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拖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陽城內。
討逆大元帥府。
陳平擺下慶功宴,特為此戰慶功。
而作為此戰的首功之人,李存孝自然被安排到了左席首位。
“諸位,諸位,此次我們不僅全殲了敵軍三千鐵騎,還誅殺了薛仁杲,可謂大勝。”
“而此戰首功,當屬李存孝,李壯士。”
陳平站起身來,端起酒杯,對著眾人道:“來來來,讓我們敬李壯士一杯。”
“李壯士,我們敬你。”
“還有我們,一起一起。”
看著廳內眾人爭先恐後地要敬自己酒,李存孝心裏也是開心的緊。
他四下一看,將酒杯酒壺推到一旁,直接舉起了身後的酒壇。
大笑道:“今日高興,大家喝個痛快。”
說完,李存孝便舉起酒壇,大口喝了起來。
隻聽“咕咚”、“咕咚”幾聲,他就將一大壇酒全部裝進了肚子裏。
“李壯士豪氣幹雲,著實讓陳平佩服。”
陳平拱了拱手,接著道:“這慶功宴,本來丞相也是要親自來的。”
“隻是丞相的舊疾又犯了,所以沒能親自趕來。”
“但你放心,丞相已經為你請封,相信要不了多久,你的封賞就要下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眾將也是真心為李存孝感到高興。
以他立下的功勞,一個將軍之位定是跑不掉了。
但更多的,則是對裴仁基身體狀況的擔心。
裴仁基縱橫沙場數十年,身上也是留下來許多傷痕。
上了歲數之後,這些舊疾就一起找上門來了。
現在他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就連上馬拉弓都做不到了。
所以這次薛舉來犯,裴仁基自知自己無法臨陣指揮,便將所有指揮權交給了陳平。
不然按著他的性子,但凡能披甲上陣,就絕不會退縮。
“眾將勿憂,在宮中醫官的診治下,丞相已經有所好轉。”
“他特意讓我轉告大家,今天慶功宴大家定要開懷暢飲。”
陳平端起酒杯,敬了眾人一杯酒。
也是將慶功宴的氛圍再次拉迴到歡樂之中。
可是,隻有他自己知道,裴仁基的身體並沒有大好。
就連與他交談,也是躺在床上的。
隻是這些訊息,卻是不能過多透露給手下眾將。
不然,就會影響軍心了。
就在眾人觥籌交錯之時,一道有些不合時宜的聲音卻在一側響起了。
“軍師,這一戰我們的確是勝了。”
“可是城外薛舉大軍還在,洛陽仍是處於危機之中啊。”
“我們現在如此慶祝,是不是太早了......”
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眾人便發現了這個一臉嚴肅的發聲者,正是洛陽令,海瑞。
不過,這也的確符合他的性格。
居安思危,提前籌謀。
在他看來,這時候擺下慶功宴,為時尚早了。
不過大家也是習慣了他的作風,自然也知道他隻是一心為公。
坐在他身旁的張乾也是走了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的海大人,我看你擺了一晚上臭臉了。”
“現在是憋了一晚上,終於憋不住了吧?”
“今日,乃是慶功宴,大家自然是要喝些酒的,但我們心中有數,又不會喝的酩酊大醉。”
“更何況,軍師心中已有退敵之策。”
聞言,海瑞雙眼也是驀然一亮。
他將張乾推開,跨步到大廳中間,拱手道:“軍師有何退敵良策,還請速速告知。”
“也好一解我這心中焦急啊!”
海瑞的提議也是迅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這薛舉大軍一日不退,心中的石頭就一日無法卸下。
“嗬嗬,陳平有計,但不在退敵。”
陳平將酒杯拿起,一飲而盡,“而在於拖。”
“拖?”
眾人異口同聲,十分不解。
“諸位,薛舉有十二萬大軍,我們才有多少人。”
“哪怕有洛陽城作為屏障,但與薛舉硬拚也絕非良策。”
這話一出,眾人就更是雲裏霧裏了。
你想拖,但是薛舉可不會跟你拖。
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就會率領十二萬大軍兵臨城下了。
陳平沒有去注意眾人疑惑的表情,而是自顧自地說道:“要想拖下去,那就必須讓薛舉不敢攻城。”
“而能讓投鼠忌器的東西,隻有一樣,那便是薛仁杲的性命!”
大廳之中,忽然沒有了聲音。
大家都知道,今天這慶功宴乃是為立下大功的李存孝所設。
而李存孝立下的功勞之中,有一件便是斬殺薛仁杲。
那明知薛仁杲已死。
陳平為何又說薛仁杲的性命,可以讓薛舉投鼠忌器?
俄而。
狄仁傑突然拍案而起,笑著道:“軍師的意思是,我明白了。”
“既然薛舉並不知道薛仁杲已死,我們便可以假裝生擒了薛仁杲,然後以他的性命要挾薛舉。”
陳平雙眼微眯,也是輕輕拍了怕手,“知我者,懷英也!”
經過這段時間的同朝為官,陳平也是十分敬佩狄仁傑。
因為他不僅擅於處理政事,而在行軍打仗方麵也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文武全才。
在不久之前,在裴元崢的授意下,對朝中部分官員進行了一次晉升。
比如陳平就從吏部侍郎升為了吏部尚書,那主管吏部也算是更加名正言順。
而狄仁傑也從刑部侍郎升為了刑部尚書,同時還是兼任尚書左丞。
裴元崢這個尚書令常年征戰在外,朝中又暫時沒有人擔任尚書左仆射與尚書右仆射之位。
所以朝中大小政事,就是狄仁傑這個尚書左丞在居中調解。
同時他還要主管刑部,每日的事務自然是多的不得了。
可是即便如此,狄仁傑卻還依舊可以處理的井井有條。
由此,足見其能力。
陳平看的出來,裴元崢對狄仁傑的期望絕不僅僅是如此而已。
下一步,狄仁傑必會升任尚書仆射,正式接過尚書省的重擔。
有了狄仁傑的解釋,眾人也是恍然大悟。
薛仁杲帶來的三千騎已經全軍覆沒,而宗羅睺也是被生擒了。
自然也就沒有人能給薛舉傳消息了。
那薛仁杲是不是活著,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而陳平此計,也是符合他一貫的作風,雖算不得什麽光明正大。
但卻是一如既往的劍走邊鋒,說不定會收獲奇效。
討逆大元帥府。
陳平擺下慶功宴,特為此戰慶功。
而作為此戰的首功之人,李存孝自然被安排到了左席首位。
“諸位,諸位,此次我們不僅全殲了敵軍三千鐵騎,還誅殺了薛仁杲,可謂大勝。”
“而此戰首功,當屬李存孝,李壯士。”
陳平站起身來,端起酒杯,對著眾人道:“來來來,讓我們敬李壯士一杯。”
“李壯士,我們敬你。”
“還有我們,一起一起。”
看著廳內眾人爭先恐後地要敬自己酒,李存孝心裏也是開心的緊。
他四下一看,將酒杯酒壺推到一旁,直接舉起了身後的酒壇。
大笑道:“今日高興,大家喝個痛快。”
說完,李存孝便舉起酒壇,大口喝了起來。
隻聽“咕咚”、“咕咚”幾聲,他就將一大壇酒全部裝進了肚子裏。
“李壯士豪氣幹雲,著實讓陳平佩服。”
陳平拱了拱手,接著道:“這慶功宴,本來丞相也是要親自來的。”
“隻是丞相的舊疾又犯了,所以沒能親自趕來。”
“但你放心,丞相已經為你請封,相信要不了多久,你的封賞就要下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眾將也是真心為李存孝感到高興。
以他立下的功勞,一個將軍之位定是跑不掉了。
但更多的,則是對裴仁基身體狀況的擔心。
裴仁基縱橫沙場數十年,身上也是留下來許多傷痕。
上了歲數之後,這些舊疾就一起找上門來了。
現在他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就連上馬拉弓都做不到了。
所以這次薛舉來犯,裴仁基自知自己無法臨陣指揮,便將所有指揮權交給了陳平。
不然按著他的性子,但凡能披甲上陣,就絕不會退縮。
“眾將勿憂,在宮中醫官的診治下,丞相已經有所好轉。”
“他特意讓我轉告大家,今天慶功宴大家定要開懷暢飲。”
陳平端起酒杯,敬了眾人一杯酒。
也是將慶功宴的氛圍再次拉迴到歡樂之中。
可是,隻有他自己知道,裴仁基的身體並沒有大好。
就連與他交談,也是躺在床上的。
隻是這些訊息,卻是不能過多透露給手下眾將。
不然,就會影響軍心了。
就在眾人觥籌交錯之時,一道有些不合時宜的聲音卻在一側響起了。
“軍師,這一戰我們的確是勝了。”
“可是城外薛舉大軍還在,洛陽仍是處於危機之中啊。”
“我們現在如此慶祝,是不是太早了......”
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眾人便發現了這個一臉嚴肅的發聲者,正是洛陽令,海瑞。
不過,這也的確符合他的性格。
居安思危,提前籌謀。
在他看來,這時候擺下慶功宴,為時尚早了。
不過大家也是習慣了他的作風,自然也知道他隻是一心為公。
坐在他身旁的張乾也是走了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的海大人,我看你擺了一晚上臭臉了。”
“現在是憋了一晚上,終於憋不住了吧?”
“今日,乃是慶功宴,大家自然是要喝些酒的,但我們心中有數,又不會喝的酩酊大醉。”
“更何況,軍師心中已有退敵之策。”
聞言,海瑞雙眼也是驀然一亮。
他將張乾推開,跨步到大廳中間,拱手道:“軍師有何退敵良策,還請速速告知。”
“也好一解我這心中焦急啊!”
海瑞的提議也是迅速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
這薛舉大軍一日不退,心中的石頭就一日無法卸下。
“嗬嗬,陳平有計,但不在退敵。”
陳平將酒杯拿起,一飲而盡,“而在於拖。”
“拖?”
眾人異口同聲,十分不解。
“諸位,薛舉有十二萬大軍,我們才有多少人。”
“哪怕有洛陽城作為屏障,但與薛舉硬拚也絕非良策。”
這話一出,眾人就更是雲裏霧裏了。
你想拖,但是薛舉可不會跟你拖。
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就會率領十二萬大軍兵臨城下了。
陳平沒有去注意眾人疑惑的表情,而是自顧自地說道:“要想拖下去,那就必須讓薛舉不敢攻城。”
“而能讓投鼠忌器的東西,隻有一樣,那便是薛仁杲的性命!”
大廳之中,忽然沒有了聲音。
大家都知道,今天這慶功宴乃是為立下大功的李存孝所設。
而李存孝立下的功勞之中,有一件便是斬殺薛仁杲。
那明知薛仁杲已死。
陳平為何又說薛仁杲的性命,可以讓薛舉投鼠忌器?
俄而。
狄仁傑突然拍案而起,笑著道:“軍師的意思是,我明白了。”
“既然薛舉並不知道薛仁杲已死,我們便可以假裝生擒了薛仁杲,然後以他的性命要挾薛舉。”
陳平雙眼微眯,也是輕輕拍了怕手,“知我者,懷英也!”
經過這段時間的同朝為官,陳平也是十分敬佩狄仁傑。
因為他不僅擅於處理政事,而在行軍打仗方麵也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文武全才。
在不久之前,在裴元崢的授意下,對朝中部分官員進行了一次晉升。
比如陳平就從吏部侍郎升為了吏部尚書,那主管吏部也算是更加名正言順。
而狄仁傑也從刑部侍郎升為了刑部尚書,同時還是兼任尚書左丞。
裴元崢這個尚書令常年征戰在外,朝中又暫時沒有人擔任尚書左仆射與尚書右仆射之位。
所以朝中大小政事,就是狄仁傑這個尚書左丞在居中調解。
同時他還要主管刑部,每日的事務自然是多的不得了。
可是即便如此,狄仁傑卻還依舊可以處理的井井有條。
由此,足見其能力。
陳平看的出來,裴元崢對狄仁傑的期望絕不僅僅是如此而已。
下一步,狄仁傑必會升任尚書仆射,正式接過尚書省的重擔。
有了狄仁傑的解釋,眾人也是恍然大悟。
薛仁杲帶來的三千騎已經全軍覆沒,而宗羅睺也是被生擒了。
自然也就沒有人能給薛舉傳消息了。
那薛仁杲是不是活著,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而陳平此計,也是符合他一貫的作風,雖算不得什麽光明正大。
但卻是一如既往的劍走邊鋒,說不定會收獲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