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大魚不咬鉤
重生隋末,開局就被瓦崗五虎包圍 作者:淩亂的海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雲祿與自己走的應該是同一條路,而他們又是先行出發兩個時辰。
按照常理來說,定是他們先行碰到才對。
可是眼前這員偏將卻說,不曾見到。
莫不是。
馬雲祿與這五千援軍已經出事了?
“你叫什麽名字,何時入我軍中,又參加過哪些戰事?”
蘇烈緩步向前,仔細觀察起來那員偏將。
他需要確定,眼前這人不是敵軍派來的細作。
“迴稟蘇將軍,末將姓李,乃是......”
蘇烈一邊聽著,一邊微微頷首。
對於眼前這員偏將的具體情況,他自然不曾知曉。
但是他卻可以通過對方在迴答問題時的情緒狀態,來判斷對方是否在撒謊。
聽完所有的答案。
蘇烈也隻是聽到了一些緊張,卻並沒有觀察對方有撒謊的嫌疑。
那也就是說,他所說的話,應該都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馬雲祿的五千援軍到底是去哪了呢?
“四郎,傳我將令!”
“派出多路斥候,前去探查馬將軍與那五千援軍的蹤跡。”
蘇烈稍作思索,便下達了命令。
接著轉過身來,繼續詢問道:“李將軍,還請你來詳細說說。
“你們的運糧隊現在到了哪裏,而你們又遇到了什麽樣的困難?”
那員偏將點了點頭,拱手道:“迴稟蘇將軍,我們的運糧隊現在停在了一線天人口處。”
“入口處?為何不進去?”
“因為王都督察覺到了異常,料定一線天內有伏兵,所以派我等前來求援。”
“異常?詳細說說。”
那員偏將輕吐一口氣,接著道:“一線天乃是一峽穀,兩邊峭壁高聳入雲,植被茂密,所以以往每次經過都能聽到鳥鳴之聲。”
“可是這一次經過,卻是安靜的可怕。”
“故都督料定,一線天之內有伏兵,且人數不少。”
聽完稟報,蘇烈也是深以為然。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猛的判斷沒有錯,一線天之內必有伏兵。
可如果運糧隊不進一線天,這些伏兵會怎麽做?
直接殺出還是繼續等待?
蘇烈略一沉吟,又問道:“王都督可還有其他什麽話要帶給大帥?”
“其他的......”
那員偏將眉頭一皺,隨即重重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我這豬腦子,差點把這茬忘了。”
“都督還說,殺雞焉用牛刀,竇建德斷不會以如此兵力來埋伏區區一運糧隊。”
“他們的目的,恐怕不僅僅是我們的運糧隊。”
蘇烈雙眉緊鎖,雙手也是握成了拳頭。
結合所有的信息來看,竇建德和劉黑闥還真是在釣魚啊。
大帥的推斷沒有錯。
他們要的可不僅僅是區區一隻運糧隊。
而是要逐步蠶食,將我們派出的援軍全部一網打盡。
竇建德啊竇建德,你的胃口還真大。
就不怕一口吃不下,把自己撐到了。
就在此時。
此前派出的斥候已有幾人歸來。
見狀,蘇烈快步上前,大聲道:“發生了何事,為什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幾名斥候一同上前,拱手道:“迴稟將軍,我們在此處向前二十裏處,在路旁的巨石之上,發現了我軍的特殊標記。”
“所以馬上拓印了迴來,請將軍一觀。”
說著,其中一名斥候馬上遞上了一張白紙,上麵拓印了一個有些古怪的標記。
這是裴元崢發明的,其作用就是簡單說明自己軍隊的去向。
如向左走、向右走,或是需要急行軍趕路等等。
為了保密,防止標記被敵軍識破,這些標記的含義隻有軍中主要將領知曉。
所以哪怕斥候看到了標記,也隻能拓印迴來,請主將一觀。
還沒等蘇烈伸手,楊五郎就湊上前去,想要看個究竟。
“怎麽會是這樣,為什麽會往東走?”
聽到楊五郎驚詫的聲音,蘇烈也是有些焦急,趕忙從前者手中接過白紙。
定睛一看。
上麵的標記正是往東走的意思,而且是急行軍前進。
可是一線天在西邊,馬雲祿為什麽要往東走?
她到底是得到了什麽消息,才會讓她如此急切地向東急行軍。
不管了,現在已經耽擱不起了。
要想救下這五千人馬,隻有馬上出發了。
蘇烈大手一揮,下令道:“五郎,傳我將令,全軍馬上出發。”
“向東走,追趕馬雲祿。”
“向東走......”楊五郎連續重複了幾遍,有些不知所措。
之後,連續眨了眨眼睛道:“將軍,一線天可是在西邊,保護糧草乃是重中之重啊!”
“我們不如分兵,一隊前去接應運糧隊,另一隊則是去救援馬將軍。”
蘇烈低頭一笑,答道:“五郎勿憂,運糧隊暫時是安全的。”
“這是魚餌,哪有大魚還沒上鉤,就把魚餌丟棄的道理。”
話是這麽說,可楊五郎還是有些不放心。
頓了一頓,又道:“將軍,可現在情況不明,我們不能冒險啊。”
“五郎,你這性子可是有些優柔寡斷了。”
蘇烈抬起手,拍了拍楊五郎的肩膀。
“要知道,現在我們兵力也不占優勢,分兵不利於我們。”
“更何況,現在情況已經很明白了。”
“你想想,他們被王猛派出來救援,走的還不是一線天。”
“可是他們寥寥十幾騎卻可以安全通過,這說明什麽?”
“說明敵軍就想讓他們來報信,就想讓我們來救援。”
楊五郎無言。
隻是在默默消化蘇烈所說。
片刻之後,他重重點了點頭,躬身道:“五郎受教了!”
“此時我們不宜分兵,而應集中全力,搞清楚敵軍玩的是什麽把戲,瓦解他們的陰謀。”
聞言,蘇烈漆黑的雙眸也是一閃,瞬間露出了讚賞的目光。
楊五郎雖處事有些遲疑,但領悟力還是不錯的。
楊家七子之中,論武藝,自然是七郎最強。
可這小子就是個缺心眼,衝鋒陷陣尚可。
帶兵治軍,就非他所長了。
要說起綜合能力,最強的當是六郎,可為一軍主將。
剩下五人,做一將軍,自然都是綽綽有餘。
可要是想成長為六郎這般獨當一麵,最有機會的便是四郎與五郎。
可惜,他們都有著比較嚴重的缺點。
四郎容易意氣用事,而五郎卻是處事遲疑。
大帥讓這二人跟在自己身邊,便是存著要好好培養他們的意思。
所以,自己也是要多給他們機會。
讓他們早日克服自己的缺點,能成為獨自統兵的大將。
按照常理來說,定是他們先行碰到才對。
可是眼前這員偏將卻說,不曾見到。
莫不是。
馬雲祿與這五千援軍已經出事了?
“你叫什麽名字,何時入我軍中,又參加過哪些戰事?”
蘇烈緩步向前,仔細觀察起來那員偏將。
他需要確定,眼前這人不是敵軍派來的細作。
“迴稟蘇將軍,末將姓李,乃是......”
蘇烈一邊聽著,一邊微微頷首。
對於眼前這員偏將的具體情況,他自然不曾知曉。
但是他卻可以通過對方在迴答問題時的情緒狀態,來判斷對方是否在撒謊。
聽完所有的答案。
蘇烈也隻是聽到了一些緊張,卻並沒有觀察對方有撒謊的嫌疑。
那也就是說,他所說的話,應該都是真的。
既然如此,那馬雲祿的五千援軍到底是去哪了呢?
“四郎,傳我將令!”
“派出多路斥候,前去探查馬將軍與那五千援軍的蹤跡。”
蘇烈稍作思索,便下達了命令。
接著轉過身來,繼續詢問道:“李將軍,還請你來詳細說說。
“你們的運糧隊現在到了哪裏,而你們又遇到了什麽樣的困難?”
那員偏將點了點頭,拱手道:“迴稟蘇將軍,我們的運糧隊現在停在了一線天人口處。”
“入口處?為何不進去?”
“因為王都督察覺到了異常,料定一線天內有伏兵,所以派我等前來求援。”
“異常?詳細說說。”
那員偏將輕吐一口氣,接著道:“一線天乃是一峽穀,兩邊峭壁高聳入雲,植被茂密,所以以往每次經過都能聽到鳥鳴之聲。”
“可是這一次經過,卻是安靜的可怕。”
“故都督料定,一線天之內有伏兵,且人數不少。”
聽完稟報,蘇烈也是深以為然。
事出反常必有妖。
王猛的判斷沒有錯,一線天之內必有伏兵。
可如果運糧隊不進一線天,這些伏兵會怎麽做?
直接殺出還是繼續等待?
蘇烈略一沉吟,又問道:“王都督可還有其他什麽話要帶給大帥?”
“其他的......”
那員偏將眉頭一皺,隨即重重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我這豬腦子,差點把這茬忘了。”
“都督還說,殺雞焉用牛刀,竇建德斷不會以如此兵力來埋伏區區一運糧隊。”
“他們的目的,恐怕不僅僅是我們的運糧隊。”
蘇烈雙眉緊鎖,雙手也是握成了拳頭。
結合所有的信息來看,竇建德和劉黑闥還真是在釣魚啊。
大帥的推斷沒有錯。
他們要的可不僅僅是區區一隻運糧隊。
而是要逐步蠶食,將我們派出的援軍全部一網打盡。
竇建德啊竇建德,你的胃口還真大。
就不怕一口吃不下,把自己撐到了。
就在此時。
此前派出的斥候已有幾人歸來。
見狀,蘇烈快步上前,大聲道:“發生了何事,為什麽這麽快就迴來了。”
幾名斥候一同上前,拱手道:“迴稟將軍,我們在此處向前二十裏處,在路旁的巨石之上,發現了我軍的特殊標記。”
“所以馬上拓印了迴來,請將軍一觀。”
說著,其中一名斥候馬上遞上了一張白紙,上麵拓印了一個有些古怪的標記。
這是裴元崢發明的,其作用就是簡單說明自己軍隊的去向。
如向左走、向右走,或是需要急行軍趕路等等。
為了保密,防止標記被敵軍識破,這些標記的含義隻有軍中主要將領知曉。
所以哪怕斥候看到了標記,也隻能拓印迴來,請主將一觀。
還沒等蘇烈伸手,楊五郎就湊上前去,想要看個究竟。
“怎麽會是這樣,為什麽會往東走?”
聽到楊五郎驚詫的聲音,蘇烈也是有些焦急,趕忙從前者手中接過白紙。
定睛一看。
上麵的標記正是往東走的意思,而且是急行軍前進。
可是一線天在西邊,馬雲祿為什麽要往東走?
她到底是得到了什麽消息,才會讓她如此急切地向東急行軍。
不管了,現在已經耽擱不起了。
要想救下這五千人馬,隻有馬上出發了。
蘇烈大手一揮,下令道:“五郎,傳我將令,全軍馬上出發。”
“向東走,追趕馬雲祿。”
“向東走......”楊五郎連續重複了幾遍,有些不知所措。
之後,連續眨了眨眼睛道:“將軍,一線天可是在西邊,保護糧草乃是重中之重啊!”
“我們不如分兵,一隊前去接應運糧隊,另一隊則是去救援馬將軍。”
蘇烈低頭一笑,答道:“五郎勿憂,運糧隊暫時是安全的。”
“這是魚餌,哪有大魚還沒上鉤,就把魚餌丟棄的道理。”
話是這麽說,可楊五郎還是有些不放心。
頓了一頓,又道:“將軍,可現在情況不明,我們不能冒險啊。”
“五郎,你這性子可是有些優柔寡斷了。”
蘇烈抬起手,拍了拍楊五郎的肩膀。
“要知道,現在我們兵力也不占優勢,分兵不利於我們。”
“更何況,現在情況已經很明白了。”
“你想想,他們被王猛派出來救援,走的還不是一線天。”
“可是他們寥寥十幾騎卻可以安全通過,這說明什麽?”
“說明敵軍就想讓他們來報信,就想讓我們來救援。”
楊五郎無言。
隻是在默默消化蘇烈所說。
片刻之後,他重重點了點頭,躬身道:“五郎受教了!”
“此時我們不宜分兵,而應集中全力,搞清楚敵軍玩的是什麽把戲,瓦解他們的陰謀。”
聞言,蘇烈漆黑的雙眸也是一閃,瞬間露出了讚賞的目光。
楊五郎雖處事有些遲疑,但領悟力還是不錯的。
楊家七子之中,論武藝,自然是七郎最強。
可這小子就是個缺心眼,衝鋒陷陣尚可。
帶兵治軍,就非他所長了。
要說起綜合能力,最強的當是六郎,可為一軍主將。
剩下五人,做一將軍,自然都是綽綽有餘。
可要是想成長為六郎這般獨當一麵,最有機會的便是四郎與五郎。
可惜,他們都有著比較嚴重的缺點。
四郎容易意氣用事,而五郎卻是處事遲疑。
大帥讓這二人跟在自己身邊,便是存著要好好培養他們的意思。
所以,自己也是要多給他們機會。
讓他們早日克服自己的缺點,能成為獨自統兵的大將。