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優待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年,在韓信征服西域,馮劫征服東胡之後,始皇帝就曾經和嬴子鋒商議過封賞之事,最終將蒙恬、王賁、馮劫、韓信以及任囂五人封為公爵,並且承諾,當他們在西域、草原以及嶺南之外再次開疆拓土之後,就將有資格在這些新開拓的疆域之中選擇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
按理說,關於封地之事早在過年之前就該商議的,但是因為西征大軍遲遲沒有歸來的緣故,所以這件事情也就被擱置了。
如今西征大軍歸來,始皇帝自然不會忘記自己曾經的承諾,也便在這個時候主動提起了這件事情。
至於說蒙恬他們幾人,即便他們心裏一直惦記著封地的事情,也是絕不會主動提出來的。
為人臣子,有些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始皇帝看著蒙恬幾人,說道:“這一次南征和北征都是十分順利,西征雖然出現一些波折,但是卻是天災所致,而非人禍,所以蒙山公有功無過,朕當初承諾過你們的封地之事自然也會兌現,不會食言。”
蒙恬幾人聽到始皇帝的話立刻便行禮道:“多謝陛下。”
始皇帝繼續說道:“這次凱旋,你們都是帶迴了新附之地的地圖,而且你們是親自去過新附之地的人,想必要比朕更了解那些地方,封地你們自行挑選即可,隻管選好的。”
帝國疆域之大,環境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數不勝數,嬴政自然是不介意賞賜給這些有功之臣們一些好好地方的。
蒙恬幾人聽到始皇帝如此說,再次行禮,真心實意的說道:“微臣多謝陛下!”
關於封地,他們自然是想要挑選好一些的地方,之前心裏還有顧慮,但是如今始皇帝都親自發話了,那他們也就可以放下心來了。
接著,始皇帝又說道:“不過朕考慮到諸位愛卿日後還要繼續為帝國效力,暫時留在鹹陽更好,到時候諸位愛卿可以先從家族之中挑選出優秀的弟子前去封地負責管理封地。”
其實不用始皇帝說,蒙恬幾人也有這樣的想法,畢竟他們如今都正值壯年,正是繼續為朝廷效力的時候,還不想退休呢。
況且,封地偏遠,無論是環境還是發展都遠遠比不上鹹陽,如果有的選,他們當然是更希望既可以住在鹹陽,又可以獲得封地的收益。
關於封地的事情眾人暫時就聊了這些,接著始皇帝將目光轉向嬴子鋒,說道:“子鋒,如今諸位愛卿都已經提出各自的建議,你還有什麽想法?”
蒙恬幾人也在此刻又一次將目光轉向嬴子鋒,在他們看來,以嬴子鋒的聰明才智必然是可以考慮到更多的他們想不到的地方。
嬴子鋒麵對眾人的目光注視,迴答道:“兒臣今日首先想要和父皇商議一下的是關於將士們以及家屬們的待遇問題,尤其是那些丈夫兒子犧牲的將士們的家屬的一些妥善的安排。”
始皇帝聽到嬴子鋒的話輕輕點頭,說道:“將士們為國捐軀,留下孤兒寡母,僅僅隻是依靠撫恤金的話可以撐得過一時,但是卻難以支撐一世,如果不能將這些家屬安排妥當,將士們又如何能夠安心在戰場之上為帝國效力呢。”
嬴子鋒繼續說道:“兒臣建議,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給予將士們一些優待,給予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留下的孤兒寡母更多的優待,比如說在排隊方麵,軍士優先。”
在如今的帝國之中,不論是在大秦錢莊辦理業務也好,還是在大劇院觀看表演也好,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隊。
將士們在外征戰多日歸來,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如果因為排不上隊而看不到大劇院的表演,豈不是可惜?
所以嬴子鋒建議,可以在一些不太影響大眾正常生活的地方,適當給予將士們一些優待。
就比如說去大劇院看表演,百姓們住在附近,一年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去排隊觀看表演,這次排不到那就等下一次,可是將士們不一樣,一年到頭也就隻有臨近年關的時候才能得到在家休息的時間,而且還有隨時被征調的可能,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嬴子鋒希望將士們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而不是浪費在排隊這些事情上麵。
至於說那些犧牲將士們遺留的孤兒寡母,除去必要的撫恤金之外,嬴子鋒覺得朝廷也應當承擔起將將士們遺留的孩子撫養成人的義務,以及為孩子的母親或者是其他親人安排工作的義務。
如此一來,一個失去了最主要的親人和勞動力的家庭才能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水平。
當嬴子鋒將自己想到的這些事情說出來之後立刻就得到了蒙恬一眾人的一致讚同。
別的不說,就拿過去一年來說,他們統兵在外征戰,在迴到鹹陽之後,麵對高速發展的鹹陽,他們不知道什麽是蔥油餅,不知道什麽是串串香,也不知道大劇院表演的又是什麽節目,他們有太多太多新鮮的事物需要去接觸和了解。
如果朝廷可以在百姓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給予將士們一些適當的優待,想必將士們在將來一定會更加盡心盡力的為帝國效力,也會更好的去保護百姓。
想到這些,蒙恬感歎一聲,無奈說道:“那些犧牲的將士們從未聽說過大劇院,也從未和家人們一起吃過火鍋。”
眾人聽到蒙恬的感歎,臉上也都是露出複雜之色。
設想一下,如果換成是他們在外征戰,卻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了解家鄉的變化和發展,去接觸那些新鮮的事物的話,等到死亡降臨的那一刻,內心深處一定會充滿非常多的遺憾的吧。
始皇帝看了一眼蒙恬,又轉頭看了一眼嬴子鋒,說道:“子鋒,你的提議很好,朝廷的確是應該給予那些為帝國出生入死的將士們一些適當的優待,讓他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陪伴家人方麵,盡可能的去更多的了解帝國的新鮮事物。”
“關於這方麵的事情,你寫一封奏章,盡快呈上來。”
嬴子鋒聞言立刻行禮道:“兒臣遵旨。”
按理說,關於封地之事早在過年之前就該商議的,但是因為西征大軍遲遲沒有歸來的緣故,所以這件事情也就被擱置了。
如今西征大軍歸來,始皇帝自然不會忘記自己曾經的承諾,也便在這個時候主動提起了這件事情。
至於說蒙恬他們幾人,即便他們心裏一直惦記著封地的事情,也是絕不會主動提出來的。
為人臣子,有些道理他們還是懂的。
始皇帝看著蒙恬幾人,說道:“這一次南征和北征都是十分順利,西征雖然出現一些波折,但是卻是天災所致,而非人禍,所以蒙山公有功無過,朕當初承諾過你們的封地之事自然也會兌現,不會食言。”
蒙恬幾人聽到始皇帝的話立刻便行禮道:“多謝陛下。”
始皇帝繼續說道:“這次凱旋,你們都是帶迴了新附之地的地圖,而且你們是親自去過新附之地的人,想必要比朕更了解那些地方,封地你們自行挑選即可,隻管選好的。”
帝國疆域之大,環境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數不勝數,嬴政自然是不介意賞賜給這些有功之臣們一些好好地方的。
蒙恬幾人聽到始皇帝如此說,再次行禮,真心實意的說道:“微臣多謝陛下!”
關於封地,他們自然是想要挑選好一些的地方,之前心裏還有顧慮,但是如今始皇帝都親自發話了,那他們也就可以放下心來了。
接著,始皇帝又說道:“不過朕考慮到諸位愛卿日後還要繼續為帝國效力,暫時留在鹹陽更好,到時候諸位愛卿可以先從家族之中挑選出優秀的弟子前去封地負責管理封地。”
其實不用始皇帝說,蒙恬幾人也有這樣的想法,畢竟他們如今都正值壯年,正是繼續為朝廷效力的時候,還不想退休呢。
況且,封地偏遠,無論是環境還是發展都遠遠比不上鹹陽,如果有的選,他們當然是更希望既可以住在鹹陽,又可以獲得封地的收益。
關於封地的事情眾人暫時就聊了這些,接著始皇帝將目光轉向嬴子鋒,說道:“子鋒,如今諸位愛卿都已經提出各自的建議,你還有什麽想法?”
蒙恬幾人也在此刻又一次將目光轉向嬴子鋒,在他們看來,以嬴子鋒的聰明才智必然是可以考慮到更多的他們想不到的地方。
嬴子鋒麵對眾人的目光注視,迴答道:“兒臣今日首先想要和父皇商議一下的是關於將士們以及家屬們的待遇問題,尤其是那些丈夫兒子犧牲的將士們的家屬的一些妥善的安排。”
始皇帝聽到嬴子鋒的話輕輕點頭,說道:“將士們為國捐軀,留下孤兒寡母,僅僅隻是依靠撫恤金的話可以撐得過一時,但是卻難以支撐一世,如果不能將這些家屬安排妥當,將士們又如何能夠安心在戰場之上為帝國效力呢。”
嬴子鋒繼續說道:“兒臣建議,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給予將士們一些優待,給予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留下的孤兒寡母更多的優待,比如說在排隊方麵,軍士優先。”
在如今的帝國之中,不論是在大秦錢莊辦理業務也好,還是在大劇院觀看表演也好,很多地方都需要排隊。
將士們在外征戰多日歸來,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如果因為排不上隊而看不到大劇院的表演,豈不是可惜?
所以嬴子鋒建議,可以在一些不太影響大眾正常生活的地方,適當給予將士們一些優待。
就比如說去大劇院看表演,百姓們住在附近,一年之中有許多機會可以去排隊觀看表演,這次排不到那就等下一次,可是將士們不一樣,一年到頭也就隻有臨近年關的時候才能得到在家休息的時間,而且還有隨時被征調的可能,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嬴子鋒希望將士們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家人,而不是浪費在排隊這些事情上麵。
至於說那些犧牲將士們遺留的孤兒寡母,除去必要的撫恤金之外,嬴子鋒覺得朝廷也應當承擔起將將士們遺留的孩子撫養成人的義務,以及為孩子的母親或者是其他親人安排工作的義務。
如此一來,一個失去了最主要的親人和勞動力的家庭才能維持一個正常的生活水平。
當嬴子鋒將自己想到的這些事情說出來之後立刻就得到了蒙恬一眾人的一致讚同。
別的不說,就拿過去一年來說,他們統兵在外征戰,在迴到鹹陽之後,麵對高速發展的鹹陽,他們不知道什麽是蔥油餅,不知道什麽是串串香,也不知道大劇院表演的又是什麽節目,他們有太多太多新鮮的事物需要去接觸和了解。
如果朝廷可以在百姓可接受的範圍之內給予將士們一些適當的優待,想必將士們在將來一定會更加盡心盡力的為帝國效力,也會更好的去保護百姓。
想到這些,蒙恬感歎一聲,無奈說道:“那些犧牲的將士們從未聽說過大劇院,也從未和家人們一起吃過火鍋。”
眾人聽到蒙恬的感歎,臉上也都是露出複雜之色。
設想一下,如果換成是他們在外征戰,卻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了解家鄉的變化和發展,去接觸那些新鮮的事物的話,等到死亡降臨的那一刻,內心深處一定會充滿非常多的遺憾的吧。
始皇帝看了一眼蒙恬,又轉頭看了一眼嬴子鋒,說道:“子鋒,你的提議很好,朝廷的確是應該給予那些為帝國出生入死的將士們一些適當的優待,讓他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陪伴家人方麵,盡可能的去更多的了解帝國的新鮮事物。”
“關於這方麵的事情,你寫一封奏章,盡快呈上來。”
嬴子鋒聞言立刻行禮道:“兒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