他們,這讓所有人都發自內心的感覺到深深的愧疚,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貪婪,想要奪取西邊的草地,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隻是在那個時候,他們說什麽都已經有些遲了,他們隻能懷揣著愧疚和無奈存活於這片草原上,日夜為玉漱祈禱,希望玉漱在中原可以過得幸福美滿,更希望玉漱可以迴到草原,大家再一起載歌載舞。
也許是他們真誠的祈禱感動了上天,半年之前,上天將草原上的明珠還給了他們。
當他們看到一襲白衣騎著駿馬疾馳而來的玉漱時,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等到之後玉漱召開大會,宣布自己將要成為東原郡新任郡守的時候,眾人才意識到,他們沒有看錯,他們的明珠迴來了!
而且玉漱不僅僅是迴來了,更是成為了東原郡的郡守,這對於一直十分抵觸中原人統治的眾人而言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當迴來之後,玉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所有的百姓們和家人團聚,雖然他們的部落不能重建,但是隻要能夠和家人團聚,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麵對闊別一年未見的親人,無數人喜極而泣,淚流滿麵,幾乎是一夜之間,玉漱在東原郡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接下來,玉漱沒有著急去實施她之前設想的措施,而是繼續為百姓們做事,給百姓們帶來實質性的好處,讓百姓們從心底裏愈發的認可她,尊敬她,愛戴她。
在那之後沒有多久,火鍋和串串香在中原興起,迅速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美食,甚至是傳到了草原上,讓東原郡的百姓們也品嚐到了這種美味的涮羊肉,並且迅速的愛上了火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玉漱感覺時機成熟了,她主動聯係了中原的商人,引來大批的商人購買東原郡的牛羊,為東原郡的百姓們帶來豐厚的收獲。
從這裏開始,東原郡和中原因為貿易上的往來,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
東原郡百姓在和中原百姓的交往之中,漸漸成為了朋友,不再抵觸中原的文化,甚至是開始嚐試接觸和學習中原文化。
當玉漱穿著一襲漂亮的中原女裙出現在篝火晚會上,為眾人獻上一舞之後,草原和中原的文化便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自此,東原郡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百姓越來越富足,城中家家戶戶出現的中原元素也變得越來越多,大街小巷,百姓對中原元素的接納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以至於到了今日,東原郡中早已經不分草原和中原,凡是生活在這裏的人,皆是秦人!
李婉凝看著蒙婧那有些害羞的樣子,說道:“婧兒你是跟在夫君身邊時間最長的人,如果要有身孕的話,也該是你先,夫君難道真的就沒有這方麵的想法嗎?”
蒙婧搖了搖頭,迴答道:“姐姐,夫君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我早就該……”
王靈薇最為害羞,聲音低低的說道:“也許等到我們十八歲以後就好了。”
李婉凝聞言輕輕點頭,說道:“那我們就再等一年吧。”
嬴子鋒並不知道李婉凝三女在他離開之後聊了一些什麽,不過他一直做好措施也的確是在為李婉凝三女的身體做考慮。
畢竟他現在還很年輕,正是忙事業的時候,等到大秦帝國的一切發展都步入正軌,並不是處處都需要他之後,再去考慮這些事情也是來得及的。
章台宮前,嬴子鋒整理了一下著裝,然後邁步走進宮中,來到台前,向始皇帝行禮,說道:“兒臣拜見父皇。”
嬴政正在用膳,看到嬴子鋒到來,說道:“吃過了嗎?沒有的話過來一起吃一些。”
嬴子鋒走上台去,笑著說道:“今日來得早,倒是還沒有吃過。”
說話間嬴子鋒已經在龍案一側坐下,很快就有侍女將米粥、油條和幾碟小菜端了上來,擺在了嬴子鋒的麵前。
嬴子鋒洗過手以後就開始吃飯,等到吃完了早膳,他才開口說道:“兒臣準備今日動身北上,去東原郡看看。”
嬴政輕輕點頭,說道:“也好。”
嬴子鋒接著問道:“父皇可有什麽事情要叮囑兒臣?”
嬴政略作思索,說道:“保護好自己。”
嬴子鋒點頭,答應道:“兒臣一定會保護好自己的。”
接著嬴子鋒便起身行禮告退。
嬴子鋒離開章台宮,迴到東宮,和蒙婧一同離開宮城,徑直出城,騎馬北上。
……
東原郡作為一座在草原之上新修的城池,曆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依舊是處處都透露著嶄新的氣息。
從東原城的城牆,到百姓們的衣著和精神風貌,皆是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尤其是東原郡的百姓,在過去,大家大多都穿著皮衣皮靴,衣著打扮都是具有極為明顯和獨特的草原特色。
大家在看到身著中原服飾的人的時候,大多都表現得非常警惕,甚至是流露出敵意,不願意接納中原人,更不願意融入中原。
在當時,大多數草原上的百姓所想的就是迴到各自的部落,和熟悉的大家再生活在一起,一起放牧,一起載歌載舞。
他們不願意上學,不願意去看大秦字典,不願意學習秦語和秦字,不願意搭理遠道而來的中原人。
他們在抵觸一切不屬於他們草原的東西。
但是當玉漱再一次返迴草原之後,一切都開始悄然出現轉變。
早在很久之前,玉漱就被各個部落的百姓稱讚為草原上的明珠,是草原上絕對的明星人物,不論走到哪裏都是讓人難以忽視的焦點。
在過去,眾人隻是覺得玉漱很美,是上天賜予草原的寶物,是他們草原上所有人都要去珍惜和保護的存在。
可誰能想到,當他們戰敗即將麵對死亡的下場的時候,是玉漱站了出來,為他們承擔了一切。
那本該被他們所有人珍惜和保護的草原明珠,卻反過來犧牲自己保護了他們,這讓所有人都發自內心的感覺到深深的愧疚,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貪婪,想要奪取西邊的草地,也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隻是在那個時候,他們說什麽都已經有些遲了,他們隻能懷揣著愧疚和無奈存活於這片草原上,日夜為玉漱祈禱,希望玉漱在中原可以過得幸福美滿,更希望玉漱可以迴到草原,大家再一起載歌載舞。
也許是他們真誠的祈禱感動了上天,半年之前,上天將草原上的明珠還給了他們。
當他們看到一襲白衣騎著駿馬疾馳而來的玉漱時,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眼。
等到之後玉漱召開大會,宣布自己將要成為東原郡新任郡守的時候,眾人才意識到,他們沒有看錯,他們的明珠迴來了!
而且玉漱不僅僅是迴來了,更是成為了東原郡的郡守,這對於一直十分抵觸中原人統治的眾人而言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當迴來之後,玉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所有的百姓們和家人團聚,雖然他們的部落不能重建,但是隻要能夠和家人團聚,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麵對闊別一年未見的親人,無數人喜極而泣,淚流滿麵,幾乎是一夜之間,玉漱在東原郡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接下來,玉漱沒有著急去實施她之前設想的措施,而是繼續為百姓們做事,給百姓們帶來實質性的好處,讓百姓們從心底裏愈發的認可她,尊敬她,愛戴她。
在那之後沒有多久,火鍋和串串香在中原興起,迅速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美食,甚至是傳到了草原上,讓東原郡的百姓們也品嚐到了這種美味的涮羊肉,並且迅速的愛上了火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玉漱感覺時機成熟了,她主動聯係了中原的商人,引來大批的商人購買東原郡的牛羊,為東原郡的百姓們帶來豐厚的收獲。
從這裏開始,東原郡和中原因為貿易上的往來,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
東原郡百姓在和中原百姓的交往之中,漸漸成為了朋友,不再抵觸中原的文化,甚至是開始嚐試接觸和學習中原文化。
當玉漱穿著一襲漂亮的中原女裙出現在篝火晚會上,為眾人獻上一舞之後,草原和中原的文化便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自此,東原郡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百姓越來越富足,城中家家戶戶出現的中原元素也變得越來越多,大街小巷,百姓對中原元素的接納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
以至於到了今日,東原郡中早已經不分草原和中原,凡是生活在這裏的人,皆是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