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帝的暴戾並沒有結束,他讓李忠查了大半個皇宮,這宮女是哪裏冒出來的?背後都有什麽人?又想做些什麽?十幾個有關的人都被杖斃,一些後宮娘娘嬪妃都縮在自己的宮中不敢再出頭,薑貴妃卻不能不管不顧,可惜她從來就不能左右得了神武帝,連去乾政殿拜見,神武帝都不見。
太子的東德殿也安靜了許多,太子妃管束著眾人這段時日不許出東德殿,她自己心裏也心驚膽戰的,覺得神武帝太殘忍了,不過就是一個小宮女罷了,就搞得宮中烏煙瘴氣的,也讓她再一次見識到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下的腥風血雨和無情。
太子知道神武帝的憤怒和痛楚,隻能讓他發泄出來這口氣。他也惱怒得很,無論誰想在母後的事情上做文章,都不可饒恕。
白日裏皇宮中一片肅殺之氣,夜深人靜時神武帝獨自躺在床榻上默默的忍受著心髒傳來的尖銳的疼痛,他放棄了用內力蘊養身體,一點一滴的病痛正在如絲線一般纏綿上神武帝的身體,他的手掌緊緊握著藍青梧留下的珊瑚手串,汗滴順著額角流下,默默的忍受著這一切。
就如同太子所說的那樣,自己真的太痛苦了,他再不能用“無憂夢境”,再不能看到藍青梧,這對自己而言就是最大的絕望。
神武帝的身體急轉而下,藍青梧離開不過幾月,他已覺得過了千年萬年,一日一日那麽難熬,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不斷的在衰竭,如同夕陽西下,不可轉圜。
就在這個秋日,遠在西安寺的李太後重病不起,因為藍青梧和周承瓊的雙重打擊,李太後已病了好些日子,可惜除了太醫和一應上好的藥材,神武帝並沒有踏足西安寺,到了如今李太後已起不得身來,消息傳來,神武帝默然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去西安寺一趟,無論如何,他和李太後的母子情份在今生總得有個了結。
神武帝駕臨西安寺,李太後得知後身上突然多了一些力氣,她坐起身,眼睛裏隱秘的藏著一絲期盼,明珠公主也已經去了,李太後覺得他們母子二人之間總有些轉圜餘地了。她不想一直待在這人煙稀少的西安寺為國祈福,隻想著在剩餘的日子迴到皇宮,那才是一國太後應該待的地方。
可是事情並不如李太後所想,當幾乎全白了青絲的神武帝走進屋內時,李太後一時間愣住了,她沒有想到會看到這樣的神武帝。
“皇帝……你怎麽……”
神武帝卻沒有迴應李太後,他直接召來守在西安寺的太醫,問了問李太後的病情,李太後平日裏養尊處優,大的毛病沒有,就是藍青梧崩逝,尤其是周承瓊之死刺激到了李太後,時不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讓她短短幾月就意誌消沉,皇帝兒子也對自己不聞不問,為了皇後的中毒之事,將親生女兒放逐,又豎立了一個為國祈福的名頭便將自己的親生母後一直放在西安寺,李太後心裏是有怨氣的,可是藍青梧卻還是沒有活得長久,孫女兒也沒有保得住,走到如今的境地,李太後深覺他們母子二人都受到了不可挽迴的傷害,可是,到底為什麽事情會變成如今這樣呢?到底又是誰的錯呢?
神武帝聽太醫迴稟完,還是李太後心情抑鬱的緣故,她年齡也上來了,身體不可能沒有一些病痛,除了好好養著,就是要有好的心情,這個就連神武帝也幫不了李太後了,他自己都已經自身難保了。
母子兩人默默相對無言,過了片刻,神武帝終於在李太後期盼的目光中開口:“您可以迴宮,朕將慈寧宮豎起圍牆,您就在裏麵好好休養吧!還有安王,一向得您歡心,朕會命他入慈寧宮侍疾,您的心情也能好一些,別的朕就無能為力了!您也可以不迴宮,還在這裏,想讓誰陪著,朕便派誰過來!”
李太後瞪大了雙眼:“皇帝……我們是不是隻能這樣了?再怎麽說,哀家都是你的親生母後啊!”
神武帝淡然道:“你我走到今天這個境地,絕非朕所願,我們的確已經無話可說了!今後有什麽事情,朕都會一一滿足您。”
至於別的就無可奈何了。
神武帝心裏明白,這也許是他自己最後一次來見李太後了,他此時此刻的心裏隻有輕鬆和放下,再也不會為沒有得到過的母親親情而裹挾負累,“就當你我母子緣薄,我從來不是你心目中的兒子,你也從來不是我理想中的母親,但願——我們下輩子不要再做母子了!”
神武帝轉身離去,李太後怔愣了許久,已有些渾濁的眼睛裏有淚水滑過。她仿佛有所覺,他們母子的情份早就到頭了。
神武三十四年冬,已滿是白發的神武帝再次心疾發作,他在病中下旨,接李太後迴到皇宮,他已經預知到自己的生命快要到終點,思來想去還是不要把一些為難的事情留給自己的繼承人。李太後被接迴宮後,便一直住在四麵豎起高牆的慈寧宮,神武帝命安王不得出慈寧宮,直至侍奉李太後終老。
神武帝獨自走在桃花林的小路上,這片桃花林在今年的春天沒有開花,初春之時,在藍青梧離開皇城的那一日,這一片桃花林便開始枯萎,直到暖日融融也沒有恢複生機,神武帝看著破敗的枝葉,已經想像不到這裏桃花繽紛的模樣了。
“都說萬物有靈,弱弱,這些桃花是不是也在哀悼著你的逝去?”
神武帝又轉身去了乾政殿寢室下的秘室,在那裏神武帝畫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像,他將腦海中鮮活的藍青梧一遍又一遍的落於畫筆之下,在這裏,他看著畫中的藍青梧,仿佛看到了他們攜手走過的一生。
太子看著神武帝眼中的光芒在一點一滴的熄滅,他心如火焚一般。這個冬日神武帝已經很少再上朝了,有時候他會整日整夜的待在那個秘室中,太子幾乎一力撐起了整個朝廷。
這日,太子瞞著神武帝去了國安寺,國安寺的住持已經易主,新的住持是直言大師,老住持苦難大師已經年邁得不出自己的禪房了。
太子要拜訪的就是苦難大師。他一路暢通無阻來到苦難大師所在的禪房,卻發現禪房大門展開,苦難大師正闔著雙目,口吐經文,麵目雖衰老不堪卻十分慈祥,他端坐於正門前,明顯正在等著太子。
太子微微彎腰:“苦難大師,孤為父皇專門來尋你,聽聞大師與孤的父皇母後都有交情,孤也知道苦難大師在母後崩逝時,曾讓不語師傅帶給孤的父皇一串修複好的定魂珠,讓父皇心存一絲期望,孤今日就是為了父皇請苦難大師再出山,與父皇敘情論理,以此疏解孤父皇的心結。”
苦難大師的白胡須微微抖動著,他的眼皮上都有了細細的皺紋,“太子殿下,貧僧問你,世間若有奇藥能不能救下陛下?世間若有妙丹能不能救下陛下?太子殿下應該比貧僧更清楚才是,陛下死誌已顯,任誰都無力迴天!”
太子的東德殿也安靜了許多,太子妃管束著眾人這段時日不許出東德殿,她自己心裏也心驚膽戰的,覺得神武帝太殘忍了,不過就是一個小宮女罷了,就搞得宮中烏煙瘴氣的,也讓她再一次見識到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下的腥風血雨和無情。
太子知道神武帝的憤怒和痛楚,隻能讓他發泄出來這口氣。他也惱怒得很,無論誰想在母後的事情上做文章,都不可饒恕。
白日裏皇宮中一片肅殺之氣,夜深人靜時神武帝獨自躺在床榻上默默的忍受著心髒傳來的尖銳的疼痛,他放棄了用內力蘊養身體,一點一滴的病痛正在如絲線一般纏綿上神武帝的身體,他的手掌緊緊握著藍青梧留下的珊瑚手串,汗滴順著額角流下,默默的忍受著這一切。
就如同太子所說的那樣,自己真的太痛苦了,他再不能用“無憂夢境”,再不能看到藍青梧,這對自己而言就是最大的絕望。
神武帝的身體急轉而下,藍青梧離開不過幾月,他已覺得過了千年萬年,一日一日那麽難熬,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不斷的在衰竭,如同夕陽西下,不可轉圜。
就在這個秋日,遠在西安寺的李太後重病不起,因為藍青梧和周承瓊的雙重打擊,李太後已病了好些日子,可惜除了太醫和一應上好的藥材,神武帝並沒有踏足西安寺,到了如今李太後已起不得身來,消息傳來,神武帝默然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去西安寺一趟,無論如何,他和李太後的母子情份在今生總得有個了結。
神武帝駕臨西安寺,李太後得知後身上突然多了一些力氣,她坐起身,眼睛裏隱秘的藏著一絲期盼,明珠公主也已經去了,李太後覺得他們母子二人之間總有些轉圜餘地了。她不想一直待在這人煙稀少的西安寺為國祈福,隻想著在剩餘的日子迴到皇宮,那才是一國太後應該待的地方。
可是事情並不如李太後所想,當幾乎全白了青絲的神武帝走進屋內時,李太後一時間愣住了,她沒有想到會看到這樣的神武帝。
“皇帝……你怎麽……”
神武帝卻沒有迴應李太後,他直接召來守在西安寺的太醫,問了問李太後的病情,李太後平日裏養尊處優,大的毛病沒有,就是藍青梧崩逝,尤其是周承瓊之死刺激到了李太後,時不時頭暈頭痛,渾身無力,讓她短短幾月就意誌消沉,皇帝兒子也對自己不聞不問,為了皇後的中毒之事,將親生女兒放逐,又豎立了一個為國祈福的名頭便將自己的親生母後一直放在西安寺,李太後心裏是有怨氣的,可是藍青梧卻還是沒有活得長久,孫女兒也沒有保得住,走到如今的境地,李太後深覺他們母子二人都受到了不可挽迴的傷害,可是,到底為什麽事情會變成如今這樣呢?到底又是誰的錯呢?
神武帝聽太醫迴稟完,還是李太後心情抑鬱的緣故,她年齡也上來了,身體不可能沒有一些病痛,除了好好養著,就是要有好的心情,這個就連神武帝也幫不了李太後了,他自己都已經自身難保了。
母子兩人默默相對無言,過了片刻,神武帝終於在李太後期盼的目光中開口:“您可以迴宮,朕將慈寧宮豎起圍牆,您就在裏麵好好休養吧!還有安王,一向得您歡心,朕會命他入慈寧宮侍疾,您的心情也能好一些,別的朕就無能為力了!您也可以不迴宮,還在這裏,想讓誰陪著,朕便派誰過來!”
李太後瞪大了雙眼:“皇帝……我們是不是隻能這樣了?再怎麽說,哀家都是你的親生母後啊!”
神武帝淡然道:“你我走到今天這個境地,絕非朕所願,我們的確已經無話可說了!今後有什麽事情,朕都會一一滿足您。”
至於別的就無可奈何了。
神武帝心裏明白,這也許是他自己最後一次來見李太後了,他此時此刻的心裏隻有輕鬆和放下,再也不會為沒有得到過的母親親情而裹挾負累,“就當你我母子緣薄,我從來不是你心目中的兒子,你也從來不是我理想中的母親,但願——我們下輩子不要再做母子了!”
神武帝轉身離去,李太後怔愣了許久,已有些渾濁的眼睛裏有淚水滑過。她仿佛有所覺,他們母子的情份早就到頭了。
神武三十四年冬,已滿是白發的神武帝再次心疾發作,他在病中下旨,接李太後迴到皇宮,他已經預知到自己的生命快要到終點,思來想去還是不要把一些為難的事情留給自己的繼承人。李太後被接迴宮後,便一直住在四麵豎起高牆的慈寧宮,神武帝命安王不得出慈寧宮,直至侍奉李太後終老。
神武帝獨自走在桃花林的小路上,這片桃花林在今年的春天沒有開花,初春之時,在藍青梧離開皇城的那一日,這一片桃花林便開始枯萎,直到暖日融融也沒有恢複生機,神武帝看著破敗的枝葉,已經想像不到這裏桃花繽紛的模樣了。
“都說萬物有靈,弱弱,這些桃花是不是也在哀悼著你的逝去?”
神武帝又轉身去了乾政殿寢室下的秘室,在那裏神武帝畫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像,他將腦海中鮮活的藍青梧一遍又一遍的落於畫筆之下,在這裏,他看著畫中的藍青梧,仿佛看到了他們攜手走過的一生。
太子看著神武帝眼中的光芒在一點一滴的熄滅,他心如火焚一般。這個冬日神武帝已經很少再上朝了,有時候他會整日整夜的待在那個秘室中,太子幾乎一力撐起了整個朝廷。
這日,太子瞞著神武帝去了國安寺,國安寺的住持已經易主,新的住持是直言大師,老住持苦難大師已經年邁得不出自己的禪房了。
太子要拜訪的就是苦難大師。他一路暢通無阻來到苦難大師所在的禪房,卻發現禪房大門展開,苦難大師正闔著雙目,口吐經文,麵目雖衰老不堪卻十分慈祥,他端坐於正門前,明顯正在等著太子。
太子微微彎腰:“苦難大師,孤為父皇專門來尋你,聽聞大師與孤的父皇母後都有交情,孤也知道苦難大師在母後崩逝時,曾讓不語師傅帶給孤的父皇一串修複好的定魂珠,讓父皇心存一絲期望,孤今日就是為了父皇請苦難大師再出山,與父皇敘情論理,以此疏解孤父皇的心結。”
苦難大師的白胡須微微抖動著,他的眼皮上都有了細細的皺紋,“太子殿下,貧僧問你,世間若有奇藥能不能救下陛下?世間若有妙丹能不能救下陛下?太子殿下應該比貧僧更清楚才是,陛下死誌已顯,任誰都無力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