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去而複返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午時光。
烈日當空。
在江都城向南百裏處,群山連綿不絕。
而剛剛經曆一場大敗的十八路反王,則是藏身在此。
漫山遍野之上,皆是散兵遊勇。
李密坐在一塊巨石之上,盔甲之上滿是血汙。
隻是,依然遮不住其雙眼之中的銳氣。
反觀其身邊圍坐的各路反王,皆是耷拉著腦袋,士氣低落。
“各位大隋的王爺,好像被李元霸的巨錘,把魂都給砸沒了?”
李密冷冷一笑。
“西魏王,事到如今,我們敗了就是敗了。”
“也是沒想到,這楊廣還有這麽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表麵安撫我們,暗中卻是偷襲,著實可恨!”
竇建德咬牙切齒,極為憤恨。
“對,還有那裴元崢和陳平,我們當初就不該信他的鬼話!”
“朝廷這班人,就沒一個好東西!”
“我們當時呀,就應該強行渡河,直接把楊廣給抓下來。”
下一霎,各路反王心中怨恨也是被瞬間點燃。
一個個都開始咒罵起來。
“看來,大家好像都中了楊林的奸計了。”
看著眼前的嘩然一片,李密不急不緩的說道。
在昨日兩軍交戰之時,他便覺得事有蹊蹺。
如今,坐下來細細一想,已是品出了七八分。
“嗯?西魏王這是何意啊?”
竇建德雙眼一眯,注視著李密。
“各位,仔細想想,如果這真的是裴元崢的計謀。”
“那他遠在虎牢關的父親,不就成了我們首先的報複目標了嗎?”
“他這麽做,對他又有什麽好處?”
李密淡淡一笑,隨即遙指虎牢關的方向。
“那,會不會裴元崢也被楊廣騙了。”
“這一切都是楊廣的主意?”
之前一直沒有發表意見的吳王杜伏威也是開口問道。
“吳王,我倒覺得這一切,不會是楊廣的主意,而更像是楊林擅作主張。”
“那一日,如果我們不接受這個建議,直接端了他的龍舟,那他豈不會後悔莫及?”
“作為皇帝,他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李密雙眼陡然一亮,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楊林此人,性情難以捉摸。
就算違抗楊廣的命令,也是極有可能的。
“西魏王說的有理,而且偷襲我們的,可還有太原李家和洛陽王世充的軍隊。”
“這兩股勢力,連楊廣都不一定差遣地動。”
杜伏威微微頷首。
“哎,你們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
“管他誰的主意,反正現在我們都要撤軍了。”
“等他日,我們再聚兵,把這些人連窩端了不就行了。”
定陽王劉武周已是聽得不耐煩了,在一旁大聲反駁道。
“誰說,我們必須得撤兵了?”
李密站起身來,目光幽深,眼裏多了一份探究的意味。
“各位,不久前,我剛得到斥候迴稟,楊林已率軍趕往江都城。”
“他可是把輜重都給留在了原地,輕裝上陣。”
“這麽急著趕路,我都要懷疑,江都城要丟了。”
李密的一番話,也是引得眾人深思。
之前他們被楊林率軍追趕,最終靠著躲入山中,逃過一切。
照理說,經過如此激戰,楊林應該休整才是,為何要這麽急衝衝地趕往江都城?
“江都城要丟了,除了我們,誰會去打江都城啊?”
劉武周冷笑一聲,言語之中滿是不屑。
“不,是有的。”
“如果是宇文化及反了呢?”
竇建德目光灼灼。
“對啊,江都城的兵力可就掌握在宇文化及手中。”
“宇文化及此人陰險毒辣,就算反了,也是極有可能的。”
“若是宇文化及反了,然後楊林迴去救駕,所以他們現在豈不是亂成了一鍋粥?”
“那我們是不是不用撤軍了......”
竇建德此話一出,也是瞬間得到了多人的支持。
上一秒,還在想著撤軍的各路反王,內心也是沒有那麽堅定了。
畢竟,楊林和宇文化及鬥了起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可是這畢竟隻是猜測,誰都沒辦法證明這一切屬實。
望著眼前吵作一團的眾反王,李密大聲一咳。
“咳咳,諸位,我知道各位心中還有疑慮,那便是我們該不該撤軍。”
“以我之見,我們迅速派出斥候,探明情況,若是那兩方真的打得不可開交,這做黃雀的機會,我們可不能錯過啊!”
“所以,現在各位便請速速迴去整軍,以備不時之需。”
聞言,眾反王紛紛點頭,齊聲道:“西魏王此言有理。”
言罷,各路反王也是重新找迴了精氣神。
各自迴到自己軍中,整頓軍隊去了。
李密心中很清楚,一場大敗打不垮這些人的內心。
隻是,遭遇如此損失之後,所有人想的自然便是保存自己的實力,不願再去冒險。
可是,現在有了足夠的誘惑,有了黃雀在後的機會。
他們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野獸,自然會咬住不放。
少頃。
秦瓊走到李密身邊,低聲道:“魏王,全軍已經整頓完畢。”
“傷亡情況如何?”
李密眉頭一挑,問道。
“我十萬大軍,陣亡近兩萬人,另還有傷員一萬餘人。”
“其餘各路反王,情況也不太好。”
“目前全軍,可上陣殺敵者,約三十五萬。”
秦瓊麵色嚴肅。
“這一戰,傷亡確實有些大了,那李元霸可真是一員無雙猛將,他一人,怕就能抵得上上萬將士。”
李密微微頷首,旋即接著問道:“對了,羅成傷勢如何?”
“表弟傷勢頗重,不過已無性命之憂。”
“隻是......”
秦瓊看著李密,眼中閃過一絲猶疑,欲言又止。
“叔寶,你我兄弟,有話直言,不必吞吞吐吐。”
見狀,李密也是笑著拍了拍秦瓊的肩膀。
“羅成的父親羅藝到了。”
“羅藝?他帶了多少人?”
“隻有燕雲十八騎!”
當說出這個名字時,秦瓊的雙眸,也是變得凝重起來。
烈日當空。
在江都城向南百裏處,群山連綿不絕。
而剛剛經曆一場大敗的十八路反王,則是藏身在此。
漫山遍野之上,皆是散兵遊勇。
李密坐在一塊巨石之上,盔甲之上滿是血汙。
隻是,依然遮不住其雙眼之中的銳氣。
反觀其身邊圍坐的各路反王,皆是耷拉著腦袋,士氣低落。
“各位大隋的王爺,好像被李元霸的巨錘,把魂都給砸沒了?”
李密冷冷一笑。
“西魏王,事到如今,我們敗了就是敗了。”
“也是沒想到,這楊廣還有這麽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表麵安撫我們,暗中卻是偷襲,著實可恨!”
竇建德咬牙切齒,極為憤恨。
“對,還有那裴元崢和陳平,我們當初就不該信他的鬼話!”
“朝廷這班人,就沒一個好東西!”
“我們當時呀,就應該強行渡河,直接把楊廣給抓下來。”
下一霎,各路反王心中怨恨也是被瞬間點燃。
一個個都開始咒罵起來。
“看來,大家好像都中了楊林的奸計了。”
看著眼前的嘩然一片,李密不急不緩的說道。
在昨日兩軍交戰之時,他便覺得事有蹊蹺。
如今,坐下來細細一想,已是品出了七八分。
“嗯?西魏王這是何意啊?”
竇建德雙眼一眯,注視著李密。
“各位,仔細想想,如果這真的是裴元崢的計謀。”
“那他遠在虎牢關的父親,不就成了我們首先的報複目標了嗎?”
“他這麽做,對他又有什麽好處?”
李密淡淡一笑,隨即遙指虎牢關的方向。
“那,會不會裴元崢也被楊廣騙了。”
“這一切都是楊廣的主意?”
之前一直沒有發表意見的吳王杜伏威也是開口問道。
“吳王,我倒覺得這一切,不會是楊廣的主意,而更像是楊林擅作主張。”
“那一日,如果我們不接受這個建議,直接端了他的龍舟,那他豈不會後悔莫及?”
“作為皇帝,他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險!”
李密雙眼陡然一亮,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楊林此人,性情難以捉摸。
就算違抗楊廣的命令,也是極有可能的。
“西魏王說的有理,而且偷襲我們的,可還有太原李家和洛陽王世充的軍隊。”
“這兩股勢力,連楊廣都不一定差遣地動。”
杜伏威微微頷首。
“哎,你們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
“管他誰的主意,反正現在我們都要撤軍了。”
“等他日,我們再聚兵,把這些人連窩端了不就行了。”
定陽王劉武周已是聽得不耐煩了,在一旁大聲反駁道。
“誰說,我們必須得撤兵了?”
李密站起身來,目光幽深,眼裏多了一份探究的意味。
“各位,不久前,我剛得到斥候迴稟,楊林已率軍趕往江都城。”
“他可是把輜重都給留在了原地,輕裝上陣。”
“這麽急著趕路,我都要懷疑,江都城要丟了。”
李密的一番話,也是引得眾人深思。
之前他們被楊林率軍追趕,最終靠著躲入山中,逃過一切。
照理說,經過如此激戰,楊林應該休整才是,為何要這麽急衝衝地趕往江都城?
“江都城要丟了,除了我們,誰會去打江都城啊?”
劉武周冷笑一聲,言語之中滿是不屑。
“不,是有的。”
“如果是宇文化及反了呢?”
竇建德目光灼灼。
“對啊,江都城的兵力可就掌握在宇文化及手中。”
“宇文化及此人陰險毒辣,就算反了,也是極有可能的。”
“若是宇文化及反了,然後楊林迴去救駕,所以他們現在豈不是亂成了一鍋粥?”
“那我們是不是不用撤軍了......”
竇建德此話一出,也是瞬間得到了多人的支持。
上一秒,還在想著撤軍的各路反王,內心也是沒有那麽堅定了。
畢竟,楊林和宇文化及鬥了起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可是這畢竟隻是猜測,誰都沒辦法證明這一切屬實。
望著眼前吵作一團的眾反王,李密大聲一咳。
“咳咳,諸位,我知道各位心中還有疑慮,那便是我們該不該撤軍。”
“以我之見,我們迅速派出斥候,探明情況,若是那兩方真的打得不可開交,這做黃雀的機會,我們可不能錯過啊!”
“所以,現在各位便請速速迴去整軍,以備不時之需。”
聞言,眾反王紛紛點頭,齊聲道:“西魏王此言有理。”
言罷,各路反王也是重新找迴了精氣神。
各自迴到自己軍中,整頓軍隊去了。
李密心中很清楚,一場大敗打不垮這些人的內心。
隻是,遭遇如此損失之後,所有人想的自然便是保存自己的實力,不願再去冒險。
可是,現在有了足夠的誘惑,有了黃雀在後的機會。
他們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野獸,自然會咬住不放。
少頃。
秦瓊走到李密身邊,低聲道:“魏王,全軍已經整頓完畢。”
“傷亡情況如何?”
李密眉頭一挑,問道。
“我十萬大軍,陣亡近兩萬人,另還有傷員一萬餘人。”
“其餘各路反王,情況也不太好。”
“目前全軍,可上陣殺敵者,約三十五萬。”
秦瓊麵色嚴肅。
“這一戰,傷亡確實有些大了,那李元霸可真是一員無雙猛將,他一人,怕就能抵得上上萬將士。”
李密微微頷首,旋即接著問道:“對了,羅成傷勢如何?”
“表弟傷勢頗重,不過已無性命之憂。”
“隻是......”
秦瓊看著李密,眼中閃過一絲猶疑,欲言又止。
“叔寶,你我兄弟,有話直言,不必吞吞吐吐。”
見狀,李密也是笑著拍了拍秦瓊的肩膀。
“羅成的父親羅藝到了。”
“羅藝?他帶了多少人?”
“隻有燕雲十八騎!”
當說出這個名字時,秦瓊的雙眸,也是變得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