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隋的擎天柱石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個名字。
李建成滿臉的不可思議。
靠山王楊林何許人也?
那可是隋文帝楊堅的叔叔,如今皇室之中最德高望重之人。
麾下二十萬靠山軍,所向披靡。
可稱大隋擎天柱石一般的人物。
又怎麽會成為自己的盟友,去違背楊廣的旨意呢?
王世充隻是粗粗一瞧,便看出了李建成的心中疑惑。
直言道:“看來建成是不太了解我們的靠山王啊 。”
“靠山王忠於大隋,這沒錯,隻是他對現在龍椅上坐著的那人卻不是很喜歡。”
“如今皇上更是封十八路反賊為王,這在靠山王的眼中,與背叛大隋無異呀!”
王世充輕捋長須。
雙眼卻是望向了帳外。
他做事向來謹慎,在做第一步之時,便是已想到了第三步。
隻有李建成一個盟友是不夠的。
所以他早已派人前去聯絡靠山王,如今應該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所以,靠山王會幫我們的?”
李建成眼神微動,也是明白了王世充話中深意。
“哎,賢侄,此言差矣。”
“不是他幫我們,而是我們幫他,剿除反賊。”
“待會如果他來了,賢侄莫要說錯了話哦。”
王世充雙眼微眯,叮囑道。
話音未落間。
帳外就有了動靜 。
“噠噠!”
“噠噠!”
馬蹄聲由遠及近。
若不是遭遇了敵襲。
敢在王世充的大帳前如此縱馬狂奔的,恐怕也隻有靠山王楊林了。
“王世充,本王來了,速速出來見我!”
靠山王楊林端坐馬上,一聲輕喝。
儼然是把這裏當做了自己的主場。
下一霎,王世充與李建成先後出帳。
抬頭一看。
便見大帳之前,已是有十數騎,勒馬在此。
領頭之人麵如傅粉,兩道黃眉,身長九尺。
胯下抓蹄白虎馬,背上兩根水火囚龍棒。
自然便是靠山王楊林。
而其身後幾人,皆是將軍打扮。
相信應該是十三太保中的幾人。
“王世充、李建成拜見靠山王!”
王世充與李建成為表誠意,一見麵便是磕頭跪拜。
“起來吧。”
“王世充,你再三邀我前來,想要聯手偷襲那江都城外的反賊。”
“可是這麽做會有什麽後果,你可想好了?”
楊林坐在馬上,俯視而下。
古井無波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
“稟靠山王,我沒有想過什麽後果。”
“我隻知道,他們是危害大隋社稷的反賊,那我便跟隨靠山王,為大隋除了他們!”
王世充聲音洪亮,顯得尤為激動。
一旁的李建成見狀,也趕忙附和:“建成也是這般想法,願跟隨靠山王,剿除反賊!”
“哈哈哈!”
楊林仰天大笑。
“你們二人,打的什麽主意,以為本王不知道嗎?”
“無非是想要趁亂打劫罷了。”
“誰又是真的忠臣良將呢?”
聞言,王世充與李建成堆滿笑容的臉上也是一僵。
不由得用衣袖去擦拭額頭上冒出的點點汗珠。
顯然靠山王早已是看透了他們。
對他們心中的那點小九九也是了如指掌。
麵對如此場景,王世充也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抬頭細細觀察。
楊林一貫冷峻的臉上,竟然還藏著一絲笑意。
於是試探性地問道:“但是,靠山王卻還是來了。”
“恩?”
楊林側目。
以一種饒有興趣的眼神盯著王世充。
俄而,又是一陣意味深長的笑容。
“你說的沒錯,我來了,因為我根本不在乎你們心中那點小心思。”
“大隋隻要有我在,任誰都翻不起風浪。”
隨即,翻身下馬。
“都進來,本王來安排一下如何進軍。”
眼見靠山王進了大帳,王世充與李建成也是抓緊跟上。
進入帳內。
楊林當仁不讓,直接坐在了主位之上。
將案幾上的地圖徐徐展開。
“本王的二十萬靠山軍,在據此西北五十裏外已駐紮了數日。”
“加上你們十八萬人馬,雖然兵力還是處於劣勢,但是隻要布置得當,應當是可以一擊得勝的。”
聽得這話,王世充也是一驚。
他一直以為靠山王是和他們一樣,是剛剛趕到。
可是如今得知,他竟然是已到了數日。
那也就是說,他完全來得及去求援楊廣。
可是他卻是按兵不動,任由反賊將楊廣逼入絕路。
若是沒有現在這一出封王好戲。
那如今龍椅之上坐的是何人,都不好說啊。
楊林抬眼一瞥,沉聲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麽。”
“沒錯,本王是故意不去救援的,有時候讓皇上吃點苦頭也不是什麽壞事。”
這個迴答何其霸道。
靠山王再怎麽重要,也隻是臣下。
可是一個臣子,竟然揚言要皇帝吃吃苦頭。
李建成聽了,心裏也是直打鼓。
他現在已經開始懷疑,自己和這兩個全身上下八百個心眼的人合作到底是不是與虎謀皮。
“嗬嗬,當今天子已是有些昏聵,這誰人不知啊?”
“他將這大隋搞的雞飛狗跳也就罷了,如今竟然想出將反賊封王的保命方法,真是可笑至極。”
楊林頭也不抬,隻是看著地圖。
全身散發著寒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接著道。
“在龍舟之上,他就應該與反賊殊死一搏,哪怕身死,也自有我來收拾殘局。”
“大隋是我們楊家的大隋,隻要楊家不倒,龍椅上麵坐著的人當然也是可以換的。”
而下麵站著的王世充和李建成卻是眉頭緊皺。
在場所有人在明麵上都還是楊廣的臣子,這種話也是可以公開說的嗎?
“好了,閑話也就說到這裏。”
“本王現在需要一位勇武非凡的先鋒官”
“你們二人帳中,有誰可擔此重任?”
楊林收起地圖,眼神如鷹。
還未待二人迴答。
帳外卻是有一道聲音傳來。
“你們不用選了,當然是我去!”
(加更一)
李建成滿臉的不可思議。
靠山王楊林何許人也?
那可是隋文帝楊堅的叔叔,如今皇室之中最德高望重之人。
麾下二十萬靠山軍,所向披靡。
可稱大隋擎天柱石一般的人物。
又怎麽會成為自己的盟友,去違背楊廣的旨意呢?
王世充隻是粗粗一瞧,便看出了李建成的心中疑惑。
直言道:“看來建成是不太了解我們的靠山王啊 。”
“靠山王忠於大隋,這沒錯,隻是他對現在龍椅上坐著的那人卻不是很喜歡。”
“如今皇上更是封十八路反賊為王,這在靠山王的眼中,與背叛大隋無異呀!”
王世充輕捋長須。
雙眼卻是望向了帳外。
他做事向來謹慎,在做第一步之時,便是已想到了第三步。
隻有李建成一個盟友是不夠的。
所以他早已派人前去聯絡靠山王,如今應該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所以,靠山王會幫我們的?”
李建成眼神微動,也是明白了王世充話中深意。
“哎,賢侄,此言差矣。”
“不是他幫我們,而是我們幫他,剿除反賊。”
“待會如果他來了,賢侄莫要說錯了話哦。”
王世充雙眼微眯,叮囑道。
話音未落間。
帳外就有了動靜 。
“噠噠!”
“噠噠!”
馬蹄聲由遠及近。
若不是遭遇了敵襲。
敢在王世充的大帳前如此縱馬狂奔的,恐怕也隻有靠山王楊林了。
“王世充,本王來了,速速出來見我!”
靠山王楊林端坐馬上,一聲輕喝。
儼然是把這裏當做了自己的主場。
下一霎,王世充與李建成先後出帳。
抬頭一看。
便見大帳之前,已是有十數騎,勒馬在此。
領頭之人麵如傅粉,兩道黃眉,身長九尺。
胯下抓蹄白虎馬,背上兩根水火囚龍棒。
自然便是靠山王楊林。
而其身後幾人,皆是將軍打扮。
相信應該是十三太保中的幾人。
“王世充、李建成拜見靠山王!”
王世充與李建成為表誠意,一見麵便是磕頭跪拜。
“起來吧。”
“王世充,你再三邀我前來,想要聯手偷襲那江都城外的反賊。”
“可是這麽做會有什麽後果,你可想好了?”
楊林坐在馬上,俯視而下。
古井無波的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
“稟靠山王,我沒有想過什麽後果。”
“我隻知道,他們是危害大隋社稷的反賊,那我便跟隨靠山王,為大隋除了他們!”
王世充聲音洪亮,顯得尤為激動。
一旁的李建成見狀,也趕忙附和:“建成也是這般想法,願跟隨靠山王,剿除反賊!”
“哈哈哈!”
楊林仰天大笑。
“你們二人,打的什麽主意,以為本王不知道嗎?”
“無非是想要趁亂打劫罷了。”
“誰又是真的忠臣良將呢?”
聞言,王世充與李建成堆滿笑容的臉上也是一僵。
不由得用衣袖去擦拭額頭上冒出的點點汗珠。
顯然靠山王早已是看透了他們。
對他們心中的那點小九九也是了如指掌。
麵對如此場景,王世充也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抬頭細細觀察。
楊林一貫冷峻的臉上,竟然還藏著一絲笑意。
於是試探性地問道:“但是,靠山王卻還是來了。”
“恩?”
楊林側目。
以一種饒有興趣的眼神盯著王世充。
俄而,又是一陣意味深長的笑容。
“你說的沒錯,我來了,因為我根本不在乎你們心中那點小心思。”
“大隋隻要有我在,任誰都翻不起風浪。”
隨即,翻身下馬。
“都進來,本王來安排一下如何進軍。”
眼見靠山王進了大帳,王世充與李建成也是抓緊跟上。
進入帳內。
楊林當仁不讓,直接坐在了主位之上。
將案幾上的地圖徐徐展開。
“本王的二十萬靠山軍,在據此西北五十裏外已駐紮了數日。”
“加上你們十八萬人馬,雖然兵力還是處於劣勢,但是隻要布置得當,應當是可以一擊得勝的。”
聽得這話,王世充也是一驚。
他一直以為靠山王是和他們一樣,是剛剛趕到。
可是如今得知,他竟然是已到了數日。
那也就是說,他完全來得及去求援楊廣。
可是他卻是按兵不動,任由反賊將楊廣逼入絕路。
若是沒有現在這一出封王好戲。
那如今龍椅之上坐的是何人,都不好說啊。
楊林抬眼一瞥,沉聲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麽。”
“沒錯,本王是故意不去救援的,有時候讓皇上吃點苦頭也不是什麽壞事。”
這個迴答何其霸道。
靠山王再怎麽重要,也隻是臣下。
可是一個臣子,竟然揚言要皇帝吃吃苦頭。
李建成聽了,心裏也是直打鼓。
他現在已經開始懷疑,自己和這兩個全身上下八百個心眼的人合作到底是不是與虎謀皮。
“嗬嗬,當今天子已是有些昏聵,這誰人不知啊?”
“他將這大隋搞的雞飛狗跳也就罷了,如今竟然想出將反賊封王的保命方法,真是可笑至極。”
楊林頭也不抬,隻是看著地圖。
全身散發著寒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接著道。
“在龍舟之上,他就應該與反賊殊死一搏,哪怕身死,也自有我來收拾殘局。”
“大隋是我們楊家的大隋,隻要楊家不倒,龍椅上麵坐著的人當然也是可以換的。”
而下麵站著的王世充和李建成卻是眉頭緊皺。
在場所有人在明麵上都還是楊廣的臣子,這種話也是可以公開說的嗎?
“好了,閑話也就說到這裏。”
“本王現在需要一位勇武非凡的先鋒官”
“你們二人帳中,有誰可擔此重任?”
楊林收起地圖,眼神如鷹。
還未待二人迴答。
帳外卻是有一道聲音傳來。
“你們不用選了,當然是我去!”
(加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