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新春特刊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業革命 作者:公子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賣報賣報!新春特刊!”
“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在賣報小子那賣力的吆喝聲中終於是陸陸續續有百姓的身影出現在街頭,他們大多都是穿著厚厚的棉衣,步履匆匆,買到報紙便飛快的轉身朝著家中跑去,似乎是準備迴家鑽進溫暖的被窩當中再看報紙。
值得一提的是出門購買報紙的大多是孩子或者是年輕人,大多也都是一臉不情願的樣子,顯然都是被想要看報紙的老爹老娘給“趕”出來的,可惜不管再怎麽不情願,這跑腿兒的事情他們是怎麽也躲不開的。
不過當他們拿著報紙迴到家裏將報紙交到爹娘手中,然後又領到了三個銅板的獎勵之後,一個個頓時又喜笑顏開了。
隻要有錢拿,這大冷天跑腿兒的事情又算得了什麽呢。
等到孩子拿著獎金歡天喜地的離開之後,夫妻二人又在溫暖的被窩裏溫存片刻,然後才坐起身來裹著被子準備看看這新春特刊到底報導了一些什麽事情。
首先映入夫妻二人眼簾的便是新春特刊那醒目的標題——度量衡的又一次革新!
夫妻二人看到這個標題臉上都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驚訝之色。
“度量衡又要革新?”
“之前不是已經革新過了嗎?”
夫妻二人心中都是有著許多的疑問,也懷揣著這些疑問繼續看了下去。
等到看完整篇報導的全部內容之後,這夫妻二人才終於是搞明白了,這一次度量衡革新主要革新的是度,也就是長度計量單位,在原有的分、寸、尺、丈和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全新的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以及千米的標準,同時取締的過去的裏,按照五百米一裏更新了裏的新標準。
丈夫看著手中的報紙,低聲說道:“這新標準是太子殿下提議改革的,想來必定是有太子殿下的用意的。”
妻子聽到丈夫的話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自然,太子殿下做事一向是為咱們這些平民百姓著想的,想來這一次對咱們應該也是有好處的。”
丈夫輕輕點頭,覺得妻子說的很有道理,他們一直生活在鹹陽城中,朝廷不管有什麽舉動他們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切身的感受到其中的好壞,從數年前至今朝廷一次又一次在太子殿下的主導下推出新政,對他們這些百姓一直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這一次他們雖然還沒有感受到改革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但是他們已經習慣的認為這必然也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些,丈夫坐起身來,說道:“我去街上看看去。”
說著丈夫就將放在一旁的棉衣披在了身上,穿好衣服匆匆出門去了。
……
早上七點鍾,鹹陽城的街頭上終於是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百姓的身影。
眾人聚在一起一邊吃早餐,一邊討論今天早上剛剛聽說的有關改革長度計量單位的事情。
“你們說這毫米、厘米這些新的單位到底有多長?”
“那誰知道呢,現在不是還沒有公布具體的數據呢嗎?”
“反正這是太子殿下推動的事情,肯定是好事沒錯了。”
眾人雖然對於這一次改革長度計量單位的事情都有著各自的看法,但是有一點他們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凡是太子殿下推動改革的事情那必然就是好事。
“我聽說今天早上十點鍾朝廷就會在公示新的長度計量單位的具體數值,以及換算方式呢。”
“真的假的?你從哪兒聽說的這個消息?”
“報紙上不是寫了嗎?在最後麵。”
“哎呦,還真是,我之前都沒看到。”
“那我們還等什麽,快去公示處看看吧。”
百姓們一邊說著,一邊三兩口將自己的早餐吃掉,然後紛紛起身結伴朝著城中的公示處走去。
鹹陽城的公示處是在重建時新建的一座小型廣場,主要用於公布朝廷的各種新政改革,以及公布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說國慶日慶典活動的舉行時間和流程等等。
如果百姓們想要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朝廷的最新舉動,那到公示處去查看情況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不到九點鍾,城東的公示處已經匯聚了不少的百姓,顯然大家都是十分關心改革長度計量單位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從事建築、裁縫行業的人,對此事更是非常的關心。
“等到新的長度計量單位公布之後,你們是打算用舊的還是用新的?”
張裁縫看著同行,好奇的詢問。
一直以來他們都是使用舊有的長度計量單位,也就是分、寸、尺以及丈,早就已經是得心應手,如果要使用新的長度計量單位的話難免會不太習慣。
王裁縫聽到張裁縫的問題,迴答道:“太子殿下如此改革必然是有他的用意,至於說用不用還是看情況吧。”
周邊其他人聽到王裁縫的話都是輕輕點頭表示讚同,朝廷並沒有表示要取締舊有的長度計量單位,如果新的用著不習慣,那就繼續用舊的,選擇權還是在他們的手中的。
不過眾人也都可以預料到,相比起舊有的長度計量單位,也許新的長度計量單位會更受年輕人的歡迎,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必然是使用新的長度計量單位的人更多一些。
隨著時間緩緩流逝,朝廷刑部的官員終於是來到了公示處,百姓們看到刑部官員的到來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轉了過去。
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刑部官員來到公示處,走上高台麵向眾人,高聲道:“現在公布全新長度計量單位具體數據,以及新舊換算方法!”
話音落下,刑部官員轉身將公告張貼在公告欄上,然後又將短中長三種新尺公布在百姓們的麵前。
其中長尺足足有一百米,幾乎要橫貫整個公示處,著實是令百姓們感到十分的吃驚。
“這新尺居然這麽長?”
“那不是還有兩個短的嗎?”
“原來一厘米就這麽短,一毫米更短。”
百姓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令公示處變得格外的喧鬧。
“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
在賣報小子那賣力的吆喝聲中終於是陸陸續續有百姓的身影出現在街頭,他們大多都是穿著厚厚的棉衣,步履匆匆,買到報紙便飛快的轉身朝著家中跑去,似乎是準備迴家鑽進溫暖的被窩當中再看報紙。
值得一提的是出門購買報紙的大多是孩子或者是年輕人,大多也都是一臉不情願的樣子,顯然都是被想要看報紙的老爹老娘給“趕”出來的,可惜不管再怎麽不情願,這跑腿兒的事情他們是怎麽也躲不開的。
不過當他們拿著報紙迴到家裏將報紙交到爹娘手中,然後又領到了三個銅板的獎勵之後,一個個頓時又喜笑顏開了。
隻要有錢拿,這大冷天跑腿兒的事情又算得了什麽呢。
等到孩子拿著獎金歡天喜地的離開之後,夫妻二人又在溫暖的被窩裏溫存片刻,然後才坐起身來裹著被子準備看看這新春特刊到底報導了一些什麽事情。
首先映入夫妻二人眼簾的便是新春特刊那醒目的標題——度量衡的又一次革新!
夫妻二人看到這個標題臉上都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驚訝之色。
“度量衡又要革新?”
“之前不是已經革新過了嗎?”
夫妻二人心中都是有著許多的疑問,也懷揣著這些疑問繼續看了下去。
等到看完整篇報導的全部內容之後,這夫妻二人才終於是搞明白了,這一次度量衡革新主要革新的是度,也就是長度計量單位,在原有的分、寸、尺、丈和裏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套全新的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以及千米的標準,同時取締的過去的裏,按照五百米一裏更新了裏的新標準。
丈夫看著手中的報紙,低聲說道:“這新標準是太子殿下提議改革的,想來必定是有太子殿下的用意的。”
妻子聽到丈夫的話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自然,太子殿下做事一向是為咱們這些平民百姓著想的,想來這一次對咱們應該也是有好處的。”
丈夫輕輕點頭,覺得妻子說的很有道理,他們一直生活在鹹陽城中,朝廷不管有什麽舉動他們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切身的感受到其中的好壞,從數年前至今朝廷一次又一次在太子殿下的主導下推出新政,對他們這些百姓一直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這一次他們雖然還沒有感受到改革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但是他們已經習慣的認為這必然也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些,丈夫坐起身來,說道:“我去街上看看去。”
說著丈夫就將放在一旁的棉衣披在了身上,穿好衣服匆匆出門去了。
……
早上七點鍾,鹹陽城的街頭上終於是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百姓的身影。
眾人聚在一起一邊吃早餐,一邊討論今天早上剛剛聽說的有關改革長度計量單位的事情。
“你們說這毫米、厘米這些新的單位到底有多長?”
“那誰知道呢,現在不是還沒有公布具體的數據呢嗎?”
“反正這是太子殿下推動的事情,肯定是好事沒錯了。”
眾人雖然對於這一次改革長度計量單位的事情都有著各自的看法,但是有一點他們的看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凡是太子殿下推動改革的事情那必然就是好事。
“我聽說今天早上十點鍾朝廷就會在公示新的長度計量單位的具體數值,以及換算方式呢。”
“真的假的?你從哪兒聽說的這個消息?”
“報紙上不是寫了嗎?在最後麵。”
“哎呦,還真是,我之前都沒看到。”
“那我們還等什麽,快去公示處看看吧。”
百姓們一邊說著,一邊三兩口將自己的早餐吃掉,然後紛紛起身結伴朝著城中的公示處走去。
鹹陽城的公示處是在重建時新建的一座小型廣場,主要用於公布朝廷的各種新政改革,以及公布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比如說國慶日慶典活動的舉行時間和流程等等。
如果百姓們想要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朝廷的最新舉動,那到公示處去查看情況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不到九點鍾,城東的公示處已經匯聚了不少的百姓,顯然大家都是十分關心改革長度計量單位的事情。
尤其是那些從事建築、裁縫行業的人,對此事更是非常的關心。
“等到新的長度計量單位公布之後,你們是打算用舊的還是用新的?”
張裁縫看著同行,好奇的詢問。
一直以來他們都是使用舊有的長度計量單位,也就是分、寸、尺以及丈,早就已經是得心應手,如果要使用新的長度計量單位的話難免會不太習慣。
王裁縫聽到張裁縫的問題,迴答道:“太子殿下如此改革必然是有他的用意,至於說用不用還是看情況吧。”
周邊其他人聽到王裁縫的話都是輕輕點頭表示讚同,朝廷並沒有表示要取締舊有的長度計量單位,如果新的用著不習慣,那就繼續用舊的,選擇權還是在他們的手中的。
不過眾人也都可以預料到,相比起舊有的長度計量單位,也許新的長度計量單位會更受年輕人的歡迎,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必然是使用新的長度計量單位的人更多一些。
隨著時間緩緩流逝,朝廷刑部的官員終於是來到了公示處,百姓們看到刑部官員的到來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轉了過去。
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刑部官員來到公示處,走上高台麵向眾人,高聲道:“現在公布全新長度計量單位具體數據,以及新舊換算方法!”
話音落下,刑部官員轉身將公告張貼在公告欄上,然後又將短中長三種新尺公布在百姓們的麵前。
其中長尺足足有一百米,幾乎要橫貫整個公示處,著實是令百姓們感到十分的吃驚。
“這新尺居然這麽長?”
“那不是還有兩個短的嗎?”
“原來一厘米就這麽短,一毫米更短。”
百姓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令公示處變得格外的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